一說起山東人,許多外省朋友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山東大漢」。確實,相較於部分省份來說,山東人的平均身高可能會稍微高點。之前網上流傳了一份全國各省份男性與女性平均身高排行榜,從表裡也可以發現,山東等北方地區身高排名比較靠前。
這個數據的權威性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但以許多人的經驗來看,山東人因身高被稱為「山東大漢」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除此之外,我認為,「山東大漢」的稱呼更多的是體現了山東人勤勞質樸、耿直豪爽、樂於助人的精神品格,是其他省份對山東人的「愛稱」。
接下來,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來闡述「山東大漢」這一稱呼背後所蘊涵的歷史底蘊。
古代「齊魯大地」富饒的物產傳承了山東人身強體壯的歷史基因
時間回溯到春秋時期,當時的山東大地上主要有兩大諸侯國——齊國和魯國。
周天子歷來是厚同姓、薄異姓的典範。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因為有周公這層關係,所以與周天子的關係非常好,一直享受著周王室的特殊關照。巔峰時期,魯國都可以與齊國掰掰手腕、爭爭霸主地位。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魯國人的生活水平比同時期其他諸侯國要好得多,身體也普遍比較高大。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史記·齊太公世家》
再來說說齊國。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諸侯國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齊桓公時期,任用管仲為相,煮鹽墾田,憑藉三面臨海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海洋漁業與鹽業,使齊國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更是贏得了「海王之國」的美譽。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由於海洋漁業與養殖業的發達,魚類為齊國人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也強健了齊國人的體格。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春期戰國時的山東經濟發展就已經處於較高水平,為我們今天「山東大漢」的體格傳承了歷史基因。
儒家思想厚重的禮儀文化樹立了「山東大漢」仁義為先的精神品格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自古以來,山東便是孔孟之鄉,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在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浸染下,從古至今,山東人一直在忠實踐行著「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要求。
孔子和孟子都將「仁義」奉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圭臬,在他們看來,為了踐行仁義之道,即使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時代雖然在變遷,但幾千年前孔孟先師所塑造的仁義之道早已融入山東人的血液,流淌不息。仁義當先的山東人也因此贏得了普遍讚譽。
風靡大江南北的《說唐演義全傳》和《水滸傳》讓人們看到了山東人的耿直樸實與豪爽仗義
《說唐演義全傳》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作為清代的英雄傳奇小說,這本書在民間流傳極廣。書裡主要講述的是隋朝末年瓦崗寨好漢聚義反隋、輔唐開國的故事,書中再現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的動亂時代 ,並且著力描繪了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羅成、尉遲恭人物的傳奇人生,讀來令人酣暢淋漓。
書中瓦崗寨的英雄好漢有許多都是山東人,代表人物當屬名將秦瓊。以前過年家家戶戶門上貼的門神便是以他為原型。因此,一提到山東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書中描寫的「山東好漢」。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說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啊;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好漢歌》
再來說說水滸傳,一曲《好漢歌》再現了梁山好漢們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生活追求。作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主要為我們講述了北宋宣和年間山東地區宋江起義的歷史故事,書中共塑造了108名有血有肉、豪爽仗義的好漢形象。
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裡。--《水滸傳》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漢許多都是山東人,再加上好漢們的聚集地——八百裡水泊梁山也位於山東境內,所以,人們在習慣上有時也將山東人稱之為山東大漢。
2020年新冠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山東人的責任與擔當
2020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形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緊張地步。
面對疫情,全國許多省市都對湖北伸出了援手,平時默不作聲的山東更是不遺餘力地出手相助。作為工業大省和蔬菜大省,山東做到了可以做的極限,出人、出錢、出物資,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熱水器、空氣淨化器、酒精洗手液、臨時板房、建築材料,還有大量產自壽光的新鮮蔬菜,源源不斷地運往疫區。
在自身疫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的背景下,山東,讓人們知道了什麼是勇擔當顧大局重情義。
有人說,山東就像一個和善的老大哥,平時憨憨的,不爭不搶,而一旦你需要他的時候,他一定是最捨命幫你的那個人。
綜上所述,「山東大漢」的說法其實可以看做是個略帶調侃的褒義詞,一方面是說山東人普遍長得高大,但更多的是對山東人勤勞樸實、耿直豪爽、樂於助人的肯定和褒獎。
最後,話不多好,好客山東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遊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歡迎關注@歷史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