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門前不栽樹:看到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會不理解,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除了在院子中種植一些應季蔬菜以外,同樣也喜歡在院子中種植一兩棵觀賞樹或者是果樹,為了美觀,人們還會將樹木種在屋門兩側,那麼為何還會有「門前不種樹」的說法呢?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並不是說所有的樹木都不能在門前種植,而是指樹冠較大的樹木不能在門前種植。這是因為所種植的樹木樹冠較大,隨著時間的流逝,樹冠會越來越大,就會將照進屋內的陽光遮擋住,影響屋內的採光和通風。此外樹冠越大的樹木,根系也會格外的發達,在過去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用土坯製造而成,房屋的穩固性本來就很差,所以樹木的根系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房屋的穩固性。
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房屋的後牆上不宜開窗戶,原因有兩點:原因一,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朝向,房屋的後牆也就是指房屋的北側牆,大家都知道,一到了冬天經常刮寒冷的西北風,如果在後牆上開窗戶,刺骨的西北風就會從窗戶中進入到室內,由於過去農村的取暖條件很差,在後牆上開窗戶會使屋內變得很寒冷,所以從實際的居住條件出發,人們並不會選擇在後牆上開窗戶。
原因二、北方農村居住的較為密集,所以每家都有左鄰右舍,都有前鄰後鄰,自家房子的後牆便是後鄰居家院子的圍牆。由於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平房,如果在自家的後牆上開窗戶的話,我們不僅能從窗戶中看到後鄰居家的一景一物,而自己家裡的隱私也會暴露在後鄰居家中,所以如果在後牆上開窗戶,既暴露了鄰居家的隱私,也會讓自己家中沒有了安全感。
綜上所述,儘管現在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改變,但是很多農村俗語依然適應現在的社會。雖然現在房子都是用鋼筋水泥製作而成,但是在門前種植的樹木太大,依然會影響到房間內的通風透氣。儘管現在農村冬季的取暖設施越來越完善,但人們依然不想將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外面被人知曉。所以農村俗語「門前不種樹,屋後不開窗」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