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房子一般都是獨門獨戶,且在建房時一般都會考慮要在房前屋後留下一定的空地,便於晾曬農作物,也便於在空地裡種植一些蔬菜或者是栽植一些花花草草、果木樹子等,這是令很多城裡人非常羨慕的地方。
但是對於農村住居周圍栽植樹木的問題,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並不是你想栽啥就栽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老話,就是根據諧音和一些風俗而總結出來,不能出門就見喪(桑),也不能後門正對「扶喪棒」(柳樹是農村製作發喪時所用的扶喪棒的專用木材)。
那麼除了這兩種樹木不能栽在房前屋後外,還有其它樹種的禁忌嗎?當然有,另外一句農村俗語就明明白白的指出來了,這句俗語就是「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告訴農村人在考慮房前屋後栽樹時,除了桑樹和柳樹是禁忌外,竹子也是不能栽在門前的,同時屋後最好不要栽種樹木,這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喲!
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有什麼科學道理呢?下面就請聽灑脫農人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以後大家建房和栽樹時就要記住了,不該栽的就堅決不栽了!
一、房前栽竹容易掀下瓦片,導致房屋漏水
農村人都知道,不管是哪一種竹子,都是頭細根粗的形象,竹子長得越高,這種現象就越明顯,所以通常竹子的頂部都會彎下來,當有風吹拂時,竹子頂部就會搖擺不停。
如果我們在房前栽種竹子,長大以後的竹子頂部就會懸垂在屋頂上,有風的時候竹尖就會像掃帚一樣,在房頂上掃來掃去,就會把瓦片帶起,影響瓦溝排水,讓房屋漏水。
我老表房前過去就栽了很多竹子,常常會導致他家經常漏水,非常頭疼,後來不得已只好把竹子砍了,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竹葉掉落在瓦片上不易被雨水衝走,不僅造成房屋漏水,還影響瓦片的壽命。
竹子的葉片也是挺煩人的,到了落葉的時候,很多葉片會掉落在屋頂上,下雨天也不容易被雨水衝走,時間長了就會越積越多,不僅影響瓦溝排水,還會使瓦片產生很多的青苔,影響瓦片的使用壽命。而且太多的青苔附著在瓦片上,人上房頂檢修時又非常滑,增加了檢修瓦片時的危險性。
三、竹葉也會掉落在院壩,既影響院壩衛生,又讓院壩晾曬的農作物增加了雜質
竹葉在秋冬季節,一般都會有大量的落葉,這些落葉覆蓋在院壩上,逼迫你必須每天清掃,否則看上去院壩就髒亂不堪,影響院壩的清潔度;同時,當院壩晾曬有農作物時,落葉也會掉落在其中,農民朋友必須要細心地把落葉清理出來,無端增加了農村人的工作量。所以院壩栽種竹子,弊端太多了。
四、屋後栽樹同樣也會造成房屋漏水,影響瓦片壽命。
如果你是一個農村人,就應該知道,在房屋的後面一般都有一根堡坎,如果想要栽樹,勢必會在堡坎以上的位置栽植,這樣樹木的高度很容易就會超過房頂,而且離房子較近,樹葉就更容易掉落在房頂上,其帶來的弊端就和竹子一樣,讓你在生活中平添了不少的麻煩事,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祖先告誡我們,屋後最好不要栽樹,以免影響瓦溝的排水和瓦片的使用壽命。
結束語:
「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老祖先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經驗之談,本身也含有很強的科學道理,值得我們農村人在規劃建設住房時謹記!總之,老祖先認為房前不能栽竹、屋後不能栽樹主要是從保護瓦片的使用壽命和房屋的安全性來考慮的,我認為這個俗語永不過時,值得大家收藏備用!
我是灑脫農人,以上就是我對這句農村俗語的理解,你們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請各位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