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了新加坡資深乳腺外科專家的'問診號'」——聽聽8位乳腺癌...

2020-12-18 騰訊網

在每個工作日,美中嘉和醫生助理都會認真的為交流群中的患者和家屬答疑解惑,幫助大家解釋腫瘤防治方面的各種問題。上周,幾個乳腺交流群中的群友們突然收到了管理員的一條消息:

各位群友大家好!

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乳腺外科專家Dr.Ong Kong Wee(王光偉)醫生將在北京開展學術講座。

此次學術講座,王醫生會分享新加坡乳腺手術的最新進展,之後進入美中嘉和群友的福利時間——答疑環節,會選擇回答群友的疑問,現在徵集大家的問題。

學術講座將同步在交流群裡為大家直播。

王光偉醫生是新加坡資深乳腺外科醫生,在乳腺癌診斷、手術、化療、學術研究和新治療方式等方面擁有多年經驗。「以前只知道新加坡的專家每周會與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會診討論病例,這次終於有機會從網上獲得新加坡資深乳腺外科專家的直播答疑了!」這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群友們當然不能錯失,紛紛提出了自己在乳腺腫瘤治療中的問題。一起來聽聽王光偉醫生為病友們的解答吧!

女士一號

乳腺腫瘤手術後,淋巴也進行了清掃,有轉移。已經進行了化療,打了靶向藥。後面的放療一定要做嗎?

第一個題目是說在做完手術過後淋巴也是清掃了的,有轉移,他的問題是說做了化療跟打了靶向藥之後需不需要放療。臨床研究顯示,現在如果淋巴有轉移的話一般我們都是會介紹接下來還是做一下放療的。一般的療程是大概三到五個星期,是每天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所以這題,以我的觀點是必須去做放療的。

王光偉

醫生

女士二號

我2017年6月乳腺癌3期手術後病理沒有轉移,三陰ki6730%,經過AC-T治療,結束後沒有任何治療。今年發現身上好多處有囊腫或是炎性結節,比如肺腸胃肝甲狀腺宮頸跟腱,雖然檢查後都沒有惡變但是心裡負擔還是很重的,想問問大夫乳腺癌轉移的跡象?像我這種易發囊腫體質提前預防應該注意什麼?謝謝

這位女士她說的是她是一個比較惡性、危險的乳腺癌,我們所謂的三陰乳腺癌。她是在手術過後已經做了化療,接下來什麼治療都沒做。她在這個手術當中說是第三期,一般第三期都已經會有淋巴轉移。跟第一個問題一樣,如果淋巴轉移我接下來其實是會介紹再去做一個放療。可是如果已經離開治療的時間有一段距離。那可能接下來再去放療效果也不是很好。

如果是這樣的話,接下來要怎麼去做一些預防性的體檢呢,一般三期三陰的病人,醫生們應該是讓每三到四個月都會做身體體檢。除此之外,我也會幫病人做抽血,做腫瘤指數,我們所謂的CEA,還有ca153等。如果再有可疑的症狀,比如氣喘,腹部痛,或是胃口不好,消瘦,可能就要加上做CT或者PET-CT,一般,我們都是用這幾個方式來早點發現轉移的。

王光偉

醫生

女士三號

我是乳腺癌,做的是保乳手術,病理診斷乳腺組織,局灶見囊腫形成,未見癌組織殘留。導管內癌Il級,腫瘤大小2*1.5*1cm,周圍各切緣均未見癌組織累及。左前哨淋巴未見癌轉移(0/2)。免疫組化顯示:左乳腫瘤浸潤區域缺乏肌上皮ck5/6(-),p63(+/-),calponin(-),smmhc(-),結合切片,本例應為浸潤性導管癌,|l級,周圍可見多量中級別導管內癌成分,腫瘤大小2*1.5*1cm。腫瘤細胞er(約80%++),pr(約50%+~++),her-2(-),ki-67(約30%+).化療4個療程(立幸60mg+環磷醯胺0.8g),放療25個療程,現打諾雷德針一月一次,要打針五年,吃依西美坦十年。請問我這種情況是不是可以不打針只吃藥作為化放療後內分泌治療。

第三位病患可能是一位更年期的女性。她應該是早期的腫瘤,是第一期的腫瘤,都沒有淋巴轉移,然後做了保乳手術,保乳術過後,也做了化療,還有放療。接下來也有吃著內分泌的藥,她的問題是想問能不能夠不打諾雷特只吃依西美坦就夠了。其實依西美坦主要是用在更年期後的女性。所以,如果你不打諾雷特藥就沒有這麼有效。如果是不想打藥,可以就換成就是比較舊的藥我們叫做他莫昔芬。如果要吃內分泌的藥,一般副作用不大,能夠接受藥物的強度,我還是建議吃足十年是比較理想的。

王光偉

醫生

女士四號

今年2月底做的保乳手術,(左乳)雙陽一陰,Ki-67為90%,先化療,再手術後放療。現在內分泌治療吃瑞寧得,骨化三醇和鈣片,但患側乳房一直有皮下水腫,波動感。請問手術已經半年多了這種情況算正常麼,如何才能消腫?另外,我們可以吃海鮮嗎?謝謝王醫生

這個問題呢應該是較年輕的女士她做了保乳手術過後,再加上化療,然後放療。現在的問題是出在開刀的乳房,那一側開始有水腫的現象。她是問已經開刀過了半年還是這麼腫到底是不是正常的情況,如何把腫塊消去。其實乳腺水腫的問題,一般保乳過後都多多少少會有。可是一般都會比較輕微,而且如果沒有做淋巴清掃手術的會自己消,可是時間就要比較有耐心一點,一般在化療跟放療過後最少也要等差不多一年到一年半才會完全消失。

至於有什麼其他能夠儘量做消腫的方案嗎?我們沒有其他的這個方式來來避免這些水腫。比較常見的是手臂水腫。所以我講一下避免手臂水腫的方式。即使做了清掃手術,在新加坡一般我們都會在早期給病人做物理治療,然後教他們一些減輕水腫的運動。手臂上給她們帶上一些比較緊身的袖子。如果做了這些預防的措施,水腫在我們新加坡的病人當中其實已經減到百分之十以下。嚴重的水腫不過區區的百分之一左右。

王光偉

醫生

女士五號

66歲右乳擴大切除術後,大小4*2*1cm,淋巴結0/6,er、pr大於80%,ki67 15%,3級,her-2陰性。請問需要做術後輔助化療或者術後輔助放療嗎?

下面這位66歲的女士,她是做了右側的乳腺癌根治手術,以她的資料來看這個是屬於是2A期的乳腺癌。雖然腫瘤蠻大的四公分,可是都沒有看到淋巴轉移。而且她這腫瘤其實也算是一般的腫瘤,不是特別惡性。因為她ER/PR都是強陽性高表達,大於80%。她問的問題,就是在術後還需要做一些輔助的治療嗎,比如化療還是放療?

以2A期的病人來看,尤其是ER/PR陽性的。一般我們都不會介紹去做放療。化療其實現在我們可以做一些比較特別的基因檢測,尤其是ER、PR陽性的病人。在國外,我們經常做的基因檢測叫做安可待,(這是在新加坡普遍開展的項目,也是在NCCN指南中推薦的,國內通常稱為21基因檢測)。做了基因檢測的我們就可以比較準確勸告病人說到底需不需要去做放療、化療。

其實,這種四公分、未轉移的病人我們一般會介紹做化療。化療的期間大概是要三個月,是每三周打一次。

王光偉

醫生

女士六號

向王醫生提問:乳腺癌術後二個月,吃來曲唑,臉發熱,請問怎麼辦?

下來一題她在術後的兩個月已經開始吃內分泌的藥叫做來曲唑。她已經有吃藥的這些副作用,尤其是臉部會發熱。她就想問我要怎麼辦,其實這些臉部發熱還是其他的症狀一般是在吃內分泌藥的前三個月會比較明顯,一般過了三四個月這些症狀都自己消失。所以我對這位女士的勸告就是說可能要忍一下比較耐心一點,再下來的兩三個月再觀察一下。

克服這些副作用,如果真的不能夠接受的話,可能就要換其他內分泌的藥,因為有些人對這其中一些藥物會比較敏感,其實這些副作用都是一般絕經後女士常見的,這些症狀就是發熱、要不就是脾氣大或是心情有點不平衡,這些都是常見的,只是暫時性的。

王光偉

醫生

女士七號

向王醫生提問:您好!我是2月5號做的乳腺癌切除手術,術前檢查癌胚抗原CEA:2.59,術後化療4個療程,現在內分泌治療。術後半年複查癌胚抗原7.9,一個月後再複查癌胚抗原8.53,(檢查時還同時做了乳腺彩超,DR全胸正側位片,鎖骨上下淋巴結結彩超,肝膽脾胰彩超,婦科彩超等都沒有什麼問題)請問王醫生我這種情況應該怎樣處理?是不是復發轉移了?現在需要做其他相關檢查嗎?謝謝!

下個問題是問她做了乳癌切除手術過後的腫瘤指數。尤其是CEA漸漸的上升,從一般的2.59正常水平到了不尋常的水平7.9,最後上個月所做的檢查已經高達8.53。除此之外,也做了一些普通的X光,還有彩超的檢查都沒有看到什麼問題。現在她是擔心有沒有復發轉移。

CEA不單單只是乳腺癌才會有上升的趨勢。我們比較擔心的是直腸癌。所以一般CEA上升,我們一定要驗一下看是不是有早期直腸癌的突變。除此之外,如果要查出到底是不是從乳腺癌轉移還是復發,我們可以在CEA以上再多加上一個腫瘤指數CA153。一般CA153對於乳腺癌來講是比較敏感,比較確定,所以我就會勸告這位女士再加上一個CA153。如果在CA153正常的情況下,還是非常擔心乳腺癌有轉移的話,用彩超、一般的X光就看得不那麼準,檢查方式可能就要用到CT甚至PET-CT,來做一個全身檢查。

王光偉

醫生

女士八號

向王醫生提問:本人於今年6月在北京做的手術,術後主治醫生給的化療TC方案及一年靶向治療回當地治療,可當地醫院認為已侵破乳頭表皮,分期應為T4而不是治療方案中的T1,請王醫生給確認一下分期及合適的治療方案。另外我這個是her-2陽性並且ki67(70),是不是有必要打預防骨轉移的預防針啊?而且一年靶向治療後也沒有藥吃,能否中藥調理呢?如果可以的話靶向治療期間能不能吃中藥啊?(病理報告詳見圖片)

這個問題就比較棘手一點。本來開刀之前,這醫生跟她講她的病況應該屬於是第一期T1的腫瘤。可是在病理報告出來之後,已經看到侵破乳頭的表皮。所以現在來看,應該是屬於是T4的,一般侵略到皮膚,我們都以T4或是講成第三期B,如果已經侵略到皮膚,除了做化療還有一年的靶向治療之外,我們也會同時加上做放療。她的手術也沒有明確是不是做了前哨淋巴檢驗或是淋巴清掃手術。一般,如果是T4,我們的建議是做,就不好冒這個險。就應該直接做一個淋巴清掃手術。

她還有接下來的問題,她是Her2陽性的這種病況是不是需要打骨轉移的預防針。如果檢查當中沒有看到有骨轉移的話,一般我們是不會介紹說做一些預防性的治療。最後的問題是有關中藥的,因為我是西醫,所以我對中藥就沒有這麼的了解。如果是一般的中藥如果是在打化療或是在做靶向治療的期間使用,一般我是不會太過反對。最主要就是這些中藥,如果是用來養生或是增強免疫的作用其實我也是很樂意給病人使用。

王光偉

醫生

此次學術講座上,王光偉醫生以其專業、細緻且不失生動的風格,介紹了新加坡乳腺手術治療的最新進展,為美中嘉和群友們提出的極具個性化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解答。對於每一位參加此次學術講座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珍貴經歷。

美中嘉和

將一如既往為大眾提供

權威、及時、可信賴的腫瘤防治知識

Dr.Ong Kong Wee (王光偉)

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乳腺外科專家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免疫學博士, 資深乳腺癌外科醫生,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璐玲醫學院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助理教授。在乳腺癌診斷、手術、化療、學術研究和新治療方式等方面擁有多年經驗。主要研究包括乳腺癌手術中的新技術、哨兵淋巴結活檢以及術中放射治療(IORT)。於 自然遺傳學 、 柳葉刀腫瘤學 和 臨床癌症研究 等頂級醫學雜誌發表文章十餘篇,自2012年起開始負責新加坡保健集團學術臨床項目,並領導與乳腺癌治療相關各種課題的大型臨床研究小組,現任新加坡最大的乳腺癌治療中心-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乳腺中心負責人,曾先後獲得新加坡豐富經驗獎及新加坡保健集團住院醫師傑出才華獎。

相關焦點

  • 乳腺癌化療後應該注意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乳腺癌化療後應該注意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關於乳腺癌,早期發現至關重要,如果發現時已經是後期了,就要注意配合治療,以及注意治療後的一些事項,那乳腺癌在治療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對此,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採訪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呂榮釗。
  • 做乳腺彩超,發現乳腺有結節怎麼辦?別慌!不妨聽聽專家咋說
    生活中,不少女性感覺胸部不適,去醫院接受乳腺彩超檢查後,發現有乳腺結節。這個時候,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擔心是乳腺癌。別慌,也別胡思亂想!不妨聽聽專家咋說。首先,來了解「結節」是什麼。體檢者還會發現在乳腺彩超報告中,會有結節大小的描述,通常是「長*寬」或者是「長*寬*高」,這是醫生對結節大小最簡單的描述。乳腺彩超發現結節應該怎麼辦?
  • [專家視角]乳腺癌腋窩淋巴結清掃的外科手術進展
    外科手術在其治療中佔重要地位。腋窩淋巴結清掃( 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 一直被認為是乳腺癌外科各術式的一個重要環節,近些年,隨著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的逐步了解,影像學的發展使早期乳腺癌診斷率提高,保乳治療、前哨淋巴結活檢等手術方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腋窩清除的概念,乳腺外科的治療理念從以往「最大可耐受治療模式」逐步演變成今天「最小最有效治療模式」。
  • 吃對了才有健康,聽四醫院甲乳外科專家講解甲狀腺結節的飲食禁忌
    專家介紹王春雷,包頭市第四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先後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外科、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中心等醫院進修。現為中國中西醫結合乳腺病防治委員會學術委員,內蒙古醫師協會甲乳分會常務委員,內蒙古抗癌協會乳腺癌分會常務委員,包頭醫學會大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 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喬廣東:為乳腺疾病患者重塑「完美」人生
    在乳腺外科發展進程中,喬廣東意識到在乳腺手術中創傷小、保留功能和兼顧美容是近年乳腺癌患者的普遍需求。而先進的醫學理念和技術,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喬廣東向記者介紹,隨著鉬靶篩查的普及以及影像診斷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乳腺癌得以在早期被發現。所以保乳手術比例日益增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因此受益。目前保乳手術已十分成熟,「保乳」與「保命」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兩難選擇。
  • 放療室女「超人」,當乳腺外科醫生患了乳腺癌,記錄生活中小幸福
    事實上,這並非莉茲第一次在出現在公眾視野,早在2015年她就登上過TEDx,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乳腺外科醫生在得知自己身患乳腺癌之後的心路歷程,並鼓勵更多癌症患者——每天記錄下生活的一些小美好,並活在當下;哪怕是在患癌症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玩得很開心,而且每個人都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
  • 切掉腫瘤還不留疤,乳腺腫瘤外科進入無痕時代
    三湘都市報12月1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實習生 龍飛鵬)20歲的妙齡,缺患上乳腺癌,需要手術切除腫塊,會不會影響以後的生活?小希(化名)非常煩惱。不幸中的萬幸,省腫瘤醫院用乳腔鏡為她進行手術,小希身上只留下了一個小創口。
  • 乳腺腫瘤專家雲端研討會順利召開
    此次研討會由福建省腫瘤醫院劉健教授主持,上海復旦腫瘤醫院張劍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俞洋教授、上海仁濟醫院張鳳春教授等全國知名乳腺腫瘤專家參會,參會人員逾70人,視頻會議歷時2小時。   會議的第一部分由張劍教授對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診療進行了詳盡解讀,介紹了目前上海復旦腫瘤醫院I期臨床試驗病房開展的新藥試驗。
  • 本周日,乳腺、甲狀腺專家李曙光要來我院坐診哦
    ●專家介紹●   李曙光主任醫師 兼職教授 浙江省優秀醫師 金華市名醫 金華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   從事乳腺和甲狀腺臨床和教學工作35年,在乳腺癌各種手術方法和綜合治療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 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外科專業委員會乳腺學組成立
    本公眾號由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11月28日,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乳腺學組成立大會暨首屆中西醫乳腺疾病高峰論壇成立大會順利舉行。11月29日,學術年會上,雲南省中醫醫院副院長顧海潮,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孫敏主任、雲南省中醫醫院外科黃敏主任醫師出席會議並致辭,省內30餘家醫院近100人參加。會議還邀請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陳紅風教授,江蘇省中醫醫院姚昶教授及雲南省中醫醫院易修珍教授、黃敏教授等專家進行授課。
  • 乳腔鏡讓乳腺腫瘤外科進入無痕時代
    乳腺腫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手術切除腫瘤後都要在乳房上留下不美觀的切口瘢痕,如果是乳腺癌,切口將橫貫前胸壁,這些瘢痕將嚴重影響女性的自信心,這也是許多女性延誤手術,耽誤病情的原因之一。隨著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乳腺微創外科手術――乳腔鏡手術誕生了,乳腺外科也進入了無痕時代,通過一個隱蔽的小切口即可完成腫塊的切除,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美容效果好,深受患者的歡迎,乳腔鏡手術將是乳腺外科治療技術的又一次革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以為皮疹發作,卻查出乳腺癌!大熱天,被悶著的敏感部位格外...
    沈大姐自己從溫州開車趕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站在掛號機前,她糾結了很久到底是掛乳腺外科還是皮膚科的號?「我這個人做事很講究條理性,喜歡用排除法。」教師職業的沈大姐選擇了乳腺外科的專家號,她覺得既然從溫州開了四個多小時的車來浙大一院看病,就該再從溼疹的「源頭」上再重新檢查下。
  • 如何自檢乳腺?腋窩有腫物也是乳腺癌信號
    最近有不少粉絲向我諮詢關於乳腺的檢查方面問題,那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如何在家自檢乳腺。首先自己站在鏡子面前,觀察兩個乳腺的大小、形狀是否對稱。是否均勻。有沒有突起的地方或者凹陷的地方。有沒有皮膚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是有沒有像「桔子皮」一樣的地方。雙側的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高低。乳頭有否內陷。如是先天性的內陷不在該範圍。乳房的皮膚有否紅腫,乳頭有否糜爛等。
  • 瘦弱男子乳房異常膨大實為乳腺癌 妹妹亦是患者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胡孝渠說,他們曾統計過去年1~8月科室所做的甲狀腺癌手術,共有600來例,病人年齡主要分布在30~60歲,以女性為主。  關於甲狀腺癌的致病因素及為何女性如此高發,醫學界並沒有明確的結論。有專家認為,甲狀腺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女性高發,或許與女性雌激素水平高有關。「原因不明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早發現、早治療來保護自己。」
  • 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有何區別?看這幾點就知道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乳腺癌已經成為危害廣大女性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疾病。乳腺增生又稱乳腺結構不良,女性30-40歲是臨床常見多發階段,此年齡段女性卵巢功能開始紊亂,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應增多,引發乳腺導管以及小葉上皮隨月經來潮周期而出現增生和變厚的現象。 關於乳腺增生疾病和乳腺癌的區別都有哪些呢?
  • 姐妹都被查出乳腺增生 一個好了一個成乳腺癌
        兩年前,倆姐妹同時查出乳腺增生,妹妹堅持治療,姐姐不在意偏信老中醫用手摸。兩年後,妹妹好了,姐姐卻查出乳腺癌,切了乳房掏了腋窩,沒過多久癌細胞又出來了……     這是10月18日市紅十字粉紅絲帶基金定點醫院青島乳腺病醫院教授田哲遇到的患者的情況。「姐姐現在還在化療,但情況也不會很好了。
  • 乳腺癌為何會在「圍妊娠期」多發?
    國內外婦產科學界都提倡對有意願生子的婦女做孕前及產前檢查,但這些檢查項目裡,並沒有涵蓋婦女的乳腺檢查。在我四十餘年的醫生生涯中,常見到患有較嚴重乳腺腫瘤的,妊娠期或產後媽媽們來外科門診檢查。圖片來源:bigstock前段時間甚至有新聞報導,有位明星妊娠期發現乳腺癌,為了能讓孩子健康出生,拒絕了一切治療。孩子出生後不久,產婦就離開了人世,這很可惜。
  • 喝牛奶增加乳腺癌風險?這11則謠言,所有女性都要知道!
    如果處於高風險狀態,  比如說存在結節或者其他潛在病灶,  那麼先不要開始服用避孕藥,  而是先進行乳腺外科手術治療,  明確病理以後  再決定是否可以服用避孕藥。  第2則  乳腺癌患者能吃豆製品嗎?
  • 邵志敏教授:艾立布林登錄中國揭開晚期乳腺癌治療新篇章
    近日,我國知名乳腺外科專家,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邵志敏教授在「醫學界腫瘤頻道」發布文章《邵志敏教授:來自海洋的抗癌啟發,艾立布林登錄中國揭開晚期乳腺癌治療新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邵志敏教授:來自海洋的抗癌啟發,艾立布林登錄中國揭開晚期乳腺癌治療新篇章!
  • 分級為3類的乳腺腫塊 如何處理才安全?漂亮女模特聽醫生建議躲過一...
    杭州日報訊 「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乳腺增生。」這雖是一句玩笑話,卻是現代女性扎心的現實。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都可能演變為體檢報告單上的異常指標。 「我是模特,這個分級3類的乳腺腫塊能不能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