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祝博士 祝您健康雜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不再停留在衣食住行
健康的生活理念逐步走進人民大眾的生活
中老年人率先響應了健康生活的號召
廣場舞、爬山、徒步等等
認為這種鍛鍊方式對身體有益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可是你知道嗎?
這些鍛鍊方式可能正在傷害你的關節
這些運動正在加快關節軟骨的磨損
消耗膝關節、髖關節的「壽命」
對於已經患了骨性關節炎的人
更是雪上加霜
給大家看兩個病例
病例1:
患者張某,男性,56歲,體重90公斤,一年前身體無不適表現,愛好飯後散步且每日步行兩萬步,現主訴左髖部及左臀部外側負重時疼痛,上下樓梯疼痛加重。核磁共振顯示左髖部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無外傷、無家族病史。
病例2:
患者馬某,女性,52歲,體重60公斤,主訴前一天跳完廣場舞右膝關節出現不適,第二天疼痛、腫脹明顯,無法步行。磁共振顯示右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后角、外側半月板前角變性II度,且有大量積液。
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主要表現在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的骨質增生。
該病中老年人較為多見,並且好發於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及指尖關節等部位。發病時多伴有關節滑膜炎症,表現為疼痛加重、關節腫脹、關節積液、不能自如活動,且關節產生的病理學改變是不可逆轉的。
生命在於運動,養成規律的鍛鍊習慣,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疾病的出現。
但是,常見的廣場舞、爬山散步等鍛鍊方式,並非每位中老年朋友都適合,鍛鍊錯了,比不鍛鍊更傷身!
中老年人鍛鍊身體不應該採用過度行走、高強度的廣場舞等增加關節負重且反覆磨損軟骨的方式,來達到鍛鍊的目的。
那麼,什麼運動更加適合中老年人呢?
自行車
自行車可以減輕骨盆以上的體重對膝關節的壓力,使得身體肌肉及心肺等臟器得到很好鍛鍊的同時,不會過多磨損膝關節的軟骨,對環境、身體都是綠色環保的一種方式(有跌倒風險的人不推薦)。
遊泳
遊泳是最全面的一種鍛鍊,不光可以訓練四肢的力量,對心肺功能及全身的耐力都有很好的幫助。對有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群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目的是加強頸腰部的力量,增加脊柱小關節的穩定性。水的浮力可以大大減少身體對髖膝關節的壓力,即使不會遊泳的人,在水中散步也不失為一種鍛鍊。
彈力帶
彈力帶本身較輕,中老年人使用方便安全,運動時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可降至最低,有效避免了鍛鍊時造成負重關節的過度磨損。已經患有骨關節炎的患者可以利用彈力帶做等長性訓練增強肌肉力量,避免反覆屈伸關節出現的疼痛。
希望大家能保持良好的鍛鍊習慣
但前提是在一個正確的方式中進行
錯誤的鍛鍊方式,比不鍛鍊更傷身
廣場舞、爬山散步本身沒有錯
前提是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原標題:《鍛鍊錯了,比不鍛鍊更傷人!中老年人正確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