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若寶寶這兩個部位「涼」,說明身體冷了,寶媽要注意

2020-12-19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新生的寶寶最脆弱,所以寶媽們在孩子幼時就會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照顧孩子,只要孩子有什麼風吹草動,寶媽們都能迅速掌握技巧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給予孩子最細緻的呵護。

冬天,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也是孩子們最容易受涼的季節,這個時候,也正處在寶媽們十分關注孩子的階段。

小梁的寶寶最近剛滿月,冷冬開始後,她發現孩子的身子經常很容易變冷,雖然知道是因為平均溫度下降導致的,但是孩子的身子總是格外冰冷,這就讓小梁著急壞了,一度懷疑寶寶得了什麼病,長久不治。後來聽說鄰居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就趕忙詢問專家和醫生,孩子哪個地方出問題,導致了身體的寒冷。通過醫生的解答以及小梁的悉心呵護,寶寶的體溫慢慢回升,變得越來越暖和,也不再受到寒冷的侵襲。

不少寶媽在面對孩子全身發涼的時候都會變得手忙腳亂,但是越是這種情況就越需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幫助孩子,多詢問專家和醫生,了解孩子的身體特徵,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寶媽們也要學會多多冷靜。

為什麼冬天寶寶身體容易發涼?

新生嬰兒普遍比較脆弱,而冬天平均溫度較低,寒氣多,孩子經不住寒氣入侵,寶寶身體發涼時,寶媽要多注意,對於關鍵部位的呵護十分重要,不然容易引發其他連帶疾病,影響孩子的健康和正常發育。

哪兩個部位冷,說明孩子身體冷了

1、後背發涼

寒氣入體最好的侵入點就是新生嬰兒的後背,可能是由於體內陽虛,陽氣不能到達四肢,四肢無以溫煦而造成的冰冷,尤其是冬天最為嚴重,內寒和外寒夾在一起孩子本來穿的衣服就多,正常來說溫暖的身體後背也是溫暖的,一旦發現孩子的後背發涼,說明孩子的身體就開始有變涼的趨勢了,這時父母就要多加注意。

2、小腳發涼

成年人身體發冷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因為腳部受涼,更何況是孩子,寶寶的血壓低於成人,心臟力量弱,每次跳動泵出供給到手腳的血液相對較少,再加上四肢末梢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寶寶容易表現得手腳發涼。這種情況在冬天低溫氣候下感覺會更明顯足部有著身體眾多穴位,新生嬰兒的身體本身比較脆弱,小腳若是發涼了,說明身體內部寒氣入侵,孩子也變得寒冷。

如何解決孩子的發涼問題?

1、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更細緻的呵護,用心觀察孩子

寶寶畢竟還是最脆弱的生物,父母作為最重要的監護人,需要時刻陪伴咋孩子身邊,觀察孩子的成長,一旦發現孩子身體有什麼不適,就要即使幫他們解決,避免孩子受到疾病的侵害。

2、營養輔食增強體質

通過健康營養的嬰兒輔食,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體格和身體,這樣孩子的免疫力得到增強,就能夠更好地防範,不會輕易著涼。平時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幫孩子保護好容易受涼部位,減少受涼。

3、協助孩子多運動,伸展手腳

雖然年幼寶寶還沒有自我鍛鍊能力,但是通過協助小手小腳運動,孩子能夠增加運動量,起到鍛鍊的效果,也能夠促進他們發育,適當的運動能夠增強孩子的體質,減少疾病侵入。

身體發涼問題需重視,只有平時做好細緻的呵護,才能確保孩子健康成長,避免疾病入侵,冬天尤其需要多注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2個部位發涼,說明身體已經很冷了,寶媽要及時給孩子保暖
    冬天來臨,氣溫越來越低,很多小朋友在這個季節都非常容易生病,所以很多家長都會更加注意孩子的保暖情況。但是很多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交流,不能直接地告訴父母自己是冷還是熱,如果父母比較粗心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因為受冷而生病。
  • 孩子到底冷不冷,媽媽摸下這兩個部位就知道,若涼說明孩子冷
    孩子的這兩個部位涼時,才說明孩子真冷了:1、孩子脖頸處發涼家長將手伸到孩子脖頸處時,如果孩子的脖頸處皮膚是溫的,說明孩子此時的冷熱正合適。如果家長感到孩子脖頸處有些潮溼,說明孩子此時有些熱,可能是孩子運動之後或者是穿的衣服過多導致的。
  • 寶寶冬季溫寒大辨別:兩部位發涼加衣,三部位發燙減配,學會了嗎
    這兩個部位「涼」需加衣後背和腳丫——這兩個部位都是經常被衣物和鞋子包裹的部位,不會輕易露出來,新手爸媽們如果想知道寶寶是不是冷,可以探手摸一下寶寶的後背,或者在室內試一下寶寶腳的溫度,如果這兩個部位明顯發涼的話,就說明寶寶此時體溫偏低,需要適當增加衣物。
  • 冬天寶寶身體有4個表現,才說明孩子真的冷了,別盲目給孩子多穿
    家長如果想知道寶寶冷不冷,可以摸一下寶寶後背或後頸,如果後背發熱,摸起來黏糊糊的,說明寶寶穿多了,流汗了,如果後背摸起來冰涼,說明寶寶是真的冷,要趕緊再穿一件了。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睡覺時整個人勾著脖子,蜷縮在被子或衣服裡,就說明寶寶感覺到冷,需要多穿一點了。蜷縮這個舉動通常是無意識的,可能寶寶自己不知道冷,不知道怎麼表達,但是身體能感覺到冷,家長要及時發現,給寶寶溫暖。
  • 寶寶冬季要謹遵「四暖兩涼」穿衣法則,防寒又輕便,幫娃輕鬆過冬
    2)寶寶的頸部和背部不受涼眾所周知,頸椎和背部是撐起人體的重要支柱,這兩個地方如果受涼,寶寶怎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暖頸部的好方法之一就是為孩子佩戴一條圍巾,幫助孩子抵擋冬天的風寒。3)腳部連接著身體的各個部位,顯然不能凍著做過正骨按摩的人或許知道,雙腳連接著人體的各個脈絡,身體哪個部位不舒服,通過腳部穴位就會有所顯現。
  • 寶寶手腳冰涼就是冷?別被假象騙了,真正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部位
    一、幼兒園孩子一夜之間「胖成球」,奶奶帶孩子就怕冷有一種冷是你爺爺覺得你冷了,思思今年已經四歲了,在幼兒園上中班。思思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只有周末的時候會回來,所以思思跟著爺爺奶奶在生活。冷空氣來襲,思思到幼兒園以後,老師都覺得驚呆了,這孩子怎麼一夜之間變成了「大胖子」!
  • 在秋季寶媽要記得做好保暖,寶寶身上的這4個部位尤其需注意
    秋季最令人寶媽煩惱的就是寶寶的穿衣問題,給寶寶穿得太厚吧,害怕寶寶閃著汗了容易生病感冒,給寶寶穿太薄呢,又害怕寶寶會凍壞了,真是左右為難。家長們在給寶寶選擇衣服時,一定要摸一摸寶寶身上的這4個部位,這4個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寶寶就很少生病了。
  •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積食了,寶媽一定要注意!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句俗語出自明代醫書《萬密齋》,意思是說要確保小兒平安健康,就不能給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因為小兒是純陽之體,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但是寶寶的腸胃功能還較弱,如果吃的過多,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 「春捂秋凍」,身體5個部位別受涼,才算「捂」對了
    需要注意的是,春捂不是冬天的衣服一件也不能減,而是要特別做好身體這5個特殊部位的保暖工作。1、頸部因為人的頸部血管豐富,又是離心臟較近的位置,如果不注意保暖,流經此處的血管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導致身體受寒,使某些疾病可能會趁虛而入。有時突遇寒冷刺激,還會引起孩子肌肉痙攣、脖子疼痛。
  • 冬天擔心孩子晚上睡覺冷?身體出現這3個情況,寶媽要及時加被子
    儘管這樣,很多寶媽還是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冷了,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判斷熟睡中的孩子有沒有著涼。冬天擔心孩子晚上睡覺冷?身體出現這3個情況,寶媽要及時加被子。第一個就是孩子無意識的身體縮在一起。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對於冷都是有自己本能的反應,如果明明已經給孩子蓋好了被子,但他還是會不自覺的想要抱在一起,那說明這時候的孩子真的有點冷,寶媽要及時加被子,或者是把空調的溫度打高一點。可是一般開了空調會造成房間裡的空氣溼度下降,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很多寶媽更願意給孩子蓋厚一點。第二個就是孩子的臉冰涼的。
  •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該吃打蟲藥了,寶媽要注意
    妍妍聽後恍然大誤,怪不得寶寶不長肉呢,原來吃的東西都被蟲子給吸收了。那麼寶寶哪些表現說明肚子裡長蛔蟲了呢?長不胖有的寶媽發現,自家寶寶總是長不胖,外人看到了都以為是寶寶胃口不好,但其實寶寶每頓都吃的很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大原因就是寶寶腸道內的蛔蟲在作祟,把寶寶吃掉的食物給吸收了,所以寶寶吃再多營養的食物也是白搭。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 寶寶身體有這4種表現,說明缺鈣了,寶媽可要重視了!
    因為如果給寶寶過度補鈣,容易會引起便秘,嚴重時會發生腎結石。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鈣呢?寶寶嚴重缺鈣時,身體上會這4種明顯症狀,寶媽可要重視了!不過,事實上,寶寶長得並不強壯,以及走路也不及其他小朋友那麼穩當,因為體內的鈣元素不充足,骨頭鈣不夠,會表現出軟且沒有力氣。對於出現生長痛的寶寶,寶媽一定要注意了,需要及時補充鈣。
  • 寶寶有這幾種情況時,說明吃得太飽了,寶媽要注意
    小寶寶們還比較小,沒法用語言交流,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的寶媽來說,不太懂得如何正確餵養,只要寶寶一哭,寶媽就會覺得寶寶是餓了,有的寶寶明明吃飽了,但是只要寶寶哭,寶媽就會接著喂,那麼怎樣確認寶寶是不是吃得太飽了,如果寶寶有下面這幾種情況時,說明寶寶吃得太飽了,寶媽要注意,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
  • 寶寶的身體出現這幾種情況時,可能要停止長高了,寶媽要注意
    其實寶寶的身高增長是有一定規律的,有猛漲期也有停滯期,當寶寶的身體出現這幾種情況時,可能要停止長高了,寶媽要注意,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寶寶鈣是骨骼的主要構成部分,對骨骼的發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骨骼生長發育階段,如果寶寶體內鈣含量不足,就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高發育,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小腿抽筋、睡覺盜汗等症狀,說明寶寶體內缺鈣了
  • 寶寶睡著後,身上這三個部位很涼,說明他們凍著了,父母趕緊添衣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家有小寶,到了冬天如何穿衣成了難題。面對不會說話的孩子,很多父母只能憑藉自己的感覺來。但其實,在小寶睡覺時常摸身上的這三個部位,就能知道他冷不冷。因為人體主要是通過屁股這麼部位來向外界散發熱量的,所以通常情況下,小寶的屁股問題是要比身體其它部位低一些的,這就造成家長誤以為小寶是因為冷,屁股才不暖和,所以就給小寶亂加衣。
  • 冬天寶寶身上這四個地方最怕涼,護好了,才能暖暖過冬
    不需要把孩子進行全部武裝,只要格外注意這幾個部位就可以了,不讓孩子著涼,孩子輕易不會生病。有哪四個部位需要格外好好保護呢?1、面部和頸部不能著涼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氣溫奇低,空氣乾燥。出門的寶寶一定要保護好臉頰。
  • 冬天擔心寶寶著涼生病?牢記「摸二護三」添衣口訣,輕鬆判斷冷暖
    慢媽很無奈,每到冬天,最頭疼的就是給樂樂加衣服,多了怕悶著,少了怕受涼。老師笑著告訴慢媽,其實在寶寶添減衣服這件事上,解決方法實在簡單,四個字就能做到萬無一失。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老師傳授的小方法,冬天擔心寶寶著涼生病?牢記「摸二護三」添衣口訣,輕鬆判斷冷暖,真實有效哦。
  • 天氣漸漸轉涼,換紙尿褲時注意這五點寶寶才不會凍屁股
    眼看冬天就要來臨,氣溫一天天降低,寶媽在照顧寶寶時又遇到了這樣的瓶頸:給寶寶更換紙尿褲時,不小心讓寶寶凍到屁股,甚至引起了腹瀉。小寶寶是很嬌弱的,就算現在外面天氣不作美,爸爸媽媽也要時刻給他營造一個恰到好處溫暖舒適的環境,換紙尿褲這個動不動露屁屁的時候更不例外,尤其是新手寶爸寶媽,更要注意了。
  • 給孩子轉奶,寶媽要注意這4個方面,不然寶寶和自己都遭罪
    但是問題又來了,很多人不知道是讓寶寶直接斷奶只喝奶粉,還是讓寶寶即吃母乳,又喝奶粉兩個搭配著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善,腸胃還非常虛弱。寶媽擔心突然給寶寶母乳轉配方奶粉,如果寶寶不接受就只能挨餓了,寶媽也會非常煎熬,寶寶的日子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