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版《茶館》什麼樣?濮存昕:把川人的風採亮出來

2020-12-1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見習記者 李雨心

今年是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茶館》劇本發表60周年,四川人藝特意推出四川話版《茶館》致敬經典。「一部經典劇作應該活在每個時代的舞臺上,而不是塵封在書架上。」 執導該劇的北京人藝川籍導演李六乙介紹,該劇將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進行全國首演。

11月13日晚,四川話版《茶館》的首次合成彩排在德陽上演。當晚7:30,隨著三聲鐘響,燈光漸熄,紅色的帷幕慢慢拉開,四川風味兒的茶館展示在觀眾的眼前。聽著王利發用四川話調侃唐鐵嘴,滿臺方桌竹椅間,茶客們川話龍門陣擺得興起,正在採耳的茶客,背景音中「冰粉兒、涼糕、涼粉兒、涼麵」的吆喝聲,都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川味兒」。再加上「春熙坊」、「德仁堂」、「鍾水餃」等一個個地標性名稱的出現,沒有想到老舍先生這一部發生在北京四九城內的故事,竟然在四川本土生根了。

當晚,現場還來了一位「特別」的觀眾:在北京人藝版《茶館》中扮演「常四爺」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茶館》是一部經典作品,今天看到川版《茶館》,由咱們四川本鄉本土的演員演繹出來,真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格局很大,大家所展現出來的面貌非常好,要堅信這樣的樣式和風格,把川人的風採亮出來。我們為你們的大膽、勇氣、演員發出的光採而由衷高興。」

四川話版《茶館》幕與幕之間以傳統金錢板代替燈光、幕布的切換方式,也得到了濮存昕的認可:「金錢板是四川文化,演員把性情性格,內心的東西,動靜之間都拿捏的非常到位。整個戲的整體感也讓我很感動。這個戲挺棒,展現的面貌挺好看。」當然,也有不足之處,「還有餘地,扣兒還有點兒松,還需要努力再往一塊兒湊,一定要把四川的風格亮出來。」

在觀看完13日晚的合成彩排後,濮存昕還出席了14日上午的「青年演員創作懇談會」。「如果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文化經典,《茶館》毫無疑問是上世紀至今話劇界的扛鼎之作。話劇帶來的文學享受是直指心靈的。《茶館》不僅是一場演出,還承擔著一種文化基因的傳承。」他還告誡年輕演員:演戲,一定要心系觀眾。「與觀眾共同創造,跟觀眾建立關係,這樣的一招一式,才是最高境界。」

相關焦點

  • 四川人藝版《茶館》德陽聯排 「常四爺」濮存昕點讚:超乎任何人的...
    四川話版《茶館》中的三位主人公:王利發、常四爺、秦二爺,處著拐杖,踏著蹣跚的腳步,高呼著「莫談國事,莫談國事」,「大清國要亡,大清國要亡…..」緩慢地走向舞臺中央,拉開了首次聯排的序幕。當晚,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人藝版《茶館》中「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現身劇院現場,稱四川話版《茶館》「是一部超乎任何人想像的作品,我很感動。」
  • 四川話版《茶館》今晚蓉城首演 濮存昕曾贊超出任何人想像
    今晚7時30分,由四川省文化廳主辦,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演出,北京人藝著名四川籍導演李六乙執導的四川話版《茶館》繼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成功後回到了家鄉成都錦城藝術宮,為期待已久的家鄉觀眾砌上一碗蓋碗兒茶。
  • 川版「裕泰茶館」北京開張 四川人藝「精雕」四川話版《茶館》
    為了向經典致敬,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焦菊隱先生致敬,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集合全員精銳力量打造一臺「原汁原味」的四川話版《茶館》,在忠於老舍先生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具有創新創造性的大膽嘗試。11月17日,四川話版《茶館》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見面會上,執導該劇的北京人藝川籍導演李六乙對四川話版《茶館》進行了主創闡述,並對劇目主創、領銜主演、主演進行了推介。
  • 四川話版《茶館》北京「開張」 老舍原味與川味「無縫銜接」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老舍先生的《茶館》濃縮了半部中國話劇發展史。已經演了700場的北京人藝版《茶館》,被認為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和「東方舞臺上的奇蹟」。那麼,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特邀北京人藝川籍導演李六乙精心雕琢的四川話版《茶館》,又會以怎樣的姿態、形式,去觸摸經典、致敬經典呢?
  • 老「裕泰」茶館即將開張 濮存昕等名角亮相
    北京人藝版《茶館》劇照  日前,北京人藝話劇《茶館》演職人員已抵達青島。繼《四世同堂》演出三年後,青島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再度引進老舍的經典力作可謂恰逢其時,話劇《茶館》的火爆熱賣也證明了青島話劇市場正在逐漸走向成熟。  濮存昕等名角等你來  北京人藝出品的話劇《茶館》也成了金字招牌,經歷了50多年的風雨考驗,從最初的于是之版本,到現在濮存昕、梁冠華版本,這部經典作品一直由人藝傳承。
  • 共築經典:藍天野、濮存昕老中青三代同"演"《茶館》
    【現場畫面】朗讀場景  【解說】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老北京叫賣聲,8月19日下午,北京人藝的「鎮院之寶」《茶館》以劇本朗讀的形式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亮相。而當天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茶館》中第一代「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與第二代 「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也加入到青年演員中一同朗讀,實現了三代演員的同臺對話。
  • 致敬經典 茶館裡的四川市井生活
    11月17日,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下稱「四川人藝」)出品的川話版話劇《茶館》在京舉行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團隊主創宣布11月30日至12月3日,川話版話劇《茶館》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全國首演,以致敬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茶館》。
  • 四川方言版話劇《茶館》亮相藝術節
    蓋碗茶取代了大碗茶,竹椅頂替了北京長凳,若北京的老裕泰茶館「開」去四川,《茶館》是否依舊是老舍筆下的《茶館》?11月20日,由李六乙執導、集結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共同打造的方言版話劇《茶館》將亮相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並在文化廣場上演。
  • 四川方言版《茶館》來北京 將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天橋藝術中心...
    四川人藝黨委書記、董事長羅鴻亮表示,跟北京相比,四川的茶館文化毫不遜色,這也成為打造川話版話劇《茶館》的底氣。不過,重新排演該劇並非易事,尤其是北京人藝的版本持續演出了近60年,早已深入人心。如何呈現有別於以往的美學內涵,賦予作品不同的思想主題?
  • 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重張,濮存昕講《茶館》如何成為「看家戲」
    羅曉光 攝濮存昕|《茶館》如何成為人藝「看家戲」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是北京人藝除了劇場舞臺之外的另一個讓大家了解人藝、了解中國戲劇的窗口。人藝戲劇博物館中大量的珍貴資料,不僅代表著北京人藝背後的歷史積澱與傳承,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話劇的發展歷程。因此平日看戲之前,很多觀眾都會先參觀一下戲劇博物館。
  • 大碗茶變蓋碗茶 四川人藝「泡」出川版《茶館》
    如今,為了呈現給觀眾一出真正意義上的四川《茶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邀請到北京人藝著名川籍導演李六乙,力求將這部上演數十年的「奇蹟」,打造成全新版本——從普通話轉成川話、融入四川茶館文化,慶祝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
  • 四川話版《茶館》壓軸上海國際藝術節
    原標題:視頻|四川話版《茶館》壓軸上海國際藝術節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老北京一家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館」上演了半個世紀的興衰變遷,人間悲喜。老舍的《茶館》以傳統京味著稱,如今四川話版的《茶館》以致敬經典的姿態登場,又是別有一番滋味。
  • 展現驚人畫功,濮存昕執導最年輕的《草船借箭》
    6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在本周日的文化教育公開課《同一堂課》中,將由濮存昕和於丹接任,在第三期節目中,濮存昕首次試水當導演,在小學黑板上展現驚人畫功;於丹則拿起鐮刀下田割稻,發出神提問「陶淵明會不會種田?」
  • 川人李六乙成打破北京人藝《茶館》「壟斷」第一人
    由李六乙執導的四川人藝川語版《茶館》沿用了老舍的劇本以及焦菊隱的舞臺調度,北京人藝《茶館》中第三幕的經典場景「仨老頭話往昔」被前置到了開場,每個人都說著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句話,視覺聽覺之飽滿在開場便已註定。
  • 四川話版《茶館》來滬助力「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29日,大麥網旗下現場演出品牌MaiLive攜手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在上海思南公館舉辦四川話版《茶館》參加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暨2018全國巡演新聞通氣會。四川話版《茶館》由北京人藝著名導演李六乙執導,匯集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該劇目既忠實原著,又具強烈川味兒特色,一經推出就廣受各界好評。此版話劇《茶館》的全國巡演於10月19日在重慶群星劇院啟動,並將於11月20日參加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 濮存昕排演小學生課本劇 創意走紅網絡
    本期節目濮存昕、於丹分別深入雲南省壩美法利希望小學與臺灣省池上鄉福原小學,在為期三天的師生相處中不乏亮點,法利希望小學生以創意課本劇的方式詮釋《草船借箭》驚豔全場,網友瘋狂為節目打CALL,紛紛留言:「這版草船借箭,真的能打」。   在昨晚的節目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通過讓壩美法利小學的孩子們排演課本劇的方式,了解三國故事的歷史興衰。
  • 「滿天昕光」音樂朗誦會 濮存昕自造雷聲演「雷雨」
    「滿天昕光」音樂朗誦會 濮存昕自造雷聲演「雷雨」 2020-01-06 09:02:29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 郭佳)一年一度的「濮哥讀美文」系列於1月2日和3日在保利劇院上演,這一次濮存昕不僅用語言,還邀請了著名阮演奏家馮滿天加盟,以
  • 67歲濮存昕近照曝光,皮膚松垮面露老態,曾被稱「師奶殺手」
    但是,當聽到講座最後濮存昕朗誦了李白名篇《將進酒》時,渾厚深沉的嗓音、惟妙惟肖的模仿,將李白詩中的懷才不遇又樂觀豁達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禁讓人感慨這才是真正的演員。然而我們卻發現如此有實力的演員,近些年在熒幕上出現的次數卻大幅度減少。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因其尊崇的地位,所以在如今演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挑選飾演魯迅先生一角時,又常讓人感到戲骨凋零。難覓形神兼備的演員。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提到李雪健,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代老戲骨,演技可謂是榜上有名的。他演的秦始皇,張作霖等等都是深入人心的。
  • 老版《三國》演員近況:「龍套」濮存昕成大腕
    新《三國》的熱播讓老版《三國演義》從觀眾的記憶中復活。再加上央視等電視臺又在重播《三國演義》,那畫面,那歌聲,都那麼鮮活,猶在眼前耳邊。《三國演義》·配角  當年跑龍套如今成大腕  在老版《三國演義》龐大的演員表中,當年有不少跑龍套的小演員如今已經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明星,比如濮存昕、潘粵明、何晴等人。  看《三國演義》前半部分的觀眾看到小霸王孫策亮相時,不免都會驚呼,這個孫策可真是帥啊,尤其是那小鬍子,太有個性了。仔細一看就不難辨出,這個孫策是濮存昕所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