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養殖保險」:創新金融模式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2020-12-17 南報網

2018-09-18 07:2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創新金融模式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高淳試水國內首個「鱸魚養殖保險」  

南報網訊 (記者 李子俊 通訊員 謝玉玲 吳玥) 日前,市財政局和金融辦共同舉辦的「2018年度南京市金融創新獎」評選結果出爐,由高淳農工委協調養殖企業和保險公司開發的全國首個「鱸魚養殖保險」榜上有名。該項目解決了養殖戶後顧之憂,使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每畝利潤翻一倍。

早在2015年,高淳的水產養殖企業就牽手科研院所,在全國創新研發出了「螃蟹+鱸魚」的養殖新模式。「單養螃蟹時,池塘裡有很多水生小蟲子,它們不但和螃蟹搶食物,還容易傳播疾病,引發螃蟹病害。我們和中國水科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合作,引入加州鱸魚,馴化後放到蟹塘裡,它們以這些小蟲子為食,生態得以平衡,螃蟹病害大為減少。」在南京最大的「螃蟹+鱸魚」養殖基地——位於高淳的江蘇帥豐集團,副總王東明告訴記者。

「我們想在當地的螃蟹養殖戶中推廣,沒想到大多數人都把頭搖成撥浪鼓。」王東明說,這種魚身子嬌貴,萬一發生病害就血本無歸了。雖然淡水魚養殖有保險,但賠付較低,不足以覆蓋加州鱸魚的養殖成本,大伙兒想養又不敢養。 

高淳農工委牽頭,帶著企業找到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心支公司,於2017年6月,研發出了《南京市商業性池塘主養大口黑鱸(加州鱸魚)養殖保險條款》。這不僅是江蘇首單鱸魚保險,也是國內保險業界的第一個鱸魚保險。 

「每畝塘交上630元保費,最高可以獲得1.5萬元賠償。2017年,我們率先為200畝養殖水面投保,當年就為養殖戶賠付了總計約30萬元。」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負責人江文高說,因為保障範圍更廣、保險金額更高,今年以來投保的養殖戶和企業更多了,投保水面面積翻了一倍。

在「鱸魚保險」的護航下,目前高淳已經有七八千畝池塘採取了「螃蟹+鱸魚」養殖新模式,畝產利潤可以達到8000元—1萬元,當地農民因此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單紫菜價格指數保險落地洞頭 首年保費農戶只需掏31.8元
    ​全國首單紫菜價格指數保險落地洞頭   10月14日下午,洞頭區霓嶼街道紫菜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高豔籤下了全國政策性紫菜價格指數保險第一單,為177畝紫菜提供3萬元的風險保障。據了解,此前試點期間,霓嶼街道桐岙村投保人數15人,保險面積近700畝。   霓嶼街道素有「浙江省紫菜之鄉」的美譽。
  • 巴彥淖爾市大力推廣「活畜抵押貸款+保險」模式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以「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以地方產業特色為支撐,大力調整優化畜牧產業、奶業結構,搶抓新一輪奶業振興的歷史機遇,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大力推廣「活畜抵押貸款+保險」,提升金融精準服務奶業振興水平,成效卓著。當前,融資難、擔保難是制約奶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 全國首單紫菜價格指數保險落地溫州洞頭
    10月14日下午,溫州洞頭霓嶼街道紫菜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高豔籤下了全國政策性紫菜價格指數保險第一單,為177畝紫菜提供3萬元的風險保障,「三農保險」再度加碼讓他吃下了定心丸。試點期間,霓嶼街道桐岙村投保人數15人,保險面積近700畝。
  • 「養鴨貸」 為農戶致富新路子注入「金融血液」
    普惠金融是惠民生、暖人心、利長遠的重要舉措。中行北海分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發揮北海中行金融力量,助力涉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產品創新,為涉農產業注入「金融血液」「養鴨貸」業務是中國銀行立足當地,對廣西區內種鴨、肉鴨養殖產業養殖模式、市場管理模式及盈利水平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推動全區優勢產業群普惠業務發展,持續推進普惠金融,惠農助農而推出的特色業務。
  • 蝸牛保險多維創新獲認可 獲年度卓越創新保險機構獎項
    蝸牛保險針對保險痛點的創新獲行業認可。12月18日,由國內三大經濟類報紙之一的《經濟觀察報》發起並主辦的「2020宏觀經濟論壇暨卓越金融企業盛典」在三亞舉行。蝸牛保險憑藉行業首創「省心買,放心賠」承諾,探索破解「理賠難」核心痛點的解決方案,與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等眾多知名保險公司一起,獲得了年度卓越創新保險機構的獎項。
  • 工商銀行開創金融扶貧新模式
    4年多的時間過去,工行在金陽縣,結合當地實際,圍繞金融扶貧、教育衛生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等想辦法、出實招,形成了工行精準扶貧的「新樣本」。工商銀行聯合其他金融機構在金陽縣試點「青花椒氣象指數保險」和「飼料成本價格保險」,以融合「銀+保+期」的創新模式賦能金融扶貧,為當地種殖養殖企業、農戶帶去全新的金融理念和工具。
  • 金融扶貧鑄就「樺川模式」_期貨日報_報刊文摘_電稿庫_期貨日報網
    「自2016年起,魯證期貨已連續五年在樺川縣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與各合作方共同探索、實踐『樺川模式』,為當地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力量。」魯證資本產品創新部高級經理樊凡說。通過多年的試點,「保險+期貨」等金融扶貧模式已經得到當地農戶的高度認可,全縣域參保範圍和比例逐年大幅增加,2018年已經能夠實現全縣域玉米產量全覆蓋,保障了當地種糧農戶的收入。
  • 水產養殖多一份心安 浙江首推淡水魚價格指數保險
    3月23日,德清隆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吃到了浙江商業性淡水魚價格指數保險後的「頭口湯」,該公司的183畝翹嘴紅鮊(白魚)向中國人保財險德清支公司進行了投保。據了解,這也是浙江首次推出水產養殖價格指數保險。
  • 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大力發展加州鱸魚水產養殖—— 鱸魚「得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來,南和區將加州鱸魚養殖作為推進「千斤糧、萬元錢」、促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抓手,堅持因地制宜,著力破解技術、水源、土地等制約,探索出了加州鱸魚養殖的南和模式。該區共規劃建設5個養殖基地,佔地1500畝,試養魚塘1個,佔地17畝。
  • 創業創新還是金融詐騙? 網絡互助保險「不保險」
    創業創新還是金融詐騙?  中國保監會指出,有的互助計劃假借保險名義進行宣傳,以所謂「超低價保障」和產品創新為噱頭開展營銷,將兩者進行不客觀地比較和掛鈎;有的網站將互助計劃和保險產品混搭銷售,極力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具有相當的迷惑性和隱蔽性,容易使消費者誤以為互助計劃是保險產品或所謂「網際網路+保險」的新型產品。這些做法既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也可能使消費者權益受到嚴重損害。
  • 溫嶺發揚「紅軍精神」為海鱸魚養殖注入金融「活水」
    颱風「利奇馬」在浙江溫嶺登陸,位於溫嶺市塢根鎮東門頭村的樂洋海水產品專業合作社受災嚴重,成噸的海鱸魚受災漂浮在海面,養殖魚排滿目瘡痍,苦心經營多年的24家養殖戶損失達4000萬元。颱風受災情況和災後金融服務。包祖明對浙江農信系統支持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和溫嶺農商銀行實際舉措給予了肯定。他要求發揚塢根革命老區「紅軍精神」,及時跟進金融服務和幫扶措施。
  • 武鳴沃柑種植獲創新金融支持
    本報南寧訊 (記者/譚卓雯 通訊員/張慧)今年以來,廣西金融投資集團積極探索融資成本較低的農村信貸項目,創新「沃柑貸」+履約保證保險、政策性柑桔險、借款人意外保險等「普惠+保險」聯動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為農戶增信增資。
  • 一條海鱸魚 兩億農擔貸
    規模放大10倍   小小海鱸魚獲貸超兩億   在為單個養殖大戶、合作社提供擔保的同時,省農擔公司還與郵儲銀行珠海市分行、廣東強競農業集團創新擔保融資模式,共同開展「擔保機構+銀行+龍頭企業+農戶」農業產業鏈貸款服務。
  • 農產品期貨保險:保障農戶利益 玉米、雞蛋等品種試點
    ,探索出農民增收、合作社穩定經營、金融機構獲取合理收益等多方共贏的模式。而在「保險+期貨」模式下,以期貨價格作為農業保險的定價基準,可以突破保險產品定價難的瓶頸,提高保險產品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切實保障農民收入。
  • 金融從業者必看!2017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附獲獎名單)
    近日,2017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正式向社會公布,共有64個本市金融市場的創新項目獲獎,包括金融創新成果獎55項、金融創新推進獎9項。其中,「信託登記系統」和「債券通」獲特等獎。 【聚焦扶貧治汙】 此外,越來越多的項目響應國家戰略,發揮金融優勢助力新時代打好精準扶貧、汙染治理攻堅戰。 如「農業扶貧綜合保險」(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聚焦貧困縣和貧困農戶,將上海在農業金融保險領域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輸出到對口扶貧地區。
  • 綠色金融創新|蔡宇:進一步發揮綠色保險在氣候及環境風險管理中的...
    文/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蔡宇編者按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暴發,導致全球產業經濟休克性停擺,進一步推動了各國政府與投資者重新審視傳統的增長模式,更加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和責任投資逐漸成為國際共識。
  • 什麼是「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在農業產業鏈內,農資公司、農戶、合作社、農產品收儲和加工企業、農產品貿易公司構成了維繫產業鏈運作的主體,各參與主體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上下遊企業,形成了物流服務流和資金流的雙向循環,從而形成了農業供應鏈。這種多向的農業供應鏈構成農業產業鏈的基礎,在其發展過程中,供應鏈各環節的資金需求為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創造了前提條件。
  • 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運行報告(2017)
    試驗區自批覆以來,緊扣總體方案開篇布局,圍繞「普惠、扶貧、縣域」三大主題,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強調夯實基礎與重點創新並舉,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共同發力,全方位推進改革落地,初步形成了「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建設、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普惠金融模式,找到了普惠金融落地的有效路徑。
  • 徽商期貨成功舉辦豬飼料「保險+期貨」項目「三農」培訓會_行業...
    臨洮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順堯在致辭中表示,在徽商期貨和華農保險的支持下,臨洮縣開展了全省首單豬飼料成本指數「保險+期貨」項目,並採用了「信託+保險+期貨」的模式,覆蓋了全縣生豬養殖戶中的全部建檔立卡戶在全省農業保險大發展的背景下,在各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下一步要繼續抓好銀保監會將臨洮縣作為普惠金融試點縣的契機,各金融機構協同開展保險產品創新,推出更好的保險品種,惠及廣大農戶,服務鄉村振興。
  • 中華保險:截至10月底已為2.45億農戶提供近1.67萬億元農保服務
    中國證券網訊(見習記者 張瓊斯)24日,中華聯合保險集團(下稱「中華保險」)常務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羅海平在保監會例行發布會上,介紹了中華保險近年來在服務「三農」及精準扶貧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截至2017年10月底,中華保險已累計為2.45億農戶提供了1.67萬億元的農業保險風險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