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07:2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創新金融模式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高淳試水國內首個「鱸魚養殖保險」
南報網訊 (記者 李子俊 通訊員 謝玉玲 吳玥) 日前,市財政局和金融辦共同舉辦的「2018年度南京市金融創新獎」評選結果出爐,由高淳農工委協調養殖企業和保險公司開發的全國首個「鱸魚養殖保險」榜上有名。該項目解決了養殖戶後顧之憂,使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每畝利潤翻一倍。
早在2015年,高淳的水產養殖企業就牽手科研院所,在全國創新研發出了「螃蟹+鱸魚」的養殖新模式。「單養螃蟹時,池塘裡有很多水生小蟲子,它們不但和螃蟹搶食物,還容易傳播疾病,引發螃蟹病害。我們和中國水科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合作,引入加州鱸魚,馴化後放到蟹塘裡,它們以這些小蟲子為食,生態得以平衡,螃蟹病害大為減少。」在南京最大的「螃蟹+鱸魚」養殖基地——位於高淳的江蘇帥豐集團,副總王東明告訴記者。
「我們想在當地的螃蟹養殖戶中推廣,沒想到大多數人都把頭搖成撥浪鼓。」王東明說,這種魚身子嬌貴,萬一發生病害就血本無歸了。雖然淡水魚養殖有保險,但賠付較低,不足以覆蓋加州鱸魚的養殖成本,大伙兒想養又不敢養。
高淳農工委牽頭,帶著企業找到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心支公司,於2017年6月,研發出了《南京市商業性池塘主養大口黑鱸(加州鱸魚)養殖保險條款》。這不僅是江蘇首單鱸魚保險,也是國內保險業界的第一個鱸魚保險。
「每畝塘交上630元保費,最高可以獲得1.5萬元賠償。2017年,我們率先為200畝養殖水面投保,當年就為養殖戶賠付了總計約30萬元。」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負責人江文高說,因為保障範圍更廣、保險金額更高,今年以來投保的養殖戶和企業更多了,投保水面面積翻了一倍。
在「鱸魚保險」的護航下,目前高淳已經有七八千畝池塘採取了「螃蟹+鱸魚」養殖新模式,畝產利潤可以達到8000元—1萬元,當地農民因此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