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2020-12-20 雨苔的小作坊

很多導演都會有那麼一點迷影的情節,去年昆汀剛剛用《好萊塢往事》復原了好萊塢60年代的圖景,馮小剛的《一秒鐘》也才用膠片串聯起一段時代的悲劇,再早一些,馬丁斯科塞斯用《雨果》重回默片時代,《兇線》裡的德爾瑪,也讓影片中的音效師通過紀錄電影的聲音揭開懸案的謎蹤。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劇本的始末還有政治與電影永遠無法分割的關係云云。

這樣糅雜了諸多元素的電影確實對很多觀眾而言並不友好,它所要表現的情緒過於雜亂,純粹當作當時好萊塢的圖景復原又實在零散,但是電影至少在拍攝的鏡頭手法與技術運用上都展現出了一種藝術品的質感。

就像電影中說的那樣,你無法在兩個小時之內講完一個人的一生,於是觀眾看完電影,只會留下對主角的印象,《曼克》或許想做到這樣的效果,但是看完電影後,加裡奧德曼飾演的曼克,所表現出來的,也真的就是赫爾曼·曼凱維奇生平的一角而已。

《公民凱恩》劇本究竟由該由誰署名是電影學界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大概的故事就是當紅的奧遜威爾斯僱傭因為車禍腿部骨折且急需工作的赫爾曼·曼凱維奇編寫劇本,奧遜威爾斯在赫爾曼劇本的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並最終拍出了《公民凱恩》這樣的作品。

不過之後兩個人因為這部作品真正屬於誰而各執一詞,鬧得不歡而散。

《曼克》其實解構了這樣一個故事,將赫爾曼寫「公民凱恩」的歷程與他人生中諸多素材所結合(當然公民凱恩的原型人物赫斯特也在電影中承擔了很重的戲份),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酗酒,但是又才華橫溢的「曼克」,對資本,政治涉足藝術創作,欺騙民眾的控訴。

而關於《公民凱恩》最終署名的事件,又牽扯進與奧遜威爾斯的合同,還有諸多親近之人,同僚,還有赫斯特彼此交織的鏈條,讓曼克在電影中最終「爭取署名」這件事情,有了更深層的意蘊。

這部電影最早的劇本來自於大衛芬奇的父親,幾經周折最終被大衛芬奇本人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既然是劇本,那必然有很多戲說的部分,雖然裡面關於競選,關於赫爾曼本人的性格,酗酒,腿部骨折,與妻子的不和等都是真事,但是赫爾曼和奧遜威爾斯對於《公民凱恩》這部電影劇本的貢獻度究竟幾何,是否真的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大家看個樂就好。

說回電影本身,《曼克》這部電影在形式上其實非常像《公民凱恩》的復刻,雖然劇情不同,但是無論是開篇的滾動字幕,黑白影像的呈現,偶爾出現的膠片上的打孔(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中就用過這樣的方法),還有刻意模仿30年代的收音效果,一些復古拍攝手法的重現,甚至某些和《公民凱恩》非常肖似的鏡頭,都讓本片在觀看途中變成了一場尋找電影史彩蛋的旅程。

而雖然有著復古的質感,本片在鏡頭,光線的運用之上可以說將黑白電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阿曼達飾演的赫斯特的情婦瑪麗恩戴維斯的一頭金髮瞬間點亮了影片灰暗的基調。

(順帶一提,阿曼達真的和瑪麗恩非常神似)

不過我覺得電影最有趣的一點倒不是對於歷史另一重可能性的探討或是復古手法的運用,而是電影內的故事與電影外世界的互相印證。

大衛芬奇想要拍這部《曼克》已經很久,但是因為對其劇情的擔憂和對於黑白電影受眾不廣的顧慮,這部電影最後是奈飛投資拍攝的,即便沒有疫情影響,也是難以在大屏幕中與觀眾見面的。而電影裡面,又對過去的電影製作如此著迷,上心,也模仿著上個世紀老電影的一些特徵與拍攝手法,而這樣迷影的一部電影卻不能在其最本初的媒介-大銀幕上,與觀眾相見,這倏忽間構成了一組鏡頭內外的反襯。

而這些日剛剛有華納明年所有的大製作電影都將取消窗口期同步流媒體的消息,想來在疫情的重壓和拓展流媒體的多方博弈之下,其他廠商怕不是會紛紛效仿,長此以往,美國風靡一個世紀的影院文化,活過了電視,活過了影碟,甚至活過了流媒體的第一波衝擊,卻敗在了小小的病毒之手,也讓人頗為感慨。

《曼克》之中,米高梅高管路易斯·梅耶在經濟蕭條之中用著花言巧語削減工資,也印證了亙古不變的「商人逐利」的鐵律,新冠對於傳統影業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對很多小演員或者工作人員來說,能減薪不被裁掉,已是幸事。

影片中另一個關鍵的事件就是弗蘭克·梅裡亞姆與辛克萊的州長之爭,在這場競選中,得到米高梅高管路易斯·梅耶與傳媒大亨赫斯特支持的梅裡亞姆得以通過媒體進行高效的宣傳,甚至製作了虛假的新聞片。

正好美國大選也喧囂未定,1930s的美國就已經懂得用媒體和虛假宣傳為選舉造勢,如今各種手段自然會運用得更加成熟。而影片中的兩黨之爭更是像極了今日的驢象之鬥。

總之,《曼克》這部電影雖然著眼於《公民凱恩》劇本的原委,但是用閃回的形式不斷豐滿著赫爾曼這個角色,並完成了一場美國30年代風情畫的簡寫。

歷史是吸引人的,電影是吸引人的,政治同樣有其魅力,但是如何讓一部電影擁有這些元素並且雜而不亂,又能讓不諳歷史的觀眾能獲得良好的觀感,這就要考究編劇和導演的功底了。

《曼克》是又一場好萊塢往事的回憶,迷影也罷,技巧也罷,還是有著導演過多的個人色彩於其中而對普通觀眾並不友好,或許奧斯卡會欣賞這樣帶著一些懷舊情懷的作品,但是往事一秒鐘的二十四幀裡,如若強行塞滿了120幀的內容與內涵還沒有做出足夠明晰的說明的話,哪怕影片再流暢,再漂亮,你問問觀眾們,讓人一頭霧水的電影好嗎?

這不好。

相關焦點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電影幕後的...
    錯位感——大衛·芬奇新作《曼克》很容易為觀眾留下這樣奇特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平臺獨家上線的最新作品,它的光影、黑白顏色、畫面中的噪點與配樂卻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風格。
  • 大衛.芬奇新作:揭開影史最偉大電影的幕後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果真來了一次小爆發——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在影迷心中,大衛·芬奇絕對是標杆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無論是當年的《搏擊俱樂部》《七宗罪》還是近些年的《消失的愛人》《龍紋身的女孩 》《班傑明·巴頓奇事》等等,都是豆瓣的高分佳作,也是影迷們反覆拿來看的經典。
  • 大衛·芬奇新作訪談:關於《公民凱恩》的劇本往事
    導演大衛·芬奇新作《曼克》於11月13日在限定院線正式上映,Vulture專欄作家馬克哈裡斯對大衛·芬奇進行了長篇採訪。《曼克》影像 照片:Miles Crist/網飛大衛芬奇的第11部長片《曼克》是一部充滿激情的項目,它並不像其他芬奇簡歷上的作品——一部以黑白形式拍攝的戲劇,關於成就好萊塢聲名顯赫年代的那些時光裡,導演稱之為導演和編劇之間「強行實現的合作」過程中產生的悲喜交加的極致情感。
  • 好萊塢的八卦醜聞,都被這部經典復刻說透了
    但無論是《公民凱恩》還是《曼克》,最大的價值均不是再現真實,而是對歷史真實的重塑,就像昆汀的《好萊塢往事》,更多融入了個人對於歷史的見解,甚至是期盼。小編與大佬的「八卦」《曼克》的主線故事其實好萊塢金牌編劇與娛樂業大亨的「糾葛」,中間夾雜著理想、權欲,當然還有女人。
  • 《曼克》是大衛·芬奇新巔峰,還是一場失敗的復古行為藝術?
    另外,由大衛·芬奇執導的作品《曼克》也已於近日登陸Netflix。觀眾將在這部電影裡隨著赫爾曼·J·曼凱維奇爭分奪秒地完成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劇本,通過這位尖刻的社會評論家兼嗜酒編劇的視角,我們得以重新審視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以及當時與當下美國政治的微妙關聯。
  • 史泰龍客串《X特遣隊》,導演大衛·芬奇跟風談《小丑》的成功
    最近DC的新聞不少,忙活新版《x特遣隊》的詹姆斯.古恩導演在社交帳號發消息稱,好萊塢巨星史泰龍在該片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順手還發了一張兩人片場的合影,雖然沒有透露史泰龍演的啥,但滾導說之前拍《銀河護衛隊2》時,史泰龍客串了掠奪者斯塔卡.奧戈爾,那次的合作雙方都覺得很愉快。
  • 《好萊塢往事》影評:一封帶血的情書
    如今他創作出了屬於他的六零年代末回憶與迷影情懷的拼貼:《好萊塢往事》,也是他的創作生涯中觀影頻率與門檻最高的一部作品。而在這兩位虛構的主要角色之下,不要忘記《好萊塢往事》鐵三角陣還有瑪格特·羅比飾演的莎朗塔特(是片中的真實人物),不過瑪格特的角色根本稱不上是整體的核心角色,甚至還是一名花瓶角,劇本也沒賦予該角色應有的厚度,基本上帶到的角色意義也只是皮毛;莎朗塔特的死亡,代表好萊塢純真年代的逝去,對比到裡克·達爾頓的意式西部片黃金年代是兩者不同的隕落星途,但昆汀將其對比在一塊,
  • 他才是中國觀眾的「好萊塢往事」
    三年前,萊昂納多用《荒野獵人》衝奧成功,億萬國內網友難掩喜悅,自發刷屏,這前所未有的聲勢傳遞著國內觀眾對小李子的喜愛,三年後他終於帶著《好萊塢往事》再度赴約中國觀眾,不愧有影迷大呼「你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好萊塢往事」!不過,此時的小李子被稱為老李更合適。
  • 「昆汀假粉檢測器」 ——《好萊塢往事》
    後續我們會上該片的影評。 而同樣是頂級導演與頂級演員的「三巨頭」配置,大家今年對《好萊塢往事》的期待絕對不亞於《愛爾蘭人》。 《好萊塢往事》顯然不屬於容易get這一卦。但鑑於昆汀強大的個人魅力和號召力,大概會有不少人主動補課,把片中背景知識和彩蛋都吃透。在此就不做無聊的彩蛋梳理了。 《好萊塢往事》幫助昆汀時隔十年再度重返坎城主競賽,受到業界認可。但它不是完美的電影。
  • "好萊塢往事"小李劇照湊齊一套表情包
    從《羅密歐與朱麗葉》、《鐵達尼號》到《了不起的蓋茨比》、《荒野獵人》,萊昂納多是中國觀眾最熟知並親切的好萊塢男星之一,尤其是1997主演的《鐵達尼號》,超1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了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這個記錄直到13年後才被打破。
  • 《好萊塢往事》:對好萊塢的致敬與遐想
    擅於用非線性敘述和暴力美學的昆汀,在《好萊塢往事》的前兩個小時裡,意外得沒有任何血腥。他用戲中戲,改編好萊塢原型等方法致敬了多部經典影片和影視人物,也用大膽而充滿想像力的方式重現了那個動蕩時期的好萊塢,這是一部獻給好萊塢也獻給他電影生涯的經典電影。
  • 大衛芬奇"消失的愛人"首曝劇照 本阿弗萊克茫然尋妻
    福斯發布的《消失的愛人》首張劇照   時光網訊 由名導演大衛·芬奇(《七宗罪》《搏擊俱樂部》《社交網絡》)執導,本·阿弗萊克攜手「邦女郎」羅莎曼德·派克一同主演的電影《消失的愛人》,日前發布了首張劇照
  • 好萊塢往事闢謠怎麼回事 好萊塢往事因為什麼事情闢謠
    《好萊塢往事》是由美國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的犯罪片,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布拉德·皮特、瑪格特·羅比聯合主演。今日,多家媒體紛紛爆料,昆汀新片《好萊塢往事》內地定檔7月19日,比北美地區提前一周上映(7月26日),正當粉絲們對此消息感到興奮之時,官方就發布了一條闢謠公告表示情況不屬實。
  • 電影《往事如昨》最有文採的影評
    電影《往事如昨》自從10月份拿到公映許可證之後,在京共舉辦了兩場內部觀影,兩場影院的試映會,觀眾反饋之熱烈,超出了主辦方的預期,影評也寫的非常真摯感人,因為很多觀眾在影評裡加入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