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一首冷門思鄉詩,最後14個字太感人,看哭了多少遊子!

2020-12-21 每天讀詩詞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在唐朝幾百年時光裡,有兩個詩壇的高峰,那便是以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為首的盛唐時期和以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為首的中唐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柳宗元的詩。

唐詩中有邊塞詩、也有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那樣的浪漫詩歌,還有孟浩然和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歌。說起山水田園詩,王維和孟浩然無疑是盛唐的代表,而到了中唐,柳宗元的田園詩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與王維和孟浩然不同的是,柳宗元仕途坎坷,他的田園詩多半是在貶謫之所的永州和柳州所作。那首「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和「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更是被後人稱讚的千古名篇。

其實透過柳宗元這些山水田園詩,我們看到的是他孤獨的身影,在被貶謫的山水田園之中,柳宗元是一位孤獨的靈魂歌者。他本出生於名門望族的河東柳氏,步入仕途後和劉禹錫一起帶著滿腔熱血任監察御史,後來發起了「永貞革新」,可惜中唐政局動蕩,這次革新持續了不到100天就夭折了,他和劉禹錫一起被貶到窮山惡水之地,從此遠離朝堂。

這一次貶謫對柳宗元來說就是一生,此後他再也沒能回到長安朝堂之上,最終在柳州抱憾而死。在南方那山水之中,無論初夏秋冬,他曾多少次登上高山,望穿煙水,渴望北歸回到家鄉,回到長安城中。

正是柳宗元後半生這種內心無比的痛苦惆悵,才讓我們有機會讀到讓人驚豔的作品。在永州和柳州的那十幾年歲月裡,柳宗元將才華託付山水之中。瀟湘路遠,葉落長安道,那路的盡頭是柳宗元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守望。

在古時候的交通非常不便利,一般只有水路和陸路,山再高也要攀登,水再急也要逆流而上。那時候人們為了能夠步入仕途,大多數都會選擇遠離家鄉進京趕考,若是有幸中了狀元,進了朝堂,那自然是春風得意。但宦海沉浮,坎坷在所難免。很多人都是在排擠與打壓被調到偏遠的地方,從此一去天涯遠,故鄉煙水長。所以我們在許多古詩詞之中,都可以看到詩人抒發對於家鄉的思念,因為那時候沒有網絡和高鐵飛機,他們唯有用文字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種最原始的感情,化為一句句的動情的詩篇,當我們讀到時,內心總是感到非常的酸楚。

柳宗元有很多作品都受到大家深深的喜歡,比如說那首婦孺皆知的《江雪》,每次讀起來之時,那種孤獨深遠的意境總是深入骨髓,甚至還因此被稱之為唐詩中最為孤獨的一首。他可以寫出這樣的詩作,可想而知,他的內心一定也是非常痛苦的,這也是因為仕途上的不順所造成。他先是被貶到湖南永州,之後又到廣西柳州,而且餘生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可想而知他對家鄉的思念有多深,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詩。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這首詩是柳宗元的一首七言絕句,表達的是對於故鄉的那種深入骨髓的思念,以及對自己命運的不平之感。這首詩寫於柳宗元在柳州之時,當時他的心情非常低落,於是在一個秋天,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起去登山,見到四周的山峰就如同劍鋒一樣割斷了自己思鄉的愁腸,如此便不免得觸動了那多愁善感的內心,於是他便寫下了這首詩,寄給遠在長安的親友,來表達自己心中的那種深深的感情。

在這首詩文的第一句與第二句中,詩人說到雲海那邊的山峰看起來非常的高聳險要,就如同那寶劍的劍鋒一樣,而在這樣一個秋天看著這些山峰,真的就如同一把把寶劍在割著自己身體中的萬縷愁腸。秋日登高懷遠的詩作,在古詩詞中非常常見,但是這首詩中,詩人的比喻卻極為精妙,讓我們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想像力之豐富。

在這首詩的第三句與第四句中,詩人則直抒胸臆,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噴薄而出。也是這兩句,讓這首詩的傷感之情更為濃鬱。山峰萬千入雲去,故鄉杳杳不見家,如此之景,他自然忍不住發出感慨,如果我能夠將自己的身體化為千億萬億的分身,那麼我真的希望能夠將自己的這些身體留在遠處的山峰之上,這樣就能夠無時無刻地都看到自己的故鄉了。

不得不說,這首詩雖然在名氣上可能略顯遜色一些,但是詩文中所蘊含的那種最淳樸的思鄉之感以及想像的精妙卻絕對是一篇難得的佳作,具有非常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可誰曾想,在柳州望斷山水,割斷愁腸的柳宗元,接到朝廷大赦回京的消息後,沒等收拾行李北上回鄉就病死在了柳州,享年僅有47歲!嗚呼哀哉,一代詩人和文學家就此隕落,好友劉禹錫和韓愈聞之心如刀絞般疼痛,即便千年之後的我們,讀到此也不僅悲痛萬分。

如今山水或許已不是那一片山水,但柳宗元在永州和柳州留下的故事和詩詞,卻正在被我們世代傳唱。

柳宗元作為唐宋八大家,生平故事和作品你知道多少?不如走進唐宋八大家,一起了解他們精彩的人生故事和精彩詩篇文章吧!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哦!現在僅售26.2元,知識無價、學習無涯,一起努力吧

作者:每天讀詩詞主編 素心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有溫度、有態度的詩詞國學傳播者。願與各位在詩詞山水中相遇,一起把酒話桑麻!文章為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歡迎各位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柳宗元的一首思鄉詩,最後一句「穿越」到孫悟空身上,拍案叫絕
    後來,讀到柳宗元的一首詩,卻發現,早在幾百年前,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句詩,就和孫悟空四向下拜這一幕頗為相似。這首詩就是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這首詩寫於柳州。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正如題目所說,這首詩是柳宗元與好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遠眺,觸景生情,寫下的一首詩。主要是用來寄給遠在京城的長安親友,以表達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
  • 宋之問的一首思鄉詩,滿滿的思鄉之情,引起無數在外遊子的共鳴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初唐時期的詩人,字延清,名少連,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代表作用《度大庚嶺》、《江亭晚望》、《晚泊湘江》等。今天我們介紹的這首詩歌是《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把思鄉之情寫到了極致
    漂泊羈旅的遊子不畏辛勞、不懼艱苦,卻最怕碰見那輪皎皎的明月,因為它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與人撞個滿懷,勾起人無限的思鄉之情。中國古代詩歌向來便有月夜思鄉的傳統主題,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內容清新樸素,內涵卻雋永豐富,表達了一種人們普遍共有的鄉情體驗,因而能夠激發起古今讀者的情感共鳴,可以說是相關題材詩歌中最為人們熟悉和喜愛的一首佳作。
  • 明代一首20字古詩,引起多少思鄉情
    在古代的詩歌當中,羈旅思鄉詩佔了很大的分量。古代的中國就已經是幅員遼闊,這就決定了這些讀書人要想爭取到功名,必須要靠近帝國的中心。於是乎他們少年的時候就開始打點行囊,奔走在路上。無論是哪一種人,他們都留下了不少的思鄉詩。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明代一首20字古詩。雖然這首古詩很短,內容也很簡單,但是卻引起多少思鄉情!且看: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 柳宗元再次被貶到柳州,寫下一首很孤獨的詩,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然而這一時期的柳宗元,也正是被貶到了廣西的柳州,第二次被貶之後,他內心顯然是要更加的悲痛,也要更加的傷感,所以這一時期他寫下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充滿了一種孤獨之感。其實他的這種孤獨,主要還是來自於現實中的生活給予他的磨難。要知道他可是出身名門,當時的河東柳氏是名門望族,但是他最終還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這也令他內心悲痛不已,創作出來的詩歌也一首比一首孤獨。
  • 一首冷門詩,絕美無比,雖然僅28個字,卻寫盡了江南的唯美秀麗!
    而江南的美景不僅僅藏在這些人人皆知的名作之中,有一些不知名的詩人,他們的詩中也多有自己對於江南的喜愛,也同樣描寫了江南那令人陶醉的美景。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首冷門唐詩。它就是《蘇溪亭》: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 柳宗元最冷的一首詩,開篇5個字驚豔世人
    懷才不遇詩作為我國古詩的一個題材,佳作頗多。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卻是一首另類的詩,來自柳宗元的《江雪》。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他是唐代集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為一身的大成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作品達600餘首,詞的成就大於詩,但詩作也皆是精品,這首《江雪》就是其代表作。
  • 流傳最廣的一首小令,寫出遊子最悽涼的一幕
    為了求學、赴任,古代遊子們對於這種心酸體會頗深,也在詩作中多有體現。最出名的有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李覯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柳宗元的「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王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這些詩雖滿是遊子思鄉之情,但論起心酸來,卻還是不及馬致遠的這首元曲小令《天淨沙·秋思》。
  • 白居易爽約被朋友責怪,回贈了一首詩,最後7個字寓意深刻
    韓愈與白居易都是中唐的大文豪,一位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散文寫得頂呱呱;另一位號稱詩王,多少青年才俊都崇敬他。韓愈與柳宗元關係密切,而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來往頻繁,韓愈和白居易兩人雖然都相互尊重對方,卻始終未能成為知己。
  • 描寫冬至最感人的一首詩,寫出了萬千遊子漂泊在外的辛酸
    古人描寫冬至的詩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感人的,當屬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這首詩質樸無華,構思精巧,寫出了萬千遊子漂泊在外的辛酸,讓在外漂泊的人讀了禁不住淚流滿面。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冬至的時候,詩人漂泊在邯鄲的客棧的,一個人抱膝坐在客棧裡,只有燈下的影子相伴。抱膝燈前影伴身,將詩人一人在外,孤苦無依的辛酸情感寫到了極致。
  • 李覯一首少有的宋詩,雖只28個字,卻把思鄉的愁情發揮到了極致!
    在眾多詩人筆下的思鄉詩,篇篇情真意切,我們在讀到這些經典的鄉思詩後,也會有強烈的共鳴。因為這樣的思鄉之情,對於每個人都一樣,他人之情,即是自己之情。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分享一首經典的思鄉詩,來自北宋著名的儒學大家、思想家、教育家李覯(gou4)的《鄉思》。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這首詩可以說連小學生都會背誦,最後的2句14個字更是飽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且看全詩: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在去往汝州赴任時,與朋友一起遊歷廬山後所寫。自打蘇軾大大被貶黃州後蘇軾有很多時間用來與友人一起遊山玩水,看透了人世滄桑後的蘇軾大大寫下了很多曠達的詩詞,而且不同於往日,他的詩詞更多了一份人生哲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正面、側面看廬山時。只見它山峰挺立,山嶺連綿起伏。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文/悠悠歷史心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要與大家一起來品鑑一下古人的詩詞。詩詞,它所講究的是運用文字來傳達一種意境或者感情,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一首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 柳宗元流傳最廣的一首詩,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
    《江雪》是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它描繪了一幅江天雪景圖。因為雪,天地一片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景象蒼茫,意境幽僻,情調孤寂,但字裡行間精雕細琢,主題明確,詩採用入聲韻,讀起來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歷代畫家也均會以此為題,留下千古丹青。
  • 王勃最含蓄的一首詩,短短20字,你能看出它背後的意思嗎?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早春野望》,便是王勃最含蓄的一首詩。《早春野望》是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在這首詩中,雖然王勃緊緊圍繞著一個「望」字展開描寫,但是王勃所要表達的意思卻不是所望的內容,而是藏在背後的淡淡的遊子思鄉之情。全詩寫的情景交融,含蓄美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佳作。
  • 唐詩三百首所塑造的最感人思鄉畫面,真摯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
    但是在古代社會,在古典詩詞當中,人們的思鄉只能寄託於詩詞。用詩詞表達思鄉之情,用詩詞表達自己的羈旅飄零,讀來無一不讓人心生感慨。比如這首唐詩三百首中最感人的思鄉詩,真摯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且看: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這首詩,就是王維的《竹裡館》。在戰亂平息後,王維被下獄,險遭處死,最後因為弟弟的求情和被俘時曾寫的一首《凝碧池詩》而被赦免。看遍世間繁華後,死裡逃生的王維,在終南山的輞川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歸處。晚年後的王維隱居輞川別墅,正如他詩中所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 十首思鄉詩詞:每個想家的人,心裡都有一首詩
    每一個遊子,心裡都有一首詩,那裡藏著最溫暖的家,那裡藏著最溫暖的情緒。今天,詩詞君分享十首思念詩詞,哪一首,是你想家的情緒呢?與其他詩人寫思鄉不同,白居易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像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使這種思鄉之情擴大化,真實感人。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