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美團「好自為之」!大數據殺不的是熟?是人心!

2020-12-21 騰訊網

這年頭,哪家網際網路公司不對用戶們採用「大數據」殺熟?如果你沒有遇到殺熟,不要認為是網際網路公司有良心,而是你太窮了!

當國外的科技巨頭忙著造火箭時,我們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在利用大數據殺熟,還在搶小商販們的生意,你們說,這些巨頭該不該說?

直白點說,無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麼外賣,我稱他們為「雙賤」組合。美團外賣本來5元買2張紅包,變成8元2張,幾天不搭理,馬上4元2張紅包,會員到期15元續費,過兩個星期不續費立馬給你優惠續費,餓了麼也是這個套路!

大數據讓我們變成了「野人」?網友喊話美團,請注意下吃相?

近日,美團大數據殺熟在網絡上引發爭議!有媒體爆料,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不僅是一家店出現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對於這個問題,美團官方也是做出了回應,美團表示,配送費與會員身份無關,而是軟體定位存在緩存問題,實際下單時,會按真實配送地址計算費用。

大數據殺熟,其實並不少見,但根據美團官方這個說法,我認為美團即使殺熟,也不會在配送公裡問題上來殺熟,為何呢?大家可以參考以下2點;

1、配送費有非常明確的計算依據,而且配送費的用戶感知度很高,在配送費上動手腳,容易引發用戶敏感,就像滴滴打車一樣,用戶們對打車價格是極為敏感的。

2、配送費金額其實非常低,一半商家都是免配送費的,多的也不過5-6塊錢,動配送費得不償失,投入產出很低,這對美團來說是得不償失!

所以,結合以上2點來看,美團在配送費上殺熟的概率很小,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美團在酒店上有殺熟的情況,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和外省這個群體,他們搜出來的價格,肯定要比同城的貴不少!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不知道是哪位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還想著躲避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大數據「殺熟」?我只能說天真。

給大家分享最近幾天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只要大數據,就免不了殺熟。今天本想打車回家,不是早晚高峰,長安街上,五棵松,身邊的空的計程車呼呼過,到家10元的約車匹配後立馬被系統取消,然後推送17,我取消,推送24,我取消,最後匹配一個10元,2公裡外,我再次取消,走路回家了。

大數據殺熟,最早出現在攜程上面的訂機票和訂酒店,一個年輕人和一個中年人,不用懷疑,你中年人搜出來的價格肯定比年輕人高,為何呢?因為平臺認為你是中年人,就算事業無成,但你也比大部分年輕人有錢啊。

再一個值得一說的就是螞蟻集團了,螞蟻集團一直鼓吹大數據管理,說的是高大上,說白了就是採集用戶的數據,然後給用戶們放款,為什麼每個用戶在螞蟻借唄上的額度和利率都不一樣呢?因為我們在他面前是個野人啊!

總結:美團是本地生活服務的巨頭,從公司市值來看,美團是國內第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王興也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玩家。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團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更多的是應該推崇科技,即便是你美團在利用網際網路工具為用戶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但希望美團一個道理,美團大數據殺不的是熟,而是人心,一家公司如果失去了人心,那還有什麼偉大可言?

相關焦點

  • 美團被指會員被殺熟,網際網路「殺熟」為何屢禁不止
    來源:經濟觀察報美團被指會員被殺熟,網際網路「殺熟」為何屢禁不止任曉寧12月17日下午,「漂移神父」發文稱購買美團會員後被大數據殺熟,迅速上了微博兩條熱搜,截至發稿,熱搜閱讀量超過6億。當天,美團做了回應,稱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配送費差異。但網友並不滿意。熱搜下,一條點讚超過3000次的網友回覆說,「明明就是殺熟,卻還編個藉口。各個平臺都有這樣的情況,可是曝光也不整改」。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各個平臺搜索,被網友指責大數據殺熟,是網際網路行業一個老生常態,屢屢曝光,卻又屢禁不止的現象。
  •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時間:2020-02-19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 美團會員成「韭菜」,大數據殺熟是如何收割用戶的?
    而在美團貼吧,網友也積怨已久,會員用戶不僅享受的津貼更少,配送費用還更高;黑貓投訴充斥對美團的不滿,「同一個地址,同樣的時間,不同帳號點外賣,別人點外賣都不要配送費,我的帳號只要是美團配送商家都多一兩塊配送費,是所有商家……」 美團大數據殺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 美團外賣殺熟會員?不知道啊,反正我們都是老韭菜了
    被美團割了韭菜,還得讓用戶相信是定位緩存的技術問題造成的,難道美團在侮辱我們智商嗎?如果美團說是定位緩存造成的,那麼就從技術上說,訂餐時能為你推送距離最近的店鋪,而配送時卻按照上次定位的地址,這種解釋能站得住腳嗎?
  • 大數據殺的都是vip?
    為了驗證自己是不是被大數據殺熟了,還做了個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在後臺反饋後,美團客服方表示願意補償十元紅包。但「漂移神父」並不接受這個處理結果,隨後在微博發文章曝光此事。
  • 反壟斷關鍵時刻出么蛾子,美團殺熟了
    眾多網友都出現過我這樣的情況,但美團對於這個事至今沒有正面的官方回復。」  因此美團能否證明自己不存在「大數據殺熟」才是最重要的,只憑一面之詞無法給廣大用戶一個交代。  在這件事中,「大數據殺熟」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共鳴,源於用戶早已飽受其摧殘。  此前國內出現過最矚目的「大數據殺熟」事件,主角則是攜程。
  • 「美團殺熟」這事兒吧,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關於網際網路平臺問題的熱搜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本周明星則非「美團」莫屬。一位剛註冊了VIP會員的美團用戶發現,自己成了VIP之後,不但沒有享受到什麼福利,反而運費啥的都漲價了,VIP的待遇還不如小白。當然,後來美團說,這不是我們在套路用戶,而是用戶的手機緩存定位問題。但無論美團說什麼,相信都不會改變業界已經建立的認知,那就是——網際網路平臺確實很會殺熟。這其實倒讓我想到「傳統商業」和「網際網路商業」的本質問題。
  • 「大數據殺熟」屢禁不止?央媒評美團事件: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
    在此次美團殺熟風波下,眾多網友紛紛指出餓了麼、京東、攜程、天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存在殺熟現象。網際網路時代,海量數據(603138)和數位技術賦予了企業更敏銳的洞察力,不管是技術疏漏還是大數據瑕疵,網際網路都不能變成收割商家、用戶的「天羅地網」。
  • 美團割會員韭菜,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指出:美團把鍋踢給了定位緩存,其實是踢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按照這個邏輯,美團應該立馬整頓,把歷史問題糾正清楚,該還用戶的配送費,都還上。否則,它仍然是揩用戶的油,跟利用大數據殺熟,沒啥本質區別。大數據殺熟或已成為不少平臺的隱性商業模式大數據殺熟基本上已經不是新聞了,沒有大數據殺熟才是新聞。
  • 程式設計師解讀:美團外賣是明目張胆用大數據精準宰客
    但十年後的這個午後,看著美團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回應,我居然開始懷念起了那個追求理想在乎體面的年代。美團的回應,不僅不夠真誠,還在偷換概念。 但不可否認,數據和算法成為更有力量的工具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羸弱也可能變得更加隱蔽。 01 大數據殺熟並不準確,大數據宰客更熨帖 其實大數據殺熟,是一個通俗的說法,並不準確,更貼切的應該叫「大數據宰客」。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美團外賣回應不可信簡單科普下大數據殺熟,北京消費者協會曾給出明確定義: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技術釆集用戶信息、建立用戶「畫像」,並以謀取利益為目的,根據用戶「畫像」提供特定(非可選性)商品或服務的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程式設計師成了「接鍋俠」,簡直不講武德!
    但十年後的這個午後,看著美團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回應,我居然開始懷念起了那個追求理想在乎體面的年代。美團的回應,不僅不夠真誠,還在偷換概念。 但不可否認,數據和算法成為更有力量的工具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羸弱也可能變得更加隱蔽。 1、大數據殺熟並不準確,大數據宰客更熨帖 其實大數據殺熟,是一個通俗的說法,並不準確,更貼切的應該叫「大數據宰客」。既然是宰客,就不會刻意區分什麼「生熟」,判斷的核心依據是用戶對價格敏感程度。
  • 美團割會員韭菜?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指出:美團把鍋踢給了定位緩存,其實是踢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按照這個邏輯,美團應該立馬整頓,把歷史問題糾正清楚,該還用戶的配送費,都還上。否則,它仍然是揩用戶的油,跟利用大數據殺熟,沒啥本質區別。  大數據殺熟或已成為不少平臺的隱性商業模式  大數據殺熟基本上已經不是新聞了,沒有大數據殺熟才是新聞。
  • 你被美團會員割「韭菜」了嗎?來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數據殺熟
    而且肖先生還發現,會員和非會員這種單一菜品的差價,配送費的差價,或者美團酒店、機票這方面的差價問題都存在。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行為成為所有用戶深惡痛絕的劣行之一,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在利用大數據殺熟時,都會遮遮掩掩,但這次,美團外賣是直接把用戶按在地上「割韭菜」了。
  •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原因是什麼 大數據殺熟行為十一起禁止
    現在是網絡時代,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相信大家平時都聽說過大數據殺熟,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太了解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不過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最新發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 美團殺熟惹眾怒,資本壟斷下,小商販恐怕連怎麼消亡都不知道
    那美團對此馬上給出了一個官方回復,他就說是這個用戶的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的配送錯誤,那這個回復呢,就算我是一個棒槌,我都覺得他是在侮辱我的智商,那麼美團會員實際上就是讓你以為你賺了,其實你虧了。從最早的天貓雙十一到攜程買機票,再到如今的這個滴滴和美團,其實大數據殺熟這5個字,一直被人們詬病,成為了幾乎所有商家嘴上說著不要,但是身體卻很誠實的5字箴言,說白了也不是什麼高科技,就是根據你過往的這個購買行為來判斷你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嗎?
  • 美團,只是大數據殺熟的冰山一角,網友:那不是韭菜,那是日子
    ,自己充值美團會員後,配送費從2元上漲到6元。網際網路殺熟引起國民瘋狂討論,美團也被全網痛罵,美團短短一夜之間市值更是蒸發了340億。 美團首次回應,是定位問題 美團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官方回應說:表示歉意,不存在大數據殺熟,配送費的不同跟開通會員是否沒有關係
  • 濃眉大眼的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
    一時間,買了美團會員的打工人覺得感情受到了傷害,在微博、知乎、黑貓投訴、朋友圈裡發出了聲淚俱下的「控訴」:「價格歧視」、「割會員韭菜」、「吃相難看」......網友們仿佛上足了彈藥,齊齊瞄準美團打去。同時,#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迅速登上當日微博熱搜榜第五名,截至發稿,該話題下已有5.7億閱讀,形成4.4萬討論。
  • 被疑大數據殺熟:美團再上熱搜 市值蒸發400億
    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為何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自媒體文章,再次把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美團成為眾矢之的,更被新華網銳評:吃相難看!美團跌超2%,市值蒸發近400億港元12月18日,深陷大數據殺熟漩渦的美團股價下跌2.32%,市值蒸發近400億港元,截止收盤股價報收278.4港元/股,總市值為1.64萬億港元。
  • 阿里飛豬大數據殺熟冤不冤?我們做了這個實驗
    知乎上,僅「如何評價大數據「殺熟」?」一個提問的瀏覽量就高達611萬;微博也曾屢次曝光了滴滴、攜程等平臺大數據殺熟事件;百度搜索大數據殺熟這一關鍵詞,檢索結果有260萬個......可以看到,大數據殺熟問題是否存在已經成為了拷問電商平臺的良心所在。「大數據殺熟」套路深不過,先不著急,討論大數據殺熟問題前我們需要給大數據大數下一個定義:什麼才是大數據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