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注重風水,廣東人尤甚,其中潮汕人更是,深圳早期聚焦最多的就是潮汕人,所以在深圳各個角落我們都能看到風水的痕跡。在建築上最為明顯,大到樓盤命名、大門朝向、樓層數字避諱,小到居家戶型挑選、朝向、玄關裝修設計等,而由風水也衍生出了另一名詞——兇宅,發生過大兇之事或某種不詳跡象反覆發生。
根據「兇宅」的大概定義,我們發現深圳這樣的小區還是挺多的,由於心理的作用加上不斷催化,慢慢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兇宅」,但這些小區真的有那麼「兇」嗎?還是人的心理作用太強了?
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下這幾大「兇宅」,有些也很有必要釋疑,作為新時代深圳人,不再以訛傳訛。
1
布吉龍珠花園——深圳「兇」宅霸主?
位於布吉的龍珠花園是個97年比較大的老小區,靠近布吉地鐵站,早期連續多年發生他殺和自殺以及火災等事件,由於發生頻率較多,因此被很多人認為是「兇宅」。
比如,09年火災引發的高代文事件(網上搜高代文即有相關新聞帖子),其直接在天涯發文稱「深圳第一兇宅,我的家破人亡的遭遇」,詳細列舉了其入住龍珠花園18個月內發生的5件倒黴事情:自己入住後不停感冒醫院卻查不出病因;合租女士入住後上班途中莫名受傷;妻子廚房熬湯時高壓鍋蓋貼其身飛起;另一合租人衝涼時莫明倒地;09年5月火災失去了3歲多兒子。直呼是自己命不好還是房子兇氣重?
12年10月份,一名清潔工在搞清潔的時候發現小區B區6棟頂樓發現一具腐屍,知情人透露稱,屍體高度腐敗已白骨化,性別難辨,但死者身上有銳器傷並被捆綁,懷疑已經被棄置於樓頂多日,警方亦證實說,初步懷疑系他殺。當時南方都市報進行了報導,從圖片來看,樓頂地板還留有人形印跡。
這是有關該小區兩件比較有轟動性的新聞事件,其他就是跳樓自殺之類的,可能發生的頻率比一般的小區高。
但是否由此就判定這個小區為「兇宅」無疑?
真相:
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小區的背景和住戶情況。其他住著正常的住戶對龍珠花園的看法是,整體覺得挺好的,畢竟便宜,預算有限,能買個地鐵口電梯小區上車還不錯,社區大、周邊配套也完善,就是車位很緊張,老小區通病。以前物業很差勁,「花園式的收費,城中村式的管理」,不過換了之後就好多了。
還有為什麼這裡發生輕生的事件多?有這麼個解釋,龍珠花園作為布吉早期少有的電梯房,很受香港人歡迎,那時香港人都有錢,跑到大陸包二奶,龍珠花園也是出了名的二奶花園。隨著97年金融風暴席捲,香港經濟也受到衝擊,之前的有錢人也變窮、不回深圳了,但很多二奶都跟這些香港人有了小孩,最後二奶沒錢也去不了香港找他們,小孩獨自一人又養不起,由此就經常出現自殺事件。那時的房子也賣不掉,香港人就免費過戶給小區保安讓他們供樓,按照這20年的漲幅來說,小區保安算是大賺了一筆。
早期發生的輕生事件似乎情有可原,至於後期發生的,從小區居住人群出發,既然發生那麼多事件,很多人買來後都不自己住的,基本用來出租,住戶不穩定,出租多了就導致小區人群複雜,什麼人都有,低租金、低房價吸引的人群大家都了解,所以難免會存在一些安全事件發生,當然小區物業也應該加強管理。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龍珠花園是「兇宅」,但是絲毫不影響裡面的住戶,該幹啥繼續幹啥,小區目前二手房均價為3.6萬/平左右,與周邊房價相比不算便宜。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區的傳聞也漸漸被人們淡忘,小戶型2-3房剛需電梯房成交量並不低。
所以,是不是兇宅,看個人怎麼想,實在在意這種情況的,那就不要買和租這裡,不介意的,那就是個不錯的上車機會,不能因為一些偶然性因素和住戶原因由此就判定是個「兇宅」。
2
福田中銀花園——血色「邪」地?
在深圳,只要去過福田蓮花山一帶,都能發現一排很耀眼的紫/暗紅色建築,這個色系相信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很low,在大深圳居然還會有這樣的建築。這個小區就是中銀花園,97年建成,旁邊的寫字樓是中銀大廈,佔據深圳最中心地段,小區二手房均價卻只有5.5萬左右。
之所以會被很多人覺得是「邪」地,最直接原因就是小區外觀顏色——紫紅色。很多人看到這個小區顏色就已經覺得有點毛骨悚然了,因此也產生了很多有關這裡不詳的說法:傳聞這裡以前是刑場,文革時期有很多人冤死在這裡,為了鎮住煞氣,開發商請了風水大師定的外表顏色為紫紅,並將房子修建成紅蠟燭的模樣,意在紅色鎮鬼;曾經在中銀上班的,都不同程度地經歷過鬼壓身;電梯經常是莫名其妙的忽開忽閉,根本就沒人按那一層;很多公司都害怕來這裡設點,鎮的住的可以發大財,鎮不住的要敗家。再加上廣東這邊的人篤信風水,導致這個樓空置率很高。
到底是不是這麼「邪」,難以查證,和個人心理也有很大關係,但是部分怪象我們也找到了相關答案。
真相:
這個小區的房子得最大缺點是戶型不方正,不通透,但改動一下也可以解決,所以戶型上賣相一般,影響了它的房價。如果真要追溯這個小區為什麼是紅色的,很簡單,據說當年開發商很傻,本來用的是白色外立面,後來請了香港設計師,希望將其打造成深圳的一個地標建築,又追加4000萬給改成了紫紅色,所以設計風格很與眾不同——這個顏色在中國大陸之外是非常流行的顏色——只可惜放到深圳是弄巧成拙了,被競爭對手狠狠惡搞了一把。
有關電梯靈異事件。有網友解釋了,中銀大廈所用的三菱電梯其主機和轎箱都是進口的,一共28層,電梯分別在11F(低層電梯)和21F(高層電梯)進行節能設置,就是說在電梯沒有運行時,系統會自動在11F和21F停下來。
這個地方優點很多,風景好、安靜、便利,處在深圳CBD核心地帶,資源配置很好,就是因為顏色和相關傳聞,導致很多人談到這個小區都望而卻步,房價也一直漲不起,但能賣到5、6萬單價,說明只要價格到位,不怕沒有買家。有網友更是調侃到:如果免費給住,再多的邪癖俺也敢去住。
3
羅湖熙龍大廈:搶劫引發的連環命案
講熙龍大廈,我們很有必要知道一下他的具體位置,靠近1號線國貿站,與羅湖口岸一個站的距離,差不多又是一個和港人有淵源的小區了,85年老小區,從某家上看到的小區均價是3.7萬左右。儘管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周一帶普遍是老小區的情況下,熙龍大廈房價好像止步不前了,主要「底子」有點滲人。
早年在羅湖呆過的人應該都知道,90年代熙龍大廈是有名的「黃賭毒」社區,主要服務港人,根據網友的說法,整棟樓百戶人家接近30多家是從事拉皮條涉黃活動,連公安都沒辦法。最讓人諱莫如深的是在2000年發生的搶劫命案。
有過搶劫案底的楊某、張某、吳某於2000年來到深圳,租住在深圳羅湖區熙龍大廈5樓,他們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案流程」,特別是認識失足婦女戟某後,最終在深圳「成功」實踐。
戢某用自己失足婦女的身份做掩護,出入娛樂場所,做引路人,其他三人在市中心,租下符合大款身份的高檔住宅,裝大款「釣魚」,女孩上鉤後,楊某會把她們帶到出租房——然後就進入了地獄。
2000年春節後,他們用上述手段,讓戢某將一名失足婦女騙到了深圳羅湖區熙龍大廈5樓的出租屋裡,逼她拿出50萬,又讓她打電話約來另一名失足婦女,事後,他們將兩個姑娘殺死、分屍。
2002年4月,他們又將一名失足婦女騙到出租屋,逼問出銀行卡密碼後,還嫌不夠,又逼被綁姑娘給家裡打電話說要做生意,讓家人匯錢,同時,又讓她打電話叫來另一姑娘。被綁姑娘她媽,聽出不對勁,趕到了深圳來送錢,楊某幾人商量了一下,覺得去收錢太冒險,於是將她殺死——她叫來的另一名姑娘到後,因被逼問銀行卡密碼時拼命反抗,被楊某、張某活活打死。他們用刀具碎屍,鉗子掐碎骨頭,分裝在5個黑塑膠袋裡,分別拋屍到河裡、垃圾桶和下水道。
這個案子直到2011年才把案犯繩之以法(詳情了解可去豆瓣搜「3年,4座城市,10個失足少女,兇手和屍體全部消失」),而且這裡因為涉黃涉毒率較高,還有其他命案時常發生,這期間熙龍大廈的情況可想而知,住家誰敢去買,投資直接就是送錢。出租率高,居住群體複雜,發生了那麼多事,便宜可能都沒人去買。
不過2010年後情況應該改善了,只是有了這種「背景」多數人都不敢貪便宜去那買房,心理陰影面積太大,但也還是有成交。目前沒有房源在賣,周邊其他小區二手房價格都在4萬以上了。
離熙龍大廈不遠的長豐苑在2012年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隨後很多住戶都搬離了。有長豐苑業主表示,小區大多數都是香港人投資的物業,多數租客都是附近的夜場工作人員,但也有不少是香港人自住,不過現在業主已經換了很多。這樁刑事案件當時影響較大,房價會比周邊小區低一些,小區目前二手房報價為4萬/平左右,周邊二手房大多在4.6萬以上,除了以上原因,長豐苑樓齡偏老、部分戶型差,租客較多對房價也有一定影響。
4
寶安碧海名園:女子殘忍殺害丈夫、婆婆
周五我們在介紹冷盤的時候提到了這個小區,其被劃入冷盤行列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這個事。
2013年5月,寶安西鄉碧海名園小區28座發生人倫慘案,一名30多歲已婚女子潘某芬因家庭矛盾糾紛在家中用鈍器擊殺丈夫和婆婆,然後分屍處理,一開始還謊稱他們失蹤並報警,警方發現疑點後將女子控制,在其家中冰箱發現兩名死者的頭,隨後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兇手招供是其一個人用錘子打死丈夫和婆婆的,殺人、碎屍乃至將碎屍一袋袋轉移出去,前後持續了兩三天時間,整個過程都有其三歲的小孩在身邊。
實在想不到這樣的一個家庭,在深圳也有房子,潘某芬到底是有多大怨氣還是心理扭曲,才會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有鄰居表示,女子行兇很可能是因為家庭矛盾,去年是女子的母親帶著小女孩在小區居住,其婆婆來了之後,可能出現了矛盾。
因為事件發生的時間就在6年前,很多人都還記得,畢竟2010年後整個深圳都步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實在想不到還會發生這種見於遙遠年代的事。所以每每談到這個小區,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就是那個發生過XX事件的小區嗎?買房基本上也會避開這個小區了,覺得住著很滲人。
不過奇怪的是,小區的價格並沒有比周邊低很多,反而是業主們賣房報價心態很高,同等預算都可以買附近的金港華庭和招商果嶺(參看冷盤篇有關碧海名園的介紹:寶安冷盤年度整理!這些冷盤很不一樣!)。有個粉絲的留言可能很好的解釋了碧海名園為什麼在發生這件事後價格受影響並不明顯,畢竟有贈送,小區整體也不差,只要看得開,買不起其他,這裡就是一個不二之選。
我們的一線市場人員也稱道:碧海名園小區很不錯,社區大、樓齡新、戶型實用率高,要不是發生了這件事,價格可能賣的比旁邊的中糧鴻雲還好。
5
南山御景東方:花1850萬買了套兇宅
這個是發生在深圳房價大漲時期的事,直接上了新聞的。潘先生於2016年8月份買了南山御景東方的一套房子送給妻子,直到房子過戶完成,第二次去看房子的時候,有人告訴潘先生他買的房子出過事……潘先生欲找購房時委託的中介公司產索賠,並要求退房,結果卻遭到對方的拒絕。
待潘先生詳細了解,發現賣給他的業主是個二手房東,當年3月份才過完戶,1200萬買的,這個價格在當時來說是低於市場價數百萬的(市場價要1700萬左右)。潘先生聯繫上一手房東羅某後,他說樓房確實曾發生過不好的事,正因為此,他才低價出售,並在合同中備註,要求當時的購房者放棄追究法律責任。而潘先生則是完全不知情的多出600來萬買了一套兇宅,二手房東並沒有像原房東那樣說明情況,存在刻意隱瞞的嫌疑,二手房這錢賺得也是來得快,可憐的是新買家。
通過查詢發現,2015年4月2日下午,御景東方花園內一名女子被發現高空墜亡,墜樓地點正是潘先生所購買的樓房內,墜樓女子生前患有抑鬱症,警方排除他殺。才一年多時間就入住這種房子,再膽大的人都會猶豫三分。
6
南山海王大廈:海王波塞冬和它的戰馬
在南油一帶待過的人一定對南海大道和創業路交匯處的一棟寫字樓印象很深:寫字樓玻璃上冒出一個拿著叉子的人上半身和一匹騰空而出的馬。
有人說就是裝飾作用,但網上一搜就能發現很多人對這個雕塑的存在很奇怪,甚至懷疑雕塑是否牢固,有網友戲稱到:萬一來個xx年歷史最強颱風,這不就成了高空拋物了……
後來從一些來老深圳人那得知,說是因為風水問題,當時海王大廈是可以看海的,也順勢從集團名字出發叫「海王大廈」,但是近海怕鎮不住,所以就把海王波塞冬的雕像放上去了,因為在古希臘神話中,當海王波塞冬的戰車在大海上奔馳時,波浪會變的平靜,並且周圍有海豚跟隨。可是有在那棟樓辦過公的網友說,當年在那棟上了一天班,公司就搬了。寫字樓空置率較高,很多公司入駐沒幾個月就會搬離,現在很多樓層(從網上看到的,15-27層為酒店用房)都拿出來做酒店了。
然後B棟是住宅,但設計的像寫字樓,價格一直起不來,對面來福士公寓已經賣到9萬多了,它單價只有3萬多,很少有過4萬的。
真相:
那個雕塑乍一眼看,的確怪怪的,很多人對其會墜落的擔心也是情有可原,但也是這個雕塑,成了早期蛇口的標誌性建築。
1994年,深圳蛇口海王大廈被一個奇特的造型攔腰截斷———海王波塞冬手持「三叉戟」,駕著馬車穿越「大海」,從藍色玻璃幕牆中部橫穿而過,這個高9米、長22米、穿牆而過的雄偉姿勢,寫就了一個世界雕塑史上也罕有的奇蹟———凌空雕塑。這個高難度的pose也被美國的雕塑研究者收入畫冊,「不可思議」是當時國際雕塑界高頻拋出的評語。
從建造之初,周邊居民就懷有一種難以啟齒的恐慌———哪天它掉下來怎麼辦?這個杞人憂天持續了二十多年,終於被颱風、暴雨及各類天災證實了它的可靠,它不僅是雕塑的奇蹟,也是建築設計工程的奇蹟。至於旁邊住宅價格如此低,主要是戶型設計的太差,實用率很低,同時臨路吵,和風水無多大關係。
不過從美觀度來說,它似乎已經不符合今天深圳人的審美,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那兩個雕塑很突兀,也擔心安全問題。
除了小區被冠上「兇宅」一名的、海王大廈被認為直接與風水掛鈎,坊間還列舉出了深圳四大「邪」地,前面提到的中銀花園以及下面的深圳大學、和邦酒店,還有仙湖植物園,說弘法寺的存在就是用來改風水的,由於無顯性的事實依舊,我們不做介紹。
7
深圳大學:四大「邪」地之首?
深圳大學作為深圳的一張高等學府名片,因為園內建築布局特殊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深圳四大「邪」地之首。
「深大這塊地以前是一片亂葬崗」、「我聽說這裡陰氣很重,因為年輕人血氣方剛,才選擇在這裡建學校,想克住邪氣」、「深圳大學校園建築從高空看下去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八卦」……這些傳聞的來源非常統一——網絡論壇和深大師兄師姐的口口相傳。
網上和深大校友、學生中流傳甚廣的深大校內「靈異地點」主要集中在杜鵑山、朱槿齋和圖書館,而杜鵑山則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早年畢業於深大的一位老校友在網上披露:上世紀90年代初,這裡曾發生過一起校園兇殺案,屍體就在山中深埋。有一次他和20多個同學上山「探險」,發現漫山密布黑蝴蝶,覺得比較陰森恐怖。
朱槿齋是深大的宿舍樓,也是早年畢業的深大校友中盛傳的一棟「鬼樓」。上世紀90年代中期,深大電子系的學生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由於朱槿齋是當年亂葬崗最集中的地方,陰氣很重,就安排給電子系男生住,因為電子系課業負擔比較重,很多學生會通宵寫作業、拼裝電路,因此陽氣足。當年的宿舍樓上有「朱槿齋」三個大字被漆成紅色,而其它樓的字都沒有上色。
其中豆瓣上有一篇「我眼中的深大(一)」,略帶唯物和風水考究的老深大學生的見解,倒是很平淡的看待深大的建築布局。
真相:
後來網上已有文章闢謠,經過實地走訪,發現朱槿齋的門楣與周邊其它宿舍樓並無二樣,沒有網上盛傳的「刷了紅漆」,謠言不攻自破。面對廣泛流傳的傳聞,包括深圳大學黨委宣傳部以及深大圖書館等多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已經多次闢謠。有關杜鵑山,曾經的校長章必功稱,杜鵑山是建設深大的時候用來堆土的地方,後來組織師生人工植樹造林,形成了杜鵑山,是典型的人工產物。
有關深大的建築格局是面向南偏東15度,而不是傳統的正南,這是為什麼呢?之前深圳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高青風趣地表示,當年規劃設計深大的時候,就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深大這裡吹東南風較多,角度正好是南偏東15度,當年的規劃充分尊重了中國傳統文化,包括風水元素也被考慮在內,大膽地採用這個角度來布置格局,而不是內地傳統採用的正南方向。
信風水有時是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節氣的需要,過度迷信和曲解則是平添恐慌了。
8
羅湖消失的和邦酒店:動工就死人,由此爛尾?
深圳和邦酒店原址在深南路與紅嶺路交會處,大劇院對面鄧小平畫像後的那一棟樓,這座8層建築在上個世紀80年代建成後的近20年裡卻一直荒廢,成為特區歷史最久的爛尾樓之一。
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爛尾樓每次動工都死人,「不停地死人,沒辦法才停工。」而後來「住進去三個乞丐都死了。」就算豔陽高照時走近那棟樓也會有種陰冷的感覺,所以再大膽的人白天也都不敢進去,類似的傳聞越傳越玄,和邦酒店因此被民間冠以「中國十大靈異酒店」的稱號。
直到2004年,深圳市對小平畫像廣場進行改造,為了給小平畫像的後移和廣場的拓寬騰出空間,當年5月,深圳市政府對和邦酒店爛尾樓進行拆除。至此,在黃金地段建成近20年但從未開業、充滿神秘感的和邦酒店,從此在人們的視線裡消失。
真相:
記載顯示,和邦酒店爛尾的原因並不是「一動工就發生意外」,而是酒店樓體建成後,欠銀行4個多億巨額借款無法償還,嚴重資不抵債,酒店大樓在沒有鋪設電線和水管,也沒有通過驗收的情況下,被迫抵押給銀行而停工,銀行在接手後未對其做出拍賣或其他方式的處理,導致多年來一直閒置。直到2004年,深圳市政府為小平畫像廣場改造工程,斥資將和邦酒店爛尾樓收購回來。
在和邦酒店爛尾閒置期間,也並非傳言所稱的陰森恐怖、無人敢進。官方記載稱,和邦酒店閒置期間成為無業人員的安身樂土。在新聞大廈上班4年的陳小姐也證實說,儘管和邦酒店爛尾樓在晚上看上去嚇人,但其實一直以來,不少外來工和流浪人士在爛尾樓裡搭了棚子、間了房子,把那裡作為住所。
就「和邦酒店爛尾樓影響周邊風水」的傳言,有記者採訪了紅嶺大廈管理處。管理處一位副主任對記者說,大廈1棟和2棟之間裙樓曾經先後有3家酒樓經營過,儘管那裡地理位置優越,但都相繼倒閉,最後成了銀行營業廳。這位負責人說,裙樓樓頂的琉璃瓦建築,當時確實是因為酒樓生意不好、出於改變風水的考慮而建,但那時和邦酒店尚未出現,因此與和邦酒店無關。
結語
從以上我們的盤點來看,人們心理上對「兇宅」的定義無非三種情況:傳統意義上的風水問題(漢京山);久遠年代軼事傳聞(中銀花園、深圳大學);發生過眾所周知的死人事件(龍珠花園、熙龍大廈、碧海名園、御景東方、和邦酒店)。
從這三個定義來看,很多謂之「兇宅」的都是因為一些偶然性或者具有一定根源性原因導致的,和真正意義上風水衍生的「兇宅」犯煞無直接關係。「兇不兇」和個人心理也有很大關係,信風水的,隨便一點小事都能和風水扯上關係;不信風水,就像前面網友說的,如果免費給住,再多的邪癖俺也敢去住。
深圳這個城市,高房價才是多數普通人最害怕的「煞氣」,想在深圳安家,你得真金白銀的往外掏錢,不是燒根高香、請大師掐指一算,房子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