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合伙人》是R·巴爾基執導,由阿克謝·庫瑪爾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阿魯納恰拉姆·穆魯加南薩姆的真實事跡改編。所以,就故事而言,這部電影充滿了魅力,有真實事件做依據,其中的生活氣息也更加濃鬱。
《印度合伙人》的原名直譯應該是「護墊俠」,而我們看到片名卻變成了《印度合伙人》。實話說,這個譯名並沒有很出色,因為所謂的合伙人劇情在電影中並不算是主要的。
主角拉克希米衝破阻力,發明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為印度農村的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這才是這部電影最有看點的內容,所以按直譯「護墊俠」或許會更加出彩。但是,對於我來說,主要內容並沒有拉克希米對女主(男主原配,蓋婭提)和女二(合伙人,帕裡)選擇有意思。
男主的深情著實讓我感動。一生戎馬只為自己的老婆,說出一句「你現在受到的侮辱,我將把它變成對你的尊重」後,他便出去闖蕩了。
自始至終,男主想要做的不是賺錢,也不是機器,他只是想要為妻子好。就這樣一個男人,也難怪女二會喜歡上她。但是,最後在機場,男主還是和她說了再見。
不過,離別時候所說的話,也讓人心痛,「對我來說,你是第一,第二,第三……」,可見在男主心裡他還是有帕裡的位置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回去,還是和女二在一塊呢?
基於拉克希米的角色性格,他做出了他自己想做的決定,不忘初心。而我認為其實帕裡或許才是他最好的選擇。他的妻子為他做的最多的事是什麼?逼迫他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愛綁架他。
而帕裡呢?女人都該有的羞澀並沒有蒙蔽帕裡發現人才的眼睛,相反,她還幫助了拉克希米,在他迷失方向的時候,為他指明了一條明路。
顯然,拉克希米製作護墊的源動力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妻子能帶給他的卻是出於他這種保護的排斥。所以,就思維方式來言,我認為帕裡更適合拉克希米。
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拉克希米在最後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那他真的就是功成名就而忘糟糠之妻的「渣男」。拉克希米最後取得的成就,那絕對可以說是沒有人能想像的。他怎麼能夠做這樣的事呢?撇下自己的原配和出身高貴的帕裡,這不是變心,是什麼?
但是,性格不合,理念不同,真的能夠生活下去嗎?或許,這就是帶著愛情的生活吧!不過,現實卻比電影的劇情還要精彩。
前文介紹過這部電影是按現實中的原型故事改的,原型同樣也是因為發明護墊而和妻子離婚的,但是在歷時六年的研究中,離異的第五年裡,他又和自己的妻子和好如初了。所以,人家自己做出了選擇。
文|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