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僅限機構和專業投資者交易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李文

見習記者 餘俊毅

12月15日,OSL率先獲得中國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這意味著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香港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香港證監會批准了首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牌照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對未來整個亞洲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且積極的。同時也能為中國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和安全保管樹立一個業內的合規標準。」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OSL是BC科技集團成員,也是亞洲領先的數字資產平臺,專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服務。而該牌照允許OSLDigitalSecurities經營受規管的數字資產經紀和自動化交易服務。OSL方面表示自願接受中國香港證監會數字資產監管框架規管,通過中國香港證監會嚴格的審查流程,最終獲得上述牌照。

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6日,香港證監會曾發布《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警告》和《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表示將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從事屬於受監管活動的主體審批和頒發牌照。根據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監管細則來看,中國香港證監會就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採納了一套與適用於持牌證券經紀商及自動化交易場所的標準相若的嚴格監管標準,藉此處理涉及穩妥保管資產、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市場操縱、會計及審計、風險管理、利益衝突和接納虛擬資產進行買賣等方面的主要監管關注事項。證監會將僅會向能夠符合預期標準的平臺批出牌照。

OSL執行長WayneTrench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包括高淨值個人和家族辦公室,現在可以使用OSL——本區域內最全面和可靠的數字資產平臺,來交易數字資產。由於該框架有全球領先的監管者加持,並以現有的金融服務發牌框架作為基礎,客戶可以在熟悉的投資者保障機制下放心進行交易。」

除了傳統投資者保障機制外,在牌照規定下,客戶存放在OSL隔離錢包的數字資產均有保險覆蓋;客戶需通過嚴格的KYC和反洗錢合規流程;為防止市場失當行為,OSL將使用市場監控、交易監察及其它針對數字資產的防控措施。

據記者了解,此平臺正式上線後,客戶可通過OSL的安全合規平臺交易高素質加密數字幣,也就是經過嚴格篩選的證券型代幣(STOs)。

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類通證本質上是一種區塊鏈通證形態的證券,持有者不局限於投資者和經營者,還可以包括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作為一種證券,其發行和流通,都要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要求,在監管之下進行。

「STO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且被納入證券法規管理後會更合規。此外,STO可以24小時交易,流動深度和廣度都更大,STO為企業合法合規的發行通證進行融資提供了新途徑。傳統金融市場存在融資成本高、準入門檻高、手續繁瑣、耗時周期長、靈活度透明度低等諸多不足。STO為解決這些問題找到了新的出路,未來傳統資產數位化可能會成為新潮流。」鄭磊進一步對記者分析。

記者還了解到,除中國香港牌照外,根據新加坡《支付服務法》,OSL已正式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數字資產牌照。

「現在,OSL獨特的市場地位證明了我們承諾運營一個安全合規的機構級平臺。」WayneTrench進一步補充稱:「獲頒牌照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數字資產是全球經濟和以技術為軸心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秉持前所未有的堅定態度,為協助機構投資數字資產開闢道路。」

相關焦點

  • 香港擬向虛擬資產從業者發牌 10大發牌條件有何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這次並非香港首次對虛擬資產實施發牌管理,早在2019年11月,香港證監會(SFC)就已經發布《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立場書》(以下簡稱「立場書」),將持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納入SFC的監管沙盒,實施「自願發牌制度」。
  • 虛擬貨幣成避險資產?當心交易平臺「拔網線」,讓你血本無歸!
    虛擬貨幣成避險資產?當心交易平臺「拔網線」,讓你血本無歸!因此,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鄭重提醒: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及相關投機行為。會員機構還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主動抵制非法金融活動,不為其提供便利。
  • 香港證監會發《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擬接受牌照申請
    11月6日,香港證監會發布《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提及將會開始接受致力於且有能力遵守預期發牌準則和持續操守規定的平臺營運者提交的牌照申請。在合資格的平臺營運者符合其他發牌規定(包括適當人選準則)的情況下,香港證監會可向其批出牌照,以經營虛擬資產交易的業務。在此階段,香港證監會將致力對提供虛擬資產交易、結算及交收服務並對投資者資產有控制權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即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進行規管。
  • 香港發出首張加密貨幣牌照 限八百萬以上專業投資者
    香港證監會在2019年11月6日發出的《立場書》中明確指出,數字資產網上交易平臺如在平臺上提供至少一種的證券型代幣交易,則屬於證監會管轄範圍,須領有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牌照。
  • 「香港證監會準持牌交易所」OSL 平臺最主要的交易品類將是 STO
    新麻快訊中國香港證監會此前原則性批准了 BC 科技集團旗下的 OSL 公司就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的申請。2020年9月,BC 科技集團行政總裁 HughMadden 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透露,「在中國香港證監會的最終批核之前,我們還有一些條件需要滿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們將會不遺餘力地為這個目標努力,但對具體的牌照獲批時間暫時無須揣測。」對於即將獲批牌照的 OSL 交易平臺來說,將來其最主要的交易品類是 STO。
  • 美國運通通過發布聲明宣布投資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FalconX」
    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進入加密資產(虛擬貨幣)行業的機會正在接近。#交易平臺「 FalconX」。FalconX總部位於美國,是一種虛擬貨幣交易中介(例如代理服務),專門研究公司和機構投資者,例如OTC櫃檯,對衝基金,礦工和虛擬貨幣交易所。到目前為止,它已經由虛擬貨幣領域的知名公司提供資金,例如新加坡領先的虛擬貨幣對衝基金三箭資本和美國銀門銀行。這是大型傳統金融公司(如美國運通)的第一筆投資。
  • 邦尼BONIRY COIN INC提供一站式資產管理和交易
    邦尼BONIRY COIN INC平臺負責人表示,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生態當中,作為最重要的流轉環節之一,交易所平臺具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交易所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將項目方數字貨幣的價值輸出給所有的投資者,緊緊地將彼此連接起來。隨著數字貨幣的發展,數字資產交易所也不斷增多。而邦尼BONIRY COIN INC去中心化交易所,成為眾多用戶的選擇。
  • 香港證監會公布全新虛擬資產平臺發牌制度 加強監管杜絕洗錢風險
    香港證監會將於今日下午公布全新虛擬資產平臺發牌制度據香港文匯網11月3日消息,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證監會下午將公布全新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牌制度,以防止任何類型的虛擬資產平臺洗黑錢。其指出,發牌制度推出後,所有於香港營運、或以香港投資者為目標客戶的虛擬平臺,都必須申請牌照,受當局監管。
  • 專業貴金屬交易軟體金榮中國App,投資者手機炒金新選擇
    從投資角度來看,黃金不存在信用風險,和其他投資資產的相關性很低,還具備高流動性、投資門檻低和收益高等優勢,作為家庭或個人資產配置工具時,有助於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而且還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隨著投資者的黃金投資需求不斷升級,黃金市場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個性化的黃金理財產品和黃金交易方式,在眾多黃金投資方式中,投資者更青睞於通過網際網路炒黃金。在投資者看來,網上炒黃金只需在手機上下載相關App,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快速進行黃金交易,省時省力。目前不少黃金交易平臺也推出了相關的手機炒金App,為投資者隨時隨地進行黃金交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美國著名投資者霍華德·馬克斯,透露他為何對虛擬貨幣持懷疑態度
    美國著名的投資者和億萬富翁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在給Oaktree Capital客戶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加密資產(虛擬貨幣),他的兒子安德魯(Andrew)持有大量的比特幣。根據馬克先生的說法,安德魯說,同一位投資人投幣硬幣「擁有給家庭的錢,但值得慶幸的是」對其他虛擬貨幣持積極態度。經常與對虛擬貨幣持懷疑態度的馬克爭論不休。最重要的是,馬克斯將自己定位為「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是「某種東西本質上具有什麼樣的價值,主要是產生基本現金流的能力」。在市場價格低於其價值時進行量化併購買。」價值投資者的自然狀態之一就是懷疑主義。
  • BBice冰棒數字資產交易所全球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是一家去中心化全球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基於區塊鏈網絡的自治、高效、安全、透明為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提供數字資產衍生品交易。   關於安全:bbice自2018年成立已來 獲得大英國協金管局監管牌照,獲得美國評估師協會(SSVS),嚴格的安全評估與資產審核。始終堅持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 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目前已經在菲律賓、香港、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部 實現全球化合規運營  。
  • 銀行代銷交易平臺成投資者的理財超市
    同時,銀行能利用在金融資產配置方面的專業性,利用各種投資工具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的方案建議。下面就介紹其中最主要的幾類產品:     基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它們是各家基金公司面向個人客戶和機構客戶發行的、投資於債券市場或資本市場的理財工具,其投資標的的價值變化(如股票價格變化)、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等因素,決定了一隻基金給客戶帶來的收益是正是負,盈虧幅度如何。
  • 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現狀:多家可國內訪問,支持支付寶微信交易
    據媒體報導,近期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針對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首次代幣發行融資(ICO)活動,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防範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風險與道德風險,包括組織屏蔽「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 NTcoin 區塊鏈資產交易開放平臺中文特別版 白皮書
    NTcoin 區塊鏈資產交易開放平臺  ——全球首家金融級數字資產及衍生品交易平臺  中文特別版 白皮書 V1.0  Jelurida  TenX  NTcoin 運營團隊(中國)  1/16  目 錄  背景介紹
  • 香港證監會發布STO監管條例:非持牌的STO分銷屬刑事罪行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亦再次希望提醒投資者注意與虛擬資產(包括STO關涉的代幣,即證券型代幣)有關的風險。對STO的規管STO通常指具備傳統證券發售屬性的特定代幣發行,當中涉及運用區塊鏈技術以數碼形式來表達資產擁有權(例如黃金或房地產)或經濟權利(例如利潤或收益的分佔權)的證券型代幣。證券型代幣一般僅發售予專業投資者。
  • 法幣交易和幣幣交易有什麼區別?
    初次進入幣圈的投資者會聽到法幣交易、幣幣交易這樣的說法。那麼什麼是法幣交易,什麼是幣幣交易,兩者有哪些區別呢?法幣交易即通過法定貨幣購買,出售或交易數字資產。比如用美元購入比特幣,或者出賣比特幣換回美元。投資者如果想買入其他數字貨幣就需要增加投資,即充值法幣後購買其他貨幣。當前多數交易平臺卻將法幣交易獨立為場外交易,場外法幣交易類似於電商的C2C平臺,用戶直接與用戶交易,而平臺則作為擔保方。
  • SBI和SIX在新加坡推出數字資產平臺
    虛擬貨幣到2022年,如果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批准,它將開始提供數字資產交換,發行平臺,託管和CSD(證券結算機構)功能的業務。專注於數位化證券SIX說,這家新公司反映了對數字資產的不斷增長的需求。隨著機構投資者的不斷採用,加密資產(虛擬貨幣)的交易量在增加,但受監管的數字證券市場也在其背後發展。
  • 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散戶大量湧入 多家交易平臺陷入卡頓或宕機
    另一端,比特幣2萬美元刺激了大量個人投資者湧入加密數字幣市場。記者了解到,多家加密數字幣交易平臺由此出現了卡頓或宕機現象。這波由機構資金推動的漲勢正在悄然變陣,個人投資者不斷加大籌碼,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也反映出市場的狂熱。
  • 群雄逐鹿ZT交易所打造交易平臺新生態
    ZT交易平臺成立於2018年,是ZTGlobal旗下全球知名區塊鏈數字資產服務平臺。其主要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熱門數字資產的幣幣交易、衍生品服務等,熱門資產覆蓋率達90%,用戶遍布全球158+國家和地區,已達到數百萬級註冊用戶。目前已支持中、英、日、韓、泰、越南、阿拉伯等語言,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打造創新型熱門數字資產首發地。
  • 李小加下一站要去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創始人朋友圈闢謠
    日前,據《證券時報》引用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報導,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辭任港交所之後,去向很有可能為一家名叫HKbitEX的香港數字貨幣交易所,但該報導也稱,上述投行人士的說法,記者並未得到李小加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