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奏響消費扶貧「四季歌」

2020-12-19 湖南24小時

本網訊(記者 蔣一田)近年來,江永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促農增收,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化運營模式,走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江永縣名特優新農產品富集,一年四季瓜果飄香,香柚、香芋、夏橙等農產品久負盛名。為確保老百姓種出的香型果蔬能夠及時運出大山,今年以來,江永縣舉辦消費扶貧江永行四季系列活動,助力果農、菜農促銷香型農產品。通過產銷對接會等形式多樣的消費扶貧模式,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創新營銷方式,讓江永縣的農產品成為引人注目的"網紅",廣聚了人氣商機,不僅不愁銷,而且賣出了好價錢。

在2020消費扶貧江永行第四季(柚芋季)暨江永香柚香芋產銷對接會上,老柚農何世明家的香柚經過專家組評審,獲得了優質香柚園的稱號,有了這個榮譽何世明今年銷售香柚更有底氣。

近年來,江永縣在全縣9個鄉鎮紮實推進特色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建設,大力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扶貧,先後實施產業項目246個。建成香柚、夏橙等為主的水果產業基地23萬畝,總產量超過45萬噸,年產值超15億元。發展香芋、香姜、香菇特色蔬菜栽培面積20.4萬畝,年產值達8.9億元。截止目前,全縣一共籌劃舉辦了春天"沃柑季",夏天"香粽季"和秋天"香姜季",冬天「香柚季」等四季消費扶貧大型活動,有效推動全縣沃柑、夏橙、香姜、香柚等農產品的銷售,有力實現戰"疫"戰"貧"的雙勝利。

據悉,江永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電商從業人員對"特香"農產品進行相應的包裝,充分利用網絡直播效果,深度推廣農特產品,利用線上網絡直播引流、線下產品展示館體驗和明星流量代言,以直播流量打造網紅產品,以網紅產品擦亮江永特色,形成"全網大宣傳、全民大營銷"氛圍,給江永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注入新動力。全縣目前發展電商企業近200家、網店2500餘個,去年電商企業銷售農產品總額達20億元。

[編輯:江永分站]

【來源:江永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消費扶貧周:秀山舉辦特色專場活動助力消費扶貧
    {"title":"消費扶貧周:秀山舉辦特色專場活動助力消費扶貧",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xiushan/xiushanxinwen/2020-11-17/328483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
  • 消費扶貧展大愛——長沙市芙蓉區對口「消費扶貧」促進麻陽特色...
    周國軍所說的「集中採購」,就是「消費扶貧」。麻陽苗族自治縣是山區農業縣,農業特色鮮明,農副產品豐富。自2018年長沙市芙蓉區對口幫扶麻陽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雙方就將「消費扶貧」作為對口扶貧協作的一項重點內容,採取芙蓉區確定消費採購農副產品的品類、標準、數量和價格等,由麻陽選定幾家農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承辦,從農戶特別是貧困戶中收購,按要求分類包裝,通過快遞公司運送到芙蓉區,然後由芙蓉區分送給各單位幹部職工。
  • 大手牽小手 走進喜德縣|四季沐歌攜手央視打造生態扶貧新模式
    地處大涼山的喜德縣是四川省仍未脫貧的7個貧困縣之一,有28個未摘帽貧困村,魯基鄉中壩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未脫貧人口超千人的村莊,早在這次攜手央視助力扶貧之前,四季沐歌就曾為喜德縣中壩村貧困戶集中搬遷提供助力。6月13日,四季沐歌派出了13名志願者,三輛貨櫃貨車,兩輛雙排小貨車,還有一輛七座麵包車,全力幫助中壩村群眾搬遷。
  • 消費扶貧正當時,江門特色扶貧農產品到廣州展銷
    消費扶貧正當時,江門特色扶貧農產品到廣州展銷 2020-12-11 13:46 來源: 南方plus
  • 謀發展 秦嶺深山奏響致富歌西安高科集團駐村扶貧工作紀實
    強基礎興產業謀發展 秦嶺深山奏響致富歌西安高科集團駐村扶貧工作紀實本刊記者 楊皓 通訊員 王偉初夏時節,巍巍秦嶺,漫山翠綠,流水潺潺。他們結合自身優勢和各村的不同特點,幫助村民發展特色產業,並通過「主導產業+合作社+低收入群眾」的產業發展模式,引導村民逐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其中,高科房產駐村工作隊累計投入資金121.7萬元、爭取政策性資金70餘萬元,幫助孫家磑村建立了年利潤19萬元的草花種植項目和淨菜檢測加工扶貧產業項目。
  • 瓊海消費扶貧集市暨特色小吃展:特色小吃助力消費扶貧
    11月28日上午,「2020瓊海消費扶貧集市暨特色小吃展」在銀海雜糧街開幕,瓊海優質農產品、特色小吃齊亮相,市民遊客熱情捧場助力消費扶貧。集市上,胡椒、生態米、野生蜂蜜、辣木籽、山柚油等瓊海特色農副產品琳琅滿目,雞屎藤粑仔、椰奶清補涼、芒果腸粉等瓊海特色小吃應有盡有。
  • 「春之聲」唯美奏響 拉開寶安四季之聲系列音樂會序幕
    扣人心弦的寶安春之樂章唯美奏響「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中國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家田立激昂的歌聲一出,立即感染了在場觀眾,在這萬物復甦、催人奮進的春季裡,這首深情動人的經典曲目使人聞之心潮澎湃。還有小提琴與小號《Emmanuel》、《我的中國心》《義大利隨想曲》等曲目精彩奏響,贏得了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 農業「四季歌」新唱質量曲
    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黃土地再到東北黑土地,冬去春來夏至,農民們按照時令辛勤耕耘,農業生產一環扣一環、一季接一季。農業生產「四季歌」的背後,不變的是穩產保供的決心,變化的是質量興農的導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集中體現在農業經濟數據上。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介紹,今年以來,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1月份至7月份農產品網上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 國家林草局食堂開展特色美食消費扶貧
    職工購買定點扶貧縣特色林產品。張玉嬌攝        本報訊 記者張玉嬌報導 尖椒炒幹筍、農家土雞石斛湯、荔波牛肉粉……端午假期過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機關食堂的餐檯上,每天多了兩道貴州特色菜,門口的展臺上也展示著來自貴州荔波、獨山,廣西羅城、龍勝的特色林產品,吸引著不少職工品嘗和選購。
  • 「紅心火龍果」助推特色農業扶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蔡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彩港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是以特色水果種植為主的現代農業種植公司。公司積極參與龍州脫貧攻堅工作,打造特色農業扶貧「車間」。一是努力實施產業扶貧,帶動315戶農戶種植「金都一號」火龍果374畝,2017年戶均增收1萬多元。二是實施扶貧項目入股經營,採取入股分紅方式,吸收貧困戶211戶以小額信貸資金5萬元、500戶以小額信貸資金1萬元入股企業委託經營,前三年收益率8%,後兩年收益率3%,到期還本。2017年累計給貧困戶發放入股紅利82.6萬元。
  • 我縣舉辦2020年特色農產品趕大集暨扶貧促消費活動
    今天上午9:30在行唐縣玉龍公園門口,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舉辦了行唐縣2020年特色農產品趕大集暨扶貧促消費活動,縣委書記楊立中,縣政協主席黃海,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及各鄉鎮相關同志出席啟動儀式。 這是我縣首次舉辦以特色農產品趕大集為主題的消費促扶貧活動,全縣共40餘家農業特色產業參加,涉及紅棗、紅薯、壽桃、蘋果、皇菊、桑葚、金銀花、棗酒等二十餘類特色農村產品,各類企業日銷售額總達到4萬餘元,參加群眾1000餘人。
  • 四季大通農業區塊鏈平臺啟動儀式將在南京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 2017年食品安全年會上,四季大通董事局主席任傑峰代表中國食品界宣誓。  2017年4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要求 「聚焦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裡』和城市配送『最後一公裡』等突出問題,抓兩頭、帶中間,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形成貫通一、二、三產業的冷鏈物流產業體系。」
  • 四川通江縣:「旅遊+」思維助力扶貧 「農業+」 產業創出特色
    鷹歌葡萄莊園         在記者的採訪過程中,熊純華一直流露出能人帶貧的超高責任感,為了在不讓農戶承擔風險的原則下又引入市場機制,他說,旅遊扶貧要設計出近乎零風險的方式讓其農戶與進來專家點評: 鄉村旅遊扶貧要彰顯特色本報記者 姚彥如        作為四川旅遊業的資深專家,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陳乾康多年來十分關注鄉村旅遊的發展狀況和扶貧結果。
  • 「南寧後花園」上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明山下奏響「幸福歌」
    在脫貧攻堅戰中,上林立足資源稟賦,依託粵桂扶貧協作,精準打造了高值漁、山水牛、生態雞、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等「5+X」扶貧產業,通過精準產業造血,已奏響了鄉村振興凱歌。作為甘六村返鄉創業女青年,她以種植柑橘為基礎,發展起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園,成為致富帶頭人。產業園通過土地流轉、務工還有消費扶貧分紅等方式,目前已經帶動了89戶貧困戶脫貧。  甘六村黨總支部已培養致富帶頭人4名,帶動群眾220戶,全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到90.94%,當地創新採用的「後盾單位+合作社+貧困戶」的消費扶貧新模式,實現了貧困戶收益和村集體經濟收入雙增長。
  • 消費扶貧利人惠己 青島市舉行特色產品消費扶貧展銷會
    信網9月25日訊  9月25日青島市聯合對口協作的7省8地,隆重舉辦青島與西部對口協作城市2020年特色產品消費扶貧展銷會。多種特色產品集中亮相。深入開展消費扶貧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社區、進軍營「五進」活動,構建起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發力齊參與的消費扶貧大格局。9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在延安舉行2020全國消費扶貧論壇,青島市消費扶貧模式被評選為「2020全國消費扶貧優秀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優勢,組織青島大企業與協作地精準對接,採取「企業+基地+市場」模式,實施訂單生產、定向採購。
  • 懷化市消費扶貧生活館啟動運營
    掌上懷化訊 9月28日,位於紅星南路「泰平盛世」商業裙樓的懷化市消費扶貧生活館正式運營。作為全市消費扶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懷化市消費扶貧生活館是懷化市扶貧攻堅工作成果展示的重要平臺,擔負起為全市產業扶貧企業和農戶提供優質服務的任務。
  •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古藺縣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助推...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30日訊(楊俊奇)古藺地處川黔交界、烏蒙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全縣幅員面積3184平方公裡,轄26個鄉鎮、269個行政村,總人口87萬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四川省革命老區縣和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
  • 棚膜產業扶貧 四季增產豐收
    11月5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善友鎮新家村,農民王亞範在扶貧大棚內採摘小番茄。 時值深秋,吉林省大田秋收工作已至尾聲,但在松原市寧江區善友鎮新家村的扶貧大棚裡,新一輪生產正在進入旺季。 2018年,新家村在政府扶貧資金的幫助下建起7棟溫室大棚,由村裡一家農業合作社按季節進行種植經營。
  • 消費扶貧推介:巫山戀橙浪漫登陸煙臺
    本報煙臺訊(記者伍紅)12月20日,「巫山戀橙橙信八方」2019「巫山戀橙」煙臺消費扶貧推介會在煙臺大悅城正式啟動。活動通過產品推介、互動環節等,進一步提升巫山特色農產品在煙臺影響力,推進巫山地方特色產業產銷融合發展,有效連結煙臺與巫山農產品消費扶貧對接,拉開巫山和煙臺交流合作新篇章。
  • 本來生活聯合國都證券,走出一條「消費扶貧+產業扶貧」之路
    以消費帶扶貧:小小馬鈴薯的電商化,走出脫貧致富路近年來,國都證券在消費扶貧方面,以土豆、蘑菇、雜糧、金蓮花等特色農業產品為主要抓手,走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的鄉村脫貧致富路。從此,圍場的特色農副產品,得以建立長效的銷售渠道,從「土疙瘩」變成了「金洋芋」。本來生活X國都證券:開創「農業+金融+電商」扶貧模式除了消費扶貧,本來生活網還聯合國都證券還積極幫助當地產業發展,幫助承德圍場縣建立農產品供應鏈,深入挖掘產業特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