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家居清潔中,為了清潔的方便快速,節省人力,我們通常會使用清潔劑。使用清潔劑,不僅可以快速清潔家具等物品,而且清潔效果又好。
在養殖業、垃圾處理廠等工業環境下也是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清潔產品。但是,很多人對清潔劑其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清潔劑中的酸性清潔劑和鹼性清潔劑有什麼區別,那麼今天就讓小編來普及一下吧。
一、使用清潔劑是為了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1. 使清潔工作更加容易
2. 消除或減少汙染物的附著力
3. 防止清潔對象因受熱、受潮、受化學汙染或摩擦而遭受損壞
4. 延長清潔對象的使用壽命
5. 美化外觀
二、常用的清潔劑有哪些基本類型?
1. 酸性清潔劑
酸具有一定的殺菌除臭功能,且能中和尿鹼等頑漬斑垢。常用的有:檸檬酸、醋酸、鹽酸稀釋液、硫酸鈉、草酸、過氧化氫漂白劑等。
2. 中性清潔劑
中性清潔劑配方溫和,不腐蝕和損傷任何物品,對被清洗對象起到清潔和保護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除汙保潔。常用的有:多功能清潔劑等。
3. 鹼性清潔劑
鹼性清潔劑不僅含有純鹼(碳酸鈉),還含有大量的其他化合物,對於清除一些油脂類贓垢和酸性汙垢有較好效果。常用的有:碳酸氫鈣、碳酸鈉、氫氧化鈉、氨水、次氯化鈉漂白劑、過硼酸鈉漂白劑等。
三、強酸強鹼類清潔劑的危害
強酸性清潔劑有一定腐蝕作用,使用不當會損壞皮膚和物體表面。其中的強酸性物質能從皮膚組織中吸出水分,使蛋白凝固;而強鹼性物質除吸出水分外,還能使組織蛋白變性並破壞細胞膜,損害比強酸性物質更加嚴重。清潔劑中所含的陽離子、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能除去皮膚表面的油性保護層,進而腐蝕皮膚,對皮膚的傷害也很大。常使用強酸強鹼類清潔劑還可導致面部出現蝴蝶斑。化學物質容易汙染人體血液,雖然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質進入其中,會被稀釋、分解、吸附和排出。但長期、大量的有毒物質傾注而入,必致其發生質的變化。清潔用品中的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循環,會破壞紅細胞的細胞膜,引起溶血現象。
各種清潔劑中的化學物質都可能導致人體發生過敏性反應。有些化學物質侵入人體後會損害淋巴系統,引起人體抵抗力下降;一些漂白劑、洗滌劑、清潔劑中所含的螢光劑、增白劑成分,侵入人體後,不像-般化學成分那樣容易被分解,而是在人體內蓄積,大大削減人體免疫力。一些空氣清潔劑中所含的人工合成芳香物質能對神經系統造成慢性毒害,致人出現頭暈、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化學稀釋劑、洗滌劑大都含有氯化物。氯化物過量,會損害女性生殖系統。清潔劑中的烴類物質,可致女性卵巢喪失功能;烷基磺酸鹽等化學成分可通過皮膚黏膜吸收。
四、什麼才是一款安全的清潔劑?
1. 天然成分,不含石化產品;
2. 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安全;
3. 對皮膚、眼睛、呼吸道無毒性刺激性;
4. 產品不含重金屬和有害菌群;
5. pH值非強酸強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