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除了對人身體好之外,也符合大眾口味。也有些人疑惑,小青柑有腥味能喝嗎?為什麼小青柑泡水喝有點腥。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如果小青柑聞起來有點腥那就要注意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真正的小青柑,口感醇正,聞起來是不會有腥、黴等怪味的。這裡就先跟大家講一講真正的小青柑,才能方便大家在其與劣質的有腥味的小青柑之間做出判斷和對比。
一、真正的小青柑是怎樣的?
正宗的小青柑源於廣東新會,此地的柑果營養豐富,故也有「陳皮之鄉」的說法。另外,新會又分為一線、二線、三線產區,其中自然要數一線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西甲這五地的柑果品質更佳,主要是因為地理自然條件更優越,這一帶三江匯集,鹹淡水交集,土地營養物質充足,使柑果吸收的營養成分豐富,這樣的小青柑更爽脆、更多汁。
7-9月的小青柑外表嬌小嫩綠,有獨特的香氣和甜潤的口感,再搭配雲南的普洱熟茶,熟普吸收柑果汁的酸甜水,二者融合度高,這樣的小青柑茶入口就有新會柑清醇的果香和普洱茶醇厚甘香,品飲時湯感細膩,回味爽適有甜感,且越泡越香。
二、小青柑有腥味能喝嗎?
真正的小青柑味道是有自然陳香的,如果有茶友發現自己的小青柑有腥味的話,這種小青柑最好也不要喝了,多半就是小青柑本身的問題,而造成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製作工藝脫不了干係。那麼,我們先了解一下小青柑的傳統製作工藝,才能更好地知道為什麼小青柑會有腥味。
簡單地來說,小青柑的製作工藝無非有三種:全生曬、半生曬、高溫烘焙,具體區別如下:
1.全生曬,就是將已裝入普洱茶的小青柑,放置在太陽底下曬十幾天到三十幾天不等,但這種方法對自然條件要求極高,而且小青柑採摘於夏末秋初季節,時常伴有雨水,很難把控。若沒有充足的光照,小青柑可能會留下澀味,或者柑中殘留水分,致使發黴,影響香氣和口感。
2.高溫烘焙:高溫烘乾工藝非常簡單,茶果茶葉殺青後立即擠入烘乾房開展高溫烘乾(80-110℃),18鐘頭上下就能夠完成,烘焙出的小青柑適合立即食用。但是,這種方法容易使柑皮表面富含各種營養價值的油囊破裂,使其中的檸檬烯析出,從而形成「白霜」,這種小青柑營養成分流失,沒有曬過的小青柑,實際上就沒有光作用,也沒有黃酮類物質的轉化,即使存放再久,也不能轉變成陳皮普洱。但這裡所說的白霜可並不是黴變哦!
拓展閱讀: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怎麼回事?小青柑白色的一層是發黴嗎?
3.半生曬:半生曬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巧妙結合,即將生曬與烘焙相結合,揚長避短,不僅可抵消天然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質量,也能更好地提高其香氣、口感。具體如何,這裡我們以十添一果真香小青柑為案例為大家說明一下。
其先將採摘好的天馬產區的小青柑洗淨後挖果殺青,裝好雲南宮廷普洱的小青柑烘焙一次,此步驟能很好地避免其後期轉化中出現雜味;再是將乾燥後的小青柑放置在陽光下曬足5天以上,使柑、茶二者同時轉化,充分相融;然後再進行低溫烘焙完全控幹小青柑水分,保證其相對乾燥,所以這樣的小青柑極少出現白霜,很好地保留了柑皮的本味和營養價值,最後用棉紙進行包裝,使茶葉和陳皮都可以繼續成長。所以這樣的小青柑是不會有腥味的。
所以全生曬和高溫烘焙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更容易出現小青柑有腥味的情況。由於普洱熟茶填入去果肉後的柑皮內,因柑皮的密度問題,未經完全乾燥完使用烘焙的乾燥方式往往使柑茶不能水乳交融,每一道工序裡如果不嚴謹對待有所疏忽的話,可能就會導致小青柑出現腥味的現象。
三、小青柑有腥味的具體原因?
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小青柑產生腥味的5個具體原因:
1.小青柑挖果後未陰乾便直接填茶,容易造成柑囊溼度大,同熟茶粘在一起,後期可能會有發黴的腥味。
2.小青柑並未殺青填茶直接烘焙,導致青臭味同酶同被普洱熟茶所吸收,所以造成腥味。
3.不排除普洱熟茶本身太新,如果是剛剛出堆的普洱熟茶,就會有一股泥腥味,放入小青柑內便喝出泥腥的味道。
4.普洱熟茶倉儲不當如受潮,微生物繼續活動產生渥堆味,而同柑身繼續發酵,造成腥味。
5.高溫烘焙走味後普遍有一股腥味,因為烘焙的小青柑的烘香是會慢慢散去的,而走味散香的小青柑就是腥的。
總體上來說,小青柑有腥味跟製作工藝流程和後期倉儲有關,但這樣的小青柑確實不要喝為好,尤其是發現發了黴的小青柑,更不能飲用。發黴的小青柑柑皮長毛髮綠或褐黃,摸起來發軟粘手,這樣的小青柑易受到黴菌的侵蝕,會發生變形甚至腐爛。泡起來更不用說,湯底烏黑渾濁,還有雜質,不像真正的小青柑緋紅透亮。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飲用半生曬的小青柑,這種工藝在殺青、日曬和低溫烘乾等工序上會有很好的把控,使小青柑完全乾燥,避免黴變,更不會產生腥味,入口醇香,喉嚨回甘,是一種不錯的養生佳品。
今天關於「為什麼小青柑有點腥」的內容就講到這裡啦,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