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野生菌是一種吃不起的存在
汪曾祺先生曾說:「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這句話,作為雲南人的我,實在不敢苟同。
很多人都說,雲南是野生菌王國,幾乎每個地方都能採到大量新鮮美味的野生菌,然而,對於很多地方的普通小老百姓來說,野生菌是一種根本吃不起的存在,不用質疑,且看具體分析。
第一:高昂的野生菌價格
諸位不自行上山採集野生菌的朋友,你有沒有去過菜市場打聽過野生菌的價格呢?是不是動輒百把塊一斤野生菌?沒錯,以雲南最為普遍的青頭菌價格為例,最便宜的時候青頭菌也要100元一公斤,相比雲腿的價格,它已經無法企及,所以,很多農村人撿野生菌根本捨不得吃,都是通過不同方式出售獲取經濟效益。而雲南最出名的野生菌——松茸,這個可是論兩賣的,四五百塊錢一兩,並且由於松茸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很多菌農採到新鮮松茸都是不捨得賣的,自己用高度白酒泡著慢慢喝,所以,就算你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
第二:自然資源的不斷惡化
很多喜歡撿芥的朋友都會發現,這些年野生菌是越來越難撿了,沒錯,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很多野生菌都在逐漸消失,撿拾野生菌越來越困難。眾所周知,被譽為野生菌之王的松茸,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極高,只有那些沒有絲毫工業汙染的松林才能見到它的蹤跡。
第三:高昂的經濟價值讓很多普通人根本沒機會撿拾
雲南野生菌價格很高,甚至遠遠超出雲南特產宣威火腿的單價,這就讓很多農村人半夜三更為了多掙幾塊錢打著燈籠上山撿芥。白天上山,除了少部分被雲南農民稱為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雜菌外,優質野生菌根本沒辦法發現。
總之,野生菌雖然很好吃,但作為農民的我們,想吃到優質的野生菌,不狠下心來出次血是根本吃不起的,更別提那些網上吹的每頓都有野生菌下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