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喝紅豆薏米湯,溼氣沒除,反而身體越來越虛

2020-12-04 阿梅愛豆豆

哈嘍,大家好!

你們一定聽過,紅豆薏仁搭配著吃,特別好,健脾祛溼,通過食療方式使體內溼氣祛除,對於溼氣所導致的相關症狀,比如臉上長痘、口腔潰瘍、口臭、身體發胖等,在一段時間內都可以減輕相關症狀。除溼消腫,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

所以,嘗試紅豆薏仁的人很多,受益的人也很多,但是也有翻車的。

我的一個朋友,就很不幸運的翻車了,給大家做了一個反面教材:她堅信【紅豆薏米湯】能祛溼,消水腫,剛開始喝還真有點效果,幾天後大便變得清爽了,她不禁竊喜,終於找到祛溼方法了!可讓她鬱悶的是,十來天后,大便又恢復如昨……怎麼回事?

她固執地認為時間不夠,力度不夠,於是加大紅豆薏米的量,又十來天,開始便溏了。以前是大便粘膩,一天一次廁所,現在是便溏,一天需要上兩三次廁所。胃也開始不舒服起來,不能吃生冷得了,一吃生冷的就容易堵,容易胃脹甚至胃痛。以前吃兩根香蕉沒事,現在吃一根就受不了。

終於,她忍不住了,跑去諮詢老中醫:為啥喝了兩個月的紅豆薏米湯,溼氣一點沒有去掉?反而感覺身體越來越虛了呢?

原來啊,因為紅豆薏米祛溼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紅豆薏米祛溼主要是針對【溼熱體質】的,就算你是溼熱體質,紅豆薏米也只能短時間服用,長時間服用必須加入其它的藥材配伍,不然也適得其反。

紅豆倒也罷了,性平,不會出亂子,問題出在薏米上!薏米可是大寒之物。寒溼的人吃了會寒上加寒,雪上加霜。氣虛的人會更加氣虛,嚴重的會有一種虛脫的感覺。長期食用紅豆薏米,先傷你的陽氣,最後利水過度,連你的陰也傷了。

但商家絕對不會告訴你,紅豆薏米湯只能溼熱的人才可以喝,更不會告訴你紅豆薏米喝久了會大傷你的陽氣,你的脾胃……

祛溼,首先我們要明白溼氣重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脾,是【脾的運化出了問題】,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出了問題。

所以要祛溼也要健脾,要健脾必須讓脾胃這個中心的輪子轉起來。

紅豆薏仁搭配確實很好,但要想不損陽氣,不傷脾胃,最好選擇優質赤小豆,加以薏仁,在這兩種主要材料的基礎上,再搭配芡實、紅棗、魚腥草、陳皮、梔子、茯苓、荷葉,輔以蜂蜜。如此才是一副完整的方子,效果才能達到最好,最安全。

一個好方子,才能真正的讓人受益,達到輕盈自在的除溼祛浮腫的效果。

如果你剛剛好有這些窘迫,那就可以堅持喝一喝:

1 虛胖浮腫

喝水都胖,滿面油光,毛孔粗大,有沒有懷疑過,你就是虛胖?

2 脾肺

早起嘴有異味,舌苔發白,不知所措。

3 亞健康

就算每天睡足了八小時,還是覺得沒精神、很睏倦,注意力不集中,久坐又缺乏鍛鍊。

4 女性體寒

氣血虛,體寒手腳冰涼,宮寒痛經,四肢酸痛,精神昏沉。

如果你想改善,又嫌每天煮紅豆薏米芡實……太麻煩,那麼這裡有一杯好茶,嚴格按照配方匹配,精細研磨,獨立包裝,即衝即飲,方便極了。藥食同源,真正讓身體得到改善——紅豆薏米芡實顆粒,溼不再來。

東西雖好,男女通用,但也有不適宜的人群哦,孕婦、哺乳期婦女和14周歲以下的小朋友就不要喝了。

紅豆薏米芡實茶,助你輕盈自在,不做溼美人,現在下單買一送三,機不可失哦,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溼氣重就喝紅豆薏米湯?薏米要先炒一下,不然溼氣不降反升
    很多人在季節變化的時候都會四肢酸痛、舌苔發白、女生還會長痘痘,這時老人們會告訴你溼氣太重了,喝點紅豆薏米湯就好了。紅豆和薏米兩樣食物對體內除溼有很好的效果,食用一段時間過後就會有尿液增多的現象,堅持喝幾天身體內的溼氣就會逐漸排出體外,精神也恢復了往常的狀態。
  • 祛溼「冠軍」被找到,並非紅豆薏米水,堅持喝,溼氣或一去不復返
    俗話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對於人體而言,溼邪也是非常嚴重的,很容易就會加重身體各項器官的負擔,而且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重做好祛溼的工作,而溼氣過重的話,身體也會發生一些異常的表現,請你能夠提前了解,有助保護身體。
  • 喝薏米紅豆湯多長時間見效
    核心提示:身上溼氣重的話人就會覺得不太舒服,一些人會想到通過藥物來改善溼氣問題,但其實最好的方法是食療,食療既能改善問題補充營養,又不會有副作用,常見的去溼食譜就是薏米紅豆湯,不過一些人過分誇大其的效果,喝了一兩次還沒見效的時候就開始覺得這種方法,其實不然,要堅持喝才能看到效果,那么喝薏米紅豆湯多長時間見效?
  • 能別再勸大家喝薏米紅豆了嗎?
  • 祛溼「最佳」的不是薏米,也不是紅豆,而是堅持喝1水,遠離溼氣
    溼氣是一種人體水液代謝的產物,有內溼和外溼之分俗話說:十人九溼,甚至更有「千寒易去,一溼難除」的說法。可想而知溼邪的可怕和嚴重性。「千寒易去,一溼難除」,如何知道自己溼氣重?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祛溼「最佳」的不是薏米,也不是紅豆,而是堅持喝1水,遠離溼氣很多人都認為祛溼最佳的是紅豆或者薏米,其實它們單獨的祛溼作用是比較小的,如果加上一些中藥泡水喝,這樣的祛溼效果就提升了。
  • 喝了多年紅豆薏米粥,溼氣還那麼重?注意,喝錯了溼氣反而更重!
    現在去溼氣的話題越來越火了。也難怪,現在的人們多數人都處在亞健康的狀態,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溼氣的存在,尤其是經過了一個夏天。溼氣是萬病之源,必須要除。很多人都知道紅豆薏米粥是除溼氣最好的食物。但是卻有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不了解,方法錯了,不但不能祛除溼氣,反而會加重。
  • 女性去溼氣最快的方法_薏米紅豆湯祛溼嗎
    紅豆即紅小豆又名赤小豆,性味與歸經:甘、酸,平。歸心、小腸經。薏米性味與歸經:味甘、微寒。薏米紅豆湯是祛溼佳品,體內有溼氣,喝薏米紅豆湯的功效很顯著。此湯屬涼性身體虛寒者不宜。將湯濾出當水喝,紅豆和薏米當飯吃,也可以一起當成粥吃。喜歡甜的,就加些糖。做法很簡單,但是有些人會覺得效果不太理想。紅豆薏米祛溼嗎,當然真是肯定回答的。那有些人就說了我經常吃怎麼溼氣還是那麼重,其實要祛溼總得先了解什麼是溼氣吧。那溼氣是什麼呢?中醫理論溼氣是這麼解釋的「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就會陰盛陽虛,溼邪內鬱。」
  • 春天這湯要多喝,健脾祛溼,比紅豆薏米水效果還好,常喝一身輕鬆
    春天雨水多,溼氣重,必須要祛溼,不然人總會感覺全身沉重,頭腦思緒無法打開。而且躺著總感覺全身都黏糊糊的,動也動不了,許多老毛病都出來了,讓人很是不舒服。或許有的人認為是身體虛了,所以就多吃些補身體的,結果身體不好,反而還出現更多的毛病。
  • 小紅豆治大病,湯裡加一物,健脾去溼氣,堅持這麼吃和溼氣說拜拜
    小紅豆治大病,湯裡加一物,健脾去溼氣,堅持這麼吃和溼氣說拜拜住的離水比較近的朋友時常能感受到溼氣很重,尤其像住在海邊的朋友,那麼,有什麼樣的美食能夠讓溼氣重的這個情況得到緩解呢?答案是肯定有,那就是紅豆,小紅豆治大病,湯裡再加一物薏米,健脾去溼氣,堅持這麼吃和溼氣說拜拜。
  • 體內溼氣不可留 除溼氣喝紅豆薏米就夠了
    中醫認為,「溼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溼氣。溼氣不除,人會莫名犯困沒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嚴重疾病。
  • 紅豆薏米湯,你吃對了嗎?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夏秋之際,暑熱未退,溼氣泛濫。「久病成醫」,很多人都知道是溼氣重的原因,於是乎,紅豆、薏米熱銷,各種所謂的紅豆薏米為「題材」的營養品粉墨登場……然而,不管是買的紅豆薏米膏、紅豆薏米粉、還是自家熬製的紅豆薏米湯……許多人發現,非但沒能祛溼,身體反而越來越沉重。
  • 別這么喝紅豆薏米粥,反而溼氣更重!!
    原標題:別這么喝紅豆薏米粥,反而溼氣更重!! 大家都知道溼氣是萬病之源,在這天氣變化多端的春季,要去除體內的溼氣也很重要,那怎麼辦呢?很多人知道用紅豆薏米粥可以祛溼!但是方法錯了會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
    僅適用於溼熱人群。同樣是溼邪為患,但有寒溼(怕冷、舌苔白膩)、溼熱之分,紅豆薏米湯主要適用於溼熱體質的人群,症狀表現為身體睏倦、頭髮面部容易出油、易生粉刺痤瘡、常感到口苦口臭、小便發黃、大便黏膩不爽、舌苔黃膩等。必須是赤小豆和熟薏米。紅豆薏米湯中紅豆和薏米可不是隨意買來煮了就行。紅豆要選細長的赤小豆,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善下行,利水消腫功效非常強。
  •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
    中醫認為,「溼氣重則百病生」,三伏天如何祛溼是養生不可忽視的問題。作為祛溼的明星良方——紅豆薏米湯被廣為宣傳,許多人自行熬製,天天飲用,卻發現非但沒能祛溼,身體反而越來越沉重。其實,紅豆薏米湯怎麼用很有講究。
  • 小紅豆治大病,湯裡加一物,祛溼排毒,堅持喝趕走溼氣,神清氣爽
    進入夏天,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經常身體乏累,每天睡不醒沒精神,口臭的這些症狀,大家可能覺得是天太熱了或者是上火了,其實這是一部分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溼氣大。中醫講冬病夏治,就是說入伏後是治療病症的最佳時間,特別是體內溼氣寒氣重的人,入伏後如果好好調理,就能排除體內積攢的溼氣寒氣,到了冬天就會明顯感覺到身體不怕冷了,手腳不涼了。小編曾經有一段時間就是體內溼氣太大,生產過後身體新陳代謝不平衡,後來有位老中醫告訴我有兩樣東西放在一起可以排溼氣,就是紅豆和薏米。
  • 溼氣重的人,經常喝這種水,祛除溼氣,讓身體越來越「輕鬆」
    在風、寒、暑、溼、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中,溼氣是最難調理的。雖然在營養學上並沒有「溼氣」這個概念,但是有時藉助中醫的理論也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舒服一些。所以有時候覺得自己眼皮腫、眼皮重,提不起勁,排便比較粘滯,那就可能是溼氣比較重,適當嘗試一些祛溼的小妙招,會讓身體相對舒暢一些。一提到祛溼,很多人就會想到煮個紅豆薏米水喝。中醫理論中有一句經典——薏仁用對,祛溼加倍。薏仁的祛溼作用是十分明確的,但如何吃、吃生熟、吃多少,都非常有講究。有些人發現煮了「紅豆薏米水,反而身體越喝越「溼」」,身體越來越沉重。
  • 你喝的紅豆薏米湯是祛溼還是增溼?
    不過針對祛溼氣,薏米紅豆湯作為一道傳統食療藥膳在民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你對它了解多少呢?不當的食用方法不僅無法祛溼,可能還會增溼,你是否陷入以下五個健康誤區呢?4.煮紅豆薏米粥加大米?有不少人在日常煮紅豆薏米粥時,為了改善口感,會在其中加入大米一起熬煮,卻不知道大米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這道藥膳的祛溼效果所以要注意在煮紅豆薏米粥祛溼的時候,不要加入大米。5.所有人都適合紅豆薏米湯?
  • 早上一碗紅豆薏米湯,全身亞健康跑光光
    紅豆薏米湯裡的紅豆其實是扁長的赤小豆既然確定溼氣纏身,那就事不宜遲,得趁早喝紅豆薏米湯來祛除溼氣了。紅豆薏米湯食材雖然就紅豆和薏米兩種,但是還是很有考究的。第三,有的人第一次煮紅豆薏米湯,覺得太稀,口感似乎沒有平時喝的白粥粘稠,以後再做紅豆薏米湯時便自做聰明將裡面加點大米,這樣一來粘稠度是有了,但是祛溼效果卻沒了。眾所周知,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溼的,本身不含溼,而大米是水稻脫殼而成的,水稻嘛顧名思義是生長在水田裡,本身溼氣很重,加上大米做成的就不再是祛溼功能顯著的紅豆薏米湯,而是祛溼效果大打折扣的紅豆薏米粥。
  • 這樣喝紅豆薏米粥溼氣反而更重
    炎熱的夏天,你說吃冷飲降溫,卻不想,冷飲吃多了,拉肚子,還會帶來溼氣;過多使用空調,也會帶來溼氣,造成溼氣聚集;夏天溼氣重,你感覺無精打採,啥都不想做。溼氣重,你吃紅豆薏米粥,想著祛溼解暑,哪知道,溼氣越來越重。原來吃錯了。那麼,為啥喝了紅豆薏米粥,溼氣還那麼重?
  • 用紅豆薏米除溼氣,小心傷了脾胃,用這一招完美避免傷害
    要除溼氣,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紅豆薏米水,不錯,紅豆薏米水的祛溼功效的確很顯著,連很多明星都用它來除水腫,可是,它卻有一個事關身體利害的弊端:那就是它性味偏寒涼,普通人長期喝下去都可能引發胃痛、腹瀉等問題,更別說很多溼氣重的人,本身就是因為脾胃不好才導致的,就更不能長期大量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