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的戰士們,家鄉人的愛來了!3.9萬碗桂林米粉即將發往湖北!

2020-12-26 桂林日報社全媒體

奔赴十堰的廣西醫務工作者們,

你們想念家鄉的味道了嗎?

3.9萬碗桂林米粉準備到達十堰了,

為在前線工作的你們加油!

(網絡圖片)

日前,市商務局積極組織協調我市商貿流通企業,共籌集桂林米粉3.9萬碗、3200袋羅漢果製品等一批物資,即將於3月2日發往湖北十堰。

連日來,市商務局積極聯繫桂林三養膠麥、桂林日清食品、桂林萊茵生物等17家愛心企業協商物資籌集捐贈事宜。企業積極響應號召,共籌集桂林米粉39050碗、羅漢果製品3200袋。據了解,上述救援物資將分兩批次向湖北省十堰市捐贈。第一批捐贈物資已集結完畢,3月2日由桂林專車發往湖北省十堰市。

據桂林市米粉行業協會會長秦輝躍介紹,在桂林市政府及市商務局的指導下,桂林市米粉行業協會積極相應號召,組織了價值60萬元的米粉,向援助湖北十堰市和抗擊疫情一線的勇士表達敬意。

事實上,這已不是「桂林米粉」第一次馳援湖北了。早在1月31日,人民日報官方推出了一組「最有煙火氣的應援」海報,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內文「桂林米粉給武漢熱乾麵加油!」的標語讓桂林米粉成為眾多地方特色食物中,為「武漢熱乾麵」加油的一員。

可以說,在「抗疫」路上,桂林米粉率先表態。此後,2月4日,桂林三養膠麥生態食療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又籌集價值4.5萬元,共160箱桂林米粉向武漢輸送,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提供物資保障。

在馳援武漢的愛心事業上,桂林「果壇」老大哥羅漢果也不甘示弱。早在1月22日下午便完成了首批集結,10萬個羅漢果從永福縣蘇橋鎮的羅漢果小鎮出發,在農業部門的護送下奔赴武漢。

在大年三十的央視春晚上,羅漢果專車馳援武漢的視頻出現在白巖松、康輝等出演的情景報告《愛是橋梁》的背景當中。

有第一批就有第二批。2月4日,在桂林吉福思羅漢果有限公司車間裡,為了確保能夠按時將最優質的羅漢果送上一線,工人們放棄了休假,加緊趕製羅漢果。打包、裝車,所有工序緊張有序地進行,這批羅漢果均按照出口國外的質量標準生產,隨後,25000個羅漢果產品整裝出發,馳援湖北。

參與有獎報料

來源丨記者莊盈

值班校對丨全 元

值班編輯丨李杉 李富寧

值班主任丨黃凌豔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桂林米粉為熱乾麵加油!近6萬份桂林米粉即將發往湖北
    奔赴湖北的廣西醫務工作者們,你們想念家鄉的味道了嗎?堅守在湖北疫情一線的同志們挺住!近6萬碗桂林米粉準備到達湖北了,為在前線工作的你們加油!記者從桂林市商務局了解到,桂林市積極組織協調商貿流通企業,籌集桂林米粉3.9萬碗、3200袋羅漢果製品等一批物資,即將於3月2日發往湖北十堰,同時,在3月3日又籌集2.084萬份桂林米粉即將搭乘廣西發往湖北的冷鏈專列,發往湖北武漢。
  • 桂林以特色小吃援助湖北 3.9萬碗桂林米粉支援湖北抗疫
    歐惠蘭 攝(抗擊新冠肺炎)桂林以特色小吃援助湖北 3.9萬碗桂林米粉支援湖北抗疫中新網桂林3月2日電 (歐惠蘭)3月2日,幾輛載滿桂林米粉及羅漢果的物流運輸專車,從中國郵政桂林郵件處理中心出發馳援湖北省。這批馳援湖北的桂林米粉共計3.9萬餘碗,羅漢果共計3200份。
  • 湖北別怕,近4萬份桂林米粉也來啦!
    廣西特產柳州螺螄粉 之前搭乘廣西支援湖北冷鏈專列 去到了湖北疫情前線 作為廣西另一大特色米粉 桂林米粉也不甘落後 乘坐專車發往湖北!
  • 品類最全,桂林米粉首次加入!第十班廣西支援湖北物資專列發車
    3月3日下午,第十班廣西支援湖北果蔬物資直達冷鏈專列從南寧國際鐵路港開行,攜178噸果蔬物資直發湖北武漢市。桂林米粉也首次登上專列,加入支援湖北隊伍。自1月30日至今,該專列已開行10班,累計運送生活物資超過2000噸。
  • 湖北,請查收!河源米粉、龍川油茶、東源板慄……來了!
    點擊播放 GIF 0.3M為支援湖北抗疫前線日前市農業農村局發動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捐款捐物助力抗擊疫情並迅速得到響應據了解此次活動共有25家農企捐贈優質農產品約100噸馳援湖北1龍川的油茶、東源的板慄、源城的蔬菜……3月2日下午,來自五縣兩區的糧油、蔬菜、水果、米粉等特色優質農產品,正由工人們統一裝上即將發往湖北的運輸車。
  • 在桂林吃掉這碗新疆炒米粉,可以跟四川人吹一年
    ,就知道桂林人民有多愛這口新疆味兒。其實,對於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來說,一碗紅油浸潤的米粉才是無可替代的存在,是對家鄉味道的完美定義。爆辣,是新疆炒米粉的口號。粗實的米粉和半碗料子都吃飽了紅油醬汁,入口就殺你個片甲不留。吃得呼吸急促、臉頰泛紅,這感覺還挺像戀愛了...
  • 桂林以特色小吃溫暖湖北籍返桂人員 桂林米粉僅1元
    「聽到有這個活動,今天特地過來嘗一嘗桂林米粉,味道很好,我深深感受到桂林人民的溫暖。也希望大家能去武漢,品嘗熱乾麵的美味。」3月30日中午,在廣西桂林市七星區桂林米粉文化中心,來自湖北的董思運和他的親屬一起,只花一元人民幣,即可品嘗一碗桂林的特色小吃——桂林米粉。
  • 桂林以特色小吃溫暖湖北籍返桂人員 花1元即可品嘗桂林米粉
    3月30日,湖北籍人員在廣西桂林市七星區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品嘗桂林米粉。 王亞東 攝桂林以特色小吃溫暖湖北籍返桂人員 花1元即可吃上一碗桂林米粉中新網桂林3月30日電(王亞東)「聽到有這個活動,今天特地過來嘗一嘗桂林米粉,味道很好,我深深感受到桂林人民的溫暖。也希望大家能去武漢,品嘗熱乾麵的美味。」
  • 多倫多桂林米粉好去處:家鄉味道你吃了就知道~
    說到桂林美食,最讓人魂牽夢繞的應該就是桂林米粉了。身在多倫多,你同樣可以嗦上一碗家鄉的味道。
  • 桂林米粉開始發力了!柳州螺螄粉你慌嗎?
    還有桂林「熱心市民」喬振宇在採訪的過程中也不忘為家鄉的桂林米粉宣傳。當然,桂林米粉的走紅之路可不只浮於表面的花花綠綠,咱們走的可是更有深度的「內涵路線」,作家林志捷醉心於挖掘家鄉桂林米粉歷史文化,用了近15年的時間,撰寫出了《半壁民國一碗粉》一書。
  • 沂源蘋果、章丘饅頭、德州麵條……這波發往湖北的愛心物資有點特殊
    這次,山東擔心那些在湖北一線抗擊疫情的齊魯兒女吃不慣南方的飯菜,擔心他們想念家鄉的味道,集結了一批來自省內各地的美食,給前線的兒女們送去了……這些美食,來自省內的各個愛心企業。「我聯繫好了40箱酒精。」「我再問問有沒有防護服。」
  • 桂林米粉的做法/最新推薦
    廣州的陳姐,至從上次來桂林旅遊之後,對桂林美食桂林米粉意猶未盡,叫我從這邊給她發一些幹米粉和佐料過去自行加工,可能是第一次自己操作,很多細節上的東西沒有注意,製作出來不是很理想,我在網上找一些教程,希望能幫做到她,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試。
  • 黃超:做一碗「有鄉愁」的桂林米粉
    黃超是桂林本地人,大學畢業就回到了桂林,雖然沒怎麼離開過家鄉,但是話劇的表演卻給他觸動很大,他想起自己的三哥,常年在北京打拼,只要有時間,就坐地鐵從海澱區到通州區找一家「覺得還不錯的」桂林米粉店,三哥告訴黃超,自己吃到了米粉,就會不那麼想家了。
  • 我不想白白愛過桂林米粉!
    小瑩同學說,只要離開家鄉桂林,我吃到的每一碗米粉,都是將就的味道。小瑩是我一個鄰家妹妹,畢業後在柳州上班,高鐵開通後,時不時地趁著周末溜回桂林吃米粉。在桂林這個地方做網際網路行業,常常會覺得很孤獨,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焦慮和抑鬱會時不時地來問候我,每當自己覺得很艱難的時候,就總會以自我安慰的方式來舒緩情緒:比起很多去外地發展的同學來說,在桂林謀發展雖然很苦,但是我離家很近,每天都能吃桂林米粉。
  • 深藏桂林大街小巷的30碗米粉,哪一家是你的最愛?
    9丨 老東江米粉 地址:施家園路3號,酥脆的鍋燒和好吃的牛肉吸引了大量桂林吃貨,每天早晨必到老東江米粉店吃上一碗爽神的米粉,才能安心地去上班。她家不備貨,都是賣完一條再讓人送過來,所以湯底特別鮮美,客人幾乎都是會喝光的。以為吃完粉就完事了?不不不!唐姐家的油茶煮粉還有驚喜!桌上的炒米是完全免費的,吃完粉,把炒米往油茶湯底裡面一倒~嘖嘖嘖~10塊錢,既吃了粉還能喝油茶!感覺更賺啦!
  • 在上海的桂林人,吃這3家米粉
    最近工作室新來了一個桂林的小夥伴,於是我們提出了心中的疑問,到底怎麼樣才算正宗的桂林米粉?下面是她的答案: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的自我修養少不了幾個關鍵詞,「幹拌、滷水、鍋燒「。「①正宗的桂林米粉是幹拌的!」
  • 來廣西,怎麼能不吃碗桂林米粉呢!
    在廣西當地,桂林米粉也是非常悠久的一種傳統的小吃了,而且它的風味也是足夠獨特。不僅在當地廣受歡迎,同時在其他的地方也是小有盛名。桂林米粉的做工也是非常的考究,他們會使用一種比較上等的秈米來磨成漿,然後略幹之後製作成一種米粉。
  • 姚記桂林米粉有大動作了,每天送50碗幹撈米粉,吃貨們趕緊行動吧!
    借著兩周年店慶之際,感恩回饋免費送優惠大酬賓(在店品嘗加湯收錢)活動,期間憑宣傳單到店吃粉,每碗可優惠2元或換取滷蛋一個/腐竹一條。註:5元以下產品不在優惠中 活動期間---每天送50碗幹撈米粉(加湯收錢)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吃貨們還等什麼。 活動時間:2015年7月10號--7月17號
  • 在外地的老鄉早餐也能吃上桂林米粉啦!
    桂林米粉,桂林人的鄉愁!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家鄉有著不同的味道記憶。但在桂林人心裡,家鄉的味道既執著又單一,那一碗熱騰騰的桂林米粉就是他們味蕾上最深刻的記憶。
  • 八旬白先勇重返故鄉 一餐連吃三碗桂林米粉解鄉愁
    2月17日,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重返故鄉廣西桂林市,稱這次回來是「落葉歸根」,希望把父親的紀念物、史料及自己的作品等存放到正在籌建的白崇禧、白先勇陳列館內,讓鄉親們及更多人了解白氏父子。  1937年出生在桂林的白先勇,父親是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他自幼年開始不斷漂泊的生活,輾轉到過重慶、南京和上海,後來遷居香港、臺灣、美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