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人生尚有來處;老人走,人生只剩歸途。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在以前,人們大多講究氣運一說,認為老人過於長壽,會影響子孫後代的命數,導致家族運道越來越差,通俗來講,就是老人長壽「克」子孫,但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嗎?
案例
鄰居王奶奶一家五代同堂,在外人看來應當是幸福的一大家子,可是本家人過得卻並不開心,反而對家裡的壽星頗有怨言。
王奶奶今年50歲了,在家中處於第三代,上面還有一位95歲的奶奶,身體非常硬朗,日常小病小痛也幾乎沒有。
但是家裡的子女卻都不長壽,到了王奶奶這一輩已經人丁稀少,而她自己的老公也英年早逝,自己一個人將兩個孩子拉扯大。
後來,王奶奶的兒子好不容易結了婚生了孩子,可是這孩子自出生起就一直體弱多病,三天兩頭的就得往醫院跑,愁死了一家人。
對於家中的氣運如此之差,王奶奶一直認為是自家奶奶太長壽給克的,子孫後代的陽氣就是被她給吸走的,不然,為什麼連續幾代人壽命都不長?
老人長壽「克」子孫?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毫無任何科學依據可言,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身體好壞,完全取決於基因遺傳,後天生活的環境與習慣。
而且,意外和疾病都處於偶發現象,和老人是否長壽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子女硬將這些事故和家裡的老人扯上關係,無疑只會造成老人的痛心及寒心。
不僅如此,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如果家中老人比較長壽,一般都會將「長壽因子」遺傳給子女,也就是說,後代繼承了這種優良基因之後,通常也會比較長壽。
而那些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子孫後代遺傳了這種劣勢基因之後,身體機能會發生一些負面變化,從而健康、壽命也確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過,「長壽老人克子女」這種荒謬說法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毫無科學道理可言,可為何還有很多人「信」呢,原因讓人心酸又無奈——
1、久病床前無孝子
現實生活中,不少子女對於生病的父母不想盡到照顧的責任,但是又怕遭人非議,於是就將父母的壽命和子女的氣運聯繫到一起,表明自己這麼做是有原因的,為自己的不孝開脫。
2、與老人矛盾頗深
即便是血濃於水的親人,在日常也避免不了矛盾發生,加上人到老年之後,其性格脾氣多少會變得古怪,從而導致子女認為老人越老越作妖,進而並不盼望老人長壽,所以認可這種說法。
3、子女過於迷信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歷經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不少人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深信不疑,所以對於這種說法也持有贊同態度,從而一傳十、十傳百,弄得人盡皆知。
由此可見,這種荒謬說法的背後,其實暗藏的是一個家族的無奈,所以,想要老人長壽舒坦,子女也越過越好,從最開始,就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1、心理準備:子女調整心態,百善孝為先
如果子女一味地相信老人長壽「克」子孫的說法,那麼所有的怨氣都會從心中溢出,從而將生活中的不如願都歸咎到老人身上。
有道是「疑心生暗鬼」,所以,子女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換一個角度思考,一切都能豁然開朗。
2、身體準備:督促老人多加運動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久病床前無孝子」,想要老人晚年過得舒坦,子女過得順心,讓老人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是關鍵。
所以,子女日常一定要督促老人多出門散步,最好是撿起一項運動,像跳廣場舞,打太極都是不錯的選擇,讓老人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子女才能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