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有害後世」,90歲老人的這句話既現實又殘酷

2020-12-20 傳媒終身教育

看了民生節目,90歲了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交不起養老金,差點被趕出養老院。 兒子和女兒都有身體疾病,家庭條件不好,很難負擔養老院的費用。 一個記者採訪了這位老人,老人只好說。 長壽是對後世的危害,對後世的金錢造成危害,給孩子和女兒帶來麻煩,90歲老人的話既殘酷又現實。 這老人家的孩子也不孝順,只是心胸寬裕,力量不足。 映像中的一句話讓我深受感動。 母子都在與時間競爭,但兒子活得更長,母親想活得更長,母親想活得更長,母親想活得更長,不給女兒增加負擔。 貧困家庭的老人和孩子們所面臨的嚴峻現實,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

這種情況在一般家庭裡有很多條件

看到新年剛回老家的60多歲的老奶奶和我的老奶奶哭訴著自己的辛苦,這位老奶奶也是很多人所說的不養老,換個角度來看,她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但她的經歷與視頻中的女兒非常相似。 她的丈夫因高血壓癱瘓了好幾年,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還是種了兩畝地,孩子也老了,都是鄉下人,身體狀況不好,害怕生病,大家都很關注90歲的老奶奶,換句話說,她也是70年來罕見的一年, 她的女兒也快五十歲了。 健康是低工資的,身體不好是贍養孩子,農村在那一畝三分的土地上可以賺一些錢。

最壞的情況是,20多歲的人要撫養50多歲,50多歲的人要撫養70多歲,70多歲的人要撫養90多歲,再換一次的話,家裡的妻子和孩子就不問一個人要撫養多少代了。 在農村,40多歲的一代要下兩代人撫養,飲食還來得及,但生病了那就是災難,治療,自己沒有那個能力,不治療,很多人等著你的脊梁骨,所以現在高齡老人的養老問題真的很難,希望你80歲的時候孩子也60歲了,

對於具備很多家庭環境的老年人來說,長壽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家裡有一個詞叫「一老一寶」,這是在老年人健康,懂事,不給子孫後輩添麻煩的基礎上成立的。 這樣的老人是家寶,有老人,子孫後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比較強,一家可以更加和睦。

但是,用語言來說,如果老人生病,不能照顧孩子,越長壽,孩子和老人就越痛苦。 老人死比活著好,孩子在旁邊照料也很辛苦,積攢了很多壓力。 長壽不是延長餘生,醫學提倡的長壽是老年不衰的健康長壽。

無論是城市的老年人還是農村的老年人,為了保障老年生活,不僅希望國家早日出臺補充措施。 要在自己的心理多數,年輕時多掙錢,多保重身體,好好教育孩子,增加老年幸福的概率。

相關焦點

  • 家有長壽老人,對子女到底是福還是禍?現實很殘酷
    當家庭當中的老人長壽的時候,很多人的內心還是會感覺到無比的欣慰。雖然自身承受了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但是他們也依然願意給養育自己的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相信這是很多人內心當中最為真實的想法。但是迫於現實的種種情況,長壽老人對於兒女來說真的是福還是禍?
  • 3位90歲長壽老人說心裡話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一位長壽老人是家庭的福氣,但是有許多老人卻覺得自己活得太久是多餘的,他們討厭長壽,經常說活的太久,未必是福,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一起傾聽這三位90歲長壽老人的心聲。
  • 「老人太長壽是子女的劫」60歲女兒伺候90歲老父累倒,太心酸
    執筆:檸兒都說家有長壽老人,是子女的福氣。這說明,這家人福澤深厚,一家人和和氣氣,所以老人有吃有喝,有子女孝順,才健康長壽。但是,對於那些太長壽的老人,子女可能就不這麼想了。我鄰居肖大媽,今年60歲了,母親已經去世,現在有一個90歲的老父親需要她照顧。肖大媽說,雖然退休了,但是退休後生活比上班時還要忙。因為,他們兄妹兩個,哥哥馬上70歲了,身體也不好,根本沒辦法照顧老父親。自己作為女兒相對還「年輕」,照顧老父親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了。
  • 百歲老人長壽秘訣竟是七句話
    很多人通過新聞媒體領略到了一些百歲老人不服老的壯舉,這一切是如何實現的呢?到老年階段仍然能保持生機勃勃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網站近日報導了六位長壽老人的抗衰老秘訣,他們的語言質樸、簡單、誠實和直接,容易遵守。
  • 日本「長壽村」的老人,90歲依然身強體壯,只因他們常吃這些食物
    導讀:長壽幾乎是每個人的嚮往,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長命百歲,甚至長生不老,到了中老年更是在飲食、作息上處處小心,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更長久更健康。而在日本有這麼一個地方,裡面的老人到了90歲依然身強體壯,只因他們常吃這些食物。
  • 杭州最長壽的老人去世享年113歲 有兒孫90多位
    這是劉阿二(戴紅圍巾)生前蕭山日報記者為她拍攝的生活照與其用悲傷來形容王文君的心情,還不如用失落來表達。王文君,47歲,蕭山河莊街道向前村村民。就在前幾天,他剛剛送走了113歲的奶奶劉阿二。「奶奶在我爸媽結婚的時候就一直和我們住在一起,每天我都會和她說說話,到她床邊看看她,現在突然沒了,叫她也聽不見有人應了……」整整113歲,劉奶奶生前是杭州最長壽的老人。
  • 「中國長壽文化鄉」最長壽老人離世 享年115歲
    華商報安康訊(記者 張建全 通訊員 馬豔)11月22日,安康鎮坪縣最長壽的老人胡厚銀離世,享年115歲。「父親走得很安詳,但是他一走,我們都沒有了歸屬感。俗話說,父母在,家就在。胡厚銀的二兒子胡從華介紹說,老人長壽除了政策關懷、子女孝順和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還與鎮坪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胡厚銀老人離世後,鎮坪縣委宣傳部、民政局等負責人第一時間上門弔唁,慰問老人家屬,並希望後人們繼承老人勤勞樸實的優良作風,繼續發揚尊老敬老、仁愛孝道的良好家風。
  • 320餘位 「90後」高齡老人慶雙節話長壽
    10月1日是今年國慶中秋雙節之日,在河北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內,320餘位超過90歲的高齡老人齊聚一堂,共慶祖國生辰和中秋佳節,共話長壽秘訣。在1000多平米的燕達養護中心的金色年華大廳內,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 有長壽老人,子女或許會面臨這幾個難題,現實又無能為力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家裡的長壽老人健康狀態不佳,那么子女可能會面臨這幾個難題,現實又無能為力。照顧失能父母,而自己也是老人作為子女,理應對父母的恩情心存感激,並且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付出。不過落實在行動上,總免不了太多的不易和艱辛。
  • 97歲高齡楊振寧談長壽!能活過90歲老人的共同特徵
    能活過90歲的人的共同特徵 看看你達到了幾項? 近來,美國與歐洲幾個不同的研究機構對生活在各地的長壽者進行了跟蹤調查。綜合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90歲以上的老人有以下29項共同特徵:
  • 這裡的400多位「90後」老人的長壽秘訣都是啥?
    截至目前,入住這裡的北京老人中有433位已超過90歲,高齡老人比例在養老院行業中名列前茅。這些「90後」老人有什麼長壽秘訣?聽聽他們的講述。「哦,我也就比您稍微大一點兒,91歲咯。」每次說到這兒,看著對方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吳老就會像孩子一樣仰頭哈哈大笑。吳老認為,好心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他給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八個字「沒心沒肺,愛吃能睡」。他對這八個字有自己的解讀。「沒心沒肺可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想,而是不要被雜事、瑣事、煩心事幹擾。」
  • 4大錯誤飲食觀念,讓你很難長壽!90歲老人分享長壽食譜
    說起健康、長壽之類的話題,除了基因這個繞不開的影響因素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飲食習慣對於壽命地影響了。這幾種飲食習慣,讓你與長壽無緣!1.極端素食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長壽,選擇不吃肉類,以此來預防高血脂等疾病,其實,雖然素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是長期絕對素食,會容易造成蛋白質、鐵、鈣等物質的缺乏,這些物質只有靠攝入肉類、蛋奶等才能補充。尤其是對於體質虛弱的老人來說,容易造成營養缺乏,攝入過多的主食,同樣也可能造成血脂的升高,因為人體70%的膽固醇都來自於自身合成。
  • 長壽村90歲阿公擔百斤水 99歲阿婆幹家務活[圖]
    8000村民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220人,其中90歲以上者達41人;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高齡老人基本上都能生活自理。  距天河城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天河區東北部有兩條「長壽村」——鳳凰街轄區的柯土塱村、漁沙坦村:兩條村約8000村民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220人,其中90歲以上者達41人;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高齡老人基本上都能生活自理,90歲的徐華興老人至今仍獨自1人打理300棵荔枝,經常擔上百斤水上山澆灌;99歲何記娣老人也還能幹家務活……  昨日記者一行走進這兩條長壽村探秘。
  • 102歲長壽老人 長壽養生秘訣有哪些
    老人說。  除每頓要喝酒,老人還有一個飲食習慣:吃雞蛋,幾乎每天都要吃幾個。  重陽節又要到了,蘇勇奎家的那壇酒,又要開封了。「這壇酒,是我特意泡給奶奶喝的養生酒。」蘇勇奎的家,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茶場村。蘇勇奎的 奶奶蘇學 明,今年102歲,是全村唯一的百歲老人。
  • 他發明拼音活了112歲,說他從不吃補品,談起長壽,他總結了5句話
    周有光,是我國「漢語拼音之父」,生於1906年,在2017年1月份的時候去世,享年112歲。在我們中國,能到90歲已經算是高壽,而周老到112歲,已經算是我們中國的長壽老人了。他是我國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不僅在語言文化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養生長壽方面,更是有很大的見解。
  • 116歲老人,年輕像8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家在「風箏之鄉」山東濰坊的張爺爺今年116歲了,十裡八村都知道張爺爺長壽,老人的名號,雖然張爺爺,年紀挺大,但看起來卻並不是特別顯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很好,身體也很健康。
  • 中國最長壽老人,現年134歲,喜歡吃的東西普通人難以下咽
    不論是秦始皇、漢武帝,還是後世的唐太宗、明世宗,都曾為「長生」付出了行動。但事情總是不能盡如人意,他們並沒有長命百歲。不過,這並不代表長壽就不太可能。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些高壽的人。而我國現在最長壽的老人,便是來自新疆的阿麗米罕·色依提。
  • 老人太長壽,對於兒女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幾個問題很現實!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也往往會獻上長命百歲的祝詞,很多人經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事實上如果家中的老人真的非常長壽的話,對於兒女和子孫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幾個問題非常現實,你或許遲早要面對。
  • 2位68歲老人哭訴:家裡有長壽老人,我快熬不下去了
    爸爸68歲了,平常都是他一個人照顧奶奶,以前爸爸從來不和她說照顧老人有多辛苦,她也就從沒放在心上,這次爸爸住院她才知道自己為爸爸分擔得太少。她一邊照顧住院的爸爸,一邊照顧在家的奶奶。短短的幾天時間,她覺得這比白天上班晚上帶娃的日子還要辛苦幾倍。而奶奶有時候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哭啊鬧啊的更是讓她手足無措。
  • 為何有人說長壽老人「克」子孫?過來人揭秘真實原因,現實又無奈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在以前,人們大多講究氣運一說,認為老人過於長壽,會影響子孫後代的命數,導致家族運道越來越差,通俗來講,就是老人長壽「克」子孫,但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嗎?王奶奶今年50歲了,在家中處於第三代,上面還有一位95歲的奶奶,身體非常硬朗,日常小病小痛也幾乎沒有。但是家裡的子女卻都不長壽,到了王奶奶這一輩已經人丁稀少,而她自己的老公也英年早逝,自己一個人將兩個孩子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