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民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不斷重視和發展體育事業,如今我們正在朝著世界體育強國的目標發展著,短短的幾十年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幾乎在所有的國際賽事上,我們都能看到中國運動健兒們的身影,他們乘風破浪、披星戴月,他們用汗水讓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國際舞臺的上空。
如今的中國呈現出全面發展、百花爭豔的態勢,那麼南方與北方相比,到底哪裡的體育水平更勝一籌呢?
其實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爭金奪銀的人才。但根據環境差異以及身體條件的影響,在體育的水平還是形成了一定的差異。比如:南方人短跑要好一些,北方人長跑則要好一些,這就是因為北方人身體強壯力量好,南方身材相對矮小靈巧而速度好。比如廣東的蘇炳添則是頂級的速度型短跑選手,目前的亞洲紀錄讓短跑強盛的日本人也沒有打破這一個極限。
南北對比,我們參考的依據有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中國運動會可以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中國各個省市的體育水平,參加這個運動會的選手都是代表地方的頂尖運動員。而我們可以看出的是,廣東省拿了四次第一,山東兩次,拿過第一的還有遼寧以及上海。根據排行榜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廣東、上海、北京、山東、遼寧、江蘇這幾個地方處於競爭力的第一檔;從這份數據來看南北方差距其實並不算很大,可謂並駕齊驅。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各個地方奧運會金牌的貢獻量,遼寧省44枚、江蘇省33枚、湖北省29枚分別位列前三甲,緊隨其後的是廣東27枚,山東24枚,北京23枚,浙江省17枚,上海市13枚,湖南省17枚,四川省15枚,河南省13枚,福建省12枚,天津市11枚,廣西10枚。這些地方都是奧運會金牌數量達到10枚以上,從這項數據看,似乎南方的實力更加強一些。
論一個地方的體育發展水平,其實體育的氛圍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體育水平的發展跟一個地方的經濟環境以及體育文化氛圍都有極大的關係。我們發現沿海省份的體育是咯都不會太差,因為他們有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這些地方可以大量的投入資金建設體育硬體設施、培養人才,比如大量的體育館、體育場。同時積極參與體育建設的地方一定會帶動體育水平的提升,不管大大小小的體育比賽,一定會為地方打造出更加專業化的體育團隊。比如看全運會的舉辦地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遼寧、山東、天津,這些地方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同樣在積極承辦體育賽事的同時,帶動了全民參與運動,提高體育水平是水到渠成的事。舉辦過大型國際綜合賽事的有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2010年亞運會的廣州、2011年大運會的深圳、2014世青賽的南京、2019年軍運會的武漢……
我們發現這些地方大多數出現在南方。毫無疑問,南方的體育氛圍更加好一些,尤其是體育代表城市——廣州。廣州是國內體育氛圍最好的城市,無論是火爆的籃球還是足球,當地的熱情都很高,場等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非常好,廣東省的籃球和足球都是國內自成一派的,甚至可以衝出亞洲。
論實力,南北差異並不大,各有各的優勢,但論體育氛圍,無疑南方更要突出一些。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