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整體上我國居民體重偏重肥胖問題繼續凸顯,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
超重/肥胖的人多了,脂肪肝、高血脂的人群數量就會增長,糖尿病、腦卒中、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也會升高,肥胖是很多慢病的「萬惡之源」。所以,減肥刻不容緩。
要想減肥,飲食控制自然是關鍵,不減少熱量的攝入,減肥就無處談起。那麼,三餐怎麼搭配最瘦身?下面來看看吧!
一、三餐怎麼搭配易瘦身?記住4原則,或能健康瘦得快,附1日食譜推薦
原則1、膳食結構選擇
吃得好,應該是指平衡飲食,各種營養素搭配合理,但是許多人把吃得好理解成了吃得豐盛,將豬牛羊肉等肉類食物作為主要食物。這樣,許多人的身體越來越胖。
那到底什麼樣的膳食結構才是正確的選擇呢?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由中國營養學會推出並首發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是指導中國居民科學平衡膳食的重要工具。很多人覺得複雜,這裡給大家一個簡化版本的原則——「211 原則」
一頓飯裡,一半是蔬菜類,剩下一半分別是蛋白質和全穀物。也就是說,蔬菜:蛋白質:全穀物=2:1:1。
原則2、放慢吃飯速度
《中國食品學報》的一項研究指出,與經常「狼吞虎咽」的人相比,「細嚼慢咽」的人肥胖的機率要低 42%。
這是因為人在吃得很慢的情況下,對食物的飽足感會更強。醫學上的研究也顯示,人的大腦需要 20 分鐘的時間才能感應到「飽」的感覺,這正好解釋了為什麼細嚼慢咽利於減肥的原因。
所以,如果想要減輕自己的體重,你需要放慢吃東西的速度。
原則3、吃飯順序
很多人的吃飯順序是先動筷子吃飯,然後,配一些肉、魚,很快就把一碗飯吃完了,最後吃一點蔬菜;最後再喝湯及吃水果。
但這樣的進食方式比較很容易使人發胖,這是因為先吃大量的精緻的米食,一方面,讓身體的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這樣的結果就是更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另一方面,這樣也很容易吃下過多的熱量。
那什麼樣的吃飯順序利於減肥呢?
餐前半小時一杯溫水,然後吃蔬菜,再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主食(粗細搭配的主食)。
首先,餐前的一杯水可以填一下我們飢餓的胃;其次吃「熱量密度」低的蔬菜,而且它是高纖維食物,可以增加身體飽腹感;再次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補充每日的蛋白質需要,也利於增加身體的飽腹感和提高基礎代謝率;最後吃主食,此時應該不會感覺很餓了,就不會一下子吃太多高澱粉的食物,也就達到了減少能量攝入的目的。
通過這樣的調整,一方面可以改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另外還能輔助減肥和養護身體健康。
原則4、吃飯吃到八分飽
每頓飯吃飯吃到八分飽,就可以減少那 2 分飽的能量,日積月累就會瘦下來。
比如,成人每天大概會攝入 1800kcal 的熱量,如果每餐吃到八分飽,跟平時的飲食量比較,每頓飯吃到八分飽,一日就可以減少攝入 360kcal 的熱量。那麼一個月就減少了10800kcal 的熱量。
根據,減重 1kg 需要消耗 7000kcal 的熱量,經過一個月的八分飽飲食,就可以輕鬆的減肥 1.541kg。
二、附1日食譜推薦(1000kcal):
早餐:水煮青菜100g、煮雞蛋一個50g、脫脂牛奶250ml、蒸紅薯100g;
午餐:木耳炒芹菜150g(木耳50g、芹菜100g)、清蒸雞胸肉75g、雜糧飯100g;
午加餐:蘋果一個400g;
晚餐:炒西蘭花100g、清蒸魚75g、脫脂牛奶250ml、蒸南瓜100g。
提醒:這個食譜適合一般女士減肥一天的能量需求,如是男士,主食能量可每頓增加主食的1/3。
參考文獻
[1]顧景範.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解讀[J]. 營養學報, 2016,
38(006):525-529.[2]王莉. 進食速度過快容易引起肥胖[J]. 中國食品學報, 2008, 8(5):161-161.
[3]王友發, 孫明曉, 薛宏,等. 《中國肥胖預防和控制藍皮書》解讀及中國肥胖預防控制
措施建議[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19, 53(9):875-884.
[4]宇野麻由子, 野口健志. 蔬菜→蛋白質→米飯:順序進餐瘦身法[J]. 健康與美容:上半
月, 2015(5):44-44.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