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裡,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豬肉的價格問題。「您家今天吃豬肉了嗎?」成了每日問候,而詢問每天的豬肉價格,也成了家裡掌勺人最常說的一句話。一塊豬肉20多塊,一塊五花肉30多塊,不少打工的年輕人紛紛表示,自己現在連豬肉都吃不起了,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到外面的餐館裡看看有沒有還沒漲價的豬肉,點幾道菜來吃吃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即便現在的豬肉價格瘋漲,外面餐館的豬肉菜卻不怎麼會漲價,即便漲價了,價格也只提升一點點。更不要說那些做早餐的店鋪,豬肉大包子的價格更是便宜,只要2塊錢就能買到一個。
為什麼我們自己在菜市場裡賣的豬肉價格那麼昂貴,漲到20多塊錢,而包子鋪裡的豬肉包子依然還能以2塊錢的價格售賣呢?其實,這裡面有多重原因。
1、小本生意不敢漲價
開包子鋪或是早餐店,這是小本生意,這使得小店的老闆非常為難。包子並不像其他商品一樣,也不像菜市場裡的豬肉那樣,每天都有新價格,想要漲價是很難的,即便要漲價,那也是間歇性的,不能一直上漲。如果包子這種利潤本來就小的食物漲價了,太影響生意,別人不在這裡吃了,包子反而賣不出去,得不償失。
2、拿到的豬肉更便宜
一般包子鋪的店面,會緊鄰菜市場,如果沒有緊鄰菜市場,也會和市場購買食材的豬肉鋪老闆打好關係,拿到的豬肉價格也會更便宜一點。和豬肉鋪的老闆說說好話,豬肉的價格降低一點,這樣能讓做包子的豬肉成本更少一點,儘可能的在原材料的價格上節省一點。
3、做包子的豬肉減少
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將包子裡的豬肉量減少。本來一個大大的豬肉包子,體型不斷縮水,裡面的餡料也不斷減少,有時候會有其他食材代替。比如說一個純肉餡的豬肉包子,可以加上大蔥、白菜、捲心菜、胡蘿蔔、筍乾、香菇等食材,美名其曰是增加口感和緩解油膩,其實豬肉的用量少了很多,這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比較不聰明的做法,就是明擺著減少了豬肉的用料,讓你一吃就覺得這包子裡沒什麼餡料,吃起來就是白面饅頭的味道。這樣一來,大家心知肚明,包子鋪的老闆用的還是好豬肉,但是豬肉價格太貴了,只能減少豬肉的用量。而消費者們自行選擇,是要理解包子店老闆,繼續買豬肉包子吃,還是換一家價格不變,餡料依然很多,但是不知道豬肉是不是好肉的包子店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