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20歲,是準備期;20到60歲,是提升自我的工作期;60到80歲,是死亡準備期。
稻盛和夫把自己的人生設定為80年,分為三個階段:準備期、工作期、死亡準備期。稻盛和夫對於生死,其實已經看得十分透徹。
出身平凡卻創造傳奇
稻盛和夫1932年,在鹿兒島市普通人家出生。年少時,資質平平,參加考試沒有考上重點中學;於亂世中成長,13歲患肺結核差點去世;大學畢業後,進入陶瓷業,在朋友的資助下,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後來在稻盛和夫的誠信經營下,京瓷發展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52歲,稻盛和夫創立了KDDI(日本一家電信服務提供商),同樣也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所以「經營之聖」這個稱呼用在稻盛和夫身上非常合適。
65歲散盡家財剃度出家
65歲的稻盛和夫在一次體檢中,被醫生診斷患上了胃癌。稻盛和夫其實並沒有特別驚訝,而是非常淡定平靜,就說了一句:「哦,是癌症嗎?」然後依然按照自己的行程表,繼續工作。
後來稻盛和夫通過做手術手術,切除了自己三分之二的胃,不久養好身體後就毅然決定剃度出家。出家前,稻盛和夫非常堅決地把自己擁有的京瓷和日本電信的所有股份,送給自己的員工。
化緣時遇女清潔工給100日元
稻盛和夫出家之後,化緣就成了她的必修課。當時他就挨家挨戶去化緣,但是絲毫沒有收穫。當時,稻盛和夫在外面走了一天,非常疲憊準備回到寺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年邁的女清潔工。女清潔工叫住他,給了他100日元,讓他拿去買麵包吃。
當稻盛和夫接過這100日元時,全身就像是被電擊了,眼淚也控制不住流了下來。稻盛和夫沒有想到最後幫助自己解決溫飽問題的竟然是一位清潔工。
善良與否,與錢的多少並沒有關係;財富對人的意義,也不能用多少來衡量。在接受幫助的瞬間,稻盛和夫頓悟:那種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感覺,就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後來,稻盛和夫想要把幸福和與人為善的理念傳遞出去,用自己的有限的能力幫助更多人解決工作問題和溫飽問題。
再出山,僅花一年時間將日航扭虧為盈
在日航遭遇危機之時,當時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親自去寺院請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航。但是因為航空是自己沒有接觸的領域,稻盛和夫拒絕了首相的邀請;直到第三次邀請,稻盛和夫才同意出山拯救日航,但是他提出了兩個要求:不帶任何團隊、不要任何薪水。
之後,稻盛和夫就只花費一年多時間將日航扭虧為盈,重回世界500強之列。稻盛和夫的一生經歷過很多苦難,但也登上過巔峰,他說過: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真正的勝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給的機會,磨鍊出純淨美麗的心靈。
雖然現在稻盛和夫已經退居二線,但依舊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晚年的時候,他將自己年輕時成功的心得經驗和經營智慧,鑄成《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的就是讓後人能夠吸收他成功的經驗。
針對當下年輕人的人生困惑,如生活意義、職業的選擇、工作的態度、成功的依據給出了詳細的建議。
當然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稻盛和夫的哲學,也可選擇《心》《活法》《幹法》這三本書。
《心》藉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謝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
《活法》正面闡述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等,闡述了稻盛先生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基本思想;
《幹法》深刻揭示了工作的意義,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性和從容笑對人生,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