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一個傳奇。他27歲開始創業,40年來赤手空拳創辦了兩家財富500強公司。並在78歲時將瀕臨破產的JAL公司轉虧為盈,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是科學家、企業家和哲學家,他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65歲時開始隱退,創辦了一所私立學校,傳播他的商業哲學和稻盛和夫哲學。馬雲、任正非曾多次向他諮詢如何經營企業。
也正是65歲這一年稻盛和夫在體檢中被診斷患有胃癌。也許他已經看淡生死了,一點不覺得驚訝,反而很平靜。只是淡淡地回答:「哦,是癌症嗎?」然後,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他按計劃去了日本岡山發表演講。演講結束後,他去和幾個學生聊天喝酒,玩得很開心。
手術後兩個月,他解僱了自己所有的職位,並把他的股份分給了員工。然後他來到京東圓福寺,選擇剃度出家,正式皈依佛教,並準備在寺中等待他的死亡。那是一個深秋的日子,天氣像冬天一樣寒冷。稻盛和夫穿著布袈裟、竹帽和草鞋走進村子,一個接一個地站在門前念叨著,要錢和米飯。涼鞋露出的腳趾被瀝青割破,滲出了血。
當稻盛和夫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返回寺廟時,他遇到了一位年長的女清潔工。這位衣著樸素、皮膚黝黑的女清潔工也就是社會底層的"窮人",給了稻盛和夫100日元買麵包吃。當稻盛和夫收到100日元時,他全身像觸電一樣顫抖,感激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他從來沒有想到授予他幫助的竟是一個幾乎剛剛只能解決自己溫飽的清潔工。
正是這次相遇讓稻盛和夫徹底頓悟。後來描述當時的感受時說:「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不久,稻盛和夫離開了寺廟,回到了世俗。他給了自己一個新的使命,他想傳播幸福和善良的思想。他決定給人們提供足夠的食物和衣服,甚至儘可能多一些體面的工作。
稻盛和夫一生都在踐行「尊天愛民」。尊重天堂和熱愛人民是什麼意思?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只有一種公平和謙虛的態度,崇尚自然,熱愛人類,熱愛工作,熱愛祖國。他說:「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金錢對生活的重要性不能用它包含了多少來衡量。關鍵在於它包含了多少愛和善良,這樣別人才能感受到愛,接受別人的愛的禮物。這難道不是一種存在的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