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吐槽,為啥孩子老愛選國外繪本,讓我講故事?

2020-12-26 騰訊網

當下,許多孩子都愛看繪本,但不少家長發現,國內繪本和國外繪本放到一起,孩子會挑出國外繪本讓自己講。這為啥呢?國內原創繪本太愛講道理,總給人一種教訓人的感覺,孩子一聞「味道」就不對!對這一話題,今日在寧舉行的東方娃娃原創繪本論壇上,中國少年兒童閱讀推廣聯盟主席李學謙認為,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批優秀繪本作家、畫家和編輯,對原創繪本的宣傳推廣也逐步受到重視,但對照《小豬佩奇》這樣的作品,咱們「兒童本位」的理念還沒有落實好。實習生 馬雯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孩子們看的大半是國外繪本

影響孩子認同民族文化和後續學習

繪本是近幾年少兒出版發展最快的一個品類。我國繪本出版是20年前從引進國外繪本開始的。剛開始,繪本出版以引進為主,歐美和日本的優秀繪本被大量引進,形成「愛心樹繪本館」「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啟發精選世界優秀繪本」「蒲蒲蘭繪本館」等引進版繪本品牌。從2006年起,一批作者和出版人開始探索創作出版原創繪本。周翔創作了被曹文軒譽為「中國原創圖畫書優美開端」的《荷花鎮的早市》;保冬妮創辦原創繪本刊《超級寶寶》;熊亮提出「給孩子一個可以記憶的中國」等等。

但從整體上看,繪本市場依然是引進版佔優勢。據開卷市場監測數據,少兒圖書零售市場繪本銷售總碼洋中,原創繪本佔40%,引進版佔60%。有研究者對2015年到2017年京東、噹噹、亞馬遜三大電商平臺3-6歲繪本銷售排行榜做了分析,發現排名在前30名的圖書中,有28種是引進版繪本。

如果孩子們看的都是國外繪本會有什麼影響嗎?「引進版繪本中的人物、故事、場景都是外國的,呈現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也是外國的,還有大量體現不同國家價值觀、審美取向和生活習俗的各類文化符號,如美國繪本中身穿有美國國旗圖案服裝的人物、日本繪本中的忍者等。」李學謙說,這些都有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進而影響到孩子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從孩子後繼學習的角度看,「部編本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的篇目,體現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價值取向,不改變繪本市場以引進版為主的狀況,有可能使孩子早期閱讀與他們將在義務教育階段接受的教育脫節。」

學學《小豬佩奇》的「兒童本位」

不要人為給親子閱讀製造「障礙」

「繪本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幼兒。《小豬佩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部動畫片和衍生的繪本寫的就是小豬佩奇的日常生活,卻傾倒無數中國孩子,值得我們借鑑。」李學謙認為,原創繪本的市場表現不令人滿意,原因很多。有創作本身的問題,如缺乏圖文俱佳的作者;有出版方面的問題,如編輯對繪本的理解不到位,協調圖文作者、整合圖文文本能力不足;也有推廣、輿論引導等方面的原因,如各種排行榜、推薦書目一度偏重於引進版繪本。

「但這些都不難解決。作者、編輯隊伍可以逐步成長起來,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了一批優秀的繪本作家、畫家和編輯。對原創繪本的宣傳推廣也逐步受到重視。」李學謙表示,更重要的問題是「兒童本位」的理念還沒有在繪本的創作、出版中得到很好的落實。

口頭上承認 「兒童本位」容易,但落實起來不容易。李學謙提到,前幾天參加國家出版基金2020年度項目終審,有一個原創繪本系列總體不錯,符合資助條件,但裡邊一些話是幼兒難以理解的。比如「月朗星稀的夜晚」、「太陽公公氣得要得抑鬱症了」。「什麼是抑鬱症?學齡前孩子能懂嗎?」再比如「這事兒真不咋的」,「轉圈兒咬自己的尾巴尖兒」。「不知不覺中給孩子製造閱讀障礙,這種現象在原創繪本中常常可以見到。」

別為「圖省事」出知識性繪本,

也讓孩子們在其中找到生活和同伴

這幾年原創繪本多了,但市面上取材於我國民間故事、經典名著、傳統節日和童謠的繪本很多,來自於兒童現實生活的不多。研究者對2016年國家圖書館少兒館編制的中國原創圖畫書核心書目分析發現,100種繪本中,有53%以上題材來自於我國民間故事、經典名著、傳統節日和童謠。之所以出現這種創作、出版傾向,有些是因為作者和出版單位「圖省事兒」,但更多還與對繪本功能的認識有關。李學謙說,「我們希望繪本能像教材一樣,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不反對這類繪本,但只有這些,孩子在閱讀中看不到自己、看不到同伴、看不到自己的童年,要想孩子更多地親近原創繪本,恐怕是困難的。」

國內繪本,從題材到敘述方式,都有待進一步發展。原創繪本中,故事類、傳統文化教育類的較多,涉及兒童身心健康、社會性發展、科學啟蒙、藝術審美等方面發展需求的較少,尤其是原創科學圖畫書幾乎缺失,不能適應兒童全面發展的需求。還不止於此,從敘述方式來看,也偏成人化。不少原創繪本的故事情節、故事發生的場景、表達方式遠離兒童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使兒童難以理解。

相關焦點

  • 日本繪本大師成都講故事
    昨日上午,宮西達也全國巡迴演講成都站在金沙劇場舉行,這也是54歲的宮西達也第一次來到成都,與成都數百名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看表演、講故事。「恭喜大爺」現場講故事昨日,成都金沙劇場被布置成了一個童話的世界,數百名粉絲在臺下翹首等待,而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是年幼的孩子、家長,以及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大家好,我是宮西達也。」
  • 部分兒童繪本被吐槽「無法接受」,專家:家長先讀,做引導
    那些糟心的兒童繪本》的文章開始在網上流傳。文章列舉了部分兒童繪本,質疑「挖鼻孔」等內容是否有可能導致孩子模仿,同時表示一些繪本故事的價值觀「無法接受」。該文章迅速引發關注,有人表示,為孩子選書成了「難題」。為此,中新網記者先後採訪了多名家長、業內人士,對問題逐一進行分析。經過梳理,記者發現,《天雷滾滾!
  • 繪本還是國外的好?適合孩子看的中國的童話故事,千年前就有了
    現在孩子看到好一點的繪本其實大都是外國引進的,翻譯成中文或者是山英文原版。那麼這麼長時間的外國文化引進,也會給家長形成一個固定印象。給孩子看的繪本還是國外的好。但是家長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是,屬於中國的童話故事,早在千年前就有了。
  • 聽奶奶講故事,「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出版
    這一次,畢淑敏為孩子們帶來心靈成長書,也是她在兒童繪本領域的首次創作,「因為我做了奶奶」。近期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品牌特別策劃的新書「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上市。8月31日,「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第二書房」舉辦,繪本作者畢淑敏,童書出版人、兒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第二書房創始人、全國「十大讀書人物」李巖,童書譯者、著名閱讀推廣人孫慧陽等嘉賓來到現場。說到寫童書,有個緣起,「我的小孫子會跟在我的後面說,奶奶講個故事吧。」
  • 好繪本都是國外的嗎?NO!這些原汁原味中國風原創繪本,讓孩子感受...
    雪球剛開始看繪本的前幾年,我買了很多的經典國外繪本,大多數雪球也都很喜歡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雪球雖然讀了大量的國外經典繪本,但國產繪本卻沒看過幾本。這套書不僅是一部歷史通識百科繪本,還是一部遊戲線索故事書。讓孩子了解宋代歷史的同時尋找畫面中的故事線索,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主線故事是「胖嫂回娘家」和「爺孫騎驢記」經典民間故事,讓孩子不只是單調的欣賞圖片,還能看到好玩的故事。
  • 市場火熱 兒童繪本瘋狂背後家長焦慮如何解?
    市民王靜家兒子快兩歲,家裡有一小書架繪本,30多本。「我看有朋友家給孩子看英文繪本,效果還不錯,最近我也考慮買英文繪本,這麼大的孩子應該可以看了吧?」王靜想買,又有點猶疑。  繪本市場火熱 家長有了「選擇困難症」  採訪中,家長對繪本的問題比較集中。
  • 4歲孩子聽故事記不住細節,家長可能進入了思維誤區,三步改善
    誰知她來一句「你們不知道這教育孩子的事有多難?」我自從把老大接回來以後我算是徹底了解了為啥「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了。孩子這還沒上學呢,就已經讓我心力憔悴了,好在是在休產假,小的有月嫂照顧,白天老大上幼兒園,就晚上這一會兒就已經把我給氣得七竅生煙,這將來上了學可怎麼辦?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兩位媽媽都是在講故事,可孩子的反應卻完全不同,可見要給孩子講好小故事,也是有學問的。那麼,我來分享一下我在給孩子講故事中總結的幾點經驗。技巧一:充滿感情,繪聲繪色在我家孩子2歲多,我剛開始給他講時,只是單純的照著書讀,不帶任何感情。後來參加了一個書房組織的繪本閱讀活動,聽著老師講故事,和我講的一對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孩子顯然更喜歡老師講的故事。後來,我就不斷的跟著老師學習,嘗試不同的講述風格。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有的孩子對看書比較有興趣,有的孩子沒有,親子共讀的行為可能也就堅持打卡一個月,家長的耐心有限,過了這一陣,可能就投入到了其他的學習活動中去了。不管是繪本、漫畫、英文書,親子共讀是行為,繪本是內容,行為結合內容,我們得到學習結果。但是閱讀繪本到底能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哪些啟蒙教育?是不是閱讀了繪本,我孩子以後上學,語文成績就好了?
  • 有了Luka Mini繪本閱讀故事機 孩子再也不纏著我給她講故事
    ,讓孩子的認知方式也顯得不那麼單一。另外在配套APP中還可以查到海量各式各樣的閱讀繪本,其中中英繪本超過了7萬,英文繪本超過2萬,而且每月還有1500多本更新,所有內容數量更是超過了100萬,而且都免費使用。這對於像我這樣平時工作忙到起飛、沒有時間給孩子講故事、一講故事就打哈欠的父母來說,真的是徹底的解放。
  • 親子閱讀專家分享怎麼給孩子讀繪本,孩子更智慧!家長可收藏
    有孩子的家裡都會購置很多的繪本,可是,媽媽們一邊購買一邊心疼,為啥我的孩子就不愛讀呢?為啥孩子到現在還不能自己流利的複述呢?為啥孩子聽故事的時候都不提問題不好奇呢?今天子玲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作為專業的親子閱讀指導師我一般是如何跟孩子來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
  • 孩子睡覺前鬧著講故事很苦惱?講故事的這些好處,或許你沒想清楚
    每天的晚餐之後在溫馨的燈光中,我會和倆娃一起呆在舒適的房間裡,二寶坐在我的腿上,大寶依偎在身旁,津津有味地聽我講繪本上的睡前故事。然後孩子們聽困了,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陶醉在美麗的童話故事中。孩子甜蜜的閉上眼睛,嘴角還帶著一抹微笑美美地睡去。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給孩子講英文繪本,已經是非常流行的事情。英文繪本的獲得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所以,孩子讀英文繪本,再尋常不過了。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
  • 繪本故事正確的打開方式,陪伴孩子成長,塑造價值體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好的繪本故事不僅可以滋養孩子的內心,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方式。但是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繪本的時候,往往會理所應當的認為,隨便挑選一本給孩子讀就可以了。孩子讀來讀去,非但不能塑造自己的價值體系,不能陪伴自己成長,反而起到了諸多負面效果。
  • 孩子繪本該怎麼選?聰明家長根據孩子年齡,選擇最適合
    昨天從姐姐家搜羅了一大堆的繪本,因為外甥女已經上小學了,家裡太多玩具和書都讓姐姐清理了出來,問我要不要,當然要了,大寶已經一周了,繪本可以教他很多東西了。我去取書的時候發現好多繪本都很新,有的甚至都沒有打開塑料封。
  • 會講故事的孩子邏輯思維更強
    開始,大家還有些拘謹,經過三站的聊天,我們家長開始相熟絡落起來。孩子們熟悉的更快,他們已經玩在一起了。其中,有的小朋友拿出媽媽的手機,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給大家演唱兒歌;有的小朋友給大家分享自己的零食。身邊的優優,一直保持著沉默。我知道孩子在擔心著什麼,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總要表現點什麼,優優的歌聲不佔優勢,現場來一段朗誦也有些不合時宜。
  • 給孩子講齊天大聖孫悟空,家長該怎麼入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小朋友看的動畫片是熊大熊二,是喜羊羊美羊羊,學的是灰太狼說我還會在回來,而近兩年開始流行小豬佩奇,小朋友開始學佩奇的豬叫聲,我開始蒙圈和擔憂動畫教育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前段時間收到磨鐵星球出版的《給孩子講西遊記》經典名著鑑賞解讀繪本,對於這本繪本第一感官是重,美,厚。
  • 「2020中國繪本展」繪本親子故事會徵稿啟事
    為了活躍家長和孩子們的「蝸居生活」,中國繪本展組委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CBBY)、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24家繪本出版單位、多家藝術院校,與騰訊兒童、鳳凰教育、快手、當當網等網絡平臺合作,共同發起「2020中國繪本展」繪本親子故事會公益活動。
  • 班主任周記|老師手縫繪本人物,讓孩子身臨其境讀故事
    編者按:不知不覺「班主日周記」欄目,已經陪伴孩子和家長走過了兩個學期。從第一篇《入園哭鬧最正常不過,要學會給孩子安全感》到上學期期末結束,針對如何引導孩子適應小班幼兒生活,教師在欄目中給出了多方位的分享和建議。對於這學期,幼兒會有哪些收穫,又會遇到哪些問題?
  • 【外教講繪本】是我的《It's Mine》
    >50000個家庭成長故事 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中國父母越來越關注孩子的英語能力。據語言專家介紹,對於語言掌握最關鍵的是:母語環境下的大量繪本閱讀。 我們將不定期向讀者分享一些歐美經典原創英文繪本,並配備由來自美國的資深外教老師陪讀視頻,真正的「經典+母語」。幫助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快速提升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