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奶奶講故事,「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出版

2020-12-27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怡)作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女作家,畢淑敏被王蒙稱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她的文字平和優雅,春風化雨,陪伴幾代人。同時,她還致力於心理學,善於捕捉兒童纖細的內心變化,提出精巧的解決之道。

這一次,畢淑敏為孩子們帶來心靈成長書,也是她在兒童繪本領域的首次創作,「因為我做了奶奶」。

近期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品牌特別策劃的新書「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上市。8月31日,「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第二書房」舉辦,繪本作者畢淑敏,童書出版人、兒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第二書房創始人、全國「十大讀書人物」李巖,童書譯者、著名閱讀推廣人孫慧陽等嘉賓來到現場。

說到寫童書,有個緣起,「我的小孫子會跟在我的後面說,奶奶講個故事吧。」畢淑敏感慨道,「真的是今生今世最重大的責任降臨到了我的身上了」。於是,她蹲下來和幾歲的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和探索,開始學著給他講故事。

「然後就想,是不是也把這些故事拿出來讓更多的小朋友聽一聽看一看呢,這就是我這套書的寫作初心。」

畢淑敏透露,「這套書叫做小語的故事,我的小孫子的名字裡面有個『語文』的語字。」小語小朋友也來到發布會,把奶奶講給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廣大讀者。在畢淑敏看來,「沒有哪一本書像我寫這一套書的時候那樣心中充滿了溫暖,充滿了愛,充滿了想對我們的孩子們所講的那些話。」她與插畫師合作磨了一年半,「插畫一遍又一遍改,我有時候已經不忍心了。」

「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共10冊,此次出版的是第一輯5冊——《小語借眼淚》《小語種麥子》《小語聽演唱會》《小語打噴嚏》《小語的舌頭生病了》。整套繪本為3-6歲兒童打造,情節圍繞3-6歲年齡段兒童生活常見問題展開,穿插科普小知識、生活小常識,滿足孩子好奇的天性。深刻的哲思透過生動的文字娓娓道來,引導兒童感知人情之美、自然之美,也為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引路。

童書譯者孫慧陽認為,好的原創童書不僅僅為孩子代言,也提供成人了解孩子的途徑。當書裡的文字被聲音激活,「美好的事物已經注入到孩子內心」。

此次新書發布會上,「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加入第二書房「百城千群萬裡書香」大型公益閱讀活動。向不同城市的孩子傳遞這套書的情感體驗,一同感受成長的美妙。(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作家畢淑敏首次嘗試兒童繪本,以動情故事做兒童科普
    眾多家長在給孩子們選擇圖書時,首先關注的就是教育和認知。然而童書的審美和娛樂的功能在當下社會也日益受到重視。最近,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品牌特別策劃的新書「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繪本」上市,並在北京第二書房舉辦了以「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為主題的新書發布活動。
  • 繪本故事正確的打開方式,陪伴孩子成長,塑造價值體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好的繪本故事不僅可以滋養孩子的內心,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方式。但是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繪本的時候,往往會理所應當的認為,隨便挑選一本給孩子讀就可以了。孩子讀來讀去,非但不能塑造自己的價值體系,不能陪伴自己成長,反而起到了諸多負面效果。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聽故事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語言,提高注意力,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鍛鍊思維和發展想像力。每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哲理,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故事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和個性的塑造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 家長吐槽,為啥孩子老愛選國外繪本,讓我講故事?
    當下,許多孩子都愛看繪本,但不少家長發現,國內繪本和國外繪本放到一起,孩子會挑出國外繪本讓自己講。這為啥呢?國內原創繪本太愛講道理,總給人一種教訓人的感覺,孩子一聞「味道」就不對!
  • 痛心孩子吃兩口就扔掉,4本繪本讓孩子懂得每粒糧食都有一個故事
    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很少再能夠從頭到尾去體驗小麥的整個生長過程了,最多也不過是去參觀一下已經要收割的小麥,如果提前讓孩子通過繪本故事了解小麥,即使僅僅去參觀,孩子也會多了些不同的體驗和情感。所以我們總是能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但是孩子們缺少這個過程,藉由繪本故事我們還可以講講我們兒時的小故事,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2.
  • 一本帶領孩子面對禮貌的心靈成長主題繪本故事《不禮貌的婆婆》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不禮貌的婆婆》吧!作者簡介:荷莉,本名許慧貞,童書作家,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畢業後開始從事寫作,陸續出版童書。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08月繪本導讀:不禮貌的婆婆我的婆婆叫王阿珠,她有一雙細細的眼睛,圓圓的鼻子,長長的臉和卷卷的頭髮。
  • 繪本書目推薦 聽繪本上的故事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繪本是圖畫書的一種,屬於兒童文學。媽媽可以拿著它給寶寶講故事,也可以讓寶寶看著繪本,充分發揮想像力。在此,我們將為大家推薦一些有趣的繪本。《勇氣》文、圖/ 伯納德 韋伯(美) 翻譯/ 阿甲 南海出版公司故事簡介:勇氣是什麼?
  • 繪本《藍色房間》:從育兒角度,探究「內向孩子」的心靈圖景!
    而今天要講的繪本《藍色空間》也是一位內向的小女孩,安靜靦腆,但是卻阻擋不了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就像看似平靜的藍色大海面下是絢麗的魚群,琳琅滿目的珊瑚叢還有未知卻閃閃發亮的寶藏。 其實我們發現大多數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是沉默安靜的性子,在心理學家看來,一個孩子的外向還是內向都是與智力無關的,也沒有優劣之分。
  • 幸福的大桌子│小麥姐姐講故事:NO.61
    《幸福的大桌子》的作者借著一張伴隨六個孩子的成長、小有歷史的大桌子,淡淡陳述著一個家庭的發展,同時也呈現生命成長的過程和生活發展的軌跡。一讀,再讀,會覺得淡而有味。這不僅是一本適合孩子的圖畫書,也適合父母、祖父母品讀,檢索自己人生的心靈思考書籍。
  • 一個撫慰母親和孩子心靈的童話繪本故事《奇怪的媽媽》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奇怪的媽媽》,一個撫慰母親和孩子心靈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個雨天發生的奇妙故事,昊昊生病了,媽媽因為工作無法回去照顧,卻來了一位會魔法的仙女媽媽。仙女媽媽能造雲,會下雨,可是,她能照顧好生病的昊昊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奇怪的媽媽》吧!
  •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其實,給孩子們講一些父母自創的故事,對我們現在的家庭也有相似的作用。簡言之,為什麼父母們要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創造或虛構的故事?▲家庭自創故事,親子關係會如何受益?在聽完奶奶這個故事後,我再也沒有到處亂跑了。▲對小朋友來說,爸媽的自創故事與讀繪本有什麼區別?
  • 花好月圓日,繪本共賞時
    那麼繪本又是怎樣講中秋故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中秋的傳說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關於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豐富,在民間廣泛流傳。那這麼多的典故中,到底該先讀哪些呢?不妨從以下這些繪本開始吧!現代社會,年輕的父母為了工作可能常年奔波在外,孩子只能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於是對於這些孩子而言,中秋就成了與父母團聚的重要時刻,承載了孩子深深的思念。而對於遠在他鄉的父母,中秋的圓月也一定是連接他們與故鄉親人之間的樞紐吧!
  • 寶寶聽完奶奶講故事,嚇得發燒,寶媽詢問後得知奶奶講了這故事
    五年前,王奶奶喜得孫子,由於兒子兒媳都要工作,王奶奶順理成章地進城去「抱孫子」了。 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
  •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發表時間:2014-01-17    來源:北京青年報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金頭髮》    「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第一輯四本,《金頭髮》、《長髮妹》、《魚姑娘》、《兩兄弟》,日前由三聯書店出版。這套書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作工作室的師生完成的。
  • 聽奶奶講察哈爾的故事
    當我在鄂託克草原上開始記事起,就聽奶奶說她的家鄉在察哈爾,甚至往東更遠的地方。是在很早以前遊牧過來的,聽祖輩講他們是圖魯孛羅的後代,受察哈爾萬戶統治,1547年遊牧到西拉木倫河一帶,也就是今天赤峰克什克騰旗附近。
  • 阿卡醬故事屋|聽慄子姐姐講繪本《冬眠旅館》
    阿卡醬主播 | 慄子姐姐甜美可人,藝術創作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對小朋友超級有耐心、愛心,擅長在閱讀中引導孩子進行創作,感受閱讀魅力。畫 面 欣 賞類型:科普年齡:3-6歲文&圖:[日]野志明加翻譯:陳蕙慧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世上最美繪本!讓色彩魔法師柯薇塔奶奶,帶你一探奇妙的想像王國
    對柯薇塔來說,出生於文化重鎮,又從小在文藝世家中成長——父親是歌劇歌手,母親是外語教師,家中雖曾歷經戰亂,但是她的奶奶用繪本撫慰了她幼小的心靈,也為她埋下了日後創作繪本的種子。更可貴的是,柯薇塔創造了三個簡單的故事人物(青蛙、蝸牛、卡斯帕),帶領孩子認識對比色和混色,也提醒我們,最棒的色彩教室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 日本繪本大師成都講故事
    昨日上午,宮西達也全國巡迴演講成都站在金沙劇場舉行,這也是54歲的宮西達也第一次來到成都,與成都數百名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看表演、講故事。「恭喜大爺」現場講故事昨日,成都金沙劇場被布置成了一個童話的世界,數百名粉絲在臺下翹首等待,而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是年幼的孩子、家長,以及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大家好,我是宮西達也。」
  • 科學養育,如何與孩子讀低幼繪本?
    另外,3歲前的孩子,思維還沒有得到發展,所謂故事「意旨」不能太深刻,不能簡單粗暴地說教,更不能人為拔高故事的中心思想,但這不代表給小孩子看的東西就可以膚淺幼稚,而是要有一定的內容。 比如,《「小花生」暖心·成長繪本系列》的五本小故事就分別講述了不同的內容,符合孩子這個階段的成長需要。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繪本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有的人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寶寶喜歡不厭其煩地讀同一本繪本、聽同一個故事。從成長理論的角度來說,我們會慣性地認為這是寶寶到了閱讀敏感期,寶寶需要聽故事讀繪本,是他的成長內需決定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是閱讀敏感期促使寶寶愛聽故事愛看繪本,那麼一個故事或者一本繪本為什麼要讀1000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