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雲在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上寄語金融機構:政銀企攜手和衷...

2020-12-15 澎湃新聞

程天雲在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上寄語金融機構:政銀企攜手和衷共濟 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2020-12-11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程天雲在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上寄語金融機構

政銀企攜手和衷共濟 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12月11日下午,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在仙華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縣委書記程天雲寄語市縣兩級金融機構要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浦江,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鞏固政銀企三方常態溝通、協同聯動的格局,攜手和衷共濟,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金華市金融辦副主任盛建、人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傅贊、金華市銀保監分局副局長施曉霞出席並講話。程天雲致辭。俞佩芬主持。縣領導鄭文紅、俞建輝、張崑崙、朱紅衛、朱曉飛、樓新有,市縣兩級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縣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和企業代表等參加會議。

盛建代表市金融辦對全市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給予肯定。他指出,浦江連續三年召開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體現了浦江縣委、縣政府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當前浦江正致力於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金融機構要增強信心,正確看待區域經濟金融形勢,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浦江發展,滿足企業對金融的合理需求。要精準施策,進一步加大對浦江的信貸支持,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繼續為浦江實體經濟發展做好保障。要加強互信,政銀企共同攜手,保持定力防範風險,著眼長遠優化環境,精準對接強化服務,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傅贊代表人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對銀企懇談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今年以來,浦江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攻堅克難,在疫情防控應急保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經濟金融運行呈現平穩向上的發展態勢。全市各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金融對經濟的託舉作用,為浦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要提升政策實效,用足用好央行政策工具和資源,讓政策真正惠企利民,讓廣大中小微企業感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優化金融服務,著力疏通政策傳導中的梗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施曉霞代表市銀保監分局講話。她指出,金融機構要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發揮好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要積極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對重點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對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改革創新。全力以赴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戰,時刻緊繃風險防控弦,加快處置存量風險,嚴格控制增量風險,有力保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程天雲代表浦江對各位領導和金融機構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今年以來,浦江全縣上下全力克服疫情衝擊,堅決推進「六穩」工作,嚴格落實「六保」任務。面對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全縣金融行業堅持需求導向,推進全面普惠,做好擴面、增量、提質「三篇文章」,全面加強金融幫扶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活水」效用,為企業輸血解難、為項目紓困解憂,為全縣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程天雲強調,當前的浦江,正處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實體經濟「二次創業」的徵程中,對高質量金融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們有信心,浦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將為金融行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為要、項目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三大攻堅年」活動紮實有效,希望金融部門積極投資浦江好項目,給予浦江更多的金融支持。我們有底氣,浦江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將為金融行業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我們將進一步優化金融環境、提升辦事效率、深化企業幫扶,千方百計為企業、銀行做好服務保障,確保金融產業安全、穩健、高效運行。我們有期待,希望上級金融機構能以更大力度支持和推動浦江實體經濟發展壯大,在審批權限、政策支持、創新服務等方面多向浦江實體經濟傾斜,為浦江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活力。

懇談會上,與會市級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分別圍繞金融服務浦江經濟社會發展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還舉行了銀企融資合作意向籤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商銀行等16家金融機構為縣內42家企業授信47.7億元。

當天上午,與會人員還參觀考察了杭機股份、浙江賽伍和上山遺址,實地感受浦江發展的良好態勢。統計數據顯示,1-11月,浦江各項貸款餘額達388.3億元,比年初增加47.7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34.6億元,同比增長26.5%,製造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23.9億元,同比增長33.2%,小微企業貸款、製造業貸款增速均居於全市首位。

原標題:《程天雲在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上寄語金融機構:政銀企攜手和衷共濟 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帶隊赴珠三角招商考察
    11月3日,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率隊赴廣東省江門市、中山市、廣州市開展招商引資項目考察活動,拜訪在粵鄉賢,宣傳推介浦江,對接洽談項目合作事宜。程天雲一行首先前往中意燈飾水晶有限公司,實地參觀了生產車間,詳細了解公司的生產流程和加工工藝。
  • 以金融創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域性的中小銀行在為信息相對不透明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其它非正規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人緣、地緣關係獲得當地企業及企業家的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重要補充。「最優金融結構」的概念對思考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金融創新有重要啟示,即不同經濟體、不同發展階段的最優金融結構可能是不一樣的。從大的方向上看,在中小企業主導經濟的時候,多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可能是有益的。
  • 古丈金融機構紓困民企增信心
    連日來,古丈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全面落實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政策,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做好「加減法」。疫情發生以來,古丈縣統籌推進疫情期間各項金融優惠政策落實,全縣金融機構設立信貸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通過提前展期處置、放款續貸範圍、調整還息方式、協助申請貼息等,疫情期間共為博世科、爾卓山谷、小背簍茶業等20餘家民營企業新發放貸款6496萬元,為英妹子茶業、古陽河茶業等9家企業無還本續貸3242萬元,為漢瑞新材料、軒鑫鈣業等7家企業延期10065萬元。  打好「組合拳」。
  • 在川各類金融機構多措並舉支持鄉村振興 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到...
    2月22日,中央為當前金融業發展「定調」,相關監管部門及多家在川金融機構第一時間學習領會相關指示精神,邁步新徵程。從春天出發,我們將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適應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推動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大轉變,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
  • 藍山縣又新添一金融企業 金融「活水」助推高質量發展
    目前,藍山縣共有銀企8家,今年前11個月,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超119億元,發放各項貸款近72億元,金融運行穩中向好。這次新入駐藍山縣的長沙銀行是省內首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該行入駐藍山縣後,將為百姓提供消費信貸、優質理財等產品服務,針對特色產業或資源,定向開發線上信貸產品,為藍山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將進一步成為藍山縣經濟騰飛的「助推器」、民生工程發展的「加速器」、人民生活提質的「活水池」。
  • 程天雲強調 全面加強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 奮力譜寫新時代人民...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以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從重要思想中銘記來時路,不斷汲取寶貴經驗和智慧力量;從重要思想中堅定眼下路,牢牢把握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從重要思想中走好前行路,進一步精準明晰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職能定位,確保黨中央、省委、市委關於政協工作決策部署在浦江落地見效。
  • 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之「花」 南京秦淮打出政銀企「組合拳」
    「百業興則金融興,金融穩則百業穩。」5月22日,在南京,政府「搭臺」、金融機構和企業「唱戲」的「賦能四新 融匯秦淮」——2020秦淮區政銀企金融合作籤約儀式舉行,現場14個項目籤約,總投資近100億元…… 上下一心、齊頭並進,打出一套政銀企「組合拳」。
  • 打造國際金融樞紐 老牌金融機構主動擁抱大灣區
    近日,國際金融論壇第17屆全球年會在廣州舉行。作為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了快速發展。在國際金融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金融合作與創新方面大有可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推進金融服務實體方面,當地政府與金融機構緊密合作,堅持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主動探索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據了解在此前,11月19日2020年廣東金融高新區資本市場發展大會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籤訂共建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服務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實現投融資一體化。
  • 專訪四川金融管理和監管機構負責人:「十三五」 金融機構數中西部...
    特別是2020 年,實現直接融資4206.6億元省政協副主席、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歐陽澤華在新的起點上,助推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四川在線記者 田姣記者:我省金融業總體發展態勢如何?歐陽澤華:過去幾年全省經濟保持較快增速,為金融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走在新時代的田野上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發展的梅州實踐_地方金融...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給廣袤的田野帶來新的希望。立冬已過,嶺南的小城仍舊處處鮮花爛漫、綠樹成蔭,記者來到黨的十九大代表徐文堅的家鄉——廣東省梅州市,一座以「世界客都」和農村金融改革先行地而被人熟知的山區小城,去探訪一個個正在走向振興的鄉村以及深耕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金融工作者們。
  • 人行牡丹江中支因地制宜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當地特色農業
    紅樹莓產業喜結「財富果」 人行牡丹江中支因地制宜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當地特色農業   林口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經濟圈中心,是黑龍江「八大經濟區」中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和東部煤電化基地兩大經濟板塊的連接點,交通條件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農業資源豐富,極具開發潛力
  • 深圳印發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28條」實施意見
    )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圍繞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的落地、執行、激勵和配套措施,提出28條舉措,以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支持力度,促進融資供求雙方有效對接,擴大深圳地區企業融資支持覆蓋面,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 金融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策略
    另外,由於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的公益性、收益率低和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商業性擔保機構不願為之提供擔保,而目前又缺乏為水利建設提供服務的政策性擔保機構,也制約了金融的信貸支持力度。   (五)政策性金融介入力度小,商業性金融產品單一。對於像水利建設這種投資大、周期長、回報小、風險高的產業,無法滿足商業性金融機構金融需求,需要以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為主。
  • 程天雲在鄭宅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全會精神
    程天雲走村莊、入企業,詳細了解當前存在問題及今後發展規劃。鄭宅鎮青山村辦公大樓建設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後涵蓋文化禮堂、遊客接待中心、村辦公樓等多重功能。該村還將利用湖頂自然村的閒置房屋,發展民宿農家樂,打造「江南第一家」後花園。
  • 簡述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建立與發展的歷程
    [答案](1)初步形成階段(1948年~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它標誌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2)「大一統」的金融機構體系(1953年~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一家辦理各項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於一身。
  • 程天雲調研村社組織換屆工作:堅持「幹中換、換中幹」 確保村社...
    程天雲一行先後來到寺後村、安山村和玄鹿村。每到一地,他都走進村中,與鎮村幹部互動交流,實地察看村容村貌,詳細了解村級組織換屆、民生實事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在寺後村,程天雲指出,村級黨員幹部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做細做實群眾工作,以群眾期盼作為幹事方向,對黨忠誠、責任擔當、為人清廉,憑實績贏得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在安山村,程天雲強調,村社組織換屆是今年基層組織建設的頭等大事,必須緊緊圍繞省委和市委的要求,挖掘肯幹事、能幹事的好幹部,交出「幹中換、換中幹」的高分報表。
  • 金融機構紛至沓來 集聚效應不斷顯現
    區金融辦主任馬忠偉介紹,盯產業發展前沿,我區大力支持金融創新發展,累計集聚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有限公司、中再巨災風險管理有限公司、富城資產管理公司等新金融機構140餘家,涵蓋小貸、保理、基金、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融資租賃、融資擔保、財務公司、資產管理、要素市場、結算類金融機構等10多種門類。
  • 《中國金融》|農村合作金融的價值與發展
    在新時代,合作金融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的價值,應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引導其健康有序發展。這種觀點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卻經不起推敲。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滯後的主要原因其實並非農村缺乏資金,而是缺乏資金融通的機制以及支撐這一機制的信用體系,而機制與體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則是鄉村社會關係衰退、組織化水平低下等因素導致的。網際網路金融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農村資金融通的平臺,但是並未提供整合鄉村社會關係、強化農戶組織化水平的機制,因而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資金融通機制缺乏的問題。
  •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施工圖...
    何飛:《實施方案》既是對國家層面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部委層面支持政策的細化落實,也是在當前新形勢下結合大灣區經濟金融發展、企業主體和居民實際需求推出的具有很強實操性、很接地氣的實施方案。與此同時,《實施方案》還充分借鑑了「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30條」和海南自貿港相關金融發展政策。
  • 再貸款政策凝聚金融力量支持復工復產
    本報記者 李國輝通訊員 吳帆「在人民銀行的再貸款政策和保亭縣政府的貼息支持下,我們獲得了300萬元貸款,這對我們企業來說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的流動資金問題。」海南海航七仙嶺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聖凱對《金融時報》記者說。海南海航七仙嶺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是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的運營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