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念引消費變化 粗糧飲料強勢進入餐飲渠道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3月11日訊 「得餐飲者得天下」 是所有酒水廠家市場營銷人員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健康觀念不斷升級以及新的交通法規和黨政機關「限酒令」的實施,酒水飲料的消費市場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銷售市場受到了空前的擠壓。在此背景下,飲料行業順勢而為,以「德御坊」為品牌代表的粗糧飲料企業推出1升大包裝冰糖綠豆等粗糧飲品,強勢進入餐飲渠道。  

  餐飲渠道是品牌推廣的重要場所 

  以大酒店、西餐廳、中餐館、飯店、火鍋店、燒烤攤、酒吧、酒館等為代表的餐飲渠道歷來是酒水品牌的兵家必爭之「要塞」。做過酒水銷售的人都知道,酒水企業所定義的「終端」與其他食品、飲料企業的終端概念不一樣,酒水企業只把餐飲店稱作「終端」。因為在他們看來,終端是消費者消費產品的最末端,消費者只有在餐飲渠道內才會直接把酒水喝掉,而在其他場合,如便利店、商場等一般都不會直接消費。因此,餐飲渠道是消費者推廣新品、培養口感偏好的重要場所。 

  吃喝,是消費者到餐飲渠道消費的目的所在。在「先嘗後買,知道好歹」觀念的影響下,包括可口可樂、康師傅、王老吉等產品,都曾通過在餐飲渠道投放店招、菜單、菜譜、告知提示牌、牙籤盒、筷子筐等品牌布建物料,或通過免品、試飲和產品派發,亦或是「買一贈一」、「消費摸獎」、「有獎問答」等方式,讓消費者進一步的了解產品、體驗產品,進而建立品牌忠誠度和口感偏好度。 

  新政出臺 餐飲酒水遭遇「空前危機」 

  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正式實施,醉酒駕駛被作為危險駕駛罪被追究駕駛人刑事責任,這對以餐飲為主要銷售渠道的酒水飲料無疑是當頭一棒,過去聚餐的小酌,受新交通法規的限制而不得不變為「滴酒不沾」,受政策影響,餐飲渠道的酒水市場頹勢初現。 

  十八大後,控制"三公"消費的"限酒令"出臺後,不少商家反映,往年宴會聚餐備受追捧的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十八大以後也都少有人問津,更多的消費者選擇果汁、植物蛋白、粗糧等有健康概念的飲料代替酒,餐飲渠道的酒類消費市場受到前所未有的擠壓。 

  健康消費理念促使粗糧飲料崛起 

  隨著市民消費觀念、健康觀念不斷升級以及在「全穀物」概念的引領之下,粗糧飲料因其具備「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品類特徵以及可以方便地「以喝代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紅豆汁、綠豆汁、芝麻汁、紫薯汁、核桃露等粗糧飲料也正在成為市場新寵。也許正如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趙亞利所言,「粗糧飲品是飲料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此背景之下,很多企業已經看到了粗糧產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以德御坊為代表的一批粗糧食品企業已全面布局,並開始引領我國進入健康飲食新時代。其中,以德御坊冰糖綠豆飲料為例,優選渾圓飽滿的綠豆為原料,輔以優質冰糖,秉承古法、融匯現代工藝,將綠豆通過蒸煮研磨,打造出新一代的健康時尚飲品,具有清熱解毒、口味醇正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健康、時尚人群喜愛,在餐飲、聚餐、家庭飲用中備受推崇。 

  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解到,為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2014年德御坊對冰糖綠豆飲料的包裝形式加以延伸,重裝推出了1升大包裝產品,以餐飲渠道為主、傳統渠道為輔,面向經常聚餐人群及健康、時尚家庭為主的目標人群,新產品將於3月份正式上市,這也意味著以「德御坊」為代表的粗糧飲料正強勢進入餐飲渠道。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飲料市場穩中求變 粗糧飲料風頭正勁
    不過粗糧飲料卻憑藉其「原生態」、「健康」等標籤表現得愈發耀眼,呈現出逆勢增長之態。  對於中國的飲料行業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基本形成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康師傅、統一、加多寶、雀巢、娃哈哈等巨頭爭霸的局面。但是2014年以來傳統飲料巨頭集體遭遇發展困境。相比之下,粗糧飲料、果蔬汁飲料等新興品類卻呈現出快速增長大的勢頭,特別是粗糧飲料更是取得了年均20%左右的增長速度。
  • 疫情催生飲料消費升級 健康與低糖成主流
    長期以來,中國飲料市場一直保持著驚人的活力與增長率,原因在於中國擁有巨大的飲料消費人口和企業不斷的創新、升級與迭代。新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本應早早打響的春季市場開門紅、新品營銷戰稍稍延後。但這場疫情給中國飲料市場帶來的變化卻不可小覷——健康,將成為各路飲料消費,甚至是食品消費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趨勢。
  • 消費升級催生飲料新品類,「米飲」或將引領健康輕食風尚
    伴隨著消費升級,食品行業的消費熱點也在發生變化,飲料消費的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消費者從單純追求風味向方便快捷,兼具口感、時尚和健康營養的方向轉移。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的發生也給消費者上了一堂深刻的健康管理課,全民健康意識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健康飲食、改善作息、提高免疫力成為疫情下的新共識。
  • 雀巢專業餐飲食品業務總監呂航:後疫情時代奶油品類在餐飲渠道的...
    我們看到三個主要大的推手在後面,一是消費升級,二是渠道的拓寬或者渠道本身的成長,三是渠道下沉,我這一塊會給在座的同仁們做一下細緻的分享,我們從消費升級開始。我們看看疫情之後消費者的變化,我們做了一個調研,時間關係沒有辦法做太多分享,如果各位同仁想了解我們會後可以再交流,疫情即使結束了,但是消費者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了,他的消費習慣發生一些變化,跟大家最直接相關的點單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街飲為例,很多人過去是小姐妹或者男女朋友去店裡喝一杯飲料,叫一杯奶蓋茶坐下來,疫情之後更多人選擇線上點單線下取貨或者點外賣,對我們乳企挑戰也很大,因為一杯飲料製作完之後,
  • 食品飲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美日消費時代,探究消費投資前景
    宏觀經濟的整體變化與美國較為類似,但是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的變化與日本更為類似, 由此推動消費產業結構的變化,催生出新的消費場景,參照日本經驗,我們認為未來有 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人口結構老齡化催生健康需求:與日本類似,我國人口結構存在老齡化趨勢,老年 人口消費潛力巨大,對健康屬性相關的產品需求更多。
  • 可口可樂「挽救」業績下滑 併購廈門粗糧王做健康飲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可口可樂在全球的碳酸飲料業務都在萎縮,必須通過併購來完成它的業績增長,而植物蛋白飲料是公認的健康飲品,收購廈門粗糧王,可口可樂可以撇去「不健康飲料」標籤,走健康飲品之路,這對於可口可樂來說是明智的選擇。
  • 從混合型飲料開始冒頭,看國內飲料行業發展趨勢
    咖啡和茶飲欣欣向榮蓬勃發展隨著90後00後「先破壞後保養」的健康理念開始盛行,再加上行業巨頭和資本介入,喝果汁不如喝茶,以及類似「茶顏悅色」等新茶飲的崛起,新理念開始深入消費群體內心。植物蛋白和風味乳飲料開始多元化發展風味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現在越來越細分化、多樣化;而且競爭加劇,但綜合來看未來還是有足夠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的。
  • 母嬰強勢品牌(消費品牌)與弱勢品牌(渠道品牌)的界定
    母嬰店的品牌,按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認識的強弱可分為強勢品牌和弱勢品牌,即消費品牌和渠道品牌。以往是強勢品牌拉動流量,渠道品牌貢獻利潤,但現在二者的平衡已逐步被打破,強勢品牌有銷量沒利潤,渠道品牌有利潤沒銷量。
  • 燕窩飲料消費進入高速時代,熬夜神器俞文清燕窩水成為新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人生活在高壓環境中,身體亞健康狀態越發嚴重,「健康」逐漸成為全民的消費關鍵詞。飲料市場結構也因此發生明顯變化,低脂、健康、無添加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為一款飲料買單的理由,這種消費風潮的升溫讓很多主打健康輕生活的飲料順勢而起。
  • 「資本+品牌」 德御坊專注推動粗糧產業健康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國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人們的消費觀念、健康觀念也在不斷升級,飲料更多地向功能化、營養化轉變。專家指出,粗糧天生具備「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品類特徵,符合飲料市場發展潮流和趨勢,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
  • 經濟觀察:預製菜給餐飲消費帶來了哪些變化?
    來源:工人日報【經濟觀察】預製菜給餐飲消費帶來了哪些變化?「為幫助餐飲企業進入預製菜市場,協會將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美食節上開設『中國品牌餐飲企業半成品/成品雲展播』環節,為企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預製菜。」
  • 南方黑芝麻再出飲品 各類粗糧來飲料界打醬油
    飲料銷售業內人士認為尚不足下斷論,「不過,現在大批農產品企業如粗糧,甚至保健食品也漸漸嘗試飲料板塊,卻是不爭的事實。」世紀聯華復興店飲料採購負責人陳波介紹,之前超市就出現了一款立鑽鐵皮石斛飲料,45元一罐245ml,售價可不便宜。
  • 尼爾森報告:三季度中國零售業線下渠道強勢復甦 小超市、便利店...
    原標題:尼爾森報告:三季度中國零售業線下渠道強勢復甦,小超市、便利店上升勢頭更明顯   12月18日,
  • 全國堂食正陸續開放,經銷商該如何收割餐飲市場紅利?
    「得餐飲者得天下」,一直被奉為飲料行業的金科玉律,由此也可以看出餐飲渠道對飲料銷售的重要性。廣州餐飲企業全面復甦,四川省低風險地區餐飲企業全部開張,山西、甘肅、青海等十餘個省份的餐飲企業全面恢復營業,且上座率日益上升......隨著疫情的日漸消退,餐飲渠道的飲料消費開始爆量,渠道紅利也在趁勢歸來。
  • 預製菜給餐飲消費帶來了哪些變化?
    來源:工人日報圖集 「為幫助餐飲企業進入預製菜市場,協會將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美食節上開設『中國品牌餐飲企業半成品/成品雲展播』環節,為企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預製菜。」近日,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南充:主打生態營養 健康餐飲引領消費升級
    5月19日,記者從市餐飲行業協會等有關方面獲悉,因疫情影響,人們的餐飲消費回歸理性,從單純追求味道到追求健康餐飲;餐飲消費市場的巨大變化,促使南充餐飲業和各餐飲店重新洗牌,轉型升級。4月,逐漸復工復業的南充各類餐飲店老闆驀然發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並不火爆,餐飲消費者的胃口變得越來越挑剔,追求健康餐飲成為大家的共識。  「4月過去了,但南充餐飲業復工率還不到一半。餐飲消費者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外出就餐比疫情前更加謹慎,在家吃飯的增多,外出就餐的減少。」
  • 消費升級驅動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發展,養元六個核桃引領健康品質新潮流
    消費升級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伴隨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植物蛋白飲料市場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健康、營養、品質和創新成為影響他們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   為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求,作為中國核桃蛋白飲品領導品牌,養元六個核桃一直引領消費升級新趨勢,在產品創新、營養健康等方面持續發力,以匠心打磨品質、以品質打動用戶。
  • 食品飲料消費升級 回歸自然「清谷田園」
    進博會「高端新奇」的食品受到參會者追捧,達成巨額交易,正是中國人食品消費升級的一個縮影。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激發出強大的消費動力,升級的步伐只會越來越快。尤其是食品,食品的消費升級潛力在未來數年都將保持高位,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的變化是這一判斷的有力證據。恩格爾係數,即居民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菸酒的支出佔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
  • 復工後「看得見」的變化,預示購物中心餐飲未來新趨勢?
    購物中心中餐飲如何適應新變化、新需求、新特點?如何從經營理念到經營模式進行深刻改變與升級煥新?如何在重塑中躍升前行?當社會生活秩序逐漸回歸正常後,作為購物中心中受到衝擊較大的餐飲行業,也陸續復業「開門迎客」。從「冰凍」到「消融」,帶給購物中心餐飲行業更多的思考與改變。
  • 中外乳企競逐細分餐飲渠道 妙可藍多優勢明顯
    (來源:新京報)近年來,伴隨乳製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乳企加碼餐飲渠道,進而誕生出多款細分品類的隱形「冠軍」,業內人士指出,乳品在餐飲行業應用比較成熟、競爭比較激烈的,是西餐、烘焙及新式茶飲渠道,這與消費升級帶來的原料升級有關。而為迎接這一賽道的激烈競爭,各乳企或押寶中餐發展,或推動渠道下沉,或藉助數字營銷平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