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全球多次出現創紀錄的高溫天氣,而大約在5600萬年前,全球氣溫也曾一度急速攀升。這段全球變暖的過程歷時近15萬年,這段時期被稱為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 (PETM),高溫導致大量動物滅絕。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劇烈的火山噴發是罪魁禍首,釋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進入海洋和大氣。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PETM)期間地球經歷了一個相對較快的升溫過程,造成全球氣溫上升 5℃。地質記錄中的證據指出,過量的二氧化碳是PETM事件發生的原因。不過圍繞二氧化碳來源的爭論一直持續不斷。
南安普敦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首先分析了被稱為有孔蟲的浮遊生物的化石,並通過有孔蟲外殼中的同位素來追蹤這段期間海水的 pH 值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海水pH值告訴我們古代海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但是通過考慮碳同位素的變化,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當我們利用數字全球氣候模式和數據進行分析後,結果表明北大西洋的大規模火山活動是PETM的主導力量。」
事實證明,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間至少有10兆噸的碳釋放到大氣中(這約是迄今為止燃燒的所有化石燃料的30倍。)另外研究人員表示,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800ppm增加到2000ppm以上。作為參考,目前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超過400 ppm。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