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其實而許多科幻片都不是純粹的科幻片,不過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動作片、魔幻片而已,真正對未來展開不可思議的想像的可謂少之又少。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看這類片,不必過分追究裡面說的正確與否,還有是否嚴謹,我們更應該去享受電影提出的新觀點和基於這個觀點再現出的「真實」場景,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而不管電影還是圖書都能起到塑造這種場景的作用,這也是享受電影和圖書的一個意義所在。這類影片同樣也比較挑觀眾,能夠理解的人可能會把它奉為燒腦神片,尤其這部片的許多電影細節是一次性看不懂的,必須得兩次,三次才能看的明白。而對於一些根本看不懂裡面意思的人,或許就會覺得這部片索然無味。我也是看了兩便才明白了這些關系所在。另外這類片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引發廣泛的討論,因為電影裡有許多燒腦情節,還有很多科學原理在裡面展現,這些是有些人發現的細節,有些人未發現,有些人懂的知識,有些人一竅不通,這都需要討論中互相傳授。但是這類科幻片太難拍了,所以很久才會出現一部,為《信條》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