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20-12-13 閩南網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

  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另外,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製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禦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時吃糯米湯圓,溫暖脾胃,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以致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者。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說糯米湯圓正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據糯米湯圓外型圓圓的,裡面帶餡或實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則叫湯圓。元宵湯圓可以有很多花樣。尤其帶餡的品種最多。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蝦米等。還有菜餡元宵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稱「五味元宵」,寓意勤勞、長久、向上。

  傳統的製作方法,南方做湯圓,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籮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

  元宵節吃湯圓的食療好處

  1、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

  2、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

  3、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製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禦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時吃糯米湯圓,溫暖脾胃,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以致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者。

  5、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說糯米湯圓正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元宵佳節不送禮,發條簡訊祝福你:健康快樂長伴你,好運和你不分離,最後讓我告訴你,鈔票滾滾進袋裡,好處全都送給你。元宵節快樂!

相關焦點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來歷和寓意是什麼?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一定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是什麼?它有什麼寓意呢?我國很多地方過元宵節都有吃湯圓、元宵的習俗。從我記事起,家裡年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媽媽都給我們做湯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爸媽說不上來。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吃湯圓的由來
    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呢?元宵節吃湯圓有什麼寓意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 元宵節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湯圓?
    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馬上又是元宵節了,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很多做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末元初時,湯圓就已成為元宵節重要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農曆正月十五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有一個共同的風俗,幾乎家家都要吃元宵,也就是湯圓。
  • 元宵節吃湯圓的意義和象徵 各地元宵節湯圓介紹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元宵節踩高蹺的寓意)  》》元宵節給朋友同學祝福語大全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元宵節超級月亮將亮相  元宵節湯圓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食用湯圓要注意這些
    原標題: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食用湯圓要注意這些   正月春節過後,緊接著便迎來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的一個重要節令。在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有吃「元宵」的習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湯圓。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有哪些禁忌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 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故事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
  • 除了知道元宵節要吃湯圓,你還知道吃湯圓的來歷嗎?
    元宵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伴隨著年後第一次月圓,每個人不管有多忙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陪家人:元宵節,就是親戚朋友歡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然而對於元宵節吃湯圓的緣由,大部分人都不甚了解,接下來一起來追溯歷史,探索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 為什么元宵節一定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這是一份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中華大地地廣物博,又有眾多的傳統節日值得歡慶紀念,可為什麼偏偏要在元宵節這天吃湯圓呢?湯圓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武帝劉徹有一名寵臣叫做東方朔。他不僅才貌雙全,更是秉性良直、幽默風趣。
  • 元宵節不吃湯圓,還能吃什麼?
    今天是元宵節,「湯圓or元宵」似乎又要掀起一場南北舌戰。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這可以說是大家所公認的吃食。但不一定每個地區都只吃湯圓或元宵,還有一些特色的地方美食!想不到吧!給親們介紹介紹!湯 圓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什麼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佳節即將到來,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元宵或湯圓,人們紛紛根據口味開始選購,商家則應景地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那麼,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又有哪些美好的寓意在裡面呢?》》》2018元宵節送領導長輩親友祝福語 經典元宵節祝福語集錦
  • LA萌蒂說/「團團圓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到了,又到了吃湯圓的時候了,你喜歡吃什麼樣的湯圓
    因為元宵節有觀燈猜燈謎習俗,又稱作是燈節。每年的春節一過,農曆的正月十五,正月又稱「元月」,古人稱為「宵」!因為是這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人們在這一天出門賞月,燃放煙花,觀燈猜燈謎,並為了紀念這一日,發明了這一天特有的食物———元宵!
  • 在廣東恩平,元宵節要吃鹹湯圓,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人月兩團圓。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天。除了猜燈謎、舞獅子,美食也是吃貨們非常看重的。不同地區飲食文化不同,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而在廣東江門恩平,元宵節吃的是鹹湯圓。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意義 臨沂人知道幾個元宵節的傳說
    元宵節吃湯圓(元宵)是一種傳統風俗,那麼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呢?在元宵節吃湯圓又有什麼寓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絕。
  • 正月十五為什麼吃湯圓?
    前言2020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庚子年(鼠年)正月十五,今天是元宵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逛燈會、放煙花、猜燈謎、團聚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 元宵節湯圓和元宵的區別以及由來傳說 元宵節到底吃湯圓還是元宵?(4)
    元宵節吃湯圓的食療好處1、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2、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