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苗亂象叢生,2017年可能是史上對蝦最難養的一年,從看「蝦品...

2020-12-22 水產養殖網

對蝦苗亂象叢生,2017年可能是史上對蝦最難養的一年,從看「蝦品」,到看「人品」

2017-03-06 18: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1621 次 我要評論
2017年對蝦苗種市場出現了百家齊放的「繁榮景象」,正大、SIS、普利茂、日夜快、塞班、科納灣等等,品系繁多更是讓人目不暇接,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後也影藏者深深的產業的危機。在這麼多品系之中養蝦人該如何去選擇,是繼續堅守老品牌,還是嘗鮮新品系?看看養蝦高手們都是怎麼說的?

養殖對蝦因為周期短、價格好,資金流轉的快,深受養殖戶的追捧。雖然在全面養殖成功率持續下滑的情況下,仍然有大批的養殖戶堅守和前僕後繼,根據全國對蝦養殖採集點數據,依照發展慣性,由於該蝦2016年價格穩中有升,產品需求大,2017年南美白對蝦的投苗量繼續增加。
&nbsp
然而近年來養殖戶普遍反映南美白對蝦苗種質量難以保證,因苗種攜帶病害而發生排塘或提早出蝦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方面國內南美白對蝦苗種需求急劇擴增,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在市場利益誘導下,小作坊式生產遍地開花,苗種質量參差不齊,苗種養成率也越來越低。

工廠化養殖蝦苗排塘率高達80%以上

2016年在南方普遍一片慘澹的情況下,北方市場的工廠化養殖表現出了比較不錯的養殖表現。一時間在對蝦養殖領域產生不小的轟動效益,很多地區開始模仿北方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模式,開始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展南美白對蝦的工廠化養殖。

山東東營金池水產從事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的趙浙江曾想中國水產養殖網表示:「只要能拿到好苗,養殖成功率就是90%以上,現在養殖管理和技術已經不是問題,苗種是核心。所以每次都是親自去選苗,剛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帶著苗種檢測的設備。為了規避風險,我會一次選幾家苗。」

然後就算擁有這樣深厚的養殖經驗的民間高手的上一批投苗也出現了全部的「排塘」,在中國水產養殖網與趙浙江先生的交流中,趙浙江對苗種市場表現更多的是一種碰運氣的無奈。
&nbsp
陳偉榮:目前市場上主要是正大、SIS、普利茂、日夜快等一些大的品系,以及塞班、科納灣等中小品系,選什麼樣的苗種對養殖戶來說事關重大,以前苗種主流之爭還主要是圍繞正大品系和SIS品系。認為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用正大卜峰的好一些,外塘用SIS的多一些,現在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勢呢?
&nbsp
趙浙江:以前從河北到山東等地普遍採用的一家品牌苗種,去年表現的十分不好,成蝦大小分化很嚴重,很多工廠化養殖場都寧願閒著也不願意投苗,實在是賠不起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所以今年有很多都開始選用SIS的苗種。
&nbsp
陳偉榮:也就是說去年SIS的表現好一些是嗎?
&nbsp
趙浙江:SIS的工廠化表現也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現在也不得不用SIS的了。
&nbsp
陳偉榮:你是從事工廠化養殖的,現在在我國,傳統養殖場與工廠化養殖各佔到多少的比例呢?不同的形式主要分別集中在哪些地方呢?
&nbsp
趙浙江:具體的比例不是很清楚,工廠化養殖的發源地還是在山東的濰坊,後來發展到日照、萊陽、萊州,以及河北等地,很多魚棚直接改造成了工廠化養殖場。目前我國養殖南美白對蝦還是以傳統外塘養殖為主,工廠化養殖的比例相對來說還非常小。
&nbsp
陳偉榮:現在市場上每年對苗種的需求是多少呢?不同的地區是否也針對性的適合不同的苗種?
&nbsp
趙浙江:在北方冬天對苗種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具體的數據沒有統計過,反正也不分什麼苗種,如果遇到親蝦好的產卵期,可能收成就好,如果是末端的,可能就不會很好。
&nbsp
陳偉榮:不同的養殖模式,比如小棚、土池、工廠化養殖是不是也會對應有不同的更加適合的苗種?
&nbsp
趙浙江:土池儘量還是用SIS的,抗病型的,好養,工廠化的以快為主,易於管理的苗種,現在反過來了,工廠化的也是求穩,所以現在工廠化養殖和外塘養殖走到了一塊了。
&nbsp
陳偉榮:近年來病害高發,成功率低,經過養殖戶和專家的一致總結,覺得蝦苗是對蝦病害高發的主要來源,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去選好苗種?
&nbsp
趙浙江:現在選苗都沒法選了,一切的設備儀器都用了。選苗的時候表現的很好,但是到了養殖池裡就不行了,所以現在選苗還是選老闆,如果老闆講良心的呢,大家拿的苗成活率就高一些,如果老闆不講良心呢,大家就離他遠一點,所以現在選苗還是以選大廠為主。
&nbsp
陳偉榮:在投苗的過程中如何防範蝦苗的病害?
&nbsp
趙浙江:蝦苗一般也不用防範病害。只要前期的水夠好,給它吃的好一點就行,好的苗適應水適應的快,不好的苗適應的慢些。只要兩天後不掉苗就沒事了。

趙浙江的養殖車間



2017年是最難養的一年,品系亂、病害多!
&nbsp
肖娜思,2010年從鋼鐵轉型進入水產行業,專注南美白對蝦養殖,2012年全國拜師學習應用大棚養殖模式,2014轉型工廠化養殖。歷經土塘、大棚、工廠化養殖模式,現在以企業化在運營養蝦產業。養殖理念是:經驗加科學、數據化養殖、企業化運營、工廠化管理。
&nbsp
陳偉榮:肖總,2017年的第一造蝦整體的養殖情況如何?

肖娜思:整體形勢還好啊,再有20天收蝦了。

陳偉榮:今年北方工廠化養殖的整體的排塘率較高,選擇苗種這塊需要注意些什麼?

肖娜思:2017年可能是最難養的一年,苗種太亂了,除了種系亂,細菌、病害、EHP都太多了。

陳偉榮:那麼作為養蝦人如何去規避這方面的風險呢?

肖娜思:檢測蝦苗,靠關係了解苗廠真實情況。

陳偉榮:目前市場上這麼多的品系,肖總是怎麼看待的?

肖娜思:品系多客觀說不是壞事,大家選擇多一些,但是關鍵品系的質量無法保證,一些國外種蝦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小作坊,垃圾的很,到了中國一包裝變大公司了,變著法子來忽悠養殖戶。

陳偉榮:目前肖總用的是哪個品系的苗?

肖娜思:正大的,當然現在國內無一家,百分百保證出售的苗沒有問題,由於EHP會造成蝦長不齊的情況,但是總體還是老的品系的質量和穩定性好很多。好的種蝦只是做苗的第一步,據了解今年的SIS在中國的種蝦數量也不是太多,我知道的可能也就那麼幾家有著SIS,其餘的應該是購買一部分SIS或者正大的幼體。其實正大這幾年賣種系這件事對中國市場是有好處的,原來老百姓都是養土苗,現在轉化為賣種蝦,因為上遊苗場開始有正大種蝦了,他們能夠買到好的種蝦之後就開始做一代種蝦,把中國市場老百姓的認知轉過來了,有一大部分開始做一代,這是正大對整個中國市場的好處。現在麻煩的是原來大家都是買種蝦,現在買幼體,這其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幼體是需要成本的,所謂的一些廠區說合作也好,怎麼操作也好,是買的正大或者SIS幼體,但是你知道幼體是很不便宜的,那麼成本勢必會走高,那麼有一部分苗場,幼體不好的話很有可能被排掉,再進的話有些廠是很有可能掛著羊頭賣狗肉,這種可能性很大。
&nbsp
除了種系亂之外,今年就是病害問題。其實去年九月份我公司墨西哥團隊就給我打過電話說今年種蝦的國外情況非常糟糕,EHP、EMS,包括哈維氏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哈維氏的弧菌變異越來越明顯,原來的黃弧菌現在越來越厲害。EHP感染量非常大,包括海域海區都有感染。其實當時情況還沒有這麼惡劣,我記得去年九月份全國走訪了一下,採集了很多樣品做檢測,那時候情況還沒有這麼糟糕,但是今年已經出現了,年前採了八家的樣只有一家合格,剩下全部不合格,根據這種信息,我預測2017年將是我從業以來最難養的一年。
&nbsp
病害方面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EHP的問題,EHP非常嚴重,而且一旦感染,整個廠區都很難進行有效的處理,很有可能二次感染。再一個就是EHP海區汙染基本已經確定了,因為在外海的蠕蟲裡面和別的鮮活餌料都檢測到EHP;其次EMS有變異的情況,前段時間黃老師也發文章提及了這件事。最後是弧菌的問題:之前原來更關注綠弧菌,但是今年黃弧菌的殺傷力明顯增高,而且看趨勢越來越強。所以從這三個方面看,病害問題也會是2017年非常大的一個挑戰。

總結起來,一個是種系的問題,非常亂。還有就是病害問題,今年病害尤為明顯,尤為嚴重,那麼從這兩方面出發的話,2017年真的是非常非常糟糕的一年,非常非常難養,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進苗的時候的選擇檢測非常非常難!

肖娜思的工廠化養殖



多拿幾家試試看,分散風險很關鍵


而天津漢沽鑫永豐水產養殖公司的徐福柱總經理也是同樣的想法,徐福柱之前投入大成本安裝了一套瑞典技術的循環水系統,用來養殖多寶魚,2014年多寶魚市場低迷,他便開始琢磨用循環水系統養殖其它品種,最後確定養南美白對蝦,目前長勢很好,而且一年可養五茬。由於近年南美白對蝦養殖病害高發,養殖成功率低,經過養殖戶和專家的一致總結,覺得蝦苗是對蝦病害高發的主要來源,選苗是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必須把好第一道關。為了分攤風險,徐總選擇了從三家苗種企業購買苗種。

徐福柱:關於蝦苗種,確實苗種是關鍵,現在我們也是正在體會,究竟哪家苗種的質量更好、更穩定,現在我們也不能把誰家的苗種說的一無是處。拿苗也不會只拿一家的,我正月初十去了海南,在海南待了十天,我到了中正那裡去了一趟,從中正拿了50萬,從海南祿泰拿了200萬,從海南正大五拿了100萬,這樣就拿了300多萬,我現在也是看看他們養的情況怎麼樣。

對蝦苗種就是霧裡看花
&nbsp
榮獲2016年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十佳養殖能手」稱號的何蘇華畢業於浙江大學,在2011年毅然放棄深圳航空公司安穩的工作,返鄉建棚養蝦,從最初的26張棚發展到現在的328張棚,2017年即將投產的小棚更是擴張到900張,這次中國水產養殖網聯繫何蘇華時,他目前池塘在搞基建,目前還沒有正式開始投苗,他都是直放苗。對於苗種的選擇方面,他也表達了無奈。

陳偉榮:「何總,您對苗種的選擇方面有什麼好的建議和看法?」

何蘇華:「苗種這塊還真不好把握,關鍵還是在上遊,也很無奈,今年的900張棚計劃是分批放苗,目前還有池塘沒有建設好,趕不上進度了。這些年雖然養殖上有點小成就,也只能說是比別人先行了幾步,有一些經驗的總結。苗種這塊也只有苗種企業自己更加清楚裡面的內幕。市場需求大,規模擴張速度快,相應的好苗種增長的速度跟不上養殖規模擴張的速度,就導致好苗有較大的缺口,給不良苗企提供了生存空間,摻苗、調苗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且蝦苗屬於活體是生物,不確定因素比較多,但是選苗的基本的原則就是選擇大公司的蝦苗,惡意造假的情況一般是不存在的。買苗時不能光想著長得快,還要養到底,能賣出去這才是硬道理」。

【作者:陳偉榮&nbsp楊迪】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正大對蝦苗亂象叢生,什麼時候才能光明正大?
    正大對蝦苗亂象叢生,什麼時候才能光明正大? 去年開始,正大的蝦苗就被炒得沸沸揚揚,由於南美白對蝦籠罩在「長不大」的魔咒之中,養殖戶紛紛嘆息已經「養怕了」,而正大苗正是憑藉其「大得快」這一獨特優勢「其實到底賣了多少親蝦出去,賣給誰,只有正大自己最清楚,通過賣出去親蝦的量,我們大概也能推測出蝦苗的產能,養殖戶心裡也好有底。造成這種亂象,正大自然也要負一部分責任」,有業內人士稱。正大當然想一家獨大,但是以正大目前的產能,根本不可能滿足客戶需求,因此正大賣親蝦,藉以提高品牌影響範圍也是無奈之舉。
  • 行家點評:南美白對蝦養殖存在以下四個亂象
    從業多年,一直在塘頭一線跟泥腿子養殖戶打交道,也深知近幾年來養殖戶所受的苦處、難處:好苗難拿,好水難調,好藥難用。發病早,病情多,蝦不長,產量低等等悲觀落寞的詞語,已經成為南美白對蝦養殖的常態。養不成功,很正常,養得成功,不正常,有可能旁邊的人都等著看你養殖失敗的笑話。行情之低迷,信心之落泊,非我輩之所願。
  • 為什麼中造對蝦這麼難養?南美白對蝦中造養殖中後期,必備的管理措施
    現在正值中造蝦養殖階段,但普遍養殖戶認為中造蝦不如早造蝦好養,尤其是對於精養南美白對蝦的朋友來說很不太樂觀,蝦病暴發率是最高的(養殖40天左右出現大量偷死),而且會出現長不大的情況。我們經常會問:「為什麼第一造蝦這麼好養,第二造蝦卻這麼難養?」
  • 南美白對蝦黃鰭鯛套養的關鍵在於要水肥
    李國銀,福建龍海人,看他的外貌很難想像他已經養了十四五年的蝦,他從十多歲開始賣螃蟹結緣水產,然後轉養蝦,在紫泥鎮一開始都是精養,直到三四年前才開始摸索對蝦與黃鰭鯛的套養,目前他溪霞村承包了4口合計約16畝蝦塘,他估計今年他的蝦塘對蝦畝產在2000-3000斤,3.7-3.8兩規格的黃鰭鯛畝產在1000斤左右。
  • 2018年第一造南美白對蝦應該怎麼養?
    其實,17年的冬棚的結果在預料之中,下面這張PPT就是去年十月份我在新會碧桂園舉行的粉絲技術論壇的,就是對17年珠三角保持樂觀態度,依據就像PPT裡說的三點:氣候更好、蝦價更高及技術主線越來越完善(EMS本身已經下降,這兩年海大技術主線已經基本能夠預防住;白便在冬棚低溫期幾乎不會發生,而最可能引起重大問題的病毒病除了做好規劃一定程度避開外我們已有較好的預防技術措施)。
  • 福建對蝦產業發展形勢分析,2019年蝦要怎麼養?
    福建對蝦產業發展形勢分析,2019年蝦要怎麼養?2019-01-07 23: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7100 次 我要評論 圖4&nbsp2017年日本對蝦養殖病害監測情況(五)對蝦苗種狀況福建閩南地區是國內最重要的對蝦種苗生產、集散基地之一。
  • 到新疆養對蝦去!最高利潤可達35元/斤,80萬畝「處女地」待開發
    新疆,這個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地處內陸的省份,近幾年來水產養殖業卻發展強勁,除了傳統的四大家魚以外,各種特養品種的養殖開始在當地得到擴大,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南美白對蝦。目前各地區主要養殖四大家魚,喀什螃蟹養殖開始興旺,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三地南美白對蝦相對集中。新疆養殖南美白對蝦最早追溯到2002年,當時只是幾個人開始嘗試,對這個品種能否養殖成功並不確定,出生於伊犁的張東海便是最早的這批人之一。「最開始是在石河子、伊犁兩地開始試養,養殖也比較成功,但是養出來以後沒人要,10元/斤都賣不出去。」張東海回憶。
  • 南美白對蝦品牌蝦苗為何今年「養不大」?
    往年7月,南美白對蝦就可上市,然而就在昨天,汪小根卻對著蝦塘嘆氣:「苗錢13萬元多,到今天才賣了3.1萬元。照目前這個長勢,最後賣不到10萬元,連苗錢都不夠。加上飼料等其它成本,總共要虧60萬至65萬元。」
  • 南美白對蝦難養,蝦塘興起精養藍子魚,魚價高達26元/斤!
    南美白對蝦難養,蝦塘興起精養藍子魚,魚價高達26元/斤!草魚長期爛市,南美白對蝦病害多,石斑魚價格慘澹,羅非魚外銷成迷,巴沙魚又擔心越南魚衝擊……其中,廣西北海(不含合浦,下同),今年南美白對蝦是最慘澹的一年,從放苗開始就發病。蝦病兇猛,養殖也變得雜亂無章,一些蝦農早造蝦養殖失敗後,開始轉養藍子魚(又叫「泥鯭」、「臭肚魚」)。除了廣西,廣東湛江東海島、陽江地區的高位池也開始廣泛試養藍子魚。現在,陽江高位池養殖的藍子魚已經開始上市。
  • 外來資本已進入華中對蝦養殖業,內陸養蝦會呈現「臺山曲線」嗎?
    ,不少有技術的養蝦人開始北上,尋找對蝦養殖的新領地。湖北養蝦氛圍的興起進一步刺激苗種、藥品、飼料廠家的技術推廣和市場開發,&nbsp湖北的對蝦養殖規模初顯端倪,出現多點開花,養殖面積逐年增加的局面。據武漢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白對蝦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文璞介紹,2016&nbsp年湖北地區的對蝦養殖面積將近&nbsp7000&nbsp畝,養殖區域分散,在仙桃、東西湖和新洲相對集中。
  • 對蝦養殖旺季已到,2020年哪個市場投苗最火?
    據悉,這批蝦養殖情況比較順利,由於從年後至今的蝦價持續低迷,存蝦整體產量普遍較去年要高,雖然近期蝦價開始觸底反彈,養殖戶都在積極抓蝦上市,但短期內市場也難以消化。通常情況下,這一階段的高位池應有6~7成投苗,土塘養殖戶也開始準備投苗,但今年的投苗時間將整體推後。
  • 養殖斑節對蝦連續五年成功的秘訣:最高畝產值五萬塊
    這幾年張新養過「南海1號」、「斑節王」等品牌苗,還養過海南苗和周邊的地方苗,他告訴記者「南海1號」抗逆性較好,產量高,但出苗時間短;「斑節王」吃料較猛,前期長速快,但對水質變化敏感,容易發病;海南苗運輸時間長,投苗後適應力不佳;地方苗運輸方便,適應環境快。張新一般一年養2造,投苗時間主要根據當年氣候、出蝦時價格等原因綜合考慮,在都有出苗的情況下,當然優先考慮品牌種苗。
  • 對蝦養殖與對蝦價格
    1988年7月,南美白對蝦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從美國夏威夷引進我國,1992年8月人工繁殖獲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過人工育苗獲得了小批量的蝦苗,1999年深圳天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三高海洋生物技術公司合作,引進美SPF南美白對蝦種蝦和繁育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SPF南美白對蝦苗。
  • 澳華發力江蘇連雲港市場 白對蝦羅氏蝦是重點
    一些小塘口養殖戶,在管理上下的功夫比較大,對蝦苗和飼料的要求相對高一些,無論是精養尤其是精養戶對一代苗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大的飼料品牌如澳華等在本地的使用率逐漸增加。這幾年一代苗的表現也有起伏,給養殖戶選購帶來了一些的困難。飼料品牌也有不少,但是一些使用效果不好的小品牌飼料逐漸被養殖戶放棄,大的飼料公司市場佔有率在不斷擴大。
  • 河北唐山對蝦「鹽汪子」養殖模式受關注
    掃描各主產區發現,2018年北方對蝦養殖情況明顯好於2017年,平均成功率達到5成~6成。而在北方養蝦業大放異彩的情況下,「鹽汪子」養殖模式和一代蝦苗被廣大業內人士所津津樂道。據了解,「鹽汪子」是養殖戶在鹽鹼地開挖的池塘,養殖條件尤為適合一代苗生長,這也正是今年一代苗在北方需求旺盛的重要原因。
  • 同樣是養蝦,為什麼你的南美白對蝦長不大?
    ,那麼2015年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最想問它的,應該就是這句——蝦啊,你為啥總長不大呢?&nbsp在過去的一年裡,無論海南、廣東、廣西等南方區域,還是山東、河北等北方區域;無論是土塘、高位池等傳統養殖模式,還是小棚、工廠化水泥池等新興養殖模式,養殖戶最頭痛的一件事就是蝦老不長。很多都是養了三個多月,還只是80頭,且大小參差不齊。&nbsp病又不見病,死又死不了,就是長不大,這甚至是件比發病直接排塘更痛苦的事。
  • 鰻魚池養蝦,天馬EP50蛋白日本對蝦飼料讓對蝦提前兩周上市!
    兩批蝦上市時間早,一斤蝦比正常水平高出5元」▲長樂水泥高位池,最早興起是用於養殖鰻鱺一、水泥池高位池讓工人不用下塘排汙,天馬EP蝦料讓養蝦老闆賺錢更輕鬆!長樂水泥池主要由原來的鰻魚池改造,保留鰻魚池的排苗口,這樣方便在養殖後期對蝦出售,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將池裡的蝦子全部排出來出售。
  • 保證是真苗,做一家誠實的苗企|南美白對蝦培訓會
    近年來,隨著南美白對蝦養殖重心逐漸北移,北方已成為眾苗企重點關注的市場。最明顯的一點,南方苗企紛紛將進口種蝦北移,預計達到6萬對之多,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也預示著北方乃至全國南美白對蝦種苗市場將迎來重大變革。
  • 苗企市場北遷比重加大 北方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增三成
    2000~2011年飆升,從30多萬噸升到150多萬噸;2012~2013年,由於早期死亡症候群(EMS)和急性肝胰臟壞死(AHPNS)等病害的爆發,產量下滑,2013年險跌破100萬噸;2014年,隨著對蝦養殖模式的改進及對病害的有效防控,國內對蝦養殖產量超過120萬噸,約佔全世界產量的40%。產量的猛增背後也離不開高利潤的驅使。
  • 日本對蝦(花蝦)投苗旺季到,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山東方面有養殖戶反饋,由於今年一季度期間,新冠疫情對日本對蝦行情影響非常微弱,20-30頭規格的塘頭價都保持在130-140元/斤的範圍內,而2019年的第一季度,同規格的日本對蝦塘頭價在100-120元/斤,節節攀升的蝦價令到養殖戶今年的信心普遍也非常充足,投苗積極性大增,因此今年的產量很可能高於去年,而從6月份起,山東各產區的日本對蝦就已大批量出塘,在各方面因素的對衝下,目前的價格比5月份已經有較大幅度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