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寫一「神文」,全文94字讀音相同,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2020-12-17 歷史惟鑑

中國的漢字文化中,有著極其獨特的「同音字」現象存在,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所以造就了很多與同音字相關的笑話故事,現在某個著名的搞笑節目中,也經常以此來創作笑話,也就是所謂的「諧音梗」。

在《笑林廣記》中,有記載一個著名的同音字笑話,清朝時捐官風氣盛行,很多不怎麼認字的人都因為花錢而成為官員,這些「捐官」中儘管也有李衛那樣的能幹之士,但是更多人都不學無術,以至於鬧出了很多的笑話。

一個捐官在面對前來地方巡視的上司時,便好多次所答非問,令人啼笑皆非,上司說:「近來百姓如何?」捐官畢恭畢敬地回答:「白杏只有兩棵,且沒怎麼結果,倒是紅杏數量不少。」上司無奈,再次強調說:「我問的是黎庶!」捐官極其恭敬地回答:「梨樹很多,但是結了果實的很少。」

這便是由於百姓與白杏、黎庶與梨樹同音所鬧出來的笑話,單單是這麼兩個字同音,就已經讓一個官員成為了笑話,那麼你能夠想像一篇文章,全文的94個字全都是讀音相同的同音字嗎?歷史上確實存在這樣一篇「神文」,那就是由趙元任寫的《石室施氏食獅史》。

全文為:「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一篇文章一開始是94個字,後來擴充到103個字,加上題目中的7個字,那就是110個字,全部為「shi」的讀音,被很多網友稱為能夠讀懂的都是天才。但其實若是有學過古文就能夠懂大概意思,住在石頭屋子裡的施先生,很喜歡吃獅子,發誓要吃掉十隻獅子,為此經常跑去市場查看,終於買到了十隻獅子,卻發現那是十隻石獅子。

這個故事本身並沒有真實性可言,那麼趙元任為何要寫出這樣一篇文章呢,難道僅僅是一時的遊戲之作嗎?趙元任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哈佛大學、清華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頂級名校擔任教授,精通33種語言,被稱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這樣的人行事之中往往蘊有深意。

事實上根據趙元任自己的說法,他之所以要在1930年寫出這樣一篇文章,完全是為了漢語拼音在中國的推行,因為在拼音之前,人們的注音方法是給標註上同音字,但是卻沒有聲調的變化,於是趙元任就寫了這麼一篇文章,將同音的文字給放到一個極端的環境中去,以此來說明推行漢語拼音的重要性。

也正是由於趙元任等語言學家的努力,中國小學課本於1958年開始,便採用拼音給漢字住音,這大大降低了人們學習漢字的難度,不僅讓本國的小朋友更加容易學習漢字,同時也讓中國漢字走向世界的速度大大加快。

哈佛教授寫一「神文」,全文94字讀音相同,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相關焦點

  • 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的讀音一致,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篇「神」級的文章,全文94個漢字(後擴充為103字,連同題目7字,共110字)讀音完全一致,卻絲毫不影響我們閱讀,體現了我們中國漢字和漢字發音的神奇之處。它叫做《施氏食獅史》(原題《石室施士食獅史》)。《施氏食獅史》原文: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 民國的一篇奇文,全文94個字就一個讀音,能夠讀下來的都是神人
    他在康奈大學時,物理、數學成績都十分出色,尤其是數學,幾乎每次都是滿分。 後來他又進入哈佛大學,拿到了哲學博士學位。 他曾經因為好玩,寫過一篇奇文,全篇94個字,就一個讀音,能夠一口氣讀完的都是神人。 這篇文章就是《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
  • 趙元任創同音文後,寫了一篇《季姬擊雞記》,全文78個字讀音一樣
    趙元任不僅在語言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文學成就也很高,他結合自己的語言天賦開創了同音文,留下了不少佳作。據說趙元任會33種方言。什麼是同音文?所謂同音文是指整篇文章所用的漢字都是一個讀音,當然對於字形、標點和四聲是沒有限制的。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如果廢除了漢字,這樣的文章連神仙都難讀懂,不信來試!千古奇文,全篇78字只有一個讀音,故事卻講得很精彩!有人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這話並不誇張,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積澱,漢語言文字越來越博大精深。
  • 神一般的語言天才,到哪都有老鄉!寫篇文章78字,卻只有一個讀音
    諸葛亮是世所公認的天才,一般人見到他都會說一句「孔明真乃神人也」,而周瑜也同為當世俊傑。諸葛亮是比周瑜優秀,但也是指優秀少許,所以周瑜不服諸葛亮。不過接下來,筆者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真正的語言天才,一位讓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的天才。只是單純地說趙元任如何優秀,很難有說服力。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告訴大家趙元任為何是語言天才。
  • 這篇文章共91個字,每個字發音都相同,網友:能讀出來的都是天才
    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為了證明拼音的重要性,寫了一篇文章,全文只有91個字,發音相同卻難道無數文化人。1892年,趙元任出生於天津,他的父親曾中國舉人,母親是擅長詩詞和崑曲,趙元任從下就聰明好學,而且特別有語言天賦。家裡的保姆是保定的,說話帶有口音,趙元任覺得很有意思,便模仿她說話,說著說著便學會了保定話。
  • 民國曠世奇才趙元任,寫下一篇神一樣的文章,全文96個字讀音一樣
    大家都知道,民國期間大師輩出。在眾多大師中,有一位堪稱是真正的曠世奇才,他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如此博學的他,被冠以數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可這些都不足以表達他取得的成就。
  • 一篇96字的奇文,全文讀音都一樣,能讀順的人考普通話甲級沒問題
    這一篇96字讀音都一樣的奇文便是出自趙元任之手,名為《施氏食獅史》,全文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
  • 民國第一天才趙元任寫下一篇至今無法超越奇文,96個字讀音相同
    網上曾流傳一張畢業證書,上面寫著清華國學院四位導師的名字,分別是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非謂有大樓,亦謂有大師。」毫無疑問,清華的四位導師都是真正的大師,而且個個都是天才。在四位導師中,趙元任的名字排在最後,但他的能力絲毫不弱於其他三位。
  • 民國有位語言天才,一篇文章73個字,都是一個讀音,魯迅都汗顏
    民國有位語言天才,一篇文章73個字,都是一個讀音,魯迅都汗顏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從上古時期到現在,炎黃子孫代代相傳。在歷史長河裡,華夏文明一直都是最為璀璨的明珠。《山海經》裡記載的傳說,雖然有待考究,但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 文章全文78個字一個讀音,讀的通也聽不懂,網友:讀下來就不錯了
    文章全文78個字一個讀音,讀的通也聽不懂,網友:讀下來就不錯了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也是歷經了多次演變以及朝代的更替。後來在君主政體退出歷史的舞臺之後。我們也是進入了共和政體。
  • 瞿秋白主張廢除漢字,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往中國遊玩或是定居,很多的外國人都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被打敗。很多外國人都認為漢字就像是在畫符,非常難以辨認;音調不同字義也不一樣,有的詞語讀音一樣但是意思卻完全不同,例如意義、譯意與異議,有些字還有多個讀音;他們更加無法理解我國的古詩和古文中的優美語句。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反對,還寫96字奇文全文一個讀音
    這場衝突主要圍繞著是否要進行拉丁文字改革,一個衝突導火索就是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首次公布《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和瞿秋白《中國拉丁化的字母》的出版。為此特地召開了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出席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一大半人都是北方人,由於南北文化的差異,北方人的意見並不能代表全國所有地區的意見。
  • 專家學者要廢除漢字,學霸寫2篇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種讀音
    專家學者要廢除漢字,學霸寫2篇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種讀音!漢字,又稱之為中文、中國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時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迄今為止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的讀音都一樣,讀完實在太爽了!
    文學也需要不斷創新,當一種文體到達巔峰之後,新一代的天才文人就會向另外的高峰發起挑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概莫能外。一直到近代,一直到現代,一直到當代,這種趨勢也從來沒有改變。比如有一位專家就曾經寫下了這樣一片奇文:
  • 神一般的文章,被大英百科收錄,96字讀音一致,能讀懂堪稱有大才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篇神一般的文章,就站在了繞口令的金字塔頂端。漢語對很多外國人來說堪稱「世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不要說外國人,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大部分也都沒認全漢字。但漢語雖然難學,卻也具備其他很多語言無法替代的趣味性。1960年,有一篇叫《施氏食獅史》的文章被《大英百科全書》收錄在有關中國語言的條項裡。
  • 民國語言大師寫下一奇聞,全文96個字讀音字字相同,至今無人超越
    1918年時又獲得了美國著名院校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並且第2年又在母校康奈爾大學物理系擔任教師。可見趙元任對於各科專業的認知都有自己的見解,並且在其專業領域中所獲得的肯定程度也是很高的。真正能夠讓趙元任先生在語言學上大放光彩的轉折點,是在1921年趙元任和妻子楊步偉進入了婚姻之後,夫妻兩人攜手在美國哈佛大學利用哲學心得,融匯了中文內容進行了語言研究。
  • 專家建議將漢字拼音化,趙元任:你讀下這篇奇文,96字讀音全一樣
    它跟英文、印地文、俄文都不一樣,但它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也是沒有出現過斷層的文字。到現在為止,漢字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從漢字中又衍生出西夏文、契丹文等等,中國周邊的許多國家都曾受到過它的影響。漢字的數量沒有準確的記載,只是大概知道有十萬個,不過人們日常使用的只有幾千個字。廢除漢字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難以想像的事,但確實是有人提出過,大概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間。
  • 語言大師一篇拍案叫絕之作,全文78字同一讀音,漢語果然博大精深
    趙元任是一位語言大師,自然在語言功夫上比較深,他自創過一種名叫同音文的文章類型,意思就是在一篇文章中要求所有的字都發一個讀音,這種文章難度極大,若非有深厚的文學語言功底和知識,根本不可能寫得出來。趙元任有一篇同音文的代表作,叫《季姬擊雞記》,全文七十八字,帶上標題八十三字,每個字讀音都相同,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神一般的文章,僅78字讀音卻都一樣,外國人表示沒法翻譯
    從小學方塊字長大的我們,對形形色色的漢語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對外國人來說,漢語實在太難學了,有些人學了一輩子,水平可能還不如中國的一個小學生,漢語的魅力就在於它變化多端、詞義豐富、書寫具有美感,很多古典詩詞的美,大概也只中國人能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