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 ,一個燒烤攤便是一個江湖

2020-12-14 虎嗅APP


在烤串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趙龍最佩服的,是一個叫老楊的人。


他沒有見過老楊,只聽過這個人的傳說。這位老頭沒有門面,只在哈爾濱紅霞街附近支一個爐子烤串,但想要吃到他的串,至少要提前3天預約。沒什么正經的座位,很多慕名前來的食客,就站在門口吃,拿一瓶啤酒。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好多人開車來,就把車停在路邊,坐在車裡吃。


一年前老楊去世,人們才開始惋惜這樣一個烤串高手的消失,並且留下一些模糊的傳說。「不過大家都不太記得他具體在什麼位置,紅霞街多少號,沒有人能說準確。」趙龍說。如今趙龍自己也經營著一家烤燒店,50平方米。


在每一個東北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老楊」的存在。


再沒有什麼能比「擼串+啤酒」能滿足一個東北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邁欲望了,它是中國版的深夜食堂。對於喜愛熱鬧的東北人來說,過分精緻的食物不足以慰藉,而燒烤大排檔,才是滿足靈魂的人間煙火。


位於哈爾濱市一條小巷內的燒烤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所有關於東北的段子都離不開燒烤。「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是東北人的生活寫照;「支撐東北經濟的重工業是燒烤,輕工業是直播」,則透露著出燒烤在東北的地位;而那句更廣為流傳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東北人不會喝醉」,也是在燒烤攤發生的傳奇;「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是東北人的人生哲學。


有人說東北人天生會燒烤,給他們一個爐子,就可以烤全世界。


出走半生,歸來仍在烤串


「以前好多人家都支個爐子在院子裡邊或者樓下烤,就像四川人家家都會做回鍋肉一樣。」對於東北人天生會燒烤的說法,趙龍不置可否。他在哈爾濱的門店不大,一共有8張桌子,一到飯點坐得滿滿當當,小桌一天至少可以翻臺4、5次。「也談不上有什麼秘訣。」他說。


雖說東北人有會燒烤的基因,上手操作起來不難,但對於真正從事烤串這行的老闆來說,真正能留住老顧客的,不外乎還是如何更專業地開發產品的味道。


11年前,在和自家親戚開燒烤攤艱難摸索一陣過後,趙龍選擇到大連打工。在更大的燒烤店邊做工邊學廚,再自立門戶。在東北,不少燒烤店老闆都是這樣起家的。


東北燒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說起東北燒烤的流派,大致可以按照省份來劃分:黑龍江靠近俄羅斯,醃製後的牛羊大肉串是主流;吉林受朝鮮族飲食特色影響,燒烤擅長用蒜和朝鮮族辣醬;而遼寧燒烤的食材更加豐富,以海鮮為特色,「無所不烤」。


當然,隨著各地飲食文化交流的發達,燒烤之間流派的分野也不那麼涇渭分明,而是各地口味相互借鑑,新口味和單品也能迅速推廣和普及。


譬如趙龍在大連發現,當地流行的是一種「原味燒烤」,就是所有肉串都不煨料,只放鹽、味精、孜然、辣椒麵、糖,強調牛羊肉的原汁原味。


回到哈爾濱繼續經營,趙龍逐步在烤串口味的把握上有了更多經驗。出於一種更穩妥的經營策略,現在他店裡的烤串的口味主要分兩大類,「一種是傳統的、小時候的老味道,鹹鮮口味的,辣椒用得十分講究,要那種又辣又香的。」他告訴界面新聞,「而新式口味就是年輕人可能更願意嘗試的,比如帶甜口的蜜汁烤串。」


大塊肉串常常給人以「大快朵頤」的感覺,但用細細籤子穿著的、肉塊切成直徑1釐米左右的小串,才是眾多老鐵的最愛。「小串因為肉塊切得特別小,受熱均勻,熟得特別快,所以原味烤制的話它的口感要好於大串,」趙龍解釋道,「也更加入味。」


在物價水平不高的1990年代末2000年初,哈爾濱住宅區附近的燒烤攤,小串只賣1毛5到3毛錢一串,「最早的時候流行的就是小串,那個時候人都能吃,甚至一口氣吃百來串。」他回憶道。


哈爾濱市的一家燒烤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然,對於「萬物皆可燒烤」的東北人來說,凡是差不多可以烤一烤的食材,他們都願意拿來一試。


去年,一部網絡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讓趙龍入了迷。片中遼寧海城三裡橋的烤豬心管,讓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以前在哈爾濱,烤心管往往是切成片、切成塊,很少有整根烤的,看完這個片子我就想試試。」他對照著紀錄片,反覆從火候上研究了很久,最終效果不錯才逐步推廣。


大多數從事燒烤行業的東北人,其實談不上有太多情懷和匠人心態,而這是把它當做一種謀生手段。不過,自帶幽默屬性的店主,還是可以在烤串過程和招攬顧客中找到樂趣。


「一烤滋滋啦啦的肉筋」「日常撩人系列之蒜薹羊排,一塊羊排肉配一條蒜薹那味道是嘎嘎的」「全網第一滋啦,老鐵沒毛病」……晚上10點,趙龍拿著手機拍下了幾條冒著油花的烤串小視頻,在有5000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以及3萬多粉絲的抖音平臺裡,滿足地按下了發送鍵。


東北人的深夜食堂:一個燒烤攤,就是一個江湖


35歲的金偉生活在遼寧鞍山,他和的幾個好兄弟,是在烤串攤上認識的。


在東北吃烤串是一件比較私人的事情,一同坐下來吃燒烤喝啤酒像是一種認同和親近。金偉的這幾個好兄弟,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警察,而他自己幫家裡的工程項目監工。


南方人吃燒烤雖然也熱鬧,但是活動範圍大多數都集中在自己的領域。而東北則不一樣,喝嗨了整個攤都是一家人。金偉聽過隔壁桌那位公務員朋友因為點雞毛蒜皮的事兒要鬧離婚的煩惱,也見過警察朋友失戀的時候在燒烤攤買醉的沮喪。


熟絡了之後,他們總會聚到一家燒烤店,店裡都打烊了,沒有燒烤師傅,留個炭火就能自己烤。


這些老爺們毫無保留的一面都是在燒烤攤上呈現的。酒過三分,情緒就自然地湧上來,也沒有什麼顧忌。金偉曾經約過這幫朋友來家裡正經吃頓飯,但還是沒有燒烤攤的氛圍,待一會兒就散了。


燒烤攤是東北人的娛樂場。煙火與酒精的交雜之後,人們都放下防備,酣暢淋漓,大口吃肉。


燒烤攤是東北人的娛樂場,也是他們的小江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燒烤攤也是東北人的江湖。在一篇熱門的知乎問答裡,有人說吃燒烤是一件能看出一個人社會地位的事。


例如一個大哥,在燒烤攤擼串的時候旁邊總會有兩個人,一個是小弟,還有一個扒蒜的老妹兒。老妹兒負責扒蒜——在東北,吃烤串要配合著蒜,還有一個段子是「吃串不吃蒜,白來東北轉!」——時不時和大哥膩歪一下。而小弟則負責點菸倒酒,迎合著大哥的說法,時不時再問一句,「嫂子還想吃點啥?」


無論你什麼社會地位,只要在燒烤攤坐下,大家都成了兄弟。一個個小江湖在這幾寸人間煙火之中,形成了東北燒烤特有的味道。燒烤攤就是東北人的深夜食堂。


重工業燒烤,輕工業直播短視頻


「來了老弟~來兩串大腰子!謝謝老弟老妹兒來捧場!」


一個圓臉、胖胖的東北大姐笑嘻嘻地招呼著,麻利地在燒烤爐邊給肉串翻面、刷油、灑調料面。餐廳裡敞亮的半開放式後廚,和吸走大部分烤肉煙氣的「無煙淨化燒烤車」,讓她在幹活之餘能同時被一群食客舉著手機拍照、圍觀——他們都是衝著抖音上的知名網紅「黑河腰子姐」這個名號而來。


黑河腰子姐


之前提到的那個段子,「重工業燒烤,輕工業直播短視頻」並不是一個玩笑。


2016年微博「超級紅人節」票選的十大網絡主播中,6人來自東北。根據陌陌發布的《2017主播職業報告》顯示,全國63.3%的男主播來自東三省,平均日直播時長更是超過8小時。


黑河腰子姐算是後起之秀。


滋滋冒油的烤大腰子吃起來帶勁,外地食客們特意聽她吆喝一聲「來了老弟~」才不虛此行。正是這句拉長音調、中氣十足又極富東北特色的吆喝聲,成為2018年抖音上一句相當魔性的口號——它被當做配音,搭配在各種寵物、街拍等搞笑短視頻中,也讓這位大姐成為了粉絲數量超過148萬的網紅。


就在一年前,腰子姐的活動範圍還不是各種網紅大會和直播間,而是黑龍江黑河的華富夜市——當地頗為繁華的商業街區,一到晚上,便容納了燒烤、麻辣燙、烤冷麵、水果等各式流動小吃攤販。


在被人稱作「腰子姐」之前,周圍的攤主和熟悉的顧客喊她「小胖妹」。2012年她和丈夫開始推著小吃車出攤,賣炸臭豆腐。再後來,她轉行幹起了燒烤。


不同於餐廳後廚,大排檔、小吃攤的特色在於老闆可以和顧客近距離接觸,這也讓腰子姐愛招呼的性格有了用武之地——東北人管這個叫「會來事兒」,一個站得住腳的燒烤攤,離不開撐得住場面的老闆,或者八面玲瓏的老闆娘。


「我就尋思你多來兩趟比啥都強,對老主顧經常多送點或是抹個零。」她會主動地和顧客嘮嘮家常,「顧客會問我今天賣得咋樣啊,我說還行,完了就隨便聊聊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事。」


這是一種和顧客拉近距離的方式,也能減少等待燒烤過程中的焦灼——在黑河這座靠近中俄邊境的城市,冬天的氣溫能達到零下20度。「一聊時間就過得特別快,他們就不會老催我。」她說。


燒烤攤的老闆可以和顧客近距離接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腰子姐命運中的一次轉折,正是來自於東北式的熱情。


去年8月的某天,黑河一個抖音博主在夜市逛了一圈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旁的攤主忙於生意,對這個奇怪的要求並不感興趣。最後,他來到了腰子姐的小吃車前。


「我就覺得拍一個視頻也沒啥的也挺好的,」腰子姐回憶道,那句標誌性的「來了老弟」便是他日常招呼顧客的口頭禪。「第二天他特意跑來告訴我,姐你火了,500多萬點擊量。」


很快,被抖音吸引的食客們,陸續慕名而來。很多人甚至專程從幾百、數千公裡的外省市奔赴黑河,就為了和「來了老弟」的腰子姐拍短視頻。「很多時候我剛把車推上去,呼啦一群人就上來了,說等你半天了。」


抖音這樣的社交平臺,仍然是她招徠顧客的方式。


出於東北人豪爽的天性,腰子姐覺得,招呼鏡頭前的老鐵們,和平時招呼自家顧客有什麼不同。現在甚至還有杭州專門的網絡推手團隊主動找她合作,在過去幾個月,腰子姐頻繁地出現在哈爾濱、煙臺、西安等城市「直播烤串」。


不過成為網紅的腰子姐,仍不打算放棄燒烤的老本行。後來隨著夜市小吃車被取締,腰子姐轉而進入門店與弟弟合夥經營。「有人說腰子姐成名就飄了,」她告訴界面新聞,「其實我並沒有,還是老老實實地,等我掙了錢,一定要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200平米的燒烤店。」


走出東北


「我尋思著,整這樣的招牌,就有人認。」東北口音濃厚的段明輝,讓你很難想到,他其實是個雲南人——與來自黑龍江的合伙人做生意十多年,口音也被同化了。


如今段明輝和他合伙人在北京五環外經營一家海鮮燒烤店,店裡明晃晃打著的招牌是「正宗錦州燒烤,第六代傳人」。


半透明的後廚裡,錦州的廚師老張正在熟練地給烤豬蹄翻面、灑上調料——這是這家燒烤店最招牌的美食。連服務員統一的制服後背上,都寫著「招牌東北烤豬蹄」的字樣。


老張的頭銜,聽上去像是出自某個歷史悠久的燒烤世家,不過段明輝也承認,所謂的「第六代傳人」得仔細掂量掂量。「烤串師傅確實是從錦州找過來的,第六代嘛,也不是說他太爺爺、爺爺、爸爸這樣傳下來,是師父帶徒弟,很快的。」


東北燒烤似乎成了一個「門面」。在北京,你不難找到以東北城市的命名的燒烤店——錦州燒烤,延吉燒烤,齊齊哈爾烤肉,冰城串吧,鶴崗涮肚燒烤等等。


而錦州最近幾年格外火熱,它是東北燒烤走出東北的代表。


位於遼寧省西南部的錦州,北邊有山,南邊靠海。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食材,錦州燒烤融合了東北燒烤重鹹的口味,而且包羅萬象——號稱從海鮮牛羊飛禽蔬菜水果甚至昆蟲(蠶蛹)「無所不烤」。


錦州燒烤,無所不烤。


無論是牛羊肉串,還是五花肉,抑或日式燒鳥裡才會出現的烤雞皮、烤雞軟骨和雞肝,甚至本應該拿來燉的茄子、土豆、豆角,錦州人都能拿來烤,菜單上密密麻麻可以寫上一百多條。


另一個方面也是由於政府的大力扶植。如今錦州街頭講究一點的燒烤店,門前大多樹立著一塊像景區大門一樣的石頭,上書「錦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錦州燒烤 錦州市人民政府」的紅色大字——2011年,錦州市政府把「錦州燒烤」列為了當地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一個雲南人,段明輝其實也說不清楚,單從口味上來說,錦州燒烤和東北其他地方的燒烤,譬如哈爾濱,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但正如在全國遍地開花的「蘭州拉麵」不是蘭州人而是青海人開的、「杭州小籠包」並不正宗一樣,作為一個生意人,他必須用一個最有品牌效應的方式招攬顧客。


「我覺得既然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下來,就像專利似的,還是搶佔了先機。」他覺得,一個地方既然做成了產業集聚,那麼一定還是把燒烤研究透了,並且還能做到文化輸出。


「在錦州開個燒烤店,門口擱塊石頭,就有人認。在北京打著錦州燒烤的名號,也會有人特意來問,哥,你家是正宗東北燒烤啊?」



相關焦點

  • 燒烤攤,東北人的深夜食堂
    街頭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攤是東北人的深夜食堂每年五一到十一這段時間,每當夜幕降臨,熙熙攘攘的大排檔就形成了一個江湖,散落在四處的食客們相聚於此,在升騰的煙火和空氣中油脂的香氣裡,吃起滋滋作響的烤串,與三兩好友舉杯暢飲,談笑風生,既慰藉了深夜的胃,也驅散了一天的疲憊。
  • 夜晚的燒烤攤 才是中國人真正的深夜食堂!
    吃貨的江湖裡,燒烤攤從來都是少不了的風景。尤其在夏秋的夜晚,路邊隨意支起的小桌子,幾個塑料小板凳外加一個火爐,就織起了喧鬧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江湖。縱使夜宵種類再多,燒烤的地位也不可撼動。
  • 一個東北人在南通開的燒烤店
    燒烤的江湖裡,肉食始終佔據主導 ,被身體吸收的油脂,會轉化成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依附著竹籤起舞,在烤肉散發出引人犯罪的香味時,融化成快樂。再嗜肉的人一旦落座燒烤攤,都會忍不住點上幾串素串。 給燒餅刷上蛋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面類主食大多數燒烤攤就用狂放調料來製造出一種好吃的假象,其實只要多花一點心思,就能做出變化來,不那麼單調,也有味道,足以安撫碳水狂魔的飢腸轆轆。
  • 錦州,東北最好吃的燒烤攤兒,都藏在這座城
    夏天的夜風吹著帶點熱度的風,穿件破T短褲踢一雙拖鞋出門,拉著喜歡的人坐在燒烤攤前,喝口啤酒吃口肉……生活有啥還過不去的?來錦州搓頓燒烤就好了。東北最好吃的燒烤都藏在這座城「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東北人比誰都能明白燒烤的魅力。
  • 東北燒烤為什麼這麼有名?除了「好吃」,東北燒烤裡還有什麼
    說到燒烤,就不得不提及東北三省。東北可謂是燒烤界的扛把子,即使燒烤早已全國人民的共有美食。東三省的燒烤依舊獨樹一幟,憑藉獨特魅力徵服了口味挑剔的食客們。但也總有人質疑,不就是普通的燒烤嗎,東北的燒烤能有什麼特別的?接下來慢慢為您解答。
  • 東北的燒烤攤上都有啥?這些南方少吃的食材,全都在東北燒烤攤!
    在東北,有啥東西不能燒烤?對於東北人來說,就像沒有廣東人不吃的一樣,在東北也沒有東北人不烤的。廣東人是什麼都吃,在東北則是能吃的基本都能烤,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東北的燒烤攤上有啥。東北的燒烤攤上都有啥?這些南方少吃的食材,全都在東北燒烤攤!
  • 原來昆明的這家燒烤店,撐起了一個活色生香的燒烤江湖
    每一個烤攤,都是一個江湖。每一支竹籤,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根擼串,都有一副情懷。桌上什麼人都有,各個沾著煙火氣,一口一個兄弟,一杯啤酒就下肚了。【烤豆腐】在燒烤江湖中,烤豆腐的地位定是高高在上,不可動搖的!特別是在昆明的燒烤中,燒豆腐無疑是燒烤老闆眼中的「必勝法寶」,畢竟,從街頭到巷尾的10家燒烤攤中,有一半都在飄著烤豆腐的香味!
  • 東北燒烤,從路邊攤到大排檔,再到富麗堂皇
    在東北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東北人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有很大的概率去吃羊肉串。第一頓喝完了,50%會喝第二頓,那麼第二頓去羊肉串的機率是80%,這足以證明東北人對羊肉串的可愛。
  • 夜市燒烤攤中,最「噁心」的3種燒烤,銷量卻是一個比一個高!
    夜市燒烤攤中,最「噁心」的3種燒烤,銷量卻是一個比一個高!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喜歡吃燒烤,除了能在燒烤攤當中看到一些大人之外,還有不少大人喜歡領著小朋友去吃燒烤的,因為,在夜市燒烤攤當中,也不光只有烤串什麼的,也有不少其他的食物的,不管是燒烤,還是其他的食物,都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不過,燒烤在我們眼中是不健康不衛生的,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3種燒烤美食,卻是公認燒烤攤當中,最髒的3種食物了。
  • 中國燒烤地圖!每個深夜流連燒烤攤的人,都帶著下飯的故事
    在中國吃貨的江湖裡,燒烤攤從來都是少不了的風景!東北燒烤對於做燒烤,吃燒烤這件事,東北人十分認真。,給他們一個爐子,他們能給你烤出一個美食江湖。來湖南吃燒烤,除了需要準備一個XXXL的胃!還要有一口跟燒烤較勁的好牙!
  • 中國燒烤地圖!每個深夜流連燒烤攤的人,都帶著下飯的故事
    在中國吃貨的江湖裡, 燒烤攤從來都是少不了的風景! 有人說, 沒有在夏天的深夜擼過串, 不足以談人生。
  • 燒烤攤滷味攤龍蝦攤水果攤,債務人任選一個,月賺萬元不是夢
    燒烤攤滷味攤龍蝦攤水果攤,債務人任選一個,月賺萬元不是夢。你可是這6億人中的一員?中國還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起來,他們的月收入也只有1000元樣子。很多發生債務危機的個人家庭都在這個6億人之中。董哥的朋友圈就有好多,稱還沒有找到穩定工作的。
  • 烏魯木齊這家店丨特色東北燒烤,特得勁
    ,一天三頓小燒烤~不管是什麼時候,約上三兩好友去上一家東北燒烤店感受一下東北老鐵的熱情~根據地燒烤在燒烤的江湖裡東北燒烤的鐵籤子就好比是玄鐵重劍大開大合直指餓魔心土豆茄子韭菜堪稱燒烤素菜三傑在任何一個犄角旮旯的燒烤攤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 燒烤,最不缺故事的夜宵江湖
    就織起了喧鬧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江湖就將鏡頭聚焦於當下的燒烤夜市記錄美食背後的人情冷暖敘述著人生江湖裡的煙火故事100多個燒烤店匯聚的不僅是食客對吃的狂熱更是匠人們對手藝的極致追求嶽陽•烤牛筋一說到三毛燒烤,80%的嶽陽人都吃過。
  • 不打烊大排檔 給東北人一個爐子,他們可以烤了這個世界
    在與烤肉只差一撮孜然的炎熱夏天,和三五好友晚上找個燒烤攤,燒烤、花生毛豆、小龍蝦通通上桌,烤爐的煤煙升騰起一股人間的煙火味道,端著還有冰碴子的大綠棒子,吹著永遠都不會過時的牛逼,烤串擼的直冒火星,啤酒瓶子滿地打滾,滿滿的市井生活的味道。東北人眼裡的燒烤是什麼在東北,有一種情懷叫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
  • 從夜市攤到串兒店,解鎖呼瑪燒烤密辛
    說到擼串兒,去東北,總沒錯!在武俠音樂匯活動現場的外圍,便是熱鬧非凡的江湖夜市,雖說是夜市,但夜幕尚未落下時,這個坐擁無數美味的集市早已是人頭攢動夜市首攤便是酒,琳琅滿目的酒水讓喜歡小酌的人們喜不自禁。
  • 錦州燒烤,為啥能笑傲東北三省?
    錦州燒烤名氣很大,很多朋友不服氣,錦州燒烤憑什麼笑傲東北餐飲江湖?曾經遇到幾位錦州燒烤的師傅和他們的菜品,我總結出來錦州燒烤有幾個特點,首先錦州燒烤是萬物皆可燒烤、口味隨心所欲,俗話說就是什麼都能烤啊。
  • 吃肉喝酒,東北燒烤,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燒烤便是我瘦不下去的原因。燒烤可能是人類最為原始的烹飪方式的燒烤,歷史不可謂不悠久,可以說從人類會用火開始,就有了燒烤這一文化。說到東北燒烤,就不得不提《鄉村愛情》裡趙四說過的一句話:「這世界上沒有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如今的東北燒烤,早已衍生為一種社交方式。每天,都有無數東北人,在炭火交融的燒烤攤前,進行著靈魂的升華。下了班,即使吃了飯,依然約上好友,找個烤攤兒,花生烤肉、端著冰碴還沒有化乾淨的啤酒,從生活瑣事、到人生理想,無不說起。
  • 【冰城日曆】 雲秀哈爾濱 | 9月6日,燒烤攤,東北人的深夜食堂
    【冰城日曆】 雲秀哈爾濱 | 9月6日,燒烤攤,東北人的深夜食堂 2020-09-06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人賊清楚,看看他們的燒烤攤就明白了
    因為大部分人普遍認為,牛肉是內蒙古的最好,而羊肉是貴州的最好,因為貴州不管是地形地貌,還是氣候環境,都對羊的生長發育有著非常不錯的促進作用,貴州多山,羊在生長的過程中,處於一個運動量相對較大的情況,所以野味十足,大部分人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貴州人對羊肉的了解最清楚,但是實際情況來看,可能東北人還要略勝一籌,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你看看他們的燒烤攤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