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串是我國大江南北的饕客們都愛吃的燒烤美味,鮮嫩多汁的羊肉串、牛肉串等佐以椒鹽、孜然、辣椒粉之類的調料,入口爆香,特別是在盛夏夜烤的季節,各式各樣的串讓人眼花繚亂,十分垂涎。
烤串在我國延傳了上千年,歷史悠久,加上各時節各地域的差異,烤串花樣多到不勝枚舉,不過在我國燒烤界,東北燒烤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每年五一到十一這段時間,每當夜幕降臨,熙熙攘攘的大排檔就形成了一個江湖,散落在四處的食客們相聚於此,在升騰的煙火和空氣中油脂的香氣裡,吃起滋滋作響的烤串,與三兩好友舉杯暢飲,談笑風生,既慰藉了深夜的胃,也驅散了一天的疲憊。
在我國各個地方,都能找到燒烤的身影,甚至每一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燒烤味道。
夏天的東北,會直接啟動一天三頓小燒烤的模式,街頭巷尾無不充斥著:「來了,老弟,整點啥?」
東北燒烤是在融合了各地燒烤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具有濃鬱東北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最原始東北燒烤據說起源於錦州,有生烤和熟烤之別,調料多達十幾種,以鹽、辣醬、孜然、芝麻最為重要,有的燒烤店還用獨家調配的中草藥進行煨制。因為烤制手法上講究「蘸、刷、撒、烤、翻、壓」,所以口感純正、色澤鮮亮,讓人吃了還想吃,欲罷不能。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當新疆人在東北地區的街頭支起爐子,喊著新疆羊肉串時,東北許多有商業頭腦的人就開始了自己的燒烤事業。
經過幾年發展,燒烤業就在東北人手中擴大規模了。進入新世紀後,東北地區幾乎所有城市,都有大量的燒烤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管是春夏秋冬,光臨燒烤餐館、地攤兒就成了東北人一項重要的飲食選項,尤其是夏天,燒烤業更是紅紅火火、人聲鼎沸。許多門市靠街邊的非燒烤類飯店也都會在夏天支爐子,增加燒烤這個門類,可以說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東北燒烤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在東北,夏天的味道就是燒烤的味道,如果不在夏季吃幾頓燒烤,那這個夏天就是缺少靈魂的。為什麼說夏季的晚上不適合夜跑呢?拐個彎就能遇到個燒烤攤,那香味誰能頂得住?不過現在我生活的瀋陽在創城,這種盛景很難見了。
一、烤繭蛹。
烤繭蛹是東北燒烤界的必點名吃,活生生的繭蛹放在炙火上烤熟,發出一陣噼裡啪啦的響聲,流出豐富的蛋白質。烤好的繭蛹外皮酥脆,內裡軟嫩爽滑,一口咬下去會爆出鹹鮮的湯汁,細細咀嚼,飽滿的肉質在舌尖湧動,淡淡的奶香氣充盈整個口腔,美妙至極。
我最開始一直以為這是一道黑暗料理,不管旁人咋勸都不想嘗試,不過當我鼓起勇氣邁出那一步,不得不說,越吃越上癮。
二、烤石蛋。
石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蛋,較早的實蛋是受精卻未孵化的雞蛋,相比毛蛋觀感好很多,與普通雞蛋相比顏色稍黃。實蛋吃起來更彈滑,所以有些人很喜歡。
後來因為實蛋備受歡迎,就開始了人工製作,用雞蛋搭配小蘇打或者面鹼,攪勻後再倒入蛋殼中蒸熟,顏色偏青色或者土黃色。
烤制的時候將實蛋豎切成兩半,串在籤子上,烤制外皮氣泡乾巴時刷油和醬料,再撒上芝麻、孜然等調味料,外幹裡嫩,好吃入味。
三、烤心管。
心管就是豬、牛等畜類動物的心室連出的主動脈血管,它還有個名字,大家可能更熟悉,那就是川渝火鍋常用的涮菜——黃喉,也有一些地方叫做脆筋。
把心管切片並煮熟,隨後配合調料烤制,口感極度勁道,勁脆是它的主要特點,脆嫩之餘還有鹹香之味。
四、烤雞架。
烤整個雞架,南方是沒有的。一整個雞架烤完,直接就給你端上來,用手掰開,大快朵頤。雞架上面的肉不算多,這使得醃料和燒烤香料的鹹香都能極好地滲進每一絲肉裡頭,真的是非常入味,非常好吃。烤雞架在瀋陽簡直就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吃。
在東北三省,烤串搭配還有區別。黑龍江喜歡的醬料一般是乾料,像花生碎、鹽、孜然、辣椒麵之類的,飲品搭配必須是哈啤,涼菜愛點花毛一體和拍黃瓜,主食是疙瘩湯;吉林因為有朝鮮族自治州,所以醬料喜歡朝鮮族辣醬和蒜水,涼菜愛搭配辣白菜等朝鮮族小菜,主食配朝鮮冷麵;遼寧的醬料則以錦州白料和海鮮醬為主,喜歡辣炒蜆子等海鮮小炒,主食搭配炒方便麵,飲品得來老雪幹啤。
東北燒烤味重,仿佛隔著數條街就能聞到飄來的香味,而且煙火氣很濃,在我眼裡,它是中國燒烤文化的典型代表。
都說在東北,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句話把東北的燒烤文化表達得相當傳神。東北人上了燒烤桌,幾杯酒下肚,便能家長裡短嘮起嗑來。
東北人豪邁直爽,喜歡在燒烤攤上說家常,談心事,酒肉暢快外加相聚之歡,恨不能掏心掏肺,能把燒烤攤當成自家小院,「人情味」這三個字,在東北的燒烤攤上詮釋得淋漓盡致。
空氣中瀰漫著煙火氣兒,醬料上裹滿了人情味兒,這就是東北燒烤。
我是胖廚娘,一個體重超標的85後吃貨,我愛美食、愛生活、愛分享,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