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公眾號(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部,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熱搜:
郭老師直播和老公打起來了
打開熱搜,是郭老師和她的老公達令互掐脖子的視頻……
郭老師是誰?不是郭德綱的那個郭老師,而是現在最火的土味網紅郭老師,本名郭蓓蓓,雖然才 26 歲,但平時的形象往往是這樣的:
今年年初,郭老師憑藉一首洗腦 BGM 爆紅。你可能沒有看過她的直播,但你一定在抖音上刷到過那首萬千網紅都在用的、由她的梗改編而成的 BGM:
你在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像憑空捏造……
不僅如此,用她的奇怪口音被稱作「郭言郭語」,被網友們競相模仿:
姐妹們=集美們
獼猴桃=迷 hotel
草莓=粗梅
芒果 = 莽 gou
……
這次,關於她的熱搜不僅衝到了榜四,熱度僅次於明星去世和澳洲退賽,而且還掛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這種流量,說是個當紅小花也不為過……雖然知道郭老師現在很紅,但是和老公打架就能上熱搜的操作還是震驚到了我。
於是,我決定深入挖掘一下這位奇女子,為什麼在這個「顏值至上」的時代,貌不驚人的她能這麼紅?她到底到底有什麼魔力?
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這位郭老師,是個實實在在的「運營鬼才」。
01
郭老師有多紅?
現在的郭老師紅到什麼地步,可能是不看她直播的人想像不到的。
她在抖音和快手分別擁有 300w+ 和 600w+ 粉絲,還是無數 B站網友的快樂源泉:
不僅如此,她還連麥過很多大家熟悉的大網紅@艾比、@Giao哥、@韓美娟,甚至連線過@蔡徐坤、@肖戰 等等最火的流量小生。
不僅如此,粉絲團「郭家軍」的陣容也非常強大,有@楊超越 給她刷禮物,@沈騰 模仿她的「郭言郭語」……
細數郭老師的走紅經歷,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是靠快手直播打響第一炮,但郭老師的全網走紅,卻要感謝抖音和 B站。
今年 1 月 12 日,郭老師在直播間懟粉絲的片段,被 B站博主@昔日友人 剪成鬼畜視頻發布,目前已有 353w 播放量和 12.2w 投幣。
很快,這個視頻被搬運到抖音,成了今年 1 月份最火的配樂。
大量抖音用戶開始自發創作有關郭老師的內容,#迷人的郭老師#、#郭言郭語#等話題的播放量也迅速增長,目前合計已經有 29.5 億的閱讀。
到這一步為止,郭老師才算是真正的走紅了。
雖然說郭老師真的紅了,每天有大批的粉絲樂此不疲的刷禮物、模仿她的「郭言郭語」,但依舊有很多用戶表示接受無能。
尤其是在郭老師和老公打架上了熱搜後,更讓不少忍無可忍的人在評論裡發出了靈魂拷問:郭老師這種「傻 X 一樣」的網紅,為什麼能紅?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開始也很疑惑。一通分析後,我發現郭老師不僅不傻,還是一個難得的「聰明人」。
02
郭老師為什麼能紅?
無論是無心還是有意,郭老師在人設、造梗、噱頭三個方面的辨識度都有極高的辨識度,讓你在千千萬萬個同質化網紅中,一下子就能記住她:
1)打造高辨識度的人設
如果現在問你,郭老師是誰?
可能你會回答「郭語創造者」、「河北滄州的農婦」、「滄州泫雅」,甚至「精神有問題」、「博出位的網紅」。
同時,你還會想起她那張不經修飾的寬臉、永遠亂糟糟的頭髮以及一身贅肉,甚至耳邊已經迴蕩起了她的尖叫。
以上這些元素,就是一個個清晰明了的標籤,它們共同組成了「郭老師」這一個人 IP :沒什麼文化的邋遢農婦,粗俗的土味主播。
很多網友表示,看了她的視頻後會感覺到生理不適,但是這份生理不適,也是郭老師的辨識度來源之一——你罵她、瞧不起她、討厭她,但是也記住了她。
雖然這個 IP 算不上絕對正面,但足以讓她從一眾面容模糊的主播中脫穎而出,被人們記住。
當然,僅僅是被記住是不夠的。郭老師的真正走紅,還是是拜她的造梗能力所賜。
2)用心造梗,梗火帶人紅
現在提起郭老師,你最先想到的的是什麼?
大部分人應該都能直接想到她的「郭言郭語」,什麼「迷 hotel」「集美」「粗莓」,還有那首風靡抖音的「你在無中生有暗度陳倉」……
很多人都是因為她那些流傳甚廣的鬼畜梗才知道她。可以說,是她的鬼畜梗帶紅了「郭老師」這個 IP 。而這些流傳甚廣的鬼畜梗的背後,也暗藏著許多玄機:
①無內容、易模仿的鬼畜梗
郭老師的走紅底色和 @朱一旦、@毛毛姐 等網紅不同,後者主要依靠對現實生活的荒誕解構來取得關注,走的是「情感共鳴」的路子;
而郭老師的人氣則是依靠造梗——製造一些沒有內容,但足夠荒誕好笑的梗,為網友們提供二次加工的素材,像是一個「移動的鬼畜素材庫」。
她的梗往往極度荒謬,又極易模仿,比如發音奇奇怪怪的郭語,無端的發出「土撥鼠尖叫」,猙獰的表情和怒吼,這也為「郭氏梗」能廣泛流傳奠定了基礎。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郭言郭語」:
跟普通的話是一樣的,只是多了一點情緒的暈染和感情的揉捏
這也意味著,作為鬼畜梗,「郭語」受眾廣、門檻低,十分方便網友對其進行二次加工和傳播。郭老師的直播也因此成為了廣大網友的「鬼畜素材庫」,人氣漸旺。
②避免產出同質化的梗
不要覺得靠鬼畜梗走紅很沒有技術含量。
如果你認真研究過郭老師的各個梗,你就會發現,這些梗雖然都是靠著「出其不意」來引發笑點,但是在細節上很少有重複。
比如「吃水果」的梗,同樣是吃,吃獼猴桃時她會假裝沒吃,吃草莓時太貴了捨不得吃,吃葡萄的時候又說沒洗……總有細微的不同。
這種不同,讓網友們少了厭倦,多了新鮮,往往就會繼續買單。
③新梗不斷
不過,比每個梗都不重樣更絕的是,她能高速產出各種新梗。舉個例子,「郭言郭語」更新的速度快到需要專門學習……
(甚至還有網友整理了郭語教程)
除了水果撈梗,郭老師的鬼畜梗很快又更新出了「成語梗」(比如那個洗腦 BGM)「尖叫梗」(突然發出土撥鼠尖叫)「跳舞梗」(迷 の 鬼畜舞蹈)……能夠不斷的產出新的素材,是郭老師能夠保持長久生命力的秘訣。
無法持續輸出新梗的 @ Giao 哥、@韓美娟 等主播很快被人遺忘,只有他們的最紅的梗還在 B 站鬼畜區傳播。
但郭老師不同,你永遠猜不到這個女人下一秒會做什麼,會創造出什麼新的梗。這讓人們能對她保持新鮮感,甚至還對她有期待。
④精心設計的「一時興起」
從表面上看,郭老師的很多梗都是一時興起,但其實,這些都是她設計好的結果。
經常觀察她直播的網友@精之白華 表示,郭老師的爆火的水果梗,就是練習過多次後的產物:
比如吃個草莓,她會提前設計出很多個吃法,像是「變魔術將草莓變走」等橋段,然後反覆嘗試錄製,最終選擇了「假吃」這個方法。
郭老師的老公 @達令 曾經說她會在家一遍又一遍的錄視頻,「像瘋了一樣」;郭老師偶爾也會在直播裡分享自己的造梗心得。
總而言之,郭老師的靠梗走紅的流程大致如下:
雖然在用各種「瘋癲」、「沒有底線」的方式來造梗,但不可否認的是,郭老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個認真的「內容輸出者」。
也許正是因此,在眾多「紅的快涼的快」的土味主播中,她能連續紅上三四個月還熱度不減。
3)噱頭出位
郭老師能紅,當然不僅僅是因為有梗,還因為有爭議。這份爭議,同樣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熱度。
① 「非主流」的形象
坦白來說,郭老師的形象確實談不上一個「美」字,不過也絕算不上「奇醜無比」。
但在直播時,郭老師總是頂著亂糟糟的丸子頭,毫不顧忌的搖頭晃腦、亂吐舌頭,做出各種猙獰表情,向粉絲們展示自己的贅肉,甚至做出揩鼻涕、放屁、摳腳等迷之行為。
她展示給大家的,是一副精心打理的「醜且邋遢」的村婦形象。這一形象在如今人人瘦臉美顏的風氣裡,獲得了一種「辣眼」式的辨識度,同時也讓她的風評兩極分化:
喜歡的人覺得好真實不做作,而不喜歡的人只覺得辣眼到驚悚。
②出格的言語和行為
如果說形象不佳還能誇一句真實不做作,那麼接下來這些出格的言行就真的讓人愛不起來了。
在和其他主播連麥 PK 的時候,郭老師經常會做出一些讓人摸不到頭腦且無禮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
連麥時表面恭維,結束連麥後馬上無端的跟粉絲說女主播「綠茶,一看就是綠茶」不停的說對面的主播「你長得真醜」,把對方罵的泫然欲泣攻擊對面女主播的臉像塗了豬油
口出狂言問候對方全家
玩遊戲輸掉卻不認帳,還辱罵挑釁連麥的主播
……
這一系列的行為不僅讓人們感到不可理喻,噴她「低俗、惡臭、沒素質」,還使得她的直播間頻頻被封,網友調侃她是「快手上唯一一個不用自己下播的主播」。
除了在直播中對主播進行人身攻擊,郭老師最為人詬病的一個點就是喜怒無常。她的情緒變化比用遙控器換臺還快,可以在 1 秒內來回切換暴怒和狂喜。
在直播裡,上一秒她還哈哈大笑,下一秒就開啟了「惡龍咆哮」模式,嘴裡源源不斷的噴出各種低俗至極的辱罵字眼。
這種變化,不僅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會產生被冒犯的憤怒。
除了直播,郭老師的微博也是非常「自由奔放」,讓某些網友覺得「是不是被三無醫院的婦科赤腳醫生盜了號」:
出格的言語和行為,讓走紅後的郭老師背負著巨大的爭議,同時也給她的熱度再添一筆。
無論是行為還是形象的爭議,對郭老師本人來說,都是熱度。這一操作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圈子裡,一位同樣胖胖的經紀人女士的慣用手段——黑紅。
雖然伴隨著許多的批評,但郭老師終究是紅了,紅到了至少月入十萬(數據由青年橫財發展會估算)。
她用一部分自我換來了巨大的熱度,精準而無畏的踩在了網際網路的 G 點上,把漫天的嘲諷變了現。
但與此同時,她還保持的清醒的自我認知:
我還能一直不減肥?一輩子做個 200 斤的小丑譁眾取寵?
我幹不了一輩子主播
我說郭老師是個聰明人,沒人反對吧?
03
郭老師的粉絲都是哪些人?
很顯然,郭老師是作為一個「土味主播」走紅的,用媒體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的話來說,就是:
土味主播界唯一的女性,和 @島市老八、@孫笑川、@藥水哥 幾位鬼畜 icon 並列出現在「全明星」系列中。
從初代土味網紅 @Giao哥,到 @朝陽冬泳怪鴿 的「奧利給」,再到 @韓美娟 的「百因必有果」……這些看上去「不太正常」的網紅的受眾,到底是哪些人呢?
1)追求個性和小眾的亞文化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的認同,是郭老師迅速流行起來的根本原因。
對於他們來說,「郭言郭語」就像一個接頭暗號,年輕人們可以通過這種「玩梗」的方式,輕鬆的進入一個特定的小圈層,即「你也看郭老師啊」。
到了這一步,郭老師已經脫離了「人」的身份,成為了一種亞文化的符號。參與者也許不一定是喜歡郭老師這個人,只是喜歡圈子裡這種「別人看不懂的默契」。
為了豐富這個圈子的內容,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郭老師的各種新梗會作為一種社交工具,通過檢測「含郭量」的方式,在圈內的年輕人之間迅速傳播。
(誰知道答案,我做不出來)
比郭老師更典型的符號,是把「奧利給」帶給大家的 @朝陽冬泳怪鴿 。
在 B站的「奧利給鬼畜」播放量輕鬆上百萬的背後,@朝陽冬泳怪鴿 的生活幾乎沒有改善,直播時也很難收到打賞。
究其根本,是因為他無法再次進行價值符號的輸出,為人們提供更新的社交工具,於是圈子的凝聚力也漸漸減弱,他也很快被人們遺忘了。
2)出於獵奇心理的消遣
對於更多的人來說,看郭老師的直播是一種消遣。我採訪了一位常看郭老師直播的朋友,他對我說:
說句殘忍的話,我看她和看老虎鑽圈、海豚表演沒有任何區別,就是看個新鮮她做傻事我就笑,放鬆唄
打賞過幾次,感覺她也挺不容易,小姑娘家家的這麼糟蹋自己
很多人都是抱著這種心情看郭老師的直播,打賞她的人除了她的死忠粉,還有很多看了熱鬧覺得好笑的人,和「覺得她不容易」的人。
從本質上來講,郭老師的直播間更像一個線上馬戲團,不過表演者只有她自己。
3)追求精神解壓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看郭老師是為了解壓。
對於每天背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和社交面具的現代人來說,看到郭老師在直播裡肆無忌憚的撒潑罵人、摳腳放屁,好像有人替自己進行了情緒的宣洩,「很過癮」。
知乎網友 @飽困男孩 甚至直接說:
噁心是噁心,但是解壓
04
結語
如果非要評價郭老師在網際網路扮演的這個角色的話,我會說她掙扎又「可憐」。
因為她的「粉絲」們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百般洋相出盡後,這個時代從來不缺新的丑角。
不過,對於這一點,郭老師自己是很清楚的。她曾經說:
「你們別把我當偶像,我知道你們都把我當笑話,我什麼都懂。」
土味主播和粉絲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也許是各自的求仁得仁,也許是相互嘲笑——你笑我瘋瘋癲癲,我笑你人傻錢多。一片熱鬧之後,徒留互相鄙視。
正如 @飽困男孩 所說的那樣:
意識到自己居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帶著審醜揶揄的心態去看她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可能不是我們在消費她,而是她在消費我們。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熱衷於「郭言郭語」的朋友們,告誡他們也提醒自己:
不要在最應該充實自我的階段,沉溺於一些無腦爛梗,用自己寶貴的成長時間,做他人變現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