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常時期,這位留學生為何不回國?父親一封阿拉伯語的信解釋了...

2020-12-19 上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僅牽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還有在華學習和生活的國際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9日從上海師範大學獲悉,該校國際交流處收到一位留學生的父親發來的信,這位大二學子寒假至今一直沒有回國。

來自葉門的信息與機電工程專業2018級本科生塔瑞克,聯繫上海師大留學生辦公室的老師,告訴老師自己的父親寫了一封信,需要發給辦公室。因為信件是阿拉伯語撰寫的,需要等待學生翻譯。

面對密密麻麻的一頁信紙,這位第一次收到「跨國家長信」的老師內心還有些疑惑和擔憂,但後來收到翻譯件的內容後,只剩下滿滿的感動。

譯文如下:



【我是塔瑞克(Tariq)的父親,塔瑞克(Tariq)是葉門來華留學的學生之一,目前在上海師範大學就讀本科,學習信息與機電工程專業。自從我聽說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傳播後,我對兒子塔瑞克(Tariq)感到非常焦慮。

我聯繫了他,要求他立馬回國,但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說他很安全,沒必要因為這個事情回國,學校並沒有讓他失望,所有留校的學生得到了學校的極大關注,還求我不用再擔心他的安全。我對此就感到非常放心,也讓我對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感到非常感激。

因此,我想通過這封信,向整個中國政府,尤其是所有負責該大學行政管理的人員,表示我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我們的孩子提供的精心照顧和關心。

這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信,因為作為一個父親,我已經好幾天沒有睡好覺了,我為兒子塔瑞克(Tariq)感到非常的擔心,但是他這麼跟我講學校的關心和照顧之後,我就感到非常的放心。

有這樣的照顧,我相信孩子不會有什麼不好的情況。

真心希望中國早日趕走病毒,趕走疾病,趕走一切不好的東西,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平安。 塔瑞克父親】

那麼,塔瑞克是如何說服自己父親的呢?當老師問他的時候,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我相信我的老師、我的學校,更相信中國!而我的父親相信我,也相信中國!」

其實,塔瑞克擔心自己的中文表述不夠準確,於是用英語表示,更多考慮把自己在中國最真實的看法和感受,傳達給更多的人,也呼籲更多的國際救援力量同中國一起抵抗這次疫情。「This is time for facts, not fear.這時為了事實,而非恐懼;This is time for science, not rumors.這時為了科學,而非謠言;This is the time for solidarity, not stigma.這時為了團結,而非恥辱。」同時,校方也感謝廣大同學對防控疫情期間學校採取相關措施的理解和支持。

相關焦點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欒奕:我為何萬字長文記錄心聲  欒奕在文章中寫道,她選擇回國發展基於如下原因:美國在疫情中的表現打碎了「美國濾鏡」,她深感在美國社會難以獲得足夠共鳴和參與感,中美差距顯著縮小、中國在很多方面有優勢,她在中國獲得快樂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 留學生回國要求免費治療,卻遭到拒絕,醫院:你已經加入美國國籍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很多在海外的留學生和華人們都希望能夠回國來躲避疫情。近日,有一位美國留學生的一家三口都感染了,他們打算全家從美國回到中國來治療。這個留學生本來打算把父母接到美國生活,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覺得自己可能被感染了,但是美國不僅治療費用昂貴,而且床位也不夠,所以他打算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國接受免費治療。
  • 留學生為何都如此牛氣?從這位國學大師的日記中倒也可以窺之一二
    留學生為何都如此牛氣?從這位國學大師的日記中倒也可以窺之一二大家是不是經常聽到留學生的相關新聞報導?而經常接觸過的,也大概都知道,確實前往外國留學中的某一些中國學子,在外國,乃至是留學歸來,回國之後,也還是牛氣沖天,顯得有些不可一世,自視清高。而造成如此現象的歷史原由,可能大家也心知肚明。
  • 書摘|地名即權力:大食東部的阿拉伯語波斯語爭奪戰
    阿拉伯語的城市名稱在現在或過去一般有特定的含義,如苦法(Al-Kūfah)城、弼斯囉(Al-Basrah)城和瓦夕的(Wāsit)城等。阿拉美語的地名一般可通過拼寫形式加以辨識,即尾音多帶長音ā,如Jabultā;同時,這種語言的地名含義也不難解釋,如`Abartā意為「地段或跨越地」,即用船隻搭建的浮橋;Bājisrā等同於阿拉伯語的拜特·吉思兒(Bāyt-al-Jisr),意為「橋屋」。
  • 為何大家現在如此反對接小留學生回國?原因讓人淚目
    為何大家現在如此反對接小留學生回國?原因讓人淚目如果不是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可能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在英國有數量如此眾多的中國中小學生留學。現在英國受疫情影響,也做了學校無限期停課的處理,並且取消了本國2020年的中高考。
  • 棕櫚大道留學 丨 疫情當下,留學生回國及不回國注意事項
    在國外疫情日益嚴峻的情況下,許多留學生都產生了回國避難的念頭。但是留學生究竟該不該回國呢?01 海外留學生該不該回國?針對留學生應不應該回國,微博上的許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支持留學生回國的網友認為,國外大眾的抗疫意識薄弱,而且留學生在國外屬於相對弱勢的群體,早點回國更安全、更有歸屬感。
  • 中國留學生在貝魯特發放物資,很多人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
    當一輛載滿愛心包裹、貼著中國國旗的綠皮卡車到達烈士廣場時,幾十個難民湧上前,將車圍住,「他們在歡呼,我聽到他們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中國』,還有人一直在鼓掌。」全文1534字,閱讀約需3分鐘 新京報記者 劉瑞明 實習生 高欣然 編輯 王煜 校對 吳興貝魯特發生爆炸後的第11個小時,中國留學生海小寧和同學從的黎波裡趕到現場。
  • 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
    韓國留學退學可能有很多原因,一些同學會選擇申請其他國家,也有同學決定回國發展。回國就需要完成學歷認證才行,那麼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呢?「許多中國高中生只考了託福、雅思等語言成績就出國留學,結果出國後無法適應國外講授,跟不上課程進度,社交圈太窄,很難融入國外精彩大學生活……」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們看到,考出一個高分成功留學不代表就能留學成功。
  •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
    8月24至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阿拉伯語分委員會、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主辦,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人才培養院系聯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協辦,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承辦的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雲端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平臺成功舉辦
  • 阿拉伯語的文化危機:捲土重來的東方主義
    ——卡爾·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當代阿拉伯語的危機自2011年以來的阿拉伯地區的政治動亂掩蓋了這個地區以更加不為人注意的方式出現的危機——如果以書面文化進行衡量,阿拉伯語世界正處在低谷。同世界上大多數語言一樣,阿拉伯語長久以來也有著標準語和方言的區別。在古蘭經降臨之前,阿拉伯半島就有數種不同的方言存在。在古蘭經降世之後,出於對古蘭經解讀的需要,形成了古典阿拉伯語的基礎,即阿語使用者常說的「Fusha」。但是教法學的發展和古典阿拉伯語的出現並沒有終結方言的存在。
  • 「我們不是仇富」,小留學生回國難背後,有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內幕
    我真的搞不懂,對於這些披著「洋皮」的家長,我有2個疑惑,想請家長們解釋一下?1、為何如此狠心?10歲左右的學生,非常需要和父母培養感情。那些留守兒童(工農子女),也許因為父母為了生活,迫不得只能獨自和爺爺奶奶留在老家;然而,這些經濟條件好的,為何又急著把孩子送走呢?
  • 西安情書走紅 留學生翻譯六本古典回國堪稱當代馬可
    近日,一封外國留學生寫給西安的情書在不少人的朋友圈裡刷屏,還因此火上了央視。在這封情書裡的,是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伊力哈穆對西安的深情告白,「我叫你儒家時,我們是親人;叫你唐詩時,你是我的戀人。我們又已成為最好的朋友,紅顏知己。」其中飽含的感情讓不少土生土長的西安本地人都自愧不如。
  • 1.5萬小留學生要回國,留學英國還有這層原因,網友:不值得同情
    這麼小就送出國,不就是為了呆夠10年,拿到永久居留證,入英國國籍嗎?從一開始心裡就只有自己,沒有祖國,憑什麼讓祖國為你們的選擇買單?為何選擇英國留學?在《他鄉的童年》英國的部分中,關於為何為孩子選擇英國留學,片頭採訪了三位媽媽,其中一位在英國呆過五六年,雖然不能代表全部家長的見識,但也可以代表一部分吧!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拒絕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共同問題
    但很多在外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卻願意歷經險阻,回國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 他們沒有考慮自己回國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沒有考慮到金錢,只是一心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做出一點貢獻。在那個困難時期,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能人志士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 回不回國?12位留學生講述海外「抗疫」故事
    海外留學生不知不覺進入hard模式:突如其來的停課、一票難求的回國航班、戴與不戴口罩的抉擇……前段時間還在擔心家人健康的留學生們,而今成為了被擔憂和囑咐的對象。 處於海外疫情之下的他們,生活受到了怎樣的影響?面對這些變化,採取了怎樣的防護措施,又有著怎樣的煩惱與期待?
  • 都挺好:留學生回國幫父親買房子,全款付清外加僱保姆,結局亮了
    《都挺好》的播出反射出許多生活中的倫理問題,蘇母去世,三兄妹由於對父親的贍養責任和財產分配的矛盾與爭議,引發眾人對親情的思考。隨著劇情的發展,蘇家大哥蘇明哲遭到瘋狂吐槽,學歷高能力強又孝順父母,為什麼讓人無法忍受呢?
  • 15歲女留學生吃不飽被逼回國...
    來源:加拿大家園(iAsk-ca)1月6日,CBC News發表了一則報導:一對在BC省和安省提供寄宿家庭服務的華人母女欺騙初來乍到的中國留學生,一名15歲中國學生被坑到直接回國。在一個專為留學生提供寄宿家庭服務的平臺上,李女士偶然認識了來自多倫多的劉女士,這位華人女性自稱Fiona Liu,她主動與李女士示好,並表示她家也具有homestay資格,如果李女士願意,可以讓女兒住在她們家。
  • 成人阿拉伯語入門
    成人阿拉伯語入門,目前我校開設:粵語、英語、俄語、泰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波斯語、土耳其語、希伯來語、緬甸語、印尼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荷蘭語、希臘語等培訓課程。
  • 一封家書:寫給遠在天堂的父親的信
    清明時節,為寄「思時之敬」,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滋養網絡的積極作用,大眾網開展了「一封家書」網絡文化作品徵集活動,自書信徵集之日(3月29日)起,活動得到了各地網友的支持,我們也收到了許多網友的投稿,字裡行間都情意滿滿。即日起,我們將刊登部分網友們的來信,以分享這份感動。
  • 海外疫情越發嚴重 蘇州留學生,回不回國這是個問題
    記者 宋潔婷近日,海外多國新冠肺炎疫情變得愈發嚴重,近日,海外多國新冠肺炎疫情變得愈發嚴重,海外留學生的安全問題引發全社會關注。兒行千裡母擔憂,眾多蘇州留學生家長連日來更是神經緊繃,24小時不關機,以便兒行千裡母擔憂,眾多蘇州留學生家長連日來更是神經緊繃,小時不關機,隨時與身處海外的孩子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