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這叫法,聽起來好像很不值錢的樣子。小時候生長在比較貧窮的山村裡,野果就成了小孩子飯後的小零食。掰著指頭計算山上的各種野果成熟的時間,早早跑上山和小鳥搶果子吃。
不少城市人一看到野果,就忍不住想這東西居然也能吃?而農村人則表示你們見識少,這可是我們小時候的零食。你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在農村山野裡奔跑的時候,吃過哪些野果嗎?
1、八月炸
八月炸算是比較出名的野果,以前我一直以為它是一種瓜,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是藤本植物的果實。八月炸成熟以後,果皮是紫色的,裡面果肉是半透明的,籽很多也很硬,不過吃起來不算麻煩,我都是一大口吃下去,然後慢慢吐籽。
味道很甜,有點像香蕉,但是沒有香蕉的氣味。以前我最愛吃的野果就是八月炸,不會酸,就是甜。吃起來很爽,不過八月炸一定要算好時間上山,沒到時候的話,果子不好吃,過了時候的話,全都被鳥啄了吃掉。
2、茶泡
長在油茶樹上的茶泡,超級難見到,每次一看到茶泡,我就忍不住想吃。因為現在種油茶樹的人少了很多,所以茶泡也很少見了,吃起來有點點酸,還有點澀,但是有一種很獨特的香味,我還挺喜歡的。
3、空心泡
小小的空心泡看起來和草莓很像,後來我又覺得這東西和樹莓很像。但是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空心泡的學名超級好聽,叫「薔薇莓」,是薔薇科懸鉤子屬。小時候在家附近有一片空地,就長著空心泡,一到成熟期,我就跑去摘,而且要把又大又紅的全摘掉,不給別人留。
空心泡長著很多小刺,一不注意的話,手指頭就會被刺到,但是不是很疼。為了吃空心泡,我的手指都被刺過好多次,年年都不長記性。
4、羊奶果
羊奶果常出現在一些小河邊上,4月份結果,綠色的果實不能吃,一定要等到果實變紅了才能吃,味道酸甜。不過我覺得羊奶果還是要紅到發紫了才好吃,酸澀味比較少。每到羊奶果成熟的季節,就邊摘邊吃,過了季節也差不多被村裡的孩子摘完了。
5、酸藤子
酸藤子也叫酸藤果,小小的,看起來很可愛。酸藤子的枝幹和葉子也能吃,我比較喜歡吃葉子,酸酸甜甜的。樹幹就不怎麼吃了,因為要剝開外面那層褐色的樹皮,吃裡面嫩嫩的肉,一般吃不到什麼東西,我也就懶得剝。
酸藤子在清明的時候開始結果,小時候上山掃墓,看到酸藤子,就默默想著果子趕緊長大,結果過一段時間就忘記酸藤子這事,除非再一次上山,看到已經成熟變成紫色的酸藤子,才會採下來吃,味道是酸酸甜甜的。
這些野果,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嗎?可能除了八月炸以外,其他的果實已經很多人忘記了,90後估計很少見過這些野果,還有吃過的野果,現在也看不見了,更不要說00後的孩子,大概都沒見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