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5月3日那天,全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似乎夏天「提前」來訪了。上海的日間氣溫更是達到了35℃,傍晚19點時仍是30℃。受到今年1月末開始的疫情影響,人人都減少外出活動,跑步愛好者們也紛紛停下腳步,筆者曾嘗試過一次戴著口罩跑步的體驗,真是難以忍受。儘管一直注意控制體重,有著多年跑步經歷的我,還是對中年人特有的稍稍發福的臉和腹部不忍直視。於是,那天跑了一個五公裡,感覺十分累,配速從去年夏天10公裡的5分10秒掉到6分43秒。這意味著什麼?
傍晚30℃的氣溫,稍顯悶熱。第1公裡沒敢發力跑,智能手錶一度提醒配速接近7分鐘,稍稍加力,6分43秒。第2公裡時微微冒汗,6分40秒。第3公裡,雙腿沒有輕盈之感,呼吸逐漸急促,配速保持不變。第4公裡,步頻漸漸慢下來,深呼吸也變成半深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大汗淋漓,6分44秒。第5公裡時,想要放棄,腳下卻沒停,當手錶提示已滿5公裡的那一刻,立馬停下,大口喘氣,6分50秒。平均配速6分43秒,和去年的水平相去甚遠!難道變成了業餘跑者中的業餘了嗎?
的確,氣溫越高,跑步越累,6℃是馬拉松跑者最能發揮跑力的氣溫。雖然30℃還沒達到真正的高溫,但也不低,室外溫度僅低於體溫7℃左右。隨著距離的增加,身體核心體溫很快升高,除了汗水能夠降溫之外,呼吸也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從一公裡的鼻子深呼吸,變成四公裡時的半深呼吸,可見,身體急於將升高的體溫排出體外。這表明:夏天即將到來,氣溫會逐漸升高,會使得跑步更累更慢,10公裡、半程馬拉松甚至馬拉松將會變得更加艱難。現在不跑,再過一段時間就真跑不動了!
疫情,對跑步愛好者來說,儼然是個「寒冬」。一兩天不跑步,身體已經有些難受,而整整三個月停下腳步,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堅持跑步的意志沒有改變,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會記憶你跑出的每一步,同樣,它也會記憶你停下的每一步,三個月後,它提醒你已經是跑步「小白」了,累和慢就屬於你。中斷三個月跑步之後的第一個5公裡,竟如此的大口喘氣、配速的直線下降,這意味著:一旦停跑一段時間,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會快速下降。人到中年,年齡越大,越應該鍛鍊(跑步)!
對於業餘跑者來說,10公裡跑進50分鐘左右可以算是高手了。但是,一旦不跑,就有可能成為業餘了。我們的身體非常誠實,你每多跑一步,它就會記錄下這一步。疫情形勢好轉,跑者們也迎來了「春暖花開」,必須跑起來了!為了更加健康,「小白」們也一起來跑步吧!
跑友們,整整三個月停跑,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原創文章觀點,歡迎關注,
如有不同意見,也可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