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雷響茶」

2020-12-04 華夏經緯

  在滇西一帶的民族民間茶道中,享有盛譽的,除了大理白族「三道茶」和永勝油茶外,還有彝族人喜歡的「雷響茶」。彝家「雷響茶」展現了彝家人粗獷豪放的風格和氣質。

  早晨,扒開頭晚用「子母灰」捂存得通紅的櫟炭火,在燒開水的同時,將質地上乘的茶葉放在祥雲特產的沙鍋茶罐裡,借火烘烤,邊烘烤邊不斷地抖動,以使茶受熱均勻。當茶葉在茶罐中烤得色澤金黃並微微起煙時,將滾沸的開水往茶罐裡一衝,隨著騰起的水霧,轟然一聲,好似雷聲沉沉滾過,故美其名曰「雷響茶」。「雷響茶」以聲音洪亮者為最佳。

  水汽落後,用筷子拂去罐口的泡沫,然後放回火上借文火慢煮,20分鐘後,便可倒入白瓷杯中慢慢品飲。「雷響茶」茶葉呈棗紅色,味濃釅,微苦中飽含焦香,飲後幾秒鐘又回甜,口齒彌香,一般要煮飲三四次味道才淡下去。「雷響茶」是彝家人的日常飲品。彝山山高路長,彝家人幹活早出晚歸。尤其炎夏季節,早飯前痛飲幾大杯濃濃釅釅的「雷響茶」,精神力氣倍增。因此彝家人有「早飲『雷響茶』三杯,幹活到黑不渴累」之說。
  
 
  來源:雲南日報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響雷茶」,「雷響茶」,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白族地區,也有一種比較特別的飲茶方法,叫做「雷響茶」,將大葉毛茶放入陶罐中,放在火上烘烤,不時地轉動陶罐,主人和客人一面拉扯家常,等到罐中的茶葉發出噼啪的聲音,茶葉發出焦香味,便往裡面倒入開水,此時罐內會發出很大的聲音,所以人稱「雷響茶」。人們說這種聲音代表著吉祥如意。
  • 【方志四川•民俗】屏山彝家民俗
    彝家婚俗彝家的婚俗是「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婚」,即使青年男女認識、相愛,也要經媒人介紹,與男女雙方家長溝通認可。認可後,女方在家長陪同下,到男方家去相親,若女方家無意見,則開啟各項程序。彝家姑娘出嫁時,哭嫁是重要環節。彝家新娘結婚前10日左右就開始控制飲食,每天只能喝少量水,吃2個雞蛋或少量蕎粑。結婚當天,新娘完全禁食,不能喝水、吃東西。此外不管你是真的想嫁還是不想嫁,都要表現出傷心難過的樣子,嫁期將至便開始哭哭啼啼。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顯得歡天喜地、無憂無慮,不知節制飲食,那麼她就會受到恥笑和非議。
  • 品舌尖上的美食——彝家風味餐
    坨坨肉坨坨肉作為一道彝家傳統美食,因其每一塊肉的大小如拳頭、成「坨」狀而得名,一般 30斤左右的跑山乳豬為食材,因而肉質緊實、肥瘦均勻。將砣砣肉煮至八成熟,起鍋撒上鹽、花椒、辣椒等調料,再加一些木姜子。
  • [四川] 彝家新寨新生活 「阿依園」裡快樂多
    寬敞乾淨的廚房內,彝家主婦們正忙著一天的夥食,而一旁掛著的臘肉香腸顯示著他們生活的富足和美滿。記者注意到,新寨廚房的三鍋莊火塘頗有意思,一個巨大的節能灶安放到「火塘」上,節能灶上方的一根管子直接通往戶外。「沒有煙塵,乾淨衛生,還節能。」彝家主婦們表示,新「火塘」和傳統的相比,除了「聞不到一點嗆人的煙燻味,冬天照樣烤火,方便得很。」
  • 大涼山彝家山寨 苦蕎茶香吸引「糖酒會」圍觀(圖)
    彝家山寨李緒強經理接受媒體採訪彝家小夥為大家彝族歌曲:敬酒歌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5日訊(付章)「怕山高,喝苦蕎!」,3月25日,2011年春季全國糖酒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涼山甘洛縣的彝家山寨苦蕎茶在本界糖酒會大放異彩!
  • 通訊:走進「彝家新寨」 感受彝民新生活
    中新社涼山8月12日電 題:走進「彝家新寨」感受彝民新生活  作者 劉冰  上世紀50年代,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前身——涼山彝族自治區正式成立,涼山「一步跨千年」,由奴隸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 羅平彝家的「三杯酒」
    羅平彝家有「三杯酒」,第一杯敬天地酒,第二杯敬祖先酒,第三杯敬客人酒。另外,彝族人民還有著非常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審美。彝族酒歌中存有大量短小精悍,直擊人心的內容。彝族酒歌是彝家的熱情釀製的,也是彝家的汗水釀製的,養育了祖祖輩輩的彝山,是時光和自然留下的酒罈。
  • 食味涼山|彝家美食 圓根酸菜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圓根酸菜湯圓根酸菜湯,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受到彝族同胞的青睞。它和貴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相比,獨樹一幟,自成風味,是彝家老少皆喜的佳餚。在單調的臘肉湯、洋芋湯、雞湯、魚湯中放進少許圓根酸菜,真叫畫龍點睛,成為馳名大涼山的酸菜湯,讓人讚不絕口。素材來源|西昌市廣播電視臺綜合整理|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更多精彩文章請看這裡!
  • 彝家悶笛惹人醉(圖)
    滇西大理南澗縣無量山中的彝家山寨擁政村,流傳著一種獨特的樂器——雙管悶笛。用這種悶笛吹奏的樂曲往往是一種清脆純淨而又透著苦悶與憂傷的曲子。  彝家人大多數是在陽春三月吹悶笛,此時,春耕剛結束,氣候炎熱,悶笛的樂聲能給人們消除疲勞苦悶,帶來吉祥歡樂。悶笛常與竹笛、三弦和木葉等器樂組合在一起進行合奏,還經常為歌唱伴奏,出現在彝家唱山歌、對調子的場合中。在彝族青年男女戀愛和「打歌」時,小悶笛是形影不離的「紅娘」。  就要離開擁政村了,我們請葉春龍再為我們吹奏一首悶笛曲,他頷首微笑爽快地答應了。
  • 端午粽飄香,彝家客迎門,載歌載舞過端午
    楊老師深諳民族習俗的可貴,因此特意邀請拍愛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舉辦現場直播彝家風味端午節活動,讓我們一起慶賀端午,品味習俗,追憶先驅。拍愛喔員工們自己動手包粽子,非常開心來彝族楊紹華老師家體驗不一樣的端午節。
  • 彝家「菌全席」 別樣風味等你品!
    彝家「菌全席」 別樣風味等你品!在玉溪峨山,當地人把野生菌和地道的彝家風味完美結合,做出了多道野生菌美食,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峨山品一品具有彝族味道的野生「菌全席」。在峨山一家以野生菌烹飪出名的餐館裡,每天都會有十多類不同品種、二三十公斤的野生菌在這裡通過廚師們的妙手烹飪,擺上了餐桌供食客們品鑑。
  • 【川網會客廳】全國人大代表餘彬:脫貧奔康路上的「彝家第一寨...
    近年,各級政府對長板橋村按照「彝家第一寨」定位進行了重新規劃打造。隨著彝家新寨建設的深入推進,各級政府先後投入3000餘萬元,不僅對全村進行了風貌改造,還按照尊重自然的理念,依山就勢,與地形地貌相結合,建立廊道和開敞空間。新建了村「兩委」綜合體、遊客接待中心及文化廣場,改擴建村內基礎設施,打造有特色的「彝家樂」,村子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 彝家風情火把節 點燃7月「最炫民族風」
    四川新聞網雅安8月2日訊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一早,人來人往的人群中不時有人哼著這首彝家歌曲《火把節》,幸福之意溢於言表。街道兩旁賣高山土雞、高山臘肉、高山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及售賣小吃的攤點整齊排列,供遊客現場購買和遊覽。
  • 昭通鎮雄芒部鎮松林村:「彝家小鎮」換新顏
    昭通鎮雄芒部鎮松林村:「彝家小鎮」換新顏 2020-04-20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金陽彝家美食,巴適得很
    在金陽,彝家美食中,以下幾道菜餚尤其受到人們的歡迎。
  • 茶若能言,飲者自慚:在騰衝竄龍,煮一壺封家「雷響茶」
    一個火山灰燒制的褚色瓦罐,一把火山灰上採摘來的老樹茶葉,一把騰衝白糯米,在火塘邊聚首「雷響茶」。篝火煮沸山泉,茶以茶的姿態翻湧,水以水的質感嘹亮,糯米焦黃,泉水俯衝,一罐悶雷轟響,茶沫四溢,吹一口,滾滾入喉,五臟熨帖,六腑歸位。
  • 這碗辣醬讓你流口水,地道的彝家美食做法奉上!
    今天我們就跟著這兩位來自異鄉的當地人,一起在大山深處尋一尋彝家最地道的美食。達人黃世琴可不是名簡單的餐廳老闆,做菜、算帳、招待客人,她全都親力親為!這一做便是5年,算起來她餐廳的遊客可以說是數以萬計!小二問她,餐廳這麼火,菜如此好吃的秘訣是什麼?她說:簡簡單單,用心做菜。
  • 建水這個彝家山寨大量美圖曝光
    建水這個彝家山寨大量美圖曝光 2020-12-11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絢麗的彝家風情畫卷,特色的民族風情,我們約起呀!
    這裡有古樸的喇叭迎賓調、熱情的「攔門酒」、神秘的「姑娘房」、奔放的左腳舞、美味的彝家傳統風味菜等,是體驗民俗風情、特色美食、鄉村旅遊的絕佳之地。走進咪依嚕風情谷,一幅絢麗的彝家風情畫卷展現眼前:以紅、黑、黃三色為主色調的彝族民居依山而建,裝飾風格古拙質樸,牆體上的彝族彩繪別有韻味,有狩獵圖、耕作圖、織麻圖,有山中的動物、天上的飛鳥、林間的鮮花,這裡畫滿了彝族的歷史,直白地表達了彝族人的審美情趣和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
  • 會澤彝家特製酸骨頭
    我們家是漢族,之所以會做這酸骨頭是因為大哥有幸娶了位彝家姑娘。心靈手巧的大嫂把坨坨肉、甘參、酸骨頭的製作工藝帶到了我家。我在娘家時,常跟著勤勞的大嫂做家務,在不經意間,學會了這些彝家菜的製作工藝。醃製酸骨頭有一整套完整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