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品多標註了鈣鐵鋅等營養素,價格比普通食品貴得多。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超市裡賣的兒童掛麵上寫著營養強化、補鈣鐵鋅啥的,真的管用嗎?」12月12日,正在延吉路一家超市選購掛麵的包女士疑惑道。據了解,當下不少商家推出兒童麵條、兒童餅乾、兒童醬油等「兒童食品」。而據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管理組專家、青島市衛生監督局首席專家靳曉梅介紹,目前關於「兒童食品」尚無國家標準,「兒童食品現在比較亂,就是因為沒有國標,很多商家打著兒童食品的旗號忽悠大家。」
「含鈣鐵鋅」,價格翻番12月12日,記者先是在延吉路一家超市裡轉了一圈,在麵條區,記者發現了標有「兒童」字樣的胡蘿蔔蝴蝶面、鈣鐵鋅蝴蝶面等,記者對比了一下二者的營養成分,發現項目都是相同的,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鋅,只是每百克含量有所不同,胡蘿蔔蝴蝶面和鈣鐵鋅蝴蝶面中鈣、鐵、鋅的含量是一樣的,而在配料表中,前者比後者多了一項胡蘿蔔粉。「這樣看來,貌似胡蘿蔔蝴蝶面營養成分更全面點,就買這個吧。」正在選購麵條的包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3歲半了,「大人吃的麵條她不吃,就喜歡吃蝴蝶面。」她坦言自己一直給孩子買類似的兒童麵條,「包裝上都寫有營養強化、補充多種營養素、鈣鐵鋅啥的,是不是管用就不知道了。」
隨後記者又查看了幾款普通麵條的營養成分表,發現項目基本都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還有的含有鈣、鎂和維生素,那到底普通麵條和兒童麵條相比差在哪裡呢?賣場售貨員表示,具體她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兒童麵條肯定更有營養。」記者發現,一款128克的兒童蝴蝶面售價8元,而一款280克的普通蝴蝶面只賣3.7元。
尚無國標,多是「噱頭」12日,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管理組專家、青島市衛生監督局首席專家靳曉梅告訴記者,我國有關於嬰幼兒食品的標準,像《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但對於兒童還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兒童食品」的定義就更不明確了。由於缺乏標準,「兒童」字樣該如何標註也無法可依,「有的說我這是低鈉鹽,我這是加鈣、加鐵的等等,國家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各種說法都有。」這使得食藥監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也面臨尷尬。
靳曉梅表示,對於那些標註含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孩子吃了之後,能不能真正起到補充營養的功效,實際上幾乎是無法認證的,「很多都是『噱頭』,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而且非專業人員也很難辨別。
看準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靳曉梅告訴記者,不管是宣稱低鈉鹽還是含各種微量元素,購買時尤其要注意看標籤,「有的說低鈉鹽,但看標籤一點也不少,消費者很容易被忽悠。」另外,其實很多所謂的「兒童奶酪」、「成長奶酪」根本就不適合兒童。因為一般來說,這類產品的鈉、糖含量都較高,添加劑也不少。為了讓孩子愛吃,大多只是口味做得更好了,而口味好卻不意味更健康。
所以,「先不要管包裝上宣稱啥,首先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靳曉梅表示,如果說補鈣鐵鋅,就看看營養成分表裡是不是有這些東西,不過她也坦言,「食品不是藥品,吃這麼點食品,其實也起不到啥作用,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如果真的需要補鐵,還不如直接吃補鐵的營養品和藥品。」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