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比同類產品翻番 兒童食品無國標別被忽悠

2020-12-13 半島網官網

  

兒童食品多標註了鈣鐵鋅等營養素,價格比普通食品貴得多。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超市裡賣的兒童掛麵上寫著營養強化、補鈣鐵鋅啥的,真的管用嗎?」12月12日,正在延吉路一家超市選購掛麵的包女士疑惑道。據了解,當下不少商家推出兒童麵條、兒童餅乾、兒童醬油等「兒童食品」。而據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管理組專家、青島市衛生監督局首席專家靳曉梅介紹,目前關於「兒童食品」尚無國家標準,「兒童食品現在比較亂,就是因為沒有國標,很多商家打著兒童食品的旗號忽悠大家。」  

「含鈣鐵鋅」,價格翻番

  12月12日,記者先是在延吉路一家超市裡轉了一圈,在麵條區,記者發現了標有「兒童」字樣的胡蘿蔔蝴蝶面、鈣鐵鋅蝴蝶面等,記者對比了一下二者的營養成分,發現項目都是相同的,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鋅,只是每百克含量有所不同,胡蘿蔔蝴蝶面和鈣鐵鋅蝴蝶面中鈣、鐵、鋅的含量是一樣的,而在配料表中,前者比後者多了一項胡蘿蔔粉。「這樣看來,貌似胡蘿蔔蝴蝶面營養成分更全面點,就買這個吧。」正在選購麵條的包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3歲半了,「大人吃的麵條她不吃,就喜歡吃蝴蝶面。」她坦言自己一直給孩子買類似的兒童麵條,「包裝上都寫有營養強化、補充多種營養素、鈣鐵鋅啥的,是不是管用就不知道了。」

  隨後記者又查看了幾款普通麵條的營養成分表,發現項目基本都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還有的含有鈣、鎂和維生素,那到底普通麵條和兒童麵條相比差在哪裡呢?賣場售貨員表示,具體她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兒童麵條肯定更有營養。」記者發現,一款128克的兒童蝴蝶面售價8元,而一款280克的普通蝴蝶面只賣3.7元。  

尚無國標,多是「噱頭」

  12日,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管理組專家、青島市衛生監督局首席專家靳曉梅告訴記者,我國有關於嬰幼兒食品的標準,像《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但對於兒童還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兒童食品」的定義就更不明確了。由於缺乏標準,「兒童」字樣該如何標註也無法可依,「有的說我這是低鈉鹽,我這是加鈣、加鐵的等等,國家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各種說法都有。」這使得食藥監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也面臨尷尬。

  靳曉梅表示,對於那些標註含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孩子吃了之後,能不能真正起到補充營養的功效,實際上幾乎是無法認證的,「很多都是『噱頭』,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而且非專業人員也很難辨別。

  看準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靳曉梅告訴記者,不管是宣稱低鈉鹽還是含各種微量元素,購買時尤其要注意看標籤,「有的說低鈉鹽,但看標籤一點也不少,消費者很容易被忽悠。」另外,其實很多所謂的「兒童奶酪」、「成長奶酪」根本就不適合兒童。因為一般來說,這類產品的鈉、糖含量都較高,添加劑也不少。為了讓孩子愛吃,大多只是口味做得更好了,而口味好卻不意味更健康。

  所以,「先不要管包裝上宣稱啥,首先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靳曉梅表示,如果說補鈣鐵鋅,就看看營養成分表裡是不是有這些東西,不過她也坦言,「食品不是藥品,吃這麼點食品,其實也起不到啥作用,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如果真的需要補鐵,還不如直接吃補鐵的營養品和藥品。」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相關焦點

  • 沾上"兒童"身價翻倍 兒童醬油多是營銷噱頭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配製醬油不合格率達14.3%,是此次抽檢產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了釀造醬油樣品697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31批次,抽檢配製醬油樣品21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3批次。
  • 兒童食品"低鹽"陷阱:名稱添加"兒童"身價倍增
    第一關名稱添加「兒童」 身價倍增小譚購買的是千禾有機醬油(小童裝)210毫升,瓶身上的英文標識為QIANHE KIDS。在購物網站上,這款產品被宣傳圖片中宣稱為「減鹽小童裝」。營養成分表顯示,其每10毫升含鈉525毫克。
  • 兒童食品「低鹽低鈉」多陷阱:改變名稱身價倍增 實際成分無區別
    第一關:名稱添加「兒童」 身價倍增小譚購買的是千禾有機醬油(小童裝)210毫升,瓶身上的英文標識為QIANHE KIDS。在購物網站上,這款產品被宣傳圖片中宣稱為「減鹽小童裝」。營養成分表顯示,其每10毫升含鈉525毫克。而該品牌同系列的千禾有機醬油210毫升,瓶身英文標識為QIANHE YOUJI,每10毫升含鈉498毫克。
  • 兒童食品是「玩概念」還是「真營養」?
    □ 胡建平    兒童專用水、兒童掛麵、兒童牛奶、兒童醬油……超市貨架上包裝精緻的「兒童專用」食品越來越多,只要冠以兒童食品的概念,再加上卡通形象的包裝,就能讓產品價格成倍上漲,並且擊中家長「讓孩子吃的更好,更安全」的心理。
  • 配製醬油抽檢一成不合格 沾上「兒童」身價翻倍
    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配製醬油不合格率達14.3%,是此次抽檢產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配製醬油是什麼,緣何會出現一成不合格?釀造和配製醬油區別何在?打醬油得注意哪些問題?兒童醬油更有營養嗎?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消費者揭秘「一成不合格」背後的問題。
  • 兒童食品「低鹽」陷阱:換個包裝就敢稱「低鹽」 價格還翻番
    第一關  名稱添加「兒童」 身價倍增  小譚購買的是千禾有機醬油(小童裝)210毫升,瓶身上的英文標識為QIANHE KIDS。在購物網站上,這款產品被宣傳圖片中宣稱為「減鹽小童裝」。營養成分表顯示,其每10毫升含鈉525毫克。
  • 十幾萬元買的非洲酸枝家具,竟然不是國標紅木?別被商家忽悠了!
    盧先生說,他確實對紅木知識不了解,去購買紅木家具時,導購介紹非洲酸枝也是屬於紅木,根本沒想到是「傍大款」的實木產品。李女士表示:「非洲酸枝也屬於紅木,但不屬於國標而已。相比屬於國標的紅木,非洲酸枝的原木價格還高於一些國標紅木的價格,因此,非洲酸枝應該算紅木的範疇,只是現在暫未列入國家標準而已。
  • 網紅「小白奶」被指忽悠消費者
    但福無雙至,網紅「小白奶」近期被指「忽悠消費者」,「以15億元收購科迪速凍」也被質疑「利益輸送」。科迪乳業2017年實現營收12.39億元,同比增長53.92%;淨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41.56%。網紅「小白奶」產銷量大幅提高,對公司業績大增功不可沒。
  • 食品營養「概念化」:「兒童專用」多半是忽悠
    食品營養「概念化」:「兒童專用」多半是忽悠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餅乾、榨菜,甚至味精等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此,食品營養學專家表示,不少「兒童食品」只是虛有其表,並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吃,家長購買時需仔細認清標籤。
  • 柳下談|「兒童食品」國標,該來了
    現在進入超市、商場,標註「兒童食品」的各類食品可以說層出不窮,為此一些商超還專門設置了「兒童食品」專櫃方便消費者的選購。很多為人父母者看來,只要打上了「兒童食品」的標籤,就意味著更營養、更健康、更適合孩子食用,所以即便這些「兒童食品」價格比普通食品更高,但很多家長還是趨之若鶩。
  • 2014,食品健康的謠言與忽悠20強
    2014年即將過去,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一年中食品領域的20個主要謠言與忽悠。第一類:永不消逝的「經典名謠」       這一類的謠言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只是年復一年地傳播著,並且逐漸加入新的內容。第二類:忽悠營銷       這一類謠言是一些產品,被廠家用離譜的理由進行包裝營銷。因為很多人沒有專業辨別能力,也就很容易被那些科學術語包裝出來的虛假功能所迷惑。8、兒童醬油:3星 兒童醬油與普通醬油沒有明顯差別。
  • 標註「兒童」字樣就貴好幾倍,「兒童食品」真的適合兒童?
    有的家長被「洗腦」 對兒童食品深信不疑記者走訪了廣州一些大型超市,發現冠有「兒童」字樣的食品確實不少,與同類的普通食品相比,這些食品無一例外有著頗受兒童喜愛的卡通圖案包裝。記者在廣州市天河區一家大型超市看到,零食區貨架上一款盒裝的「兒童餅乾」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圍觀,餅乾盒封面顏色鮮豔,並印有精美可愛的熊貓圖案。
  • 兒童食品就一定健康?別想當然
    在對比了其他月餅之後,該款兒童月餅的「無糖」賣點最終讓李女士決定購買,「貴就貴吧,孩子還小,還是別吃太甜的」。    標明「無糖」就真的無糖嗎?記者經對比發現,此款兒童月餅並非真的無糖,而是將蔗糖換成了糖醇,但是製作月餅用的麵粉、油脂與一般月餅相比卻沒有變化,還是擺脫不了月餅「高糖、高油、高熱量」的特性。    「所謂的無糖是個『偽命題』。」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新國標出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瓶裝水產品,可謂五花八門,5月24日,隨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新國標的出臺,以後那些炒作概念的瓶裝水將不再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 兒童家具新國標威力為何難彰顯?
    現象一結構安全不達標 隱患1:邊角銳利仍可見 新國標中對兒童家具的「安全要求」一項中規定:要求兒童家具產品不應有危險銳利邊緣及尖端,稜角及邊緣部位應經倒圓或倒角處理。產品離地面高度1600mm以下位置的可接觸危險外角應經倒圓處理,且倒圓半徑不小於10mm,或倒圓弧長不小於15mm。
  • 立法| 進口無國標食品標準審查機制之完善 《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
    與原辦法相比,《徵求意見稿》新增第8章「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以下簡稱進口無國標食品)是一個顯著變化。近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貿易發展迅猛,進口食品數量、來源、品種日益多元化,加之各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差異化,強化進口無國標食品的標準審查確有必要。
  • 別被「 兒童食品」晃了眼
    如今,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食品時,會青睞冠以「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如兒童醬油、兒童牛奶、兒童飲料等,認為這些「兒童食品」更符合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對於0—6個月嬰幼兒的配方食品要求差異較小,大部分指標比較接近;但是對於6—36個月嬰幼兒的配方食品,我國的指標要求相對寬鬆。而對於3周歲以上的兒童,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食品標準。即使標註「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頭像(卡通)的食品,也並沒有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等進行產品的設計和生產。   「營養」方面,不少兒童奶中宣稱含有DHA、鈣等營養成分,有「益智」「健骨」等功能。
  • 兒童新國標口罩發布:精心呵護兒童呼吸健康
    央廣網上海9月4日消息(記者韓曉餘)隨著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產業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此次展覽會的重磅新品——符合新國標GB38880-2020兒童口罩正式亮相。兒童新國標口罩標準的頒布,意味著父母在選擇兒童口罩時,有據可依,兒童呼吸防護也更加高效、安全。
  • 兒童掛麵、兒童榨菜 「兒童專用」食品多半是忽悠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餅乾、榨菜,甚至味精等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此,食品營養學專家表示,不少「兒童食品」只是虛有其表,並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吃,家長購買時需仔細認清標籤。
  • 揭秘食品四大忽悠:零脂肪無蔗糖
    那麼,市場上還有哪些「忽悠」食品需要消費者警惕的呢?1悠忽:零脂肪「零脂肪」飲料熱量高於可樂相較於一些全脂食品,很多擔憂身材變胖或想減肥的人士更青睞於選擇「零脂肪」食品。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舉著「零脂肪」牌子宣傳和推銷自己的食品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