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場景體驗」、「用戶運營」、「討好年輕人」、「大數據思維」成為最近幾年被企業管理者提到最多次的詞語。
從馬雲的電子商務帝國席捲全國到現在,一批批傳統企業倒下,剩下的要麼在死撐著,要麼在轉型。
而這期間,那些適應了新潮流的企業品牌紛紛湧現,比如喜茶、海底撈、望京小腰、良品鋪子、三隻松鼠、西貝莜麵村......
其中,喜茶2020年估值超160億,創始人聶雲宸29歲身家40億元,而這這一切只用了短短四年。
喜茶不僅贏得年輕人的喜歡,還成了年輕群體的打卡「社交貨幣」。年輕人願意為一杯飲品排隊兩個小時,排隊的同時,他們拍照打卡,發朋友圈、微博......自發為喜茶宣傳。
喜茶到底對年輕人做了什麼?憑什麼可以超越對手一路狂奔?我們又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01喜茶的瘋狂生長
2012年5月,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帶著開手機店賺得的20萬元資金,於廣東江門一條名叫江邊裡的小巷開了一家名為皇茶的店,也就是喜茶的前身。
如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喜茶也經歷一陣無人問津的沉默期,但聶雲宸從決定重新定義茶飲那時起,喜茶已形成了燎原之勢,短短幾年,迅速在廣東省內擴張。
後來由於無法註冊商標,2016年「皇茶」改名為「喜茶」。接下來可以說是喜茶野蠻生長的四年。
2016年7月喜茶首次出省,進軍廣西南寧。2016年8月,喜茶率先獲得IDG資本及天使投資人何伯權1億元的投資。2017年,喜茶迅速在全國布局。2018年4月25日獲得龍珠資本的4億元B輪融資。
B輪融資後,喜茶完成了兩件事情:一是上線外賣服務,二是進軍海外市場。同年11月,喜茶新加坡的第一家店正式開業。
2019年,喜茶獲得由騰訊、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90億元。
2020年3月,喜茶再次獲得新一輪戰略投資,投資人為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喜茶估值超過160億。喜茶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有500多家門店。
不久前,29歲的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也以身家40.92億元出現在「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位列81名,成為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從江邊小巷無人問津的小店,到遍布全國各地遭資本爭搶,4輪融資,喜茶僅用了短短四年,投資者看中了它強大的創新力和潛力。
02喜茶的創新之一用極致設計滿足年輕人挑剔的審美
因為創業初期聶雲宸就意識到,產品質量和價格是王道,想要留住顧客只能靠不斷改進產品。但沒有口碑傳播的助力,到哪裡都是從零開始。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希望喜茶的品牌代表的是一種靈感、禪意、一種茶飲年輕化的物質。「我們希望用一杯好茶,激發你的一份靈感。」這是喜茶官網上的一句介紹。
品牌的定位是靈感與禪意,喜茶的廣告語是「靈感之茶」。聶雲宸認為起名寓意要美好,但不要太容易被定義定位。所以喜茶logo上的小人線條極簡,沒有定義男女,它屬於中性。
喜茶可以說是茶飲界設計公司。無論是懷舊復古的民國設計風,古代韻味的設計風,Y2K復古未來風,每個風格對於設計師來說都是值得學習的範本。
對於像茶飲餐飲類服務體驗為主的產業,空間格局已成為佔領用戶心智的新戰場。客戶的回顧不再只根據口味,更多是一種社交價值,然後是一種愉悅的心情。
在空間裝修方面,喜茶的門店都可以作為業界樣板,喜茶的空間設計理念是堅持原創,支持藝術創造。讓喝茶真正成為一種風格,一種生活方式,讓喝茶這件事有更多的可能性。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對此的方法論是「皮膚與靈魂」:更新皮膚,傳承靈魂。
「千店千面」正是喜茶門店店型的主要創新打法。
聶雲宸認為,年輕人的疲倦感來得越來越快了,想要保持新鮮感,唯有千店多面,而光這一點其他品牌就難以模仿。
喜茶店面設計和裝修風格的探索,聶雲宸用一個字比喻:碗。因為「碗」裡可以加進不同的「菜」。這裡「碗」就是指非常具有包容性的顏色,白和灰;每一個店不同的裝修風格就是「菜」。
喜茶目前門店分為幾類:白色、灰色的標準店;黑金、粉色等系列的主題店,此外還有「白日夢計劃(DP店)」、黑金實驗室。
每一家喜茶門店具有不同元素的設計風格,給茶飲門面進行重新定義。店面風格因地制宜,不落俗套,所以喜茶贏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
聶雲宸說:「門店是空間,空間並非僅僅提供座位,而是品牌文化的起點和載體,喜茶不過分追求坪效,每個空間都是一個詮釋靈感的過程,將禪意、極簡、美學等元素融入門店設計,讓喝茶這件事變得更酷。」
03喜茶的創新之二用多樣化的新品滿足多樣化的口味
喜茶几乎能全面的覆蓋消費者的多樣化茶飲口味需求。
喜茶有八大系列不同種類的奶茶飲品,產品覆蓋奶蓋茶、水果茶、波波茶等。喜茶的每一種茶口感都不一樣,除了味道,口感,更是具有獨特的香氣。
用喜茶官方的話來說就是,「好材料,好配方,好工藝。」然後做成一杯好茶。
2019年喜茶共推出240餘款新品,除了應季飲品,還有麵包、冰淇淋、咖啡等多種品類。
其中,『靈感咖啡』是喜茶咖啡的主要研發方向,他們又一次突破傳統咖啡的定義。
喜茶首個子品牌「喜小茶」,正式布局果汁產線和汽水產線。喜茶市場版圖逐漸擴展,聶雲宸野心逐漸暴露,上市已在規劃之中。
疫情期間,喜茶全門店包括喜茶GO小程序自營外賣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在設有智能「取茶櫃」的門店進行手機遠程一鍵開櫃取茶,避免接觸;部分城市外賣配送範圍也從3公裡擴大至10公裡,這一舉措增加了疫情期間的消費者粘性。
喜茶的服務從線下到線上,以多樣化的茶飲消費需求來滿足消費者,適應了時代,也成就了自己。
04喜茶如何了解年輕人?
這兩年,喜茶每每推新,在市場上都能弄出不小的聲響。除了品牌影響力,喜茶仿佛看穿了顧客的心思,知道他們的喜好。
我們知道奶茶飲品消費以年輕人居多,而年輕人的社交多在線上社交平臺上,包括微博,微信,抖音... ...
因此,在做門店的宣傳上,喜茶通過微信、微博、抖音拉近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以線上營銷來帶動線下門店的人氣。
聶雲宸知道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難糊弄:「年輕人都玩世不恭,一旦媒體開始鋪天蓋地講一個東西,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會不會又是個垃圾?」
聶雲宸他也是一個年輕人,所以他更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年輕人喜歡調侃,喜歡惡搞,一旦一個產品太過於「正式」,過於「高端」,就會引起群嘲。
這個現象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現在孩子不喜歡讀四大名著?不是四大名著的問題,是家長和學校屢次強調要孩子們去讀,去解析,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喜茶新品喜歡偷偷上市,因為害怕過度營銷引起年輕人的逆反心理,聶雲宸選擇讓喜茶自己說話。就連喜茶品牌的靈魂「靈感」、「酷」與「茶藝」,這些字眼也極少出現在喜茶的傳播中。這與現在大多數商家喪心病狂、歇斯底裡宣傳背道而馳。
因為他認為營銷,「重要的不是灌輸,是共鳴。這句話正是喜茶營銷策略的核心,而知名的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B站的火爆,無一不是與年輕人產生了共鳴。
為了對用戶了解的更細,喜茶讓客戶自己發聲,讓用戶數據來指導方向。
2018年喜茶上線微信小程序,實現了下單、預約和外賣一體化,開啟了茶飲數位化營銷的時代。
喜茶已積累2600萬以上微信小程序的註冊用戶。這為喜茶提供了具有參考性的消費者大數據包,通過用戶畫像、產品銷量、地區分布和消費尖峰時段等幾個維度的數據,已經足夠讓喜茶了解他的用戶群體。
喜茶利用數據後臺所採集的用戶消費行為的數據,為用戶每年一次點對點推送「靈感飲茶報告」,幫助消費者總結過去一年的喜茶消費體驗。去年參與生成年度飲茶報告並截圖的消費者佔比達40.1%,極大的提升品牌好感度。
同時,喜茶將巨大的線下客群轉變成線上流量,通過運營轉化,用線上流量帶動線下銷售。
據統計,喜茶GO小程序用戶已實現300%以上的復購率、80%以上的線上訂單。不得不說喜茶的營銷策略很成功。
打破傳統定義,就是喜茶最成功之處,品牌不一定非要有一個確切的定位;奶茶店也可以賣咖啡;門店不一定非要一種風格;營銷不必歇斯底裡... ...
喜茶在了解和配合年輕人的過程中成長,然後超越,而年輕群體給之以正向回報。
《突破月薪3萬的職場晉升必修課》職場商學課推薦給你。
包含了職場管理中所有升職加薪難題,以及職場工作方法和管理類課程,課程可複製、可粘貼,一比一應用在自身,全方位助你突破瓶頸,在職場中更順暢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