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他發明了高粒度鎂粉,讓我國由鎂粉進口國一舉變成出口國,並創匯上千萬美元,被譽為「鎂粉大王」。2000年,轟動世界的雪梨奧運會開幕式的水下點火材料就是他發明的鎂粉。2003年,他開始了人生第二個課題的研究——「肽」。幾年之後,憑藉著突出的科研成果與產業貢獻,他成為了「中國膠原蛋白肽之父」。目前,他是知名生物科技企業「太愛肽集團」的掌舵人,是擎動大連、佳木斯、長春、大慶市等多家大型生產基地的企業家,然而,他依舊將工作重心放在科學研究上。他就是將自己的智慧獻給現代中國科學事業、科研與實業的兩棲人吳慶林。
2013年春,《科技中國》再次走進太愛肽集團進行專訪,眼前的吳慶林先生,忙碌依舊,笑容依舊。
走進太愛肽的會客廳,記者看到房間的桌子上擺放了一些新產品。吳慶林告訴記者,這是他們新近推出的太愛肽人參肽原液,和一款供糖尿病病人專用的產品「糖安肽」。
落座之後,吳慶林吩咐工作人員依循慣例給記者沏上一杯肽,然後在「肽」所散發的淡淡清香中,向記者介紹了這兩款新產品,以及太愛肽集團一年來的工作進展和今年的發展規劃。
採訪過程中,吳慶林先生的手機頻繁響起。然而,整個採訪過程,他始終保持著眉宇間的那份輕鬆,話語間也始終呈現出自豪與快樂。
鎂粉大王
2000年,因為對我國鎂粉研究的突出貢獻,吳慶林受邀接受《東方之子》欄目專訪。在此前後,《科技日報》、《中國日報》、央視《實話實說》等媒體也都紛紛採訪吳慶林。媒體對吳慶林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刻苦鑽研的科研精神進行了深入報導,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鎂,是長期以來人類夢寐以求的一種金屬材料,卻易燃易爆極難駕馭。最終攻克這道世界難題的人正是吳慶林,為此,吳慶林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吳慶林是舊體制的叛逆者,退休之前他在單位搞了十幾種專利,可一樣都沒有形成產品。心血被束之高閣、擱置,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而變得一文不值。退休之後,吳慶林變身個體發明家,憑藉6000元人民幣開始了專利發明之路。
在當時,高粒度鎂粉還是個世界科研難題,而中國在這方面則更落後,高粒度鎂粉長期依賴進口。在那6年裡,吳慶林常常把自己關在地下室,默默研究,沒有試驗的儀器設備,他就憑藉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將家裡的盆盆罐罐都當成了試驗用的器皿。他花光積蓄後又借錢買來含鎂鋁成份的廢品飛機,自己反覆冶煉、試驗,經歷過無數次的燃燒和爆炸。他右手3個手指頭的筋被燃燒的鎂球燒斷了;他的下巴被實驗過程中的火苗燒沒了皮。但即便是如此,也沒有泯滅他對科研的執著與熱情。
不畏艱難、勇於實踐、勤於思考的吳慶林,把民間阻燃的妙方與書本上的理論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研究。為了得到最穩定的高粒度鎂粉,光計算資料就裝了整整6麻袋,大大小小的試驗進行了386次,同時還向100多位親朋借了70多萬元的債,後來為了研發加工設備,他又投入了四五百萬元。
天文數字的債務招致了家人的不理解和孩子的埋怨,這給了吳慶林很大的壓力。然而,他選擇了堅持,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直到迎來成功的那一刻!
在吳慶林的「高速渦流鎂粉機」問世之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還比較低。到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的鎂粉加工技術才達到100目左右,國家每年都要以巨額外匯從國外進口。有了「高速渦流鎂粉機」之後,我國生產的球形鎂粉粒度可達325目,鎂鋁合金粉的粒度高達600目,而且規格齊全,質量穩定,各項技術指標全部超過國際標準。此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由一個高粒度鎂粉進口國一舉變成出口國。外國同行則以「一步登天」來概括和讚揚這項技術,吳慶林也因此而被同行稱為「鎂粉大王」。
在那一段艱辛而榮耀的歲月中,吳慶林連續創出了當今世界上絕無僅有的4項發明:球形鎂粉、鎂鋁合金屑(AZ91D)、無汞鋅粉、鉛合金板。鎂領域的科技突破,促進了我國航天、化工、冶金、醫藥、軍火產業的發展。而這些凝聚吳慶林生命菁華的發明,也使他走上了神聖的國際領獎臺,先後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對人類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回顧吳慶林的這段傳奇經歷時,有媒體感慨地表示,吳慶林創造了物質文明進程的奇蹟,同時也創造了財富的神話。
中國膠原蛋白肽之父
吳慶林的「肽」之旅起步於1997年。
在一次偶然的交談中,吳慶林了解到一個當時世界科技前沿最熱門的話題——膠原蛋白肽的提取和應用。憑藉著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吳慶林認定這個領域商業前景廣闊。而憑藉著自己生物工程的專業學科背景和科學家的遠見,吳慶林斷定這一研究對人類未來健康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在這一領域出科研成果的條件也已日趨成熟。
之後,經過進一步細緻的市場調研和縝密的科學判斷後,吳慶林從輕金屬領域大跨越地轉向了生物工程領域,一個從地球到月球的飛躍式行為,看似沒有關係,但卻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他這樣解釋自己的這個大跨越:「我研究的方向原本就包括生物工程與高能物理兩個。從事膠原蛋白肽的研究,對於我而言應該說是重新回到了生物工程的老本行。另外,以前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應用於軍工領域,某種程度上是傷害人的。現在,我從事肽的研究是為了人類的生命健康,是拯救人的。」
就是這樣,吳慶林為了心中的理想,又一次向前奔去。
吳慶林回憶說:「選擇這個課題花費了我很多精力。畢竟這是個新生產業,我要思考現在國內外有沒有這個產品、上市後它的生命力有多長、它的價值有多高等問題,等我思路清晰後就把企業骨幹召集到一塊,大家一起反覆論證。定下來後就立即上馬,面向市場。我當時要求,在3個月內一定要把它研究出來,並且形成產品及時推向市場。我覺得,有了好產品後,唯其快,才能更好地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吳慶林迅速成立了中華肽物質研究所,專項攻關肽物質的提取和應用。商談課題、研製課題,他都親力親為,親自把關,經過不斷地深入研究,膠原蛋白肽酶解、萃取等技術應運而生,並開發出低含鹽量的多肽生產方法及設備,後申報獲得4項國家專利。該項技術被業內專家評為「國內首創,國際同步」,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太愛肽集團的成立,應該可以說是吳慶林正式徵戰生物科技產業的標誌。2006年集團成立後,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目前已經能面向社會提供天然優質的海參肽、牡蠣肽、甲魚肽、深海鱈魚肽、骨膠原肽等多種生物肽與高效能的植物肽。而這些成果不僅在國內得到眾多商家的認可,也吸引了不少國外投資者的目光,太愛肽也因此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肽產品供應商。
科研與實業兩棲人
吳慶林是個像蜜蜂一樣忙碌的人。
每天凌晨5點起床,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還經常坐著飛機滿世界奔波,但是他中午從不午睡,也從沒抱怨過疲憊。包括除夕這樣特殊的日子,他都可能一頭扎在實驗室裡。已近古稀之年的吳慶林向《科技中國》表示,自己只想趁著身體健康多做些事情。
在太愛肽,員工們都知道吳慶林常說的一句話:生命不息,科研不止。
目前,吳慶林的主要精力依然傾注於科學實驗,並且帶著博士生。企業經營管理方面,他聘請了專業的經營人才。因此,即使擔任著太愛肽集團董事長一職,負責部分管理工作,他依然能不斷推出新的專利產品。
在實業經營方面,吳慶林退休之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在科技水平上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同時也都實現了產業化。
作為一個企業家,吳慶林很講求速度。只要是他手裡出來的產品,他都會儘量讓它們在3個月內面世。其次,他有市場意識。他在選擇科研項目的時候,從來都很謹慎,總是事先經過深思熟慮,要充分考慮和調查國內外有沒有類似的產品、產品的生命力有多長、價值有多高。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往往都是社會現時所需要的東西。再者,他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很濃。科研成果出來後,他總是能及時地申請專利。用一個科學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保護好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國爭光的同時,也為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轉變爭取了時間和法律保障。
目前,太愛肽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肽物質供應商,中國「肽」行業標準建立的參與者。這種飛速發展的結果,是太愛肽集團不斷完善科學經營管理體制、開展多元化經營,延伸產品產業鏈和掌握領先同行的專利核心技術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吳慶林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沒有長遠規劃和適合自身的發展戰略的企業,是不太可能有多大作為的。」也因此吳慶林深知,產品要想健康地在市場上一路前行,企業必須要有品牌戰略規劃和科學的集團程式化管理。為了使集團經營形成真正高效的組織與規範化管理,形成科學化的決策機制,吳慶林開始重金外聘高級管理人才補充到公司重要的崗位當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自己則繼續帶領科研團隊進行產品的深度開發。
在逐步完善科學管理體制的同時,太愛肽還特別注重多元化經營,不斷延伸自己的產品和產業鏈。
作為一個科學家兼企業家的吳慶林,他的身上有著鮮明的儒商風範。他常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並表示:「錢對於我沒有太多的用處,我的錢就是用來研究和開發對人類有益的新產品。」
回顧自己的成功之路,吳慶林這樣說道:「在鎂的研發上我取得了一些成績,很多人覺得這個夠我吃一輩子了,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但我並不滿足,我認為自己還有精力做別的事情,我還要做更多種類的肽,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用肽改善中國人的體質,讓人們更健康,用肽延緩我們的衰老。我覺得活在社會上就需要對社會有用,要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秉持著這種想法,對於慈善,這些年來吳慶林一直盡己所能。
此外,吳慶林還有著鮮明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他曾說過:「咱中國人,只要想辦成一件事,下了決心做出來,就沒有辦不到的!」而當有些外國企業向他購買專利時,他基本會拒絕,他希望自己的專利留在國內,這樣的話,我們國家的人購買產品就能便宜一些,而且還能出口創匯。顯然,這與純粹的商業思維不是完全相合的。
人生最美夕陽紅。已近古稀之年的吳慶林很忙,然而這種忙碌讓他收穫了年輕、收穫了快樂。
【相關連結】:
膠原蛋白肽的巨大市場
綜合各類膠原蛋白肽的研究文獻,其具有以下功效和特性:
1、營養性。可以給予含有膠原蛋白的皮膚層所必需的養分,使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活性加強,保持角質層水分以及纖維結構的完整性,改善皮膚細胞生存環境和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增循環,達到滋潤皮膚延緩老化、美容、消皺、養發的目的;
2、修復性。膠原蛋白肽具有獨特的修復功能,膠原蛋白和周圍組織的親合性好,具有修復組織的作用;
3、保溼性。由於膠原蛋白肽中含有大量的親水基,使之具有了良好的保溼功效,能夠達到保持肌膚潤澤度的目的;
4、親和性。皮膚對膠原蛋白肽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膠原蛋白肽肽分子量小,其不同肽段的多肽鏈沒有相互鉸鏈,而是呈線性結構。實驗表明,膠原蛋白肽肽的吸收率在95%~100%之間,而膠原蛋白吸收率在0%~2.5%之間;
5、良好的溶解性。膠原蛋白肽含有大量的親水基團(-COOH,-NH2,-OH),從而使得多肽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強,其水溶性大為增加;
6、安全無副作用。膠原蛋白肽,本身就是蛋白質類物質,無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長期食用。
目前,膠原蛋白肽前景和發展趨勢是,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人們崇尚綠色、回歸自然的意識的加強,以膠原蛋白肽為原料和添加劑的化妝品、食品將會受到人們的歡迎,這是因為膠原蛋白肽具有特殊的化學組成及結構,天然蛋白具有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可比擬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隨著對膠原的進一步研究,人們的生活中將會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含有膠原蛋白肽的產品。近幾年,膠原蛋白肽在中國的消費以不低於20%的高速增長。預計2014年中國膠原蛋白肽市場年需求量將達到近2萬噸。
膠原蛋白肽類食品、保健品在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已成為了人們喜愛的產品,其普及程度類似於中國的味精,每日不可缺少。僅在中國臺灣地區,一年的膠原蛋白肽類產品的消費量就達到新臺幣400多億元。可見膠原蛋白肽類產品的市場之廣闊,發展前景之巨大。
根據需求量較大的營養保健、食品、化妝品等行業的發展情況統計,僅在2001年,世界膠原蛋白肽的市場需求量就達到1400萬噸,銷售額100~500億美元。其中,歐洲和美國的市場最大(分別佔31.2%和28.0%)。(段海旺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