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牛預期升溫!增量資金正趕來,更多利好在路上!A股有望迎'牛二'
普大喜奔,奔走相告!隨著央行直接宣布降準,券商等一眾機構們一躍而起,對'金九行情'的樂觀預期大幅升溫,在整個周末和周一時間密集推送利好,從股市、債市、匯率乃至豬肉、核心資產。
真是千金難買牛回頭嗎?不過,從今天早盤信息來看,A股大盤高開0.81%之後,明顯有衝高回落跡象。而在債券市場,則由於前期普遍預期降準降息,10年期國債期貨低開0.08%,陷入震蕩行情。
儘管短期市場信息錯綜複雜,但是券商研究人員對於後期市場仍然保持樂觀情緒。特別是對於政策層面,普遍預計在9月20日左右將迎來一次降息空間,預計降息幅度在15個基點左右,相信降息會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將A股推向新高點。而在債券市場上,降息的利好刺激將更為直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3%已經成為多數固收研究員共識。
宏觀利好組合拳還沒有打完
9月6日,央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
統計顯示,2015年至今,央行共實施過13次降準舉措。但是,此次降準與以往不同,本次降準為'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結合,以往降準往往是採用單一的方式。
但是,在降準之後,市場對於降息關注度越來越高。有分析人士認為,相比降準,降息對於實體經濟的提振作用更直接,此外,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進行降息,我國也需要有與外部保持相對一致的步伐,以對衝外部環境的衝擊。
中信證券:9月降息
在'量'的調節後預計將是對'價'的調節,我們判斷接下來仍有降息空間,預計9月下旬MLF利率將下調10-15BP。
此次降準力度總體適宜,0.5個百分點的下調並不制約後續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發力。在央行8月開始推進LPR機制改革後,通過調節MLF利率來調節LPR利率的聯動框架已經激活,而目前正是調整的時機。
我們判斷若美聯儲在9月降息,則央行大概率將同步調降公開市場利率,預計MLF利率將下調10-15個BPs至3.15%-3.2%的水平,同時央行有望引導一年期LPR利率較目前水平下降15-20個BPs,幫助降低實體經濟利率,以進一步穩住經濟。
花旗銀行:9月20日降息
花旗基準預測是,9月份部分續作到期的MLF並下調MLF利率5-15個基點;預計LPR會在9月20日降低,這意味著銀行業的貸款利率可能降的更快。
華泰證券:降息空間在15BP
央行本次全面降準是落實9月4日國常會的政策思路,同時國常會定調暗示本次降準之後還會有降息,未來央行大概率降低MLF利率引導LPR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利率傳導效率,預計降息空間在15BP。
增量資金正在趕來
據招商證券(600999)的測算,9月23日,標普道瓊納入A股將為A股帶來11億美元的被動增量資金。同日富時羅素提升A股納入因子生效,也將為A股帶來40億美元的被動增量資金,兩者合計共帶來5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超過362億)的被動增量資金。
平安證券李信軍表示,根據MSCI官方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純指數化的基金規模佔比約為15%至20%,主動跟蹤型指數基金佔比約為80%至85%,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9月23日雙雙加碼中國,三大指數合計可為A股40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5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其中被動配置為180億美元,主動跟蹤型基金可能流入約2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左右。
研究機構估算,三大指數(MSCI、標普道瓊和富時羅素)將共計帶來最多高達700億美元(主動+被動配置)的增量資金,折合人民幣將近5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知情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近期不斷有原來炒房的資金進入股市。'一些券商營業部最近的證券保證金餘額在持續增加,已有營業部出現連續每天增加幾千萬的情況。這些錢中,有一些是原來的炒房資金。'
A股'牛二'要來?
隨著政策組合拳的接連發力,頻頻釋放'六穩'的信號,積極財政政策和更積極的貨幣政策下,市場樂觀情緒明顯升溫。對於A股市場,眾多券商分析師期待迎來更大一波牛市行情。
今天9月9日,市場開盤大幅高開,漲幅0.81%,券商股全線走高,軟體板塊繼續活躍。
中信建投證券:A股將再創新高
曾在一季度打出'牛市大旗'的中信建投證券也再度發聲稱,在利率並軌之後,本次央行實施年內第三輪降準,信用寬鬆和利率下降將逐步實現,盈利觸底可期,A股有望再創新高,實現3500點的目標。
牛市第二階段到來,券商將構成最優行業,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直接融資,資本市場改革對券商也長期利好。其次,利率下降,經濟轉型,長久期的成長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疊加盈利預期的改善,長期看好。
總體來說,該團隊建議最優先推薦配置券商和科技,加配困境反轉的化工、汽車等周期品,堅守消費和高股息品種,實現金秋大豐收。
海通證券:市場調整已經充分
海通證券(600837)表示,牛市第二波上漲的兩大條件之一已明確。市場結束調整進入牛市第二波上漲,需要基本面、政策面的共振,目前政策面已經出現明顯變化,基本面很可能也正在趕底。
海通證券認為,對比歷史牛市第二波上漲的政策面、基本面背景,上證指數2733點很可能已經開始進入牛市第二波上漲。對比2005年6月-2005年12月、2008年10月-2008年12牛市第一階段的調整,4月8日上證綜指3288點以來的調整時空已經充分。
中信證券:本輪上漲有望衝擊年內前高
A股仍有向上動能,本輪上漲有望衝擊年內前高。國內政策寬鬆預期已明確,未來幾周預計歐央行、美聯儲、中國人民銀行順次降息,全球寬鬆更加明確;外部事件和企業盈利拐點雖仍需確認,但邊際有好轉。四大擔憂逐步明確,A股從突圍到起勢,仍有向上動能,本輪上漲上證綜指有望衝擊年內前高。
廣發證券:千金難買牛回頭
廣譜利率、社融底、庫存周期對盈利底的傳導規律預示著A股盈利底將於Q3出現,中國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增大促使逆周期對衝政策加碼。預計先財政後貨幣'星火破秋寒'。當前的環境與Q1內外雙擊的方向趨同但力度遜色,'2+1'因素驅動A股Mini版Q1進行時。建議配置廣譜利率下行+盈利預期改善(早周期)的主線,如科技、基建鏈候場等。
債券市場牛市將進入新階段
隨著降準降息的來臨,債券利好更為直接,目前十年國債收益率已經來到3.02%位置,距離3%一步之遙,要想衝破這一關口需要基本面或是短端利率出現趨勢下行。目前債市期待的是降息落地,由短端利率打開長端利率下行窗口,需要關注9月9日和17日MLF到期續作是否會調低操作利率。一旦9月中旬,降息來臨,債券收益率將刷新低點,牛市將進入新階段。
9月9日,在10年期國債期貨市場上,開盤低開,下跌0.08%,隨後展開震蕩走勢。由此可見,債券市場已經ALL IN了降準預期。此外,Wi nd數據顯示,9月共有4415億元MLF到期,其中9月7日到期1765億元,因正逢周末將延至周一(9月9日),9月17日到期2650億元。但是,從今天央行公開操作來看,央行開展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1765億元MLF到期,並沒有足額續期,中標利率仍然維持2.55%不變,令人尋味。
招商證券固收團隊:債券收益率下行方向明確,但是不能太樂觀
對於債券收益率而言,一是關注本次降準淨投放規模,這在MLF的續作量就能得到初步答案。二是降準之後何時調整政策利率,通常情況下,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基本是同步變化的,債券收益率下行的空間取決於短端利率水平。政策利率下調一定會執行,但時間點是否在9月不確定。原因之一是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提及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所以,債券收益率下行的方向是明確的,但9月下行幅度不能僅靠一次降準而過於樂觀。
平安證券固收團隊:降準降低了下調MLF利率的必要性
從利率並軌的角度來看,短期下調MLF利率的必要性似乎並不大。在LPR市場報價改革之後,央行更傾向於壓縮商業銀行的加點幅度而非下調MLF利率來降低貸款利率。事實上,本次央行之所以再次使用全面降準而非完全結構性降準,一個重要考量也是想通過降低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來壓縮LPR報價的加點幅度,而且本次的降準本身也在降低在短期內下調MLF利率的必要性。
至於短期的OMO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我們認為短期內下調的概率不大。這主要是由於在LPR報價改革之後,我國之前致力於修復的貨幣政策傳導模式由'政策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存款利率--商業銀行整體負債成本--貸款利率'轉為'MLF利率--LPR利率-貸款利率',在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模式中,短期OMO利率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短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將部分發揮防止債券市場加槓桿的功能,其波動性將會有所提高。
海通證券固收:股債雙牛有望延續
而本次降準最為受益的應該還是股市和債市等金融資產。首先,降準給金融機構釋放了大量低成本的資金,即便是降準替代MLF,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也有所下降,可以支撐貨幣市場利率保持在低位水平,對於債市整體有利。
其次,股市也將顯著受益。一是債券利率尤其是國債利率的下降將有利於提升股市的估值水平。二是降準將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推動LPR利率下調,降低企業的貸款利率,從而降低企業部門的財務成本,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
綜合來看,本輪降準並非大水漫灌,嚴控資金流向房地產,而且房貸利率不降,只是定向降低金融市場和企業部門的利率,這意味著地產泡沫難再現,而股債雙牛有望延續。
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
9月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上揚,一度收復7.12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震蕩下行逾150點,失守7.12關口。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4個基點,報7.0851。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2億美元,較7月末升幅0.1%,較年初升幅為1.1%。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8月,我國外匯市場秩序良好,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受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局勢、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上升,主要國家債券價格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上升。
申萬宏源(000166)宏觀:主要發達經濟體債市收益率大幅下行,是8月外儲資產小幅增加的主因。央行宣布降準,被認為更多是對基礎貨幣收窄的一種對衝措施,並非體現貨幣政策將大幅寬鬆,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壓力預計有限。考慮到連續貶值或引發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集中到期的外債流出壓力,可能觸發'匯率貶值-國際收支惡化'的負向循環,預計央行年內或將引導人民幣匯率預期趨於穩定。
平安證券:展望後市,短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一步貶值的空間可能有限:第一,人民幣並未形成持續的貶值預期;第二,中 美10年期國債利差目前超過150個BP,處於歷史高位;第三,2019年可能是美元指數長周期發生牛熊切換的一年,當前美元指數處於99附近的高位,難以進一步上升;第四,人民幣再度大幅貶值為出口企業對衝關稅的動力有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在7.20左右企穩。
利好不斷!全面降準後,券商股有望迎來年內「第二春」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釋放,全面降準後,寬信用政策方面逐漸明朗,以及券商8月份業績的改善,市場對今年下半年券商股表現充滿期待。
而這一幕實際上,在今年上半年已經上演過,今年一季度,在寬信用政策的提振下,券商指數曾自2018底大幅反彈,漲幅接近翻倍,大分部券商股在此期間表現亮眼,其中,中信建投等次新券商股表現最為強勢。
在目前外部衝擊逐漸消退,國內逆周期調節加碼的環境下,市場風險偏好不斷修復、升溫,券商股能否再次上演長牛行情?
全面降準
國常會、金融委9月初以來反覆強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央行9月6日宣布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僅在省級區域內經營的城商行,額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
民生證券點評認為,降準將減少銀行資金壓力,切實引導貸款利率下行。這次降準是今年內的第三次,呼應了9月4日國常會的政策要求,即「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準之後,市場降息預期也在升溫。華創證券認為,在央行8月開始推進LPR機制改革後,通過調節MLF利率來調節LPR利率的聯動框架已激活,若美聯儲在9月降息,則央行大概率將同步調降公開市場利率,預計MLF利率將下調10-15個BPs至3.15%-3.2%的水平,同時央行有望引導一年期LPR利率較目前水平下降15-20個BPs,幫助降低實體經濟利率,以進一步穩住經濟。
降準後或將降息,寬信用的政策方向已經逐漸明朗,民生證券建議,現在更應該把握住短期政策催化和未來中長期的深化改革紅利。首先,降準和之後可能的降息預計將改善流動性環境,將推高市場估值中樞,新增資金將有助於活躍市場交易量,直接利好券商經紀和自營業務收入。其次,為實現社融增速企穩,除了間接融資的政策利好以外,判斷下半年資本市場改革方案將加快出臺,打開直接融資增長空間,為券商業務創新鋪路。
復盤歷史降準後券商股表現,2012年至今,歷次宣布降準後券商指數大概率實現上漲,且超額受益明顯。據天風證券測算,最近12次央行宣布降準後,券商指數5、10個交易日內的平均漲幅分別為2.3%和5.0%,上漲的概率分別為83%和67%。券商指數在央行宣布降準後,相對滬深300指數的超額收益平均為3.5%(10個交易日)。
政策利好釋放
8月底以來,利好政策不斷發布。(1)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要求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2)證監會要求研討細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充分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系統推進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等基礎制度改革;加速深化創業板改革等措施;(3)公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上市公司分拆在境內上市;(4)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特別規定》,突出科創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5)外管局批准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等3家證券公司結售匯業務試點資格,允許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自身及代客即期結售匯業務,並按規定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
業績改善
券商公布的8月財務數據簡報顯示,受自營、投行回落影響,券商8月份業績繼續改善。2018年的低基數以及政策邊際改善將驅動相關業務復甦。
據天風證券統計,統計範圍內的32上市券商8月營收183億元,與上月基本持平,同比+109%;實現淨利潤76億元,同比+299%,環比+17%。
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5家券商單月淨利潤分別環比+54%、-14%、-67%(剔除分紅)、-18%、+33%;1-8月的累計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7%、35%、50%、38%、30%。中小券商因為18年低基數和2019年市場環境改善提振業績。其中,東吳證券(+397%)、長江證券(+296%)、方正證券(+231%)的累計淨利潤同比增速靠前。
天風證券預計,上市券商的自營資產淨值、客戶資金餘額、兩融融出資金明顯回暖,而股票質押規模延續收縮態勢。下半年業績大概率將超預期:科創板+再融資或將鬆綁帶來的投行業務收入增長;兩融及FICC業務發展+融資成本下降驅動資金類業務收入超預期;19年下半年自營和信用減值計提情況大概率改善。(證券時報)
漲勢如虹!哪些板塊還在滯漲?機構都在關注哪些板塊?
今年8月中下旬以來,外部環境衝擊逐漸消退,逆周期調節政策再次發力,市場風險偏好得到明顯提升,大盤股指自2800點附近一路反彈至目前的3000點附近,期間累計漲幅接近7%。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指反彈期間,部分行業指數表現明顯強於大盤(以8月底以來大盤漲幅7%為標準),軟體指數、電腦硬體指數近20個交易日以來累計漲超20%,通信設備指數、電子元器件指數、半導體指數、電信指數、航天軍工指數等多個行業指數漲逾10%。
觀察近20日行業指數漲跌幅情況可以看出,軟體等科技行業是市場最為青睞的板塊,也是這一波行情上漲的主導者。
超越大盤
不過,也有部分行業板塊指數滯漲,甚至出現近20日下跌的現象。數據顯示,軟飲料指數近20個交易日下跌2.88%,農業指數下跌0.64%,銀行等多個行業板塊弱於大盤。
可以看出,滯漲板塊主要分為以下幾類:1、以軟飲料為主的消費白馬板塊,在此前中 美貿易戰期間,市場環境較差的時候,資金往往會抱團買入,因此,消費白馬股自去年年底以來普遍表現較好,目前隨著內外部環境改善,資金更趨向於以科技為主的成長股;2、銀行、保險、房地產等權重板塊表現也欠佳;3、鋼鐵、煤炭、紡織、運輸等傳統經濟板塊滯漲。
滯漲
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近期宏觀經濟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性有所增強,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的博弈因素近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
上周末,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第七次會議中關於逆周期的表述從「適時適度調節」改為「加大調節力度」,同時會議強調要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並且要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更好地結合起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共同發力,政府穩經濟態度堅決,長期國內經濟增長將得到有效呵護,經濟韌性相應增強。
上周五,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另為促進小微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央行表示,此次全面降準釋放資金共約9000億元,此次降準有利於有序釋放資金,對衝稅期影響,降低企業成本。
此外,中 美貿易談判重啟,第13輪中 美高級別磋商10月在美舉行,有助於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和情緒。
外資方面,富時羅素指數即將擴容、標普道瓊指數即將納入A股,外資流入趨勢有望延續。
長城證券分析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存,世界銀行和IMF均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後續仍然面臨政策面發力和基本面壓力的再平衡。國慶70 周年、流動性邊際寬鬆預期進一步提升以及結構性穩增長措施有望對股市構成有效支撐,A股面臨相對較好的內外部環境,可以保持相對樂觀的的態度。
銀河證券也指出,雖然經濟有持續下行壓力,但是國內逆周期調節力度不斷加大,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將得到一定緩解。國內9月釋放的政策利好提振市場信心,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有望繼續反彈。
機構關注哪些板塊?
銀河證券建議,行業配置方面,一是精選各行業盈利能力強的優質資產,計算機通訊半導體,比如5G中確定性成長子行業(覆銅板、電路板)、高端白酒、疫苗、保險、創新藥等景氣下滑和消費者偏好的改變,部分消費和製造業的白馬股的競爭力在持續下滑,而且估值較高,建議提高甄別能力,警惕部分消費醫藥的潛在風險。
長城證券建議從三方面把握:1、「科技創新+金融」主線有望階段性佔優,重點關注國防軍工、計算機(安全可控)、通信(5G)、電子(半導體)、傳媒等方向,並結合業績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券商行業受益資本市場改革推進以及風險偏好修復。
2、外資流入預期有望支撐消費板塊,關注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業績穩定行業的配置需求。
3、關注受益於豬價上漲的養殖板塊,以及出現景氣拐點的細分行業。
國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預計未來的行情特徵可能會出現擴散,即從目前的ROE非常好但估值已經較貴的「價值龍頭」,擴散至一些二線品種的「隱形冠軍」;
二是國產替代方向明確的科技型高成長類公司,利率下行對於高成長高估值公司的利好要大於低成長低估值公司;
三是傳統行業中有望實現高股息率的低估值公司。
財通證券表示,未來A股有望長期向上走強,但是在上漲過程中還要面對美股走弱、宏觀經濟下行、中 美關係持續緊張等風險因素的考驗,曲折變化再所難免。重點關注①各細分行業的成長股龍頭,包括自主可控和高端裝備製造。②存在政府刺激機會的汽車和物聯網。③主題方面關注與改革開放相關的國企改革、黃金。(證券時報網 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