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是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銷售貿易、管道儲運、工程技術、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在國內油氣勘探開發中居主導地位。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中國石油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大事要事來抓。中國石油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到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革命老區等扶貧攻堅主戰場。1988年以來,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70億元,涉及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76個縣(市),受益人口近千萬。「十三五」期間,中國石油累計投入超過18億元,開展了2800多個扶貧項目。所屬企事業單位積極承擔地方政府定點幫扶任務,共涉及1175個村。2020年2月,中國石油在新疆、河南、江西、貴州等省區定點幫扶的10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探索中國石油扶貧解決方案
「中國石油致力於扶貧開發事業,既是作為國有骨幹能源企業的自覺擔當,也是努力成為全球優秀企業公民,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選擇。」中國石油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表示。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油將扶貧開發作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和貢獻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行動,努力探索中國石油扶貧解決方案,貢獻中國石油脫貧攻堅力量。
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石油扶貧開發(2016~2020)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30多年來,中國石油持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扶貧管理機制。始終堅持扶貧開發與多方合作相結合、堅持改善民生與促進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建成了一批富民項目、幫扶了一批貧困群體、打造了一支專業扶貧隊伍、探索了一種多維立體的扶貧開發模式。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油從資金投入、資源整合到能力建設,積極配合當地扶貧規劃,發揮專業機構、企業、民眾各方優勢共同構建減貧脫困的生態圈;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策略,堅持「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中國石油先後選派了扶貧幹部萬餘人次深入扶貧一線。據統計,2014年以來,僅新疆油田公司一家單位,就累計選派了118名優秀幹部在喀什地區澤普縣和葉城縣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投入專項經費達2500餘萬元。
能源資源等業務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12月7日,南疆利民天然氣管網日輸氣量達940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08萬立方米,創歷史最高水平。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是中國石油援疆的「一號工程」,2013年8月建成投產。7年來,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承擔著向國家級深度貧困地區——南疆四地州平穩供氣的重任。今年,南疆利民油氣運行中心繼續加快氣化南疆進程,積極推進南疆利民管網天然氣增壓輸送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南疆利民管道的輸氣能力和南疆地區保供能力,著力解決南疆天然氣供需不平衡問題,有效改善了環境,助推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新疆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是多民族聚集地。如何利用油氣資源和地方資源造福當地百姓,打造「利益共同體」,實現融合發展,一直是中國石油著力解決的問題。中國石油依託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積極發展貧困地區的業務,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油氣需求,發揮能源資源等業務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自2012年9月投產至今,建成管網3028千米,日均供氣370萬立方米,讓南疆400多萬名居民實現從「柴煤時代」步入「清潔能源時代」。各地州加快實施優質資源轉換戰略,吸引了大批新型工業化龍頭企業入駐,帶動地方走上以石油石化為主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上臺階」。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中國石油在新疆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幫扶資金,陸續援建了紅花產業園、食品加工等項目,通過土地流轉、提高原材料收購價格、項目分紅、務工收入等多種方式實現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吉木乃縣有機麵粉加工項目採取「企業+種植基地+農戶」模式,與當地烏拉斯特鎮、託斯特鄉農戶籤訂協議,每年向各村158名建檔立卡戶支付10%固定收益金,平均每戶增收2500元。2019年,麵粉加工企業取得歐盟有機認證。中國石油陸續投入2220萬元,在新疆託裡、尼勒克、青河、吉木乃援建了牛、羊、馬匹養殖合作社,引導牧民變散養為集中、變零散為規模,依託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
積極助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發展產業是貧困地區可持續脫貧的有效路徑。中國石油圍繞培育當地產業、增加本地就業機會,加強調研分析,精準識別幫扶地區的資源稟賦,發掘市場潛力和共享價值的機會,精準組織和投入資源,提升當地自我發展能力,幫助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和可持續脫貧。
福建省長汀縣是南方紅壤區,曾是中國四大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數十年來,幾代長汀人篳路藍縷,與百萬畝荒山作戰。2012年初,中國石油受命,指定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公司與長汀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成為了唯一一家對口幫扶長汀縣的央企。
2012年,「中國石油萬畝生態公益林」工程項目啟動,自此,「萬畝林」在長汀紮下根。2012~2017年,中國石油投資4000萬元種植了超過77萬棵樹木。萬畝山林治癒了原本溝壑林立的水土流失「創痕」,也讓土地重現肥力,成為福建水土流失治理中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景觀林。
2019年12月,位於長汀縣河田鎮蔡坊村319國道旁的中國石油蔡坊加油站正式投入運營。這是中油(長汀)能源有限公司投入運營的第一座加油站,更是一座被寄予厚望的「扶貧站」。中油(長汀)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公司與長汀縣國投合資成立,首期計劃開發經營6個加油站,除了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和稅收,該公司所獲收益將用於長汀縣精準扶貧和水保生態林後續養護。
除此之外,在規劃中,中國石油長汀支線將實現供氣,把西氣東輸三線的天然氣源源不斷輸送到長汀,打通一條新的能源動脈。這條支線終點直達長汀縣稀土工業園區,而這裡又有著中國石油的另一個產業項目——中國石油蘭州石化福建長汀催化劑項目。該項目是由中國石油對口幫扶長汀老區的項目,產品填補了福建省省內空白。2020年6月30日,該項目全面投產並開工一次成功,生產出合格的催化劑產品。
從種下「扶貧樹」到共營加油站,再到工業項目上馬,中國石油在長汀實踐著從「單一輸血」到「自我造血」的幫扶路徑,這樣的路徑是中國石油扶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中國石油資助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旅遊業、生態畜牧、加工製造業、經營服務業等產業,拉動農村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把經濟附加值留在當地。
「與愛同行、小康有我」
9月15日,主題為「與愛同行、小康有我」的中國石油「百城萬站·扶貧助農」百日攻堅活動正式啟動。中國石油各銷售企業積極行動,將扶貧助農與經營銷售有機結合,以直播營銷大賽為抓手,深入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營銷。截至11月23日,中國石油銷售企業扶貧產品銷售額累計突破1.4億元。
中國石油銷售企業龐大的線上線下營銷網絡、海量的客戶群體、成熟的運作能力為消費扶貧的可持續性創造了良好條件。中國石油運營2.2萬座加油站、2萬座崑崙好客便利店,加油站和便利店網點覆蓋全國全部縣級行政區;依託「一卡在手、全國加油」的信息化網絡優勢,崑崙加油卡累計發行量達1.8億張,網際網路客戶達1.08億人。
記者從《中國石油扶貧開發(2016~2020)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了解到,中國石油開展消費扶貧,推動177個貧困縣的2067種產品進入食堂、超市及加油站便利店,幫助銷售和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6.5億元;舉辦扶貧產品展,加強資源對接。2018年促成中牧集團和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畜牧養殖等多項合作,為村民拓寬了銷售渠道。2019年,8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08家廠商參展,展示682種扶貧產品,組織中國石油30餘家銷售企業洽談合作意向。其中,僅新疆農副產品籤約金額就達3500萬元。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國石油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盯目標不鬆勁、履職盡責不懈怠、精準發力不停步,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持續做好扶貧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貢獻石油智慧和石油力量。」戴厚良強調。(安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