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室黃瓜種植過程中,部分黃瓜葉片邊緣和整個葉片邊緣的黃色乾燥邊緣,當葉片邊緣會出現乾燥或捲曲。一些菜農將其誤認為是農藥危害的原因,但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黃瓜葉片金邊現象主要是由缺鈣、鹽害和農藥傷害引起的。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講講大家在大棚裡面黃瓜出現金邊葉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還有防治措施,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黃瓜金邊葉的症狀
黃瓜金邊葉又稱焦邊葉和金邊葉,是黃瓜常見的生理病害。早期,部分葉緣和整個葉緣有規則的黃褐色幹邊,但組織一般不壞死。嚴重者葉緣乾燥或捲曲,上部葉片突然變小。其中一些葉子是「降落傘」,生長點受到限制。
黃瓜金邊葉的產生原因
鈣缺乏:當土壤水分偏低,土壤中氮、鉀含量過高時,植物對鈣的吸收受阻,地溫過低或過高也會阻礙鈣的吸收。鈣缺乏引起黃瓜葉片的黃色邊緣常發生在植株的嫩部。土壤鹽鹼濃度較高:溫度和溼度調節不當。溫室內高溫、高溼條件下的突然通風,造成嚴重的水分流失。溫室溫度高,溼度低,葉緣水分蒸騰快,不能及時補充,使葉緣乾燥。鹽的濃度太高了:土壤、糞肥或灌溉水鹽含量高,過高的鹽濃度會使根細胞產生壁分離,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如硼、鐵等。鹼性土壤易誘發硼和鈣缺乏,土壤酸化也會導致黃瓜葉片金邊。未腐熟的農肥造成:由植物毒性引起。如果農藥濃度過大,葉緣富集液也會引起金葉。大多數中下葉都被破壞了。開始時,葉緣變黃,葉緣在末端燃燒。燻蒸的時間長或施用量大,農藥的濃度大,藥物在高溫下施用,使得葉片的邊緣變黃。
黃瓜金邊葉的防治措施
農業肥料的施用遵循「腐爛、細、深、適量」的原則,防止不合理地燃燒肥料。減少化肥用量,追肥應及時適當,減少硫酸銨等次要成分在土壤中的殘留,以保持土壤溶液的適宜濃度。苗期水分控制應適度,並應根據溫度變化、植物生長等科學灌溉措施,注意水分的過度控制。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5~18℃。在冬季和早春,應採取貯藏溫度、保溫和升溫措施,以提高地溫,提高根系活力。對於由缺硼引起的缺鈣引起的金黃色葉片,可以在葉面上噴灑葉面鈣肥以緩解症狀。
最後一定要記住使用殺蟲、殺菌劑達到科學合理使用,濃度不增加;使用菸草時應注意用量和時間。對於藥物損傷引起的黃側,可及時噴施,通過應用雙保護劑、油菜素內酯或細胞分裂素減輕危害,促進葉片迅速恢復正常生長。這就是大棚黃瓜金邊葉產生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了,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