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草根」這個詞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但直到今年的春晚之後,「草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流行。西單女孩和旭日陽剛的成功,讓大眾真正認識到了草根的力量而其實那些在大銀幕上出現過的演員,也有不少是草根出身,更有不少是從重慶衛視的自製欄目劇「霧都夜話」、「生活麻辣燙」、「龍門陣」中走出去的演員。他們如今躋身一線大導演的拍攝組,背後有著你不為人知的故事,本期星周刊記者將為你一一揭秘:
黃小蘭:牛奶推銷員變明星
過去:方言劇中扮醬油女
記者在南方花園的一個茶樓約見了黃小蘭和在電影中刻意扮怪扮醜不同,生活中的黃小蘭很開朗,一說話就笑。參演《瘋狂的石頭》之前,黃小蘭一直在做牛奶的銷售工作,從沒有過任何表演培訓經驗的她,純粹憑個人愛好去「生活麻辣燙」客串過2次,都是路人甲、醬油女的角色。不過黃小蘭的運氣好得沒話說,第一次拍電影,就遇上了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因為當時是劉德華引資拍攝完成的,劇組的人就告訴我,去拍的話有機會和劉德華合影留念」。
黃小蘭在片中一共3場戲,用了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拍完:「當時有副導演給我說戲,完了我就照著演,但演完後,發現寧浩導演一言不發,我膽子也大,對寧浩說,"導演,你看我這樣演好不好?"然後就演了一次,寧浩立刻兩眼放光,連忙叫好。我就按照我自己設計的重拍了一次,寧浩很滿意。」
其實不單是寧浩很滿意,郭濤也是如此,有次做節目的時候,郭濤專門點了她的名;而劉德華對她也是讚不絕口,後來彭波(《石頭》中飾謝小盟)告訴黃小蘭,他和劉德華吃飯的時候,劉德華連誇了她好幾次,還特別惋惜她沒能來一起吃飯。而電影上映後,黃小蘭意外地發現,這部電影竟然火到了如此地步,「反正後來北京來重慶拍戲的劇組,基本上都要點名找我。上次《雙食記》原本有我的角色,但是我當時有戲脫不開身,錯過了這部好片子。」被問起《瘋狂的石頭》的酬金,黃小蘭笑言:「真的不記得了。」不過記者從重慶本地製片人處了解到,這種當地找的配角演員,酬勞一般在幾百到數千元不等。
現在:將加盟好萊塢班底
這次加盟《神奇俠侶》,完全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原本劇組定了另外一個演員,但那個演員臨時來不了了,一位副導演就嚮導演谷德昭推薦了我,我去試戲,谷德昭立刻就說OK,還說他也看過《瘋狂的石頭》。」
說起片中合作的古天樂,黃小蘭爆料說他是絕對的高智商,「他們玩一種猜拳遊戲,所有人都輸給他」。一開始見到古天樂,覺得他是大腕,所以黃小蘭也不大敢和他說話,沒想到古天樂開工時,會對每一個工作人員叫聲「早啊」;而在拍戲的空隙,古天樂也主動過去捏捏她的胳臂,和她聊天,「他真的是個很幽默又超有禮貌的人。有個群眾演員的妹妹很喜歡他,拿了五六張照片來想找他籤名,但是他的助理不準,找到我,我就叫著"天樂哥哥幫幫忙",他立刻就幫我籤了」。
除了《瘋狂的石頭》和《神奇俠侶》之外,黃小蘭還在很多電影電視劇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就在這兩天,黃小蘭又要前往橫店,「那邊有一個電視劇和電影等著我,電影是好萊塢班底,主演是一位超級硬漢最幸運的是,我要和他演對手戲,不過現在暫時保密。」雖然片酬仍然是個謎,但好萊塢班底,而且是和一位國際巨星對戲,估計黃小蘭這次的收入也是在5位數。
彭波:7年配角熬成「國王」
過去:嫌疑犯保安都演過
因為從小就熱愛表演,所以還在重慶師範大學讀書的時候,彭波就已經是重慶衛視自製欄目劇的一個長期客串演員了:「最早是1998年在"霧都夜話"裡演過幾次,沒有臺詞;1999年,在"生活麻辣燙"裡面演過一個電腦銷售員,臺詞還有點多;那時重慶臺做了一個《巴渝警示》欄目,講如何破案的,我有一期演了一個犯罪嫌疑人,最後查出來罪犯不是我,戲份很重,我演得很爽。」
這時的彭波,已經引起了重慶衛視一些導演的注意,因為入戲快、臺詞好,因此時不時都能在這些自製欄目劇裡演一個角色,到了電視劇《重慶球迷》拍攝時,彭波又有了一個更重的角色,一個保安,「我記得副導演說"很不錯,群眾演員能這樣演完全出乎意料"」。
不過那時候演戲,主要還是興趣使然,彭波對酬勞也不看重:「當群眾演員其實很愉快,沒事就在旁邊看,到了飯點,就每人一個盒飯,反正比我們學校食堂要吃得好。大方點的劇組,給個幾百塊錢;有些劇組,本來自己的戲份就少,吃兩個盒飯,走的時候拿100元錢,覺得就很滿足了。」
2001年,彭波大學畢業後進了重慶市喜劇團,開始學諧劇;後來又到了話劇團,才真正學習表演。其間也一直都在客串一些戲,一直到2005年,《瘋狂的石頭》讓他一炮而紅,之後一直片約不斷。
現在:賀歲檔中出演重要角色
《瘋狂的石頭》火了之後,導演朱延平看上了這個小夥子,電影《大灌籃》和《刺陵》中找了彭波客串。而在張黎執導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他則和孫紅雷演對手戲:「孫紅雷氣場很足,有一場戲是他在審問剛抓回的俘虜,我在他旁邊走來走去,他突然回頭對我吼了一嗓子"別在我身邊晃來晃去"。在走戲的時候,他這下喊得很輕,誰知道實拍的時候,他扯著嗓子吼,把我給嚇傻了,我都忘詞兒了,哈哈。」不過彭波說,孫紅雷真是個好人:「有時候記不住詞兒,他會說我幾句;但下來之後他會給我講一些他自己記詞兒的經驗。」
2010年,在陳凱歌執導的電影《趙氏孤兒》中,和彭波演對手戲的是王學圻、鮑國安和範冰冰。去年10月,彭波進了電視劇《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劇組,他對這部戲的期待甚高:「我是通過《瘋狂的石頭》出道的,《趙氏孤兒》把我拔高了,但在那些影視劇之後,我最滿意的就是這部"大秦帝國"。"楚懷王"是個胸懷大志的人,可惜被王妃利用了,最後死得很慘。我的表演完全推翻了我以前的戲路,我在看監視器的時候完全不敢相信是自己演的。」當記者問到這部戲的收入,彭波樂了:「這是商業機密,我肯定不能告訴你。」不過按照電視劇行業的製作慣例,彭波現在的電視劇片酬不會低於3萬元/集。
舒愛欽:黃金甲宮女考上北電
過去:拍自殺戲拍得哭
2005年,舒愛欽剛剛大學畢業,開始拍攝《今夜不設防》、《冷暖人生》,回想起這段最初的經歷,她還是忍不住感嘆一句「好苦哦」。舒愛欽說,最初自己的片酬是400元一集,一集要拍三天。有時候會連續拍兩個通宵,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一次,我連續工作了27天以後,終於扛不住了,唯一的念頭就是不要拍戲了!可放眼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坐在床上放聲大哭半小時後,終於還是說服自己出門上班了」。
然而當初吃過的苦,卻成了今後表演的經驗和財富。舒愛欽曾拍過一個在丈夫墳前自殺的戲,「當時我們在一片新墳裡拍,導演讓我要躺在墳上面自殺。我從小就最怕這些東西,還沒走到墳前我就哇哇大哭,任憑導演怎麼勸我都不肯。最後還是導演妥協了,說要不你就躺在墳前吧。」舒愛欽說,經歷過這些心理考驗,後來拍什麼都不怕,都能做好最壞的打算,心態也豁達很多了。
現在:沒想到張藝謀這麼好
2006年,張藝謀在重慶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舒愛欽很偶然得到了去劇組跟著導演組實習的機會。「本來是懷著一顆戰戰兢兢的心去,誰知後來發現導演組裡每個人都很和善,張藝謀導演是個好人,非常隨和。」
作為導演組的實習生,舒愛欽當時主要是組織一些配角和群眾演員,通知他們到場化妝的時間,舒愛欽萬萬沒想到,後來自己居然演了個宮女。「那時劇情裡需要胸大的宮女,武隆沒找到合適的,重慶城區人也不夠,導演組就索性讓我也湊了個數。鏡頭只有一個,算在大導演戲裡露臉了。」雖然在《黃金甲》裡,舒愛欽只是一張一晃而過的面孔,但她卻收穫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為人處世。「張導跟我說,在這個圈子裡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好的關係。他還鼓勵我,為了夢想不要放棄,就算辛苦也再掙扎十年再說。」
現在的舒愛欽已經是重視傳媒籤約藝人,2009年,舒愛欽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研修班,現在正在自己寫劇本,「演員總會有被掏空的一天,人生的路需要一步一步走。」
圈中觀點
本土演員表演
還需磨練
(王浩 導演 曾參與重視傳媒大戲《為愛一生》、《麻辣冤家6》、《年年有餘》等電視劇的拍攝)
本土演員演主角機會少
有越來越多的導演來重慶拍戲,可是為什麼從重慶走出去有機會亮相大導演作品的重慶演員卻並不多呢?王浩表示,這首先要視角色而定。一般劇組來重慶拍戲,通常自己都帶了主演和主配,所以在重慶找最重的角色就是配角。如果將角色歸結為客觀因素,王浩認為,更多的還是要從主觀上找原因。王浩舉了個例,「我們傳媒公司兩年前拍了個大片《燈火黃昏》,那裡面就請了一位外來的演員董永,我們傳媒的一些演員在裡面演了主角、主配,但是和別人一比,明顯差距很大。首先表現在臺詞功底、咬字、發音上,再者動作表情上,太模式化,千篇一律,還有就是演員與演員間的氣場,明顯本土演員偏弱。這都是需要磨練的地方。」
多跟外地演員、外地導演交流
說到黃小蘭,王浩忍不住稱讚她,「黃小蘭算很鑽的演員,很勤奮,她經常在外地劇組泡著,而且演技明顯提高了很多。黃小蘭能到大導演的劇裡演,和她自己的努力分不開。」
王浩還告訴記者,目前重視傳媒也在做這樣的事情,只是和鼓勵本土演員走出去拍戲不同,他們是將主動權掌握在公司自己手上,「馬上3月份公司就要拍個《蝶變》,這是上世紀40年代的諜戰片,我們請外地導演、外地演員,但是公司演員能參與主角到主配,就是為培養本土演員,增加和外地導演、演員合作的機會,我們也希望重慶能再紅個一個兩個出來。」
延伸閱讀
娛樂圈多年龍套終翻身
沒有誰天生就是大明星,千年媳婦有熬成婆的時候,劇組盒飯吃多了,沒準你就吃上了小灶。其實,許多明星也是從不起眼的影視作品裡的角色開始,從草根成長為了天王天后。
周星馳
這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巨星成長史,堪稱現實版的《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從無線藝員班畢業之後,星爺一直都在跑龍套,最熟悉的莫過於《射鵰英雄傳》裡的路人甲,出場不久就被殺掉。但憑藉《霹靂先鋒》裡的江湖小弟拿到金像獎最佳配角一炮而紅,一步步成為耀眼的星爺。
周潤發
別以為發哥天生命好,一出道就碰上了許文強,為了演戲,周潤發常把自己打扮一新,守在電梯口,一見到頭面人物上下電梯,他就不失時機地問候一聲,以此換得一些跑龍套的機會,曾經在TVB老版《紅樓夢》裡出演過打醬油的蔣玉菡。但實力決定戰鬥力,終究發哥憑藉一部《上海灘》紅透了半邊天。
劉玉玲
在美劇裡,亞裔人很難有成為主角的時候,以往的好萊塢更難容得下華人做主角。劉玉玲就是比較早的在好萊塢打拼的華人女星,從最開始在各種美劇裡混臉熟,到《甜心俏佳人》獲得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再到《查理的天使》裡擔綱女主角,劉玉玲在好萊塢也已經闖出一片天。
趙薇
1993年1月,黃蜀芹執導的電影《畫魂》在蕪湖拍攝外景,並在當地招募群眾演員。16歲的趙薇一心想看大明星鞏俐,跑去報了名,劇組安排她出演一位青樓女子。儘管只有5分鐘的戲,但還是激發了她對表演的興趣。《畫魂》拍完後,趙薇就報名加入了謝晉恆通明星藝術學校,之後便因《還珠格格》一夜成名。對機遇的把握和自身的努力讓她有了今天的地位。本版稿件 記者 張世韜 盧圓媛
(責任編輯:崔延)